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跟中介租的房子
重慶市民呂女士發現
房屋租賃竟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
變成了分期貸款!
呂女士和兩個朋友一起
在南坪合租了一套房子
由於房東已經把房子託管給了中介公司
呂女士作為租賃戶代表
和中介公司籤訂了租賃合同
呂女士介紹說
在跟中介籤訂合同的時候
中介工作人員讓她在手機上
下載一個叫「會分期」的APP
每個月通過這個APP來繳納房租
原本以為這樣挺方便
可後面的事情出乎呂女士意料
2016年的10月
因為呂女士和朋友忘了繳納房租
她接到了一個催款電話
可電話那頭的人並不是中介工作工作人員
而是一個貸款公司
這讓呂女士非常詫異
自己明明只是租了一套房子
什麼時候辦理了貸款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呂女士和朋友一起
找到了租房中介「管家婆」公司
對方竟然表示
籤租賃合同的時候
呂女士就已經在他們那裡辦理了房租貸款
「管家婆」公司 王經理:呂女士這種每月交一次房租的租客,違約的機率較大。為了降低風險,中介公司通常會把租賃合同以低一點兒的價格,轉讓給一家叫「會分期」的金融公司,由這家金融公司來向租客按月收錢。
630有料哥:辦理這樣的業務時,你們有沒有明確告知租賃方呢?
「管家婆」公司 王經理:在辦理這種業務時,業務員會要求當事人下載金融公司「會分期」的手機軟體,並且通過拍攝當事人手持身份證相片的方式進行網絡審核,所以,我認為當事人肯定知情。
對於中介公司這樣的說法
呂女士一方表示
業務員讓她下載手機APP時
只是說方便繳納租金
所以她一直以為是水電氣費的代繳費軟體
根本不知道辦理了分期貸款
對於這件事情
「管家婆」公司的王經理認為
這種行為不應該算貸款
只能算是一種商業分期還款
但630有料哥諮詢「會分期」客戶了解到
如果租賃戶一旦出現逾期還款
會有影響徵信記錄的風險
重慶中欽律師事務所劉雲飛律師提醒:
針對這件事情,消費者實際上已經和貸款公司形成了借貸關係,在這種時候如果消費者不能按期支付這個款項,可能就會對個人徵信造成影響。所以消費者在進行類似活動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所籤署的合同內容,以及下載使用APP的時候,要注意這個APP的名稱和提示等,防止在消費的時候遭到權益的侵害。
經過協商
呂女士最終解除了和「會分期」公司的合同
以及和中介公司的房屋租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