個人為什麼可以擁有財產?哲學家洛克對私有財產權的論證

2021-01-10 網易

2020-12-26 21:09:32 來源: 烏衣白話

舉報

  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近代以來的人類思想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法國大革命喊出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洛克,西方盛行的「三權分立」學說最早也來自洛克。

  

  革命導師馬克思對洛克有過高度評價,稱他為「一切形式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

  洛克對財產問題頗為關注,奠定了為私有財產進行辯護的根本立場。無論是出於批判還是學習的目的,都值得對洛克的這一思想加以了解。

01 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根據

  在西方宗教思想背景下,人們以往認為財產只能歸君主。用中國人的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為什麼會這樣想?因為上帝創造了世界,又創造了第一個人亞當,上帝把世界賜予亞當,於是,世界就是亞當的。通過長子繼承制,亞當將世界的所有權傳給後世君主,於是,世界就是君主的。

  

  但是,洛克不同意這種君權神授、君主所有的觀點。他提出,世界是人類共有的。上帝是把世界給了亞當,但不是只給亞當一人,而是給全體人類。

  既然世界歸人類共有,私有財產何以可能呢?洛克的回答是:勞動構成了私有財產

  洛克是勞動價值論的創始人,認為「正是勞動使一切東西具有不同的價值」。

  勞動使自然界的公共對象轉化為個人財產,賦予了私有財產排他性。

  

  比如,張三種麥子、打麵粉,最後做成一碗麵條,那麼,這碗麵條的所有權就是張三的。因為這是張三的勞動創造,只有張三有權擁有,其他任何人無權擁有。

02 人對於自身人格擁有絕對支配權

  在洛克看來,人對於自身人格的所有權是一種自然權利。這種權利只需要自我的確認,根本無需他人的同意。

  從這種觀點看,那些在人身依附關係中沒有獨立意志的人,那些認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還謝主隆恩」的人,那些習慣了跪著不願獨自站起來的人,本質上是沒有人格的人。

  所有的順從與臣服,都經過了順從臣服者的同意,都是對自己人格的放棄。

  

  洛克在《政府論》一書中說:「每人對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種所有權,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沒有這種權利。」這裡的人身,也同時就是指「人格」(person)。

  人之所以對於他的財產具有所有權,是因為這些財產是經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成果;人之所以對自己勞動獲得的產物擁有所有權,是因為勞動是自己人格的行動;人之所以對自己人格的行動及其產物擁有所有權,是因為人對自己的人格具有所有權。

  所以,洛克指出:

  「雖然自然的東西是給人共有的,然而人既是自己的主人,自身和自身行為或勞動的所有者,本身就還具有財產的基本基礎。

  換言之,人對自身人格的所有權,決定了人對於物、對於財產的所有權。

小結

  洛克對私有財產的論證由兩個層次構成:一是勞動原則,個體勞動創造的財產決定了財產歸個體所有;二是自我所有原則,人擁有自己的人格及其產物,這是一種自然權利。

  這種從「自我所有權」到「勞動原則」再到「私有財產」的論證,為私有制奠定了根本的哲學基礎。

  

