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從政做好這「十題」

2021-02-10 三湘風紀

  為官從政經常會碰到很多選擇題要去做,孰輕孰重、往東還是往西,選擇對了則蹄疾步穩、行穩致遠,選擇偏了、歪了或錯了則會走到岔道、斜路上去。

  以下這十道選擇題得細思量、常念叨,作出正確選擇。

  「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曾幾何時,在一些人眼裡,公與私是模糊的,甚至是混淆和錯位的,有的公私不分,有的假公濟私、以公謀私和損公肥私,等等,結果在公與私處理把握上滑倒摔跤。公則公,私則私,其間的界限務必真正拎得清、掰得開,佔公家便宜、撈公家油水的事不能幹、幹不得。「公款姓公,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韓非子說過:「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故公私有分。」「私心勝者,可以滅公。」為官從政就是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有時還得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做到「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

  義與利是從政路上躲不過、繞不開的問題,正所謂「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學無深淺,首在辨義利」。古往今來,人們推崇重義輕利、先義後利的義利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利以養其生,義以養其心」。為官從政,就得鐵肩擔道義,秉持公平、公正和公道,這既是格局、境界和情懷,也是責任、使命和操守。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只追求合理、合法、合規的利益,而且不與民爭利,只為民掙利,「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計利當計天下利」,這才是應有的胸懷。

  對與錯、好與壞、合理與不合理,是每個人都得分得清、辨得明的,都得有正確的立場、態度和選擇,來不得半點含糊,也容不得任何「騎牆」和搖擺。現實中,有的人不論對錯好壞,總喜歡做老好人,當和事佬,經常和稀泥,對錯誤的東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不良傾向和歪風邪氣妥協退讓,不願、不敢也不善於鬥爭,這是一種投機;有的人是非不分,甚至把錯誤的當成正確的來奉行和推崇,無形中或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地為錯誤的東西「背書」「站臺」;等等。在是與非尤其是大是大非問題上,要既做明眼人,又做明白人。要做好人但不可以做老好人,那種遇見矛盾繞道走、看到困難躲著走,一味地「不說話、說好話、好說話」的人不可能有市場。不講是非的人,遲早會惹上是非。

  為官從政特別講究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然而,一些人似乎不這麼想、這麼看和這麼做。有的認為,不搞點歪門邪道、旁門左道的東西,就吃不開、上不來,於是可以不幹事,但得會來事;有的主張可以壞到「剛剛好」,這樣可以不吃虧、不受欺負;更有甚者覺得無毒不丈夫,不撒謊幹不了大事,不心狠做不了大官。俗話說:自古正邪不兩立。有邪氣的人,或許會得利於一事、得逞於一時,但終歸邪不壓正。正,守一而止,意味著守一不犯錯、不偏斜,無邪念、無雜念,說話辦事有道德標準。正乃陽光大道,當今天下是秉持正知、正念和正行者的天下。

  人從本能上來講都希望自己苦少樂多,甚至最好不吃苦、不受累,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梅花香自苦寒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快樂是耕耘出來的。這種奮鬥和耕耘就得吃苦受累,就得流汗,有時甚至流血流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唯愛拼,才會贏。特別是,有時吃苦還要能吃虧、受累還要能受氣,古人尚且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境界和胸懷,作為黨員幹部,應當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度自覺。有副對聯寫得好:「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撇」開一些名利糾結就不苦了,按捺得住內心的欲望才得以快樂。

  人生如棋,有舍才有得,有得便有舍,應當學會先舍後得、有舍有得、能舍能得,倘若一粒棋子都不願意失去,勢必會落個滿盤皆輸的結局。天底下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隻得不舍的事情,即便是經商辦企業,真正的大商人既能聚財,又能散財,而且有時散財比聚財還來得更重要。同樣的道理,為官從政應該熟諳舍與得的辯證法,說白了就是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給予與獲得的關係。按理說,為官從政既然是「公僕」「勤務員」,為人民服務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是圖享受、講特權,就顛倒了「主與僕」的關係,就是一種異化。當然,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難,也正因為難更值得去做到。魚和熊掌豈可兼得,世上哪有既要得好處,又要享清福的好事美事。「得」是一種本能,「舍」是一種本事,把本能的東西儘量抑制住,把本事的方面多提高一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能幹大事的人。

