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抽、老抽到底有什麼區別?白色的醬油又是啥?

2020-12-17 騰訊網

古人云,「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裡,有六件到現在都沒太大變化,唯獨這醬變了。最早說的可能真是黃醬、面醬,不過後來,指代的主要是醬油了。日常生活中,醬油總是以幾種「分身」形式存在,生抽、老抽之間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醬油 | pixabay

01

醬油的初態就是醬

/ 開門七件事,豆醬變醬油/

醬油的最初形態就是醬。東漢《論衡》裡有關於豆醬的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馬王堆漢墓中,也出土了疑似豆醬的痕跡,種種跡象表明,最晚在兩漢時期,老祖宗們就開始用大豆做醬了。

古時候做豆醬的原理,其實和現代的技術沒什麼本質區別,都是利用黴菌等微生物,把大豆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有鮮味的胺基酸。北魏的《齊民要術》裡最早描述了豆醬的生產過程,就是先把黃豆蒸熟,然後加入菌種、鹽和香料,放缸裡發酵成醬。

長滿醬油菌種的豆子 | ja.wikipedia / ウェルワィ

這個發酵過程是需要氧氣的,但是如果醬缸敞著蓋兒,就容易長雜菌招蒼蠅。所以王充在《論衡》裡說臘月和正月天冷最適合做醬,二月差點意思,三月往後就不行了。他還提到「世諱作豆醬惡聞雷」,是指當時有個民間習俗,做豆醬的時候不能聽打雷,打雷時候做的醬誰都不吃。王充的《論衡》是反對迷信的書,他後面也解釋了打雷不做醬的原因,就是讓大家冬天做醬,別等到春天開始打雷下雨了再做,又長毛又生蛆的吃了不衛生。

做醬

如果不加水,光用大豆來做,做出來的醬是固態的,類似現在的黃醬。《齊民要術》裡還記載了一種方法,不直接加鹽,而是加入鹽水,最後做出來的是一種半液態的醬,過濾出來的汁水叫做「清醬」或者「醬清」,「清」是相對於固態醬的「濁」來說的。清醬其實就是醬油的前身。最遲在漢魏六朝時期,這種清醬已經是常見的調味品了,曹植在《七步詩》裡寫的「漉豉以為汁」,很有可能說的就是過濾清醬。

到了宋代,開始出現醬油這個詞,比如蘇東坡就分享過生活小竅門,說如果寫扇面的時候寫錯了,可以拿醋和醬油當塗改液用,就不需要把美人改張飛、張飛改大樹,只不過,蘇先生沒提醬油的吃法。直到南宋時期,林洪在《山家清供》裡寫「韭菜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這是醬油一詞第一次出現在食譜裡。

想不到醬油還可以當塗改液 | o-talk

明清時期,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醬園,比如北京六必居、廣州致美齋等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醬,含義也逐漸從豆醬變成了醬油。

02

頭抽、生抽和老抽

/ 分別都是什麼?/

同樣是做醬油,南方和北方也不一樣。

北方氣溫低,適合固態發酵,也就是古時候那種先做醬,再榨醬油的方法。而華南地區溼潤炎熱,適合稀態發酵,發酵好了以後抽提浸出液,第一次抽出來的叫頭抽油,之後把原料拿去再次發酵第二次抽出來的就叫二抽油,第三次的就叫三抽油

把頭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比例混合以後直接吃的醬油,叫做生抽醬油,顏色淺、味道鮮,適合涼拌和炒菜。頭抽油裡含有的鮮味物質最多,所以頭抽油比例越高的生抽醬油,品質就越好。

