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與妞兒臥軌的命運

2021-01-15 悅讀悅思悅享

大家都知道,《城南舊事》是臺灣文學祖母級人物林海音的短篇小說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英子童年時在北京城南的一些回憶,由此表達對於童年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把當時的社會從小的方面展現出來,引人深思。

作品首版1960年發,1983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吳貽弓執導。相信看過片子的人都會對影片中的主人公英子印象深刻。那個眼神,是真的很絕了。

電影從小女孩英子的角度講述了瘋女人秀貞、厚嘴唇年輕男子、宋媽的家庭三個故事。與原著作品相比較,由於電影篇幅的限制,拍攝時去掉了原作中「蘭姨娘」的全部,其他部分也做了適當的刪減和融合。

此篇要寫的是惠安館未婚先孕的女子秀貞的故事。

大家都說秀貞是個瘋女人,胡同裡的人都怕她,不敢去接近她,她每天站在自家門口呆呆地望著,像是在等什麼人。

大家都叫她惠安館的瘋女人,誰也不願意去接近她,宋媽也交代英子不要去招惹她。英子可不怕,她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那個女人時,女人竟對英子溫柔的笑了,英子覺得她很奇怪。英子去找秀貞的第一次,她抱著英子喊著小桂子,她以為是她的小桂子回來了。後來,秀貞成了英子第一個好朋友,她總是偷跑到惠安館去找她。

秀貞一家在惠安館看館子,惠安館是一位福建姓陳老爺趕考時住過的地方,中舉後修繕此處供福建趕考的窮學生居住。六七年前,惠安館住了一名北大的學生,他叫思康,青年男女之間的互相愛慕生出情愫是再正常不過的。秀貞與思康相愛了,母親知道秀貞也到了出閣的年紀,覺得家裡有個讀書人還是很不錯的。

思康的母親病了,他回福建家中去看望母親,承諾秀貞看望完病重的母親回來一定娶秀貞為妻,可這一走,就是六七年杳無音信。他不知道秀貞懷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生後,秀貞的母親將孩子扔到齊化門城根子底下,告訴秀貞孩子出生就死了,於是,秀貞瘋了。

秀貞的瘋是封建道德標準對於未婚先孕的不可接受的必然結果。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竟成了英子的第一個好朋友。

「見到我們家小桂子,記得讓她回家」,這是英子和秀貞之間的約定。妞兒和英子一般大,她是養父母在齊化門那邊撿來的,生計所迫,養父讓妞兒學唱戲養家,表現不好就會遭到打罵,小姑娘渾身青一塊紫一塊的。妞兒是英子的玩伴,倆小孩總在一塊玩耍。

妞兒的脖子後面有個胎記,原來,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大雨的夜晚英子帶著妞兒去找秀貞,秀貞拉著妞兒說去找她的父親思康,喊著火車要來不及了。英子昏迷了十天,醒來後知道了大雨的夜晚秀貞和妞兒壓在火車下死掉的慘事,那時候的英子,大概還沒太明白這些。