  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活出真實的樣子,這本來是毋庸置疑的事。然而,有的人似乎不這樣想也不這樣做,這其中有的是主動自覺為之,有的是被動不自覺為之。比如,有的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有的對人一套、對己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有的領導在一套,領導不在一套,此時此事一套、彼時彼事一套;等等。有人說,人生如戲,全在演技。大凡假全在於演,全在於裝,演得很逼真,裝得很像,其共同特點是說假話、辦假事、戴假面具。不過,假的就是假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演技再好終歸都會露餡,就好比戴假髮總會被風揭穿。墨子說過:「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貧富生死既是試金石,又是磨刀石;既是X光機,又是透析機。它能檢驗並考驗出一個人的真與假。為官從政就得老老實實、真真切切,不來虛的,不搞假的,經得起真假「照妖鏡」的透視。

  人之大德,莫過擇善而行,這是最美的底色,也是最好的本色。那麼,擇什麼善,怎麼「擇善」?首先,要擇善人而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交「益友」,不交「損友」,遠離「不三不四」的人,讓自己的朋友圈清清爽爽。其次,要擇善書而讀。既讀「善書」,又善讀書,讓自己心明眼亮。再次,要擇善言而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聽得進那些諍言、諫言和諤言,讓自己多一份清醒和冷靜、理性和自覺。此外,要擇善事而為。對人有利、有益的事多多益善,不在於物力之「舍」,而在內心幸福愉悅之「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惡便是壞人壞事,切不可以為惡「小」,就為之、縱之,否則,只要沾上了邊,日積月累,就沒有回頭路。

  進退留轉是為官從政中經常遇到的現實問題。從身邊的人與事來看,往往「進」者得意,「退」者失意,「留」者愜意,「轉」者在意。面對人生的進退留轉,各種心態千變萬化,各種角色粉墨登場,心浮氣躁者有之,急功近利者有之,不擇手段者有之,隨遇而安者亦有之。這是一個「大考場」,正確的態度是,面對進,始終保持一顆責任心和進取心,不驕不躁,謙虛謹慎;面對退,始終抱有平常心,泰然處之;面對留,懂得知足和珍惜;面對轉,得有一種緊迫和危機。在「進」中求穩,在「退」中求進;在「留」中守成創新,在「轉」中精彩轉型、華麗轉身。

  從政路上既有春暖花開的時節,又有風雪交加的時日,有順境,也有逆境,這是考驗人的關口和門檻。「寵」是得意之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面對好事上門,心花怒放、洋洋自得是人的一種本能,但能否得意不忘形、得志不變形,不迷失、不膨脹,則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清醒和自覺。春秋鄭國大夫正考父幾朝元老,卻「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寵」時更應把位置放低一些、身段放軟一點、口氣放小一點。「辱」是失意之時。面對各種各樣的下坡路,或者低谷與瓶頸、挫折與打擊,該怎麼辦?躲在人生的牆角邊看破紅塵、自怨自艾,只會消沉下去、自暴自棄,變得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既能從成功中走出來,又能在失敗中站起來,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為官從政,實際上意味著一種付出、捨棄和奉獻,這是從一開始就該有的思想和心理準備,否則就會時時糾結、處處為難,左右不是、忐忑不安。所以,應當想清楚、弄明白,而且咬緊牙關、狠下心來,作出正確合理的選擇,交上合格滿意的答卷。

(來源:學習時報)

       做好人生選擇題!