現在家庭裡常用的味極鮮就是生抽

把抽油經過進一步加工濃縮厚的醬油,就叫老抽醬油,顏色深、味道鹹、黏度大,適合給滷味、腊味菜餚上色用。

老抽常用來上色 | pixabay

除了生抽、老抽,還發展出了一些調製的醬油,比如廣東的甜醬油,就是混合了生抽、老抽、糖等製成的,很是鮮美。

腸粉配著甜醬油 | wikipedia

03

日本的醬油也有很多種

/ 跟你喜歡的味噌是親戚/

雖然中國是醬油的故鄉,但是英文裡的醬油「soy」一詞,卻並不是直接來源於中文,而是從日語裡來的。日本的醬油歷史比中國要晚不少,有可能是獨立發展出來的,也有可能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

四種不同的日本醬油 | tamariya.com

最早的日本醬油,其實就是味噌的滲出液(味噌其實就是豆醬,是固態發酵的產物),這種醬油現在還有,叫做「溜まり醤油」,「 溜まり」的意思不是中文的「溜」,而是積存、積蓄。這種醬油顏色最深、味道最濃,用法類似中國的老抽,適合燒魚燒菜上色。

燉魚離不開溜まり醬油 | 拍攝 沙漠豪豬

江戶時代,日本出現了液態發酵的醬油工藝,利用大豆和麵粉作為原料製作醬油,這個時候,日本處於鎖國狀態,只留長崎一個港口和外界交流,瑞典植物學家通貝裡曾在長崎待過一年多,回國後把日本醬油和大豆介紹給了歐洲,傳來傳去,就從日語的「syouyu」變成了英文裡的「soy」。

江戶時代的這種醬油,就是現在的濃口醬油,這也是日本最常見的醬油,原材料主要是大豆,小麥的比例很低,顏色深,含鹽量低一些。現在日本料理中的蕎麥麵、天婦羅、蒲燒鰻魚等代表性食物,都起源於東京一帶,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離不開濃口醬油。

蕎麥麵和天婦羅都要用到濃口醬油| 拍攝 沙漠豪豬

東京人脾氣急、愛吵鬧、市井氣息重,濃口醬油很合他們的口味,而京都人平靜、清高、有文化,京都料理也比較清淡,用濃口醬油就不合適了,應該用淡口醬油。淡口醬油是降低原料裡的黃豆比例、提高含鹽量,並且加入甜酒做出來的醬油,含鹽量高、顏色淺、味道淡。日本著名的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就特別嫌棄濃口醬油,認為淡口醬油才有格調。

如果進一步降低大豆比例,或者乾脆全用小麥,做出來的就是淡黃色的白醬油,味道也淡,一般是做湯和茶碗蒸用,白醬油拉麵裡用的也是它。

白醬油拉麵 | chikuwachan

日本醬油工藝中,也需要加入鹽水,如果加的不是鹽水而是醬油,做出來的二次發酵醬油就是甘露醬油,味道濃厚,適合搭配壽司和刺身。

刺身用的甘露醬油 | sake-online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哪種醬油,都曾經在人們的餐桌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烹調山珍海味需要用醬油,窮困潦倒時幾滴醬油也能騙下去半碗飯。不過,醬油裡畢竟有將近20%的食鹽,為了身體的健康,還是不要吃太多為妙。