  它一方面具有思想解放的意義,促進了現代社會的興起;另一方面也為勞動剝削埋下了伏筆。這是因為,自我所有權雖然不可剝奪,卻可以讓渡

  只要擁有自身人格的人同意,就可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及創造的價值。儘管洛克無意為僱傭勞動辯護,但是後來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卻畢竟導致了不平等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段忠橋|正義、自由與私有財產——G.A.科恩對諾齊克「張伯倫論證」的再次批判
    然後我轉向自由至上主義對私有財產和自由的同化,並揭露了它依賴的是概念詭計」[2]。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兩章分別代表著科恩認識和批判「張伯倫論證」的兩個階段,前者是他對這一論證的「初次批判」,後者是他對這一論證的「再次批判」。
  • 約翰·洛克是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著述家
    洛克相信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的主性質包括了形狀、運動或靜止、數目等和物質不可分離的那些性質,而次性質則包括了顏色、聲音、氣味等其他各種性質。洛克認為主性質就在物體裡,次性質只在知覺者中。在這問題上洛克是追隨笛卡爾的二元論學說,同意有些性質是可以用人的理智來了解的。
  • 女兒也能繼承財產?盤點那些東晉南朝時的婦女財產權
    本節試從這三個角度出發來分析東晉南朝時期普通婦女的財產權。為人女的財產權「在室女」即未嫁女,中國古代是指「女子在父母家,尚未適人者」。在室女一般情況下可以繼承財產,特殊情形下可繼承全部財產。《南齊書》卷55記載諸暨東洿裡屠氏女的事例,屠氏女家貧,靠巫道給人治病,「家產日益,鄉裡多欲娶之,以無兄弟,誓守墳墓不肯嫁」。很明顯,那些想要娶屠氏女的鄉人,概多是同時地覬覦她的財產,而非僅僅因為愛情。這從側面印證東晉南朝時期在母家戶絕的情況下,在室女可以繼承全部家產,結婚後還可以將家產帶到夫家去。
  • 【今日看「典」(70)】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包括哪些?
    【今日看「典」(70)】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包括哪些?【今日「一典」】私人 合法財產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有財產日益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依法得到保護愈加受到廣泛關注。那麼,公民私有財產的範圍是怎樣規定的?
  • 南懷瑾嫡孫回應著作財產權案判決:不會佔為私有
    他說,南懷瑾的精神財富屬於天下人,也應由天下人傳承弘揚,南家子孫不會佔為私有。  南懷瑾先生191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縣,客居臺灣,2012年9月辭世,享年95歲。其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和《老子他說》等70多部著作。有學者評論,南懷瑾先生的功勞就是把傳統經典變得通俗易懂,變成大家感興趣、並且能夠普遍接受的東西。
  • 米塞斯:自由的定義可以濃縮為一個詞——私有財產
    哈耶克,被公認為本世紀最傑出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他們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代表,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和偉人。我非常幸運,二人都曾做過我的老師。但是顯而易見,他們師徒二人在當時當世所受到的待遇,是很不一樣的。 米塞斯一直被諾貝爾獎委員會束之高閣,哈耶克卻在米塞斯逝世一年後贏得了這一獎項。
  • 洛克:人的三個基本權利不可侵犯
    人類一出生即享有生存權利,因而可以享用肉食和飲料以及自然所供應的以維持他們的生存的其他物品"。凡是自己加入的勞動的東西,"能用多少就用多少",勞動不但創造價值,而且勞動還必然使自然物品成為私有財產。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勞動獲得財產,不能以攫取別人的財產為目標,每一個人的財產都必須得到保障。私有財產之所以是神聖的,那是因為有了人的勞動。
  • 馬克思 | 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
    國民經濟學從私有財產這個事實出發。但是,它卻不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它把私有財產在現實中所經歷的物質的過程,套進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後又把這些公式奉為規律。它沒有掌握這些規律,也就是說,它沒有指明這些規律是怎樣從私有財產的本質中產生出來的。國民經濟學沒有給我們提供一把鑰匙,去理解勞動和資本的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的分離的根源。
  • 洛克: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身為一個學者,他以追求真相為他學習的唯一目標,你可以在他的著作裡發現這點,任何有關他的事物都寫在他的著作裡了,也都比本墓志銘對他的讚美還要真實……」在英國艾賽克斯郡東部HighL「「「「小鎮的一個教堂墓區,約翰·洛克的墓上用拉丁文寫著這樣一段墓志銘。
  • 西方哲學史丨羅素 :洛克的政治哲學—財產
    在洛克的著作中,見得到預兆高度資本主義的學說的論調,也見得到隱隱預示較近乎社會主義的見解的論調,不調和地並存著。和在大部分其它問題上一樣,在這個問題上單方面引證他的話容易歪曲他的意思。下面我寫出關於財產問題洛克的一些主要論斷,以在書中出現的先後為序。
  • 洛克與本書簡介
    約翰·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政治思想家,經驗論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生於英格蘭一個清教徒家庭,父母在其早年便雙雙去世。
  • 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可以繼承叔伯姑舅姨財產避免無人繼承遺產
    二、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和遺產受法律保護。《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民法典》第1113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第1120條規定,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
  • 我國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法人財產權研究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現行法律不僅確立了高校的法人地位,而且明確了高等學校財產權的諸多屬性。依據上述法律的相關規定,筆者認為,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法人財產權是指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對出資者(公有或非公有資本出資人)投入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簡言之,就是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對財產依法擁有的獨立法人支配權。從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法人財產權的概念內涵看,它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 你來說說,古代的女性有沒有財產權?
    先秦時,在嚴格的宗法制度下,女性並無財產權;漢朝時,女性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繼承財產,因為按國家立法,「死毋子男代戶,令父若母,毋父母令寡,毋寡令女,毋女令孫,毋孫令耳孫,毋耳孫令大父母,毋大父母令同產子代戶」 ,戶主的繼承順位是:兒子—父母—寡妻—女兒—孫子—耳孫—祖父母—同產子(兄弟之子),身份為母親的女性屬於第二順位繼承人,身份為妻子的女性屬於第三順位繼承人
  • 物權法未定性虛擬財產 三大困惑待解
    劉德良教授認為,網路遊戲中的虛擬財產未得到保護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但對於獨立於網路遊戲之外的虛擬物品,主要是指在網際網路上可以被人私有的虛擬空間或伺服器空間,如果得不到保護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一些國家的法律認為,伺服器空間或內存空間是屬於財產性質的利益。但我國法律,目前卻處於法律空白狀態。比如各種非法侵入電腦的行為在法律上如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