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懶,我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詞的看法是沒有正能量的,懶人沒有出息的,很討厭這個字,是不是?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生活當中,有誰沒有懶過,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因為懶而造成 。那為什麼會懶呢,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呢?
一、懶源自於賺錢或舒服的想法
我們每天都會按時起床,然後洗漱去上班,對不對。但是到了周末,我們就會賴在床上,不願意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源自於一個想法,工作和舒服。
我們每天按時起床,目的是什麼,要上班,要去工作,要去賺錢,起床的目的就是去賺錢。
而我們不願意起床是因為我們在被窩裡,好溫暖,好舒服呀,外面太冷了,不想起,不想被冷著。一個想法是舒服和暖和,一個想法是冷和麻煩。
起不起床的想法只有一個,賺錢或者舒服,對嗎?
二、懶源自於是否想吃什麼
平時吃飯,我們如果想吃自己做的菜,我們就會主動去買菜,然後下廚,自己動手做飯。但是如果自己不想動,只想來一份簡單的,那就直接叫外賣,簡單,快速。下不下廚也是源於一個想法。
下廚的好處,就是我們自己動手,自己搭配各種菜,但是自己不想動,不想那麼費功夫,就是直接到樓下的快餐店吃或叫外賣,是不是很多簡單,這些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行動的。
三、夢想能否實現源自於你的動力
講一個朋友的故事,十年前,朋友跟我說,他想成為演說家。我覺得好呀,有夢想,很棒,很支持他,並鼓勵他,你的夢想會實現的,十年前的他很有鬥志,每天都是積極向上的。
十年後,發現他還是老樣子。我問他,你不是說想成為演說家嗎,怎麼今天還是老樣子,他一言難盡,我和他交流溝通,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
十年前的他,之所以有演說家的夢想,是因為有動力,有野心。夢想是演說家,改變命運這是他的想法,想,是一種渴望,所以在這種渴望下,他很積極,很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實現演說夢想,改變命運。
十年後還是老樣子,是因為沒有動力是,是他思維方式造成的。他 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對所要做的事反感、厭倦了。 他每天都這麼努力,也怕失敗。常常拖延,難有完成和做好的時候,心理變得焦慮、恐懼。 怕遇到很多困難,達不成目標。有時候,他覺得夢想太遙遠,回報太校,再加上他自我管控能力差。
支撐一個人前進的往往是一個理由,一個是否積極向上的想法。
四、現在最想上班,源自於想賺錢
疫情期間,我們很多人被封閉了20多天,天天都宅在家裡,隨著時間不斷流逝,我們開銷不斷加大,我們現在最想做什麼,上班工作,對不對。為什麼那麼想呢,因為我們沒有錢了,上班賺錢,這是我們最渴望做的。現在的我們很有緊迫感,很有危機感,如果不上班,不賺錢,我們的生活就會受影響,對嗎?
所以各位,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源自於一個想法,是選擇成長,還是舒服,又或者是賺錢。你的想法會左右你的行為,從而直接影響你的是否懶。
你現在清楚你最想做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