相關焦點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調味品其實不多,家庭用的基本上就是生抽、老抽、料酒、蠔油、雞精、味精等這幾種,那麼隨著調味品種類不斷的發展,到今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琳琅滿目的調味品。其中老抽、生抽、醬油、味極鮮這4種,讓很多人分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醬油?
  •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啥區別?專家:成分不同,用法也不一樣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啥區別?專家:成分不同,用法也不一樣在我們的廚房當中有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油鹽醬醋這幾大類了,我們不管是做熱炒菜還是涼拌菜,不管是葷的還是素的,可能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 同樣是醬油,生抽和老抽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老抽和生抽是最常用到的兩種醬油,對於經常下廚房的人來說都了解這兩種醬油的性質和用途,但是有些不下廚做菜的人,對於這兩種醬油是不了解的,常常會買錯和用錯方法,結果是做出來菜味道不佳甚至很難吃生抽主要是大豆發酵、提取製造的,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繼續晾曬提取製作的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調味品其實不多,家庭用的基本上就是生抽、老抽、料酒、蠔油、雞精味精這幾種,那麼隨著調味品種類不斷的發展,到今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琳琅滿目的調味品。
  •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關於醬油的基礎知識,值得收藏
    那天來了好幾個朋友,裡面也有之前沒見過的,炒菜的時候幾個人就圍過來了,一邊看我做,一邊問我各種做菜技巧什麼的,然而令我驚訝的是,這幾個人竟然完全不懂醬油、生抽、老抽到底是什麼意思,並且對其他的諸如蠔油、味極鮮之類的調味料也是根本不懂,其中有一個據說還是經常做菜的,這真是超出了我的意料。
  • 生抽,老抽,味極鮮,醬油有啥區別
    你是不是有這種情況,每次到超市去買醬油時,發現超市裡面的醬油種類特別多,有什麼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等等,可是每當拿起醬油的時候,不知道選擇哪個?真的不知道這幾種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生抽,老抽,味極鮮,醬油有啥區別?關於醬油小知識醬油富含胺基酸,b族維生素糖酸粉以及棕紅素等多種物質。醬油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做醬油的原料,也就是大豆和小麥。所分解出來的胺基酸,包括穀氨酸鈉,5-肌苷酸2鈉,5-尿苷酸二鈉等。
  •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這麼多年都吃錯了…
    生抽、老抽、普通醬油味極鮮、蒸魚豉油還有常用的蠔油和魚露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生抽 醬油 老抽)生抽和老抽都屬於醬油的一種從顏色上來分,三者之中生抽顏色最淺,看上去像紅褐色普通醬油比生抽的顏色重一點但又比老抽淺一點,介於兩者之間
  • 老抽、生抽、醬油、豉油、蠔油,到底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先來說醬油。醬油其實是古時候做黃豆醬時的副產品。用傳統古法釀造醬油,一缸醬要經過至少半年的發酵,之後抽出的第一道醬油,叫「頭抽」或者「生抽」;然後繼續發酵,等過一陣子再抽出來一道,就是是「二抽」;再往後提取的,就是「三抽」了。後面的吸乾了精華,就抽抽了,沒法用啦,哈哈。所謂「老抽」,則是經過幾個月的晾曬,蒸發了一部分水分後得到的醬油。有些講究的老抽,發酵、晾曬的時間要超過一年。
  • 老抽、生抽、醬油、蠔油有啥區別?紅燒肉用啥好?看懂了廚藝暴漲
    老抽、生抽、醬油、蠔油有啥區別?紅燒肉用啥好?看懂了廚藝暴漲!在我們每個人的廚房中,最常見的調料有老抽、生抽、醬油、蠔油這四種。前三種都是用黃豆作為原料提取或者是釀製出來的,而蠔油最初的開始,是由海鮮生蠔中抽鮮出來的。那麼,這幾種調料咱們又該怎麼用呢?做紅燒肉時用哪一種調料好呢?
  • 生抽、老抽、醬油有什麼區別?知道它們的釀造原理,很容易挑選!
    但是對於很多下廚房的人來說,對於接觸到的生抽、老抽和醬油有時會感到有些亂,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下面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生抽、老抽、醬油有什麼區別?知道它們的釀造原理,很容易挑選!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到底有啥區別,看完漲知識了!
    話說這超市裡的物品真是琳琅滿目,之前就是傻傻的打瓶醬油,如今這貨架上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蒸魚豉油、蠔油……陸陸續續冒出來這麼多同類商品,這些都是廚房調味品,相信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到底什麼情況下,使用哪種最好?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他們的區別之處。