相關焦點

  • 徐文秀:為官從政要做好這十道選擇題
    以下這十道選擇題得細思量、常念叨,作出正確選擇。4月22日,《學習時報》發表徐文秀最新文章,題為《為官從政「十題」》。「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為官從政就是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有時還得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做到「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義與利是從政路上躲不過、繞不開的問題,正所謂「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學無深淺,首在辨義利」。古往今來,人們推崇重義輕利、先義後利的義利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利以養其生,義以養其心」。
  • 「嚴以用權」是為官從政的首要法則
    只有嚴以用權,才能不逾規矩,因此,嚴以用權是為官從政的首要法則。 為官從政要修好身 「修身」就是要修身立志,加強政治素養,常補理想信念之"鈣",鈣足才能骨頭硬,骨頭硬才能經得起考驗。「修身」就是要修身立氣,塑造高尚人格。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注重養氣,做到擇善而從、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修身」就是要修身立德,養成良好品行。
  • 「關注」為官從政10道選擇題
    全文字數:3200 字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為官從政經常會碰到很多選擇題要去做,孰輕孰重、往東還是往西,選擇對了則蹄疾步穩、行穩致遠,選擇偏了、歪了或錯了則會走到岔道、斜路上去。以下這十道選擇題得細思量、常念叨,作出正確選擇。
  • 領導幹部要釐清公私 算好為官從政「三筆帳」
    領導幹部要釐清公私 算好為官從政「三筆帳」 2017-11-28參與互動    算好為官從政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何意
    《增廣賢文》內容的覆蓋面很廣,幾乎涵蓋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直白且蘊含著做人的大智慧——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咱們不妨聊一聊這句古訓背後的現實意義。慈不掌兵咱們看電視或讀文史類的書籍,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
  • 為官從政要做有情有義的人!
    只爭朝夕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今天的事今日結,眼前的事馬上辦,這是一種好的作風,也是一種能力。人生短暫,很多事情等不得;機不可失,很多事情錯不起,錯過了便時不再來。然而,有些事情又不是朝夕間便能完成和實現的,不能以朝夕論英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很多事情得有繡花功夫、工匠精神,有一種釘釘子的毅力、韌性和耐心,久久為功、持之以恆。
  • 論著|梁靜:上博楚簡《從政》研究
    不修不武,謂之必成,則暴;不教而殺,則虐;命無時,事必有期,則賊;為利枉甲15事,則貪。7 聞之曰:從政敦五德、固三折、除十怨。五德:一曰緩,二曰恭,三曰惠,四曰仁,五曰敬。君子不緩則無甲5以容百姓,不恭則無以除辱,不惠則無以聚民,不仁甲6則無以行政,不敬則事無成。三折:持行視上衣食甲7……〔九〕曰犯人之務,十曰口惠而不繼。
  • 女人有這幾種面相貴不可言,適合從政官運旺
    從古至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女人為官都算是比較少見的,這裡面必然有歷史遺留因素。不過現在可以明顯感覺女人從政相比古代容易了很多。那麼在相學中,哪些面相的女人適合做官?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適合從政當官的女人面相特徵介紹。
  • 省市縣級官員從政寶典
    這對我們豐富頭腦、開闊眼界、提高修養、增強本領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小編精選了7本關於「吏治」的書,供大家學習參考~ 1.閱讀此書,既能了解各項制度的來龍去脈,體會制度內容增減變化的發展奧妙,又可與現代制度聯想並受到啟發,對於了解和借鑑歷史經驗,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做好新時期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將會獲益良多。3.中國古代用人思想
  • 美國庫市前市長談從政十年:公平公正 為他人著想
    美國庫市前市長談從政十年:公平公正 為他人著想   中新社天津5月6日電 題:美國庫市前市長談從政十年:公平公正 為他人著想  作者 辛文萍 張猛  「在美國,亞裔女性從政面臨一種無形的阻力,打破它的唯一辦法就是公平公正、為他人著想,這也是我從政近十年的心得。」
  • 為什麼說「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
