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封羽晨:《城南舊事》課外閱讀指導課

2021-02-19 嘉興小語

1.以《惠安館》為例,通過「妞兒」的思維導圖,概括故事情節,了解人物性格及人物命運。

2.嘗試著運用閱讀方法,小組合作去解讀「秀珍」人物性格。

3.通過作者的語言文字描寫,感悟作者童年的生活,激發學生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1.視頻導入

最近咱們一起閱讀了同一本書——《城南舊事》,了解到了許多故事。先來欣賞一段視頻,你能認出兩個女孩是誰嗎?知道出自哪個故事嗎?《惠安館》裡還有誰啊?(出示人物名字圖)

2.回顧概括

(1)現在,可以和同桌互相說說惠安館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嗎?

(2)指名說。(根據學生回答,相繼出示「認識」、「相認」、「離開」。)

(3)根據人物框架圖,齊說。

3.小結

概括小說大意,咱們可以採用圍繞人物,抓住關鍵情節的方法,既簡潔又明了。

(一)構建人物導圖

引語:這節課啊我們就走進惠安館,進一步去認識主人公——妞兒。

1.被人捉弄——可憐

(1)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妞兒的出場畫面。(出示片段,播放錄音。)

(2)妞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老師讀到這兒也感受到了。(出示批註並板貼)

(3)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場景。

妞兒,我第一次是在油鹽店裡看見她的。那天她兩隻手端了兩個碗,拿了一大枚,又買醬,又買醋,又買蔥,夥計還逗著說:「妞兒,唱一段才許你走!」妞兒眼裡含著淚,手搖晃著,醋都要灑了,我有說不出的氣惱,一下竄到妞兒身旁,插著腰問他們: 「憑什麼?」 就這樣,我認識了妞兒。 

過渡:成為朋友後的兩人,在相處過程中,令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動的情節有哪些?

2.認識朋友——高興P23

此刻的妞兒是( )的,因為( )。           

妞兒和我玩的時候,嘴裡常常哼哼唧唧的,那天一高興,她竟扭起來了,她扭呀扭呀比來比去,嘴裡唱著:「……開哀開門嗯嗯兒,碰見張秀才哀哀……」

3.挨爸爸打——傷心P25

(1)誰也有此同感?說說你的看法。 

(2)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妞兒又是( )。

(3)動情地讀一讀。

忽然,她站起來,撩開袖口,撩起褲角,輕輕地說: 「看我爸爸打的!」 我是蹲著的,伸出手正好摸到她的腿上那一條條腫起的傷痕。我輕輕地摸,倒惹得她哭出聲音來了。她因為不敢放聲,嚶嚶的小聲哭,真是可憐。 

 4.母女相認——幸福P58

(1)故事到了這兒是一個轉折點,在英子的幫助下,妞兒和秀貞這對苦命的母女終於相認了。當你看到這個情節的時候,不禁會說些什麼?

(2)咱們重溫著美好的畫面。

妞兒從進來還沒說過一句話,她這時被秀貞摟著,問著,竟也伸出了兩手,繞著秀貞的脖子,把臉貼在秀貞的臉上,輕輕而難為情地叫:「媽!」 

5.慘死車輪——悲慘P60

(1)妞兒找著她的爸爸了嗎?為什麼?

(2)當看到這個結局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如何的?

(3)分角色朗讀宋媽和英子媽的對話。

「唉!越想越怕人,乖乖巧巧的妞兒!唉!那火車,倆人一塊兒,唉!我就說妞兒長得俊倒是俊,就是有點薄相……」 「別說了,宋媽,我聽一回,心驚一回。妞兒的衣服呢?」 「雞籠子上扔的那兩件嗎?我給燒了。」 

(二)出示人物導圖

小結:

(1)妞兒的一生無疑是悲劇的,但是有了英子這位夥伴的陪伴,她嘗到了友誼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2)同學們真會讀書。人物是小說的主要元素,讀小說不得不感受人物。如果故事很長,我們又想了解某一位人物時,就可以採用人物導圖的方式幫助你閱讀。

(一)出示要求

1.學一學,嘗試構建秀貞人物導圖。

2.說一說,確定一名成員上臺交流,解說人物導圖。

3.比一比,哪一組找得最快,寫得最精煉。

(二)展示交流

1.學生代表根據導圖解說。

2.展示導圖,師生評價。

3.小結

(1)看來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這樣的方法,把「秀貞」這個人物了解得十分到位。