  • 生抽、老抽和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好多人不明白,看完別再瞎用了
    生抽、老抽和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好多人不明白,看完別再瞎用了我們的蠔油極味鮮,生抽和老抽都是廚房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雖然他們看起來極為相似,但是在用法上各有各的特點。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生抽和老抽,他們都屬於醬油,抽是提取的意思,用古法釀製的醬油要經過半年的發酵,之後抽出的第一道醬油就叫生抽了。而老抽實在生抽的基礎上曬至一年,經過沉澱過濾,就成為老抽醬油了。我們將它們倒進碗裡進行對比,大家看生抽顏色比老抽淺淡很多,老抽已經接近黑色了。味道上生抽味道比較淡,而老抽偏鹹。用法上生抽適合做涼拌菜或者是炒菜提鮮,老抽適合紅燒上色。
  • 醬油、老抽、生抽和蠔油,到底有啥區別?今天總算知道如何挑選了
    調料品對於每一個會在家做飯的人來說,都是廚房當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什麼油鹽醬醋都是必須要有的,不管少了哪一種調料,都有可能讓我們做不成菜。而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調料也是有很多種,有甜的、鹹的、辣的、酸的,有些調料甚至我們見都沒有見過。但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說的這幾種調料,則是我們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也是製作很多家常菜都需要用到的。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到底有什麼區別?總算弄清楚了…
    :「心兒,你看,咱們廚房裡面醬油種類真不少,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你說他們都有什麼區別?」醬,就是醬油。醬油富含胺基酸、B族維生素、糖、酸、酚以及棕紅色素等多種物質,加入菜餚可添加特殊的香氣和滋味。醬油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做醬油的原料(大豆、小麥等)分解出的胺基酸,包含穀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等。醬油的製作工藝,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地區氣溫較低,適合固態發酵;南方地區氣溫較高,製作醬油更適合稀態發酵。
  • 終於知道生抽、老抽、味極鮮、蠔油到底有什麼區別,20年白吃了
    Hi,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調料的小知識,調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烹飪時常用到的東西,在烹飪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調料可以讓我們烹飪出的美食更加美味,我們生活我們最常見的調料就是生抽,老抽,耗油,蒸魚豉油,醬油,味極鮮,用的最多的就是這幾種也是這幾種調料。
  • 醬油、生抽、老抽到底有啥區別?很多人不知道,看懂才能做好菜
    醬油、生抽、老抽到底有啥區別?很多人不知道,看懂才能做好菜,讓你做菜更好吃!想要做好一頓美味的飯菜,除了需要高超的廚藝,還離不開各種調味料的使用。廚房裡常用的調味料有很多,比如:油、鹽、醬油、生抽、老抽、醋等等。
  • 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醬油真的可以代替老抽麼?
    廚房調料品多種多樣,很多人都分不清這醬油、生抽、老抽、耗油、蒸魚豉油到底有啥分別,說是生抽和老抽也是醬油的一種,那這醬油到底是生抽還是老抽呢?這些調味品之間可以互相替代嗎?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既不是生抽也不是老抽。
  • 什麼是「老抽」「生抽」「味極鮮」?這些醬油區別用錯了菜難吃?
    什麼是「老抽」「生抽」「味極鮮」?這些醬油區別在哪?,用錯了菜就變難吃我們廚房裡各種調味料不少,但佔比重最多可能不是辣椒也不是鹽,而是各種醬油。這種以大豆發酵而製作出了的調味品,可以很好的增加食物的味道,還能增加食物的色澤。
  • 生抽、老抽、蠔油、魚露……醬油種類這麼多,到底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生抽?光是一個醬油就有千百種用法。今天,口品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醬油家族」,醬油用得對,小白也能變廚神!醬油作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調味品,有著悠久的歷史。醬油由醬演變而來,而中國做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最早的醬油由鮮肉醃製而成,後來演變為大豆、麥、麩皮釀造而成,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廣為流傳食用。
  • 生抽老抽天天用,區別到底是什麼?
    近些年來,許多新的品種闖入我們的視線。對於這些醬油,我們要加以了解和認識,在烹飪美食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長處。首先,"抽" 是工業用語,醬油的製作過程是發酵到成熟,最後抽油。在南方總體來說淺色醬油是生抽,深色醬油叫老抽。生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