    增廣賢文慈不掌兵孫子兵法中曾說,為將者,要求有智、信、仁、勇、嚴這五德。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為將者如果有勇無謀,只知死拼,就可能被誘殺,為將者臨陣畏怯,貪生怕死就可能被俘虜。為將者情緒化嚴重,急躁易怒,就可能被激將妄動,為將者愛好名聲,過於自尊,就可能被侮辱失去理智。為將者溺愛子民,就可能被敵騷擾陷入被動。
  • 臺灣知名媒體人:為從政女人露出的小腿又蓋起來
    原標題:臺灣知名媒體人:為從政女人露出的小腿又蓋起來   原標題:臺灣知名媒體人:為從政女人露出的小腿又蓋起來  臺灣奇女子陳文茜,被李敖大師稱為「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  談女人從政 為證明能力,蔡英文不敢穿裙子  記:很多女性喜歡從政,您也是這樣的嗎?  陳:男人從政跟女人從政沒有什麼不同。  白:我插一句話,這其中是一個巨大的誤解,她喜歡從政才怪了,但是在那年的那段日子,她覺得蠻好玩的,玩完了就跑了。  記:是這樣子的嗎?  陳:他說得對。
  • 領導幹部要警惕這個「從政魔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壓反腐為主基調,「打虎」「拍蠅」「獵狐」,成效卓著。梳理涉貪涉腐乾部墮落的從政軌跡,「最後一公裡」或「59 歲」現象著實令人震驚,著實引人深思。本想為自己留條所謂的「後路」,實際上,這才是真正斷了自己的後路,從而使自己在從政的馬拉松跑程中再也沒有了退路。有的人自滿,居功自傲,忘記了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忘記了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 這個男孩子日後可以從政嗎? 紫微鬥數案例分析
    通過上述時間,我們排出的命盤是天梁坐命臨醜宮的這張盤,命盤見上圖。這位男生目前在讀大學,他的問題倒不多,主要是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很清晰,或者說有一些矛盾吧!就是自己追求的與自己能做的是否有衝突?具體問題如下:老師,我不知道自己將來適合幹什麼?我很想去從政,這也是我一直的夢想,但又害怕自己沒有背景,擔心自己的才華得不到伸展,自認為是很優秀很有才華的,因為之前也得過一些文學才藝方面的獎項。
  • 領導幹部要把政德建設作為從政第一課
    做官先做人,從政德為先。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只有把政德建設作為從政第一課,才能把才幹發揮到正道上。否則,即使知識再多、學問再深、能力再強,也難以做出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來。
  • 鄭州引進博士從政考驗公務員任用程序(圖)
    但去年12月,鬧過情緒的他,仍因工作表現出色被任命為房管局局長    而同是博士的童麗萍雖曾任鄭州建委副主任,但出於對學術的熱愛,還是重回大學當起了教授。童麗萍從政時,曾修改過黑川紀章設計的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方案,為鄭州節省近億元。
  • 「秒殺」面試官,你只差這10道Python面試題
    這十個問題可能只是面試的開始,要知道技術類的面試要是聊的嗨了,聊一兩個小時是常事兒。所以,如果你在面試,這十個問題你要怎麼來答呢?Q1:PEP8是什麼?速戰速決的面試,如果不是你把面試官「秒殺」了,那就是面試官把你「秒殺」了,大部分是後者。Python 之禪,也就是 import this。這屬於對 Python 文化的了解了。什麼意思?你去 Python shell 裡執行一下:import this,然後搜索下答案自然就出來了。Q2:Python常用的容器類型有哪些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 為官不能「仕而廢其事」
    《左傳》中有一句話,「仕而廢其事,罪也」,大意是說「做官而廢棄自己的職責,這是罪過」。古人的這一論斷,對新時代告誡幹部要敢於擔當、善於作為,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是決定因素。
  • 要想從政,必須考上雙一流中的一流大學,這幾所就非常好
    如果想要從政,首先必須從填報大學時就開始好好規劃,不僅需要填報和就讀一流的大學,更加需要有從政根基和底蘊深厚的大學,因為當你進入到這些大學後,會發現有很多從政的便利條件和以及豐厚資源,這些都可以為你的從政保駕護航且提供強大推動力。
  • 瓦解「應付了事」虛偽,淨化為官做事忠誠
    可以說,在當前反腐高壓常態化趨勢下,一些政府和官員不作為、怠政懈政,在黨的宗旨與信仰上嚴重「缺鈣」,為官做事「應付了事」已成為當下一種典型的對黨和人民不忠誠的表現。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家法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黨內規矩和制度不斷健全,從嚴治黨巡視審計利劍不斷發揮作用,使得在當下公共權力極少有尋租的可能。官場上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已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