(2)你認為秀貞是「瘋子」嗎?為什麼?(從辯證的角度看)

(3)出示兩幅人物導圖,進行對比觀察,找一找兩位人物命運的相似點。

1.林海音在提到這部作品時,曾經這樣說過:讀者有沒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的。

2.課後你可以用人物導圖法去進一步了解其他人物,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3.童年的點點滴滴,林海音不會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作家冰心曾在詩中這樣寫到:「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封羽晨   海寧市硤石小學 「90後」教師,從教四年。有著新一代人的務實、創新、充滿正能量的烙印。秉承 「正面管教」的理念,提倡平等、協作的師生關係,共同獲得2018年海寧市「美麗班級」稱號。從教以來,撰寫的教學論文多次在省、市獲獎,師生合作的課題在海寧市立項並結題,市小語青年骨幹班的一員。

「觀課」欄目投稿須知

1.本欄目推送教學設計。

2.其他需發送三項資料:一段1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註明姓名、單位);近期生活照一張;作品電子版word文檔。

3.請將所有材料進行打包,以「教師姓名+欄目名稱」的形式發送到郵箱:jiaxingxiaoyu1@126.com

【觀課】陸文婷:統編二下《19 大象的耳朵》

【觀課】俞翔:統編三上《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課時)

【觀課】陸靜琰:統編三上《3* 不懂就要問》

【觀課】周丹虹:部編三上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第一課時)