妞兒的眼睛有淚坑,和她的母親秀貞一樣,宋媽說,有淚窩坑的人都是命薄的人,果然,是這樣的。

後來英子和家人搬了家,關於惠安館的故事也因此落下了帷幕。悲傷的故事成為英子童年裡沉重的記憶的重要部分。

相關焦點

  • 《城南舊事》中瘋女人和小偷的命運
    文/靚文落墨《城南舊事》中英子是一個很懂事,很善良的小女孩,她很同情瘋女人秀貞,也非常同情她的朋友妞兒。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妞兒來到英子家,她告訴英子自己不是爸媽的親生的孩子,她永遠不回那個家了,她要去尋找自己的親媽。
  • 《城南舊事》:一個小女孩眼中的舊北京
    比如說《城南舊事》這本書,確實是一部很好的記事作品,寫出了作者的很多情感,讓讀者很容易進入女主人公的世界。同時,這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時代作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眼中的舊北京裡,所發生的故事。《城南舊事》是林海音比較有名的作品之一,這本書也是很多的孩子喜歡看的,因為林海音在這本書裡,講述的是在自己在6歲的時候,隨著一家人從海外回到了祖國,居住在了北京的事情。
  • 《城南舊事》讀書報告
    她一心只想找到自己的女兒,「小桂子」就是妞兒,妞兒被找到後,和秀貞一起去尋找思康。但卻慘死於火車下。在別人眼中,秀貞就是個瘋子,但在英子眼中,她卻是一個思念愛人、關懷兒女的平常女人。      妞兒:英子的朋友,妞兒在養父母的打罵下,下定決心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後來,英子發現妞兒很像「小桂子」,就帶她與秀貞相認,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認後,立刻去找父親,但卻雙雙慘死。
  • 老姚十分鐘帶你讀完《城南舊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中國現當代文壇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回憶小說——《城南舊事》。這部小說雖是一部思鄉之作,卻不同於眾多傳統的鄉愁作品,《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四合院裡林英子一家普通人的生活,以少年英子為主人公,通過她童稚的眼睛來呈現著北京城南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故事主要圍繞英子6-13歲所經所歷的5件事情和相關的人物進行講述,雖然故事中的人物最後都離英子而去,但英子也在各段經歷中獲得了孩童認識世界的成長。
  • 城南舊事 閱讀答案 檢測試卷
    8.在《惠安館傳奇》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紅,有著我們學過的一首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9.《城南舊事》是作者對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懷想和銘記,表達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 北京,城南舊事,瘋女人秀貞的女兒小桂子丟了
    往昔的色彩中,一巷一巷的故事,在作家的筆下生動起來,在畫家的筆下生動起來。  突然想起,畫面中的男人,應該是英子的爸爸,牽著英子的手,帶她回家。  是,秀貞必是小門小戶的人家,要不然,秀貞怎麼會出了大門。若是大宅門人家的太太小姐,連垂花門也很少出的。
  • 《城南舊事》不思量,自難忘
    我們看一看序言《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城南舊事》的序言。生活環境解讀《城南舊事》這篇作品寫的是作者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生活的記憶,北京城又叫四九城,城牆四面,有九個門,過去老北京居住的都是四合院,因為都是平房,胡同多,所以有人稱北京的古文化為「胡同文化」或「四合院文化」。
  • 《城南舊事》︱林海音溫暖筆觸下,女性意識的覺醒、掙扎和救贖
    小說:城南舊事。《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她以串珠式結構將幾個獨立的故事融合在上世紀2、3十年代北京老城南的街巷院落中,反映了那個特殊年代的人文和情懷。林海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6歲時跟隨父母遷居到北京,隨後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北京文化溶在了她的血液裡,所以她的作品有很濃的京味兒。
  • 《城南舊事》影評
    觀《城南舊事》有感猶記得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做《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就是出自於《城南舊事》。而看電影和讀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故事情節還是有很大的改動,但主人公依舊是我心中的那個可愛的小英子。
  • 電影《城南舊事》人生舊事一場離別
    第一次別離失去孩子和愛人的瘋女人秀貞,把影片的時空拓展到畫面之外,人物形象與大時代背景緊緊關聯起來。這個世界有人失去摯愛,有人失去金錢、生命,但也有人一切具足。這個失去孩子和愛人的瘋女人,並沒有讓生活幸福的英子感到害怕,反而讓她感覺濃濃的母愛。
  • 城南舊事的劇情簡介?
    《城南舊事》是由臺灣作家林海音創作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與原著相比,電影版《城南舊事》進行了清潔的一些刪減,用一個臺灣小女孩的口吻來講了她成長過程中的三個故事,將人間煙火撒滿銀幕。林英子是住在北京城南胡同裡的一個小女孩,也是《城南舊事》的主角。
  • 《城南舊事》:為什麼說「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電腦《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的成名作《城南舊事》,電影的真實是林海音的真實,英子的真實童年是林海音的真實童年。惠安館裡那個被人們稱作「瘋子」的秀貞,於大人們都是避之不及的,於小英子卻是很好的玩伴。她好奇秀貞的穿著、表情,好奇人們對她的態度、稱呼,好奇她嘴裡的「小桂子」,甚至好奇她倚靠的那扇門……只有小英子被她的微笑和自己的好奇心所吸引,而和她漸漸熟絡。
  • 【觀課】封羽晨:《城南舊事》課外閱讀指導課
    1.以《惠安館》為例,通過「妞兒」的思維導圖,概括故事情節,了解人物性格及人物命運。
  • 【文林 •課程】五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推薦第二期《城南舊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的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思康暗中相愛,後來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沒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牆根腳下,不知去向。英子對她非常同情,於是答應幫秀貞找小桂子。
  • 《城南舊事》賞析
    《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編劇:伊明劇情梗概: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帘子胡同。
  • 《城南舊事》整本書閱讀作業設計
    《城南舊事》整本書閱讀作業設計設計人:於保東一、閱讀時間規劃6小時,一個小時一篇。二、閱讀方法文本細讀+瀏覽三、閱讀重點閱讀完成後回答以下問題1.《城南舊事》的主題是(最少三個關鍵詞): 、 、 。2.你讀完《城南舊事》感覺(閱讀的感覺)這部書有什麼感情基調,談談你的閱讀感受。100字以上。3.《城南舊事》你覺得運用的最大的寫作手法是什麼?試作出自己的分析。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寫出自己的簡要分析。不得少於100字。注意回答此問題的格式。
  • 《城南舊事》:沒錢的找錢,缺愛的尋愛,身體最重要
    林海音《城南舊事》一書,回憶童年的文字筆觸,就像童年一樣乾淨、澄澈。一直以來,都是小學生必讀書目。 奔五的年齡,再看《城南舊事》,我看到了這樣三點內容。 01.沒錢的找錢
  •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城南舊事》影評
    而在今天,我要向大家講述一部關於童年的電影,它便是作家林海英的著作——城南舊事。  大家可能已經看過了這一部電影,從中講述的是英子童年在北京城南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十分感人,打動人心。當然,這一部電影中最能給而留下深刻印象的的任務當然是故事的主人公,英子了。  英子於二十年代末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她有許多特點,如天真,愛問,善良樂於助人等等。
  • 《城南舊事》:花兒終將會落下,孩子們也終將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通過小女孩英子的眼睛,看到一個年代下的悲歡離合,故事敘事沒有波瀾起伏,質樸中道盡複雜人世的情感肌理,把市井描繪得熱鬧卻不豔俗。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淺淺的文字,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演繹著一個小女孩天真、無邪、甜美、又帶點感傷的童年,小小心靈映射出善良美好。
  • 《城南舊事》裡瘋女人秀珍,多年杳無音信,如今63歲氣質依舊
    《城南舊事》裡瘋女人秀珍,多年杳無音信,如今63歲氣質依舊還記得那首送別嗎?「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第四代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屢獲國內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編自林海音的同名小說。影片以小女孩英子的視角來觀察外部世界的人和事,呈現了20世紀20年代舊北京的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