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實驗結果的記錄和分析

2020-12-13 孩子微世界

(一)實驗的記錄

在實驗探究中,幼兒要詳細地將實驗過程記錄在記錄單上,以便於在談論環節幫助幼兒再現客觀事實,提供表達和交流的素材。記錄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用數字表格,也可以畫成圖,或用文字表述等。記錄可以有個人、小組和集體等不同形式,教師要指導幼兒把握好記錄的時機和內容,以免錯過重要信息。

(二)結果與討論

幼兒在實驗探究中,經過假設和實驗記錄之後,要進行小組或全班集體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做出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他們做出的結論也許是證實自己的假設,也許是否定自己的假設,但都是建立在實驗和記錄基礎之上的。同時幼兒還要能夠用準確的、恰當的語言進行表述,與同伴交流獲得經驗,知識是在幼兒實驗後的談論中形成的。這個環節進一步加深了幼兒的認知,也是幼兒互相交流與分享經驗的過程。

結論:實驗探究活動用一種簡單的、科學的方式讓幼兒用一種不同的視角來了解他眼中的世界。成就孩子的科學啟蒙,滿足幼兒「長大要當科學家」的夢想。通過制定正確的實驗目標,開展一次真正適合幼兒的,為幼兒所喜愛所接受的科學探究活動。實驗過程中三大環節必不可少,層層相扣,讓幼兒在動手動腦中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在得到實驗結果之後,及時的記錄和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獲得更多的探究樂趣。

實驗探究對幼兒學習科學的意義表現如下:

1.實驗研究能調動幼兒學習科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實驗探究能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3.實驗探究能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4.實驗探究能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本質