圖文 | 封羽晨

編輯 | 施佳林

審核 | 劉    晶

相關焦點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下載:《城南舊事》
    內容簡介:   《城南舊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經典自傳體小說,初版於1960年。她以超逸的文字風格,饒具魔力的文筆,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 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 《城南舊事》整本書閱讀作業設計
    《城南舊事》整本書閱讀作業設計設計人:於保東一、閱讀時間規劃6小時,一個小時一篇。二、閱讀方法文本細讀+瀏覽三、閱讀重點閱讀完成後回答以下問題1.《城南舊事》的主題是(最少三個關鍵詞): 、 、 。2.你讀完《城南舊事》感覺(閱讀的感覺)這部書有什麼感情基調,談談你的閱讀感受。100字以上。3.《城南舊事》你覺得運用的最大的寫作手法是什麼?試作出自己的分析。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寫出自己的簡要分析。不得少於100字。注意回答此問題的格式。
  • 城南舊事 閱讀答案 檢測試卷
    (語文、數學、英語,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城南舊事 閱讀答案 檢測試卷一、填空。《城南舊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她是中國現代女作家,被稱為臺灣文學「__________________」。 2.《城南舊事》記敘了主人公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一篇         兒童小說。是按照____   順序排列的。整篇小說,從頭至尾,由小英子的第___    __人稱觀點循序發展。3.
  • 《城南舊事》讀書報告
    《城南舊事》這部作品的閱讀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安排在了《朝花夕拾》的共讀之後,看到孩子們能利用閱讀《朝花夕拾》時所運用的讀書方法,並能有針對性的對作品作出分析
  • 《城南舊事》賞析
    《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編劇:伊明劇情梗概: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短評:《城南舊事》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麻雀與小孩》出現在英子上學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與小麻雀的問與答,表現了麻雀等「母親」覓食歸來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託出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
  • 城南舊事的劇情簡介?
    《城南舊事》是由臺灣作家林海音創作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與原著相比,電影版《城南舊事》進行了清潔的一些刪減,用一個臺灣小女孩的口吻來講了她成長過程中的三個故事,將人間煙火撒滿銀幕。林英子是住在北京城南胡同裡的一個小女孩,也是《城南舊事》的主角。
  •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到底有多好?
    《城南舊事》能夠收錄小學語文課本,並非是偶然,無論是文筆、構思、立意,都足以證明它的優秀。從問世以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也有六十多年,翻拍成電影距今也有37年了,但這麼多年過去,《城南舊事》並未被時間埋沒,反而被一代代人翻閱,轉為心中共同的珍貴記憶。
  • 《城南舊事》影評
    觀《城南舊事》有感猶記得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做《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就是出自於《城南舊事》。而看電影和讀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故事情節還是有很大的改動,但主人公依舊是我心中的那個可愛的小英子。
  • 《城南舊事》不思量,自難忘
    愛上晚八點,愛上深閱讀,這裡是八點引讀。我們今天繼續分享不思量,自難忘《城南舊事》。我們看一看序言《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城南舊事》的序言。生活環境解讀《城南舊事》這篇作品寫的是作者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生活的記憶,北京城又叫四九城,城牆四面,有九個門,過去老北京居住的都是四合院,因為都是平房,胡同多,所以有人稱北京的古文化為「胡同文化」或「四合院文化」。
  • 吳貽弓:一首《送別》卻是說不盡的城南舊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這首李叔同所寫的詩句 最早為國人熟知,還是那部《城南舊事》看過電影的人 都對片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 《城南舊事》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 而執導筒的正是中國第四代導演吳貽弓
  • 懷寧縣小市鎮中心學校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評選活動
    為切實做好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進一步提升兒童閱讀的質量,10月26日上午,懷寧縣小市鎮中心學校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評選活動。桂曼娜、王李園老師執教的繪本課《一隻想當爸爸的熊》和《小豬變形記》充滿了童真童趣,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丁利老師執教的《哪吒鬧海》課件精美,引人入勝,整個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孫媛媛、黃帥老師執教的整本書閱讀《夏洛的網》以及《朝花夕拾》分別從分享課、導讀課兩個層面引導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評委們經過認真評選最終推薦黃帥、孫媛媛老師參加縣級課外閱讀指導課比賽。
  • 講述關維興老北京風情插話背後故事 《城南舊事》裡的抒情詩
    在關維興心中,《城南舊事》之所以能夠感動許多讀者,關鍵在於寫實的表達,以及其中恰到火候的真誠與溫度,而他與林海音的交往,成就一部美圖美文的書,更像是他對《城南舊事》評價的註腳。1992年春,臺北格林出版社總編郝廣才來到北京,為林海音的成名小說《城南舊事》尋找插圖作者,52歲的關維興隨即進入了郝廣才的視野。
  • 《城南舊事》讀後有感
    在這暑假,我又復讀了一遍《城南舊事》。
  • 余光中的一段城南舊事
    這一段因緣一半由地理促成:夏家住在重慶南路三段十四巷一號,餘家住在廈門街一一三巷八號,都在城南,甚至同屬古亭區。從我家步行去她家,越過江州街的小火車鐵軌,沿街穿巷,不用15分鐘就到了。記得夏天的晚上,海音常會打電話邀我們全家去夏府喝綠豆湯。
  • 《城南舊事》是部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銀河娛樂世界【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城南舊事》是部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城南舊事》是1982年吳貽弓導演的第四代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舊事》導演從小英子在巷子口遇到的瘋女人那裡畫了第一個故事。這是一個關於瘋女人秀珍和她的女兒小桂子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導演使用雙線結構。
  • 《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經典自傳體小說。小說以細膩、率真的文筆,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又是當時北京平民生活與民俗舊貌的寫真。
  • 《城南舊事》影評:老北京的再現 回味悠長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閱讀是需要心境的,在什麼樣的年紀讀什麼樣的書。倘若你覺得一本書不好,很有可能是你沒有讀懂它,或許再過一些年來讀,會疑惑於自己當年的不以為然。對於我來說,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可是曾經在書店無數次的翻開它,卻從來也提不起閱讀的興趣。
  • 《城南舊事》:我們都在寫滿人間百態的城南體會著平凡的滋味
    在《城南舊事》中,小英子是盡職的旁觀者和記錄者,如果用成人視角來看待故事裡的所有人,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人的身份都有些尷尬,女瘋子、小偷和姨太太並不是合適的交友對象,中年保姆也不值得文學家浪費筆墨。二、城南藏著少年的成長《城南舊事》寫的是童年,作者始終在用溫情的兒童視角講述,但讀來依舊讓人忍不住嘆息。這是因為文本背後還有另一個成年的林海音默默躲在一邊,給這份童真添加了惆悵和憂傷。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 薦讀|全科閱讀推動團隊推薦210本好書!張墨紫妍:《城南舊事》
    薦讀理由: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今天我為大家推薦教育部薦讀書目《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北平是她童年生活的地方。林海音說:「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地方,讀書、做事、結婚都在那兒,度過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宮的琉璃瓦互映,因此,我的文章自然離不開北平。」於是,她把對北平的回憶與想念變成了《城南舊事》中一個一個生動的小故事。
  • 《上海的城南舊事》:圖說城南
    書名:《上海的城南舊事》作者:馬學強 龔崢◎主編參與主編《千年龍華》《西學東漸第一校》《閱讀思南公館》《百年大同》《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等。龔崢,同濟大學畢業,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現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