5.實驗探究有助於幼兒理解科學現象

相關焦點

  • 南通通州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觀察記錄專題培訓
    《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為了幫助教師找準觀察的「眼」,掌握記錄的「式」,解讀幼兒的「行」,學會科學撰寫觀察記錄。2020年11月24日,通州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全體教師及部分幫扶幼兒園骨幹教師齊聚金洲幼兒園報告廳聆聽了南通大學錢慧博士的精彩講座。聆聽講座,我們在成長錢博士為老師們做了《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的精彩講座。
  • 新人類教育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認知
    北京新人類教育一、幼兒園科學探究的內容自然科學和技術。技術應具備明確的使用範圍和被其他人認知的形式和載體,如原材料(輸入)、產成品(輸出)、工藝、工具、設備、設施、標準、規範、指標、計量方法等。二、幼兒園科學探究的目的自然科學和技術成為服務生活的根本手段,實現領域整合,促進全面發展。
  • 東營區實驗幼兒園參加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專家講座活動
    ,6月11日,東營區實驗幼兒園一行9人來到東營區辛店街道中心幼兒園參加由山東女子學院教授董旭花主講的「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專家講座」活動。  講座中,董教授從「重視環境的價值」、「區域遊戲背後的理論支撐」、「區域遊戲開展的物質條件」、「區域遊戲對老師的要求」四個方面,用理論聯繫實際、互動研討的方式,向老師們講述了對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的認識和獨到見解
  • 幼兒園科學教育,你知道多少?
    常有教師擔心對於學齡前幼兒來說「科學」這一領域比較難理解,幼兒這麼小,能學習科學嗎?實驗對於幼兒來說能夠自主操作嗎?事實上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和成人所謂的科學教育有相同之處,當然也有不同之處。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是由教師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主動探究,以幫助他們形成科學情感和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係的科學經驗的活動。自2001年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科學」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兒園教育內容之中,因此幼兒學習科學是必要的。
  • 靜心觀察 記錄成長-大豐港實驗幼兒園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觀察是一門藝術,記錄是一種語言,分析是一種能力,指導是一種智慧,它們都是教師讀懂幼兒生活、走進幼兒內心世界的橋梁。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觀察幼兒、解讀幼兒的能力,幫助教師從專業視角有效的分析幼兒的遊戲行為與發展,並能給予正確指導策略,大豐港實驗幼兒園於7月15日——16日中午開展了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 幼兒園開展科學實驗的意義
    但這種好奇心一般情況下會被忽視,而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活動,能讓幼兒的好奇心不斷地得到滿足,讓幼兒對科學知識、科學現象及科學教育活動充滿興趣,並在老師的幫助、鼓勵、指導下不斷的使偶發的不穩定的好奇、興趣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並在求知慾的驅使下進行各項認知活動,使幼兒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還能對幼兒成長後正確對待周圍事物、對待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 ...鄭州市實驗幼兒園承辦鄭州市幼兒園教師教育案例比賽
    市實驗幼兒園副園長張雪為參賽選手講解比賽流程及注意事項 參賽老師進行現場案例分析答辯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中「幼兒為本」的理念,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11月21日,鄭州市教育局在鄭州市實驗幼兒園舉辦為期半天的鄭州市幼兒園教師教育案例分析比賽
  • 親子小實驗 科學大世界——長興虹星橋幼兒園開展第十二屆科技節親子科學小實驗評比活動
    為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讓孩子們親近科學、喜歡科學、走進快樂的科技世界,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和愉快,虹星橋鎮中心幼兒園開展「親子小實驗 科學大世界」為主題的親子小實驗活動。 活動前期,老師們向家長發出了親子科學小實驗活動的倡議,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做實驗。活動中,每個家庭都進行了有趣的實驗並記錄,例如「倒流的水」、「火山爆發」、「蠟燭漩渦」和「大象牙膏」等。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們看得非常驚訝!
  • 市實驗幼兒園:觀察與記錄,讓孩子的學習看得見
    「教育為本,觀察先行」,為了提高幼兒教師觀察和解讀的能力,幫助教師更好地用專業的視角審視教育的適宜性,近日,市實驗幼兒園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如何寫好觀察記錄」的培訓。  「什麼是觀察?觀察的目的是什麼?觀察記錄的幾個要素又有什麼?」活動中,單思嘉、葉曉梅兩位教師用豐富的語言及圖片等方式,分享交流了她們學習中的體會、感悟和所學到的新的教育理念。
  • 西湖幼兒園開展科學小實驗主題探究活動
    【西湖幼兒園開展科學小實驗主題探究活動 】南昌教育 縣區風採 為了培養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並體驗成功的喜悅,近日,西湖幼兒園開展了「科學小實驗—牛奶花開了」的主題探究活動。活動前,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準備了牛奶、託盤、水粉顏料、洗潔精等實驗材料。
  • 幼兒園科學實驗內容開發策略
    2.給教師提供科學活動的培訓幼兒園應儘可能邀請相關專家對教師進行科學領域相關活動的教師培訓,請名師走進幼兒園指導科學實驗教學,以此拓寬教師的視野,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教師實驗內容開發利用的能力,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用。
  • ...銜接有度——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工作室開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主題...
    ,此次活動以「科學育兒、銜接有度」為主題,以園際交流暨課題研討會為組織形式,由工作室主持人、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園長郝江玉主持,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郝江玉園長總結了前一階段工作室活動開展情況,安排部署了新學期工作室的具體工作。工作室成員、惠濟區實驗幼兒園園長馮靜以《踐行「生命教育」,奠基美好未來》為題,介紹了幼兒園發展情況。惠濟區實驗幼兒園建於2010年,是一所省級示範性幼兒園,在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在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的努力中,成為潤澤孩子生命的搖籃,成為教師專業提升的樂園,成為家長稱讚信賴的家園。
  • 提高幼兒科學實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當前幼兒園組織科學活動過程中,更需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增加趣味的科學遊戲,達到引導幼兒對科學實驗操作的興趣。      關鍵詞:  幼兒園科學   幼兒科學興趣培養   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活動在幼兒園科學活中逐漸開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常常以獨特的魅力,但因諸多的原因,這些問題使我們實驗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導致教師無法有效的組織幼兒進行系統的科學遊戲和實驗活動,幼兒的興趣培養也間接的受到影響,最終難以達成活動目標。
  • 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教師觀察記錄研討活動
    《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觀察記錄為教師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沒有科學有效的觀察記錄,就難以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了繼續幫助教師找準觀察的「眼」,掌握記錄的「式」,解讀幼兒的「行」,12月4日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關於「如何撰寫幼兒觀察記錄」的專題研討活動。
  •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大全(上)
    在幼兒園進行科學小實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通過以下簡單、有趣、適合操作的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在「玩科學、做科學、想科學、議科學、用科學」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並在實驗中探索事物規律,同時,學會遵守規則、相互合作。以下是「幼兒園科學小實驗大全」: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法指導
    你知道科學嗎?了解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嗎?懂得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不同方法嗎?沒關係,將你的目光鎖定中公,中公為你解答!一、案例呈現雞為什麼飛不上天?皮亞傑曾指出:「只有兒童自己建構的知識,才是真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並和他的認知結構相適應的知識,也是最牢固、不會遺忘的知識。」
  • 幼兒園15種科學小實驗
    希望通過以下簡單、有趣、適合操作的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在「玩科學、做科學、想科學、議科學、用科學」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並在實驗中探索事物規律,同時,學會遵守規則、相互合作。以下是「幼兒園科學小實驗大全」: 1、會變色的花 材料準備:兩枝淺色帶莖的花,相同的透明瓶兩個,藍色墨水。
  • 惠濟區教育局開展幼兒園教育案例和遊戲案例比賽活動
    惠濟區教育局開展幼兒園教育案例和遊戲案例比賽活動評委教師結合遊戲案例視頻進行評價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提高家園共育水平,進一步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惠濟區教育局於11月5日在惠濟區實驗幼兒園舉辦幼兒園教師教育案例分析
  • 幼兒園STEAM教育的活動設計研究
    從國內外幼兒園STEAM教育活動的現狀出發,分析國內幼兒園STEAM教育的發展背景和目標定位,構建基於逆向設計模型的幼兒園STEAM教育活動設計框架,根據幼兒園的活動特點對活動主題生成和活動材料投放提出建議。
  • 河東實驗幼兒園舉行科學領域研修課活動
    為推進園本課程的發展,提高教師課程意識,注重學習—探索—發現—反思—總結的過程性研究,12月9日,河東實驗幼兒園組織三園區教師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了「科學領域研修課」教研活動。老師們集中探討科學領域在主題教學中的實施方法、怎樣為幼兒創造條件,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