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5年,年薪30萬,決定辭職考公務員.」

2021-02-28 家庭雜誌

 作者:可君

在網際網路上,公務員貌似是處於鄙視鏈較下端的職業。

 

一說起來,總逃不脫「沒理想」、「沒抱負」,「貪圖安逸」這樣的評價。

 

然而回歸現實,「公考熱」卻從未降溫。

 

自2009年算起,國考已經連續12年報名人數突破百萬。

 

今年最熱門職位的競爭比,甚至達到2315:1。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陣仗背後,暗藏著時代洪流裡,無數普通人的迷茫與掙扎。

 

 

  01  

 

還沒經過社會摔打的年紀,父老鄉親勸你考個公務員。

 

你的反應多半是「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我現在還清晰記得當年坐在教室裡,和同桌談論公務員時,自己嗤之以鼻的語氣。

 

「我才不要過那種一眼就望得到頭的人生呢。」

 

「一輩子被鐵飯碗拴住,沒意思。」同桌很是贊同。

 

在對公務員的共同鄙視中,我們仿佛看到自己的未來:

 

投身於熱愛的事業當中,燃燒青春,揮灑熱血。早上被夢想叫醒,晚上又枕著夢想入睡。 

 

可事實上,工作兩三年,輾轉過幾家公司,見識過凌晨四點的夜晚以後,再談起體制內的鐵飯碗,很多人的態度都變得曖昧起來。

 

 

北漂學姐葉蓁半年前辭掉工作,回老家找了份清閒的差事,養活自己的同時,專心刷題備戰國考。

 

「幸好這些年攢了點錢。等筆試過了,我就花幾萬塊報個面試培訓班。」

 

在微信上,她說起將來的打算。

 

「這算是向生活低頭了嗎?「我調侃她。

 

「我之前連生活都沒有,低啥頭啊。」她發了個笑中帶淚的表情。

 

學姐前公司號稱彈性工作制。說白了就是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無限拉長。 

 

每個披星戴月改方案的夜晚,她都在崩潰的邊緣瘋狂試探。

 

有時候朋友圈刷到那個在老家當公務員的同學,看到人家和爸媽一起做飯,逛花鳥市場,周末學學繪畫,跳跳舞……葉蓁的心頭難以遏制地湧上一陣酸澀。

 

 

她想到自己冰箱裡發黴的水果,想到彈了兩次就廢棄在角落裡的尤克裡裡,想到隔天才回復爸媽的微信消息……

 

種種細節都證明,生活中那些具體而細微的幸福感已經被工作擠壓得蕩然無存。

 

曾經她相信撕裂般的成長,可以換來一個光芒萬丈的未來。

 

可後來目力所及範圍內,尚有可能抵達的未來,或許就是像主管那樣,背上高額房貸,陀螺般高速旋轉,一日三餐都在便利店隨便糊弄。    

 

永遠緊崩,永遠兵荒馬亂。

 

 

  02  

 

每個尋求靠岸的人身上,都背負著實實在在的危機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時代對年齡的包容度越來越低了。 

 

打開招聘網站,至少七成以上崗位要求應聘者「35歲以下」。

 

 

隨著年齡增長,體力和腦力都在走下坡路,如果認知沒法到達一個新的高度,你的競爭力可能遠遠不如新鮮出爐的職場小白。

 

拿我所處的新媒體行業來說,遠有「00後做自媒體月薪十萬」,「95後主播融資千萬」這樣的案例挑逗神經。

 

近有新鮮血液不斷湧入,97、98年的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25歲,作為資深從業者,沒有混成部門領導,進度似乎就落後了。

 

30歲,如果還是基層員工,從世俗標準看,我們簡直不配為人了。

 

 

或許你會說,那就趁著黃金時期玩命工作,打怪升級,站到一個不可撼動的位置上去啊。

 

以前我也以為年輕人的奮鬥是壘方塊,不論速度快慢,成果都會疊加得越來越高。

 

可當我把目光聚焦到那些不怎麼幸運的個體身上時,我發現他們的奮鬥更像是玩俄羅斯方塊。

 

到達一定高度後,上不去了,甚至還可能一夜清零。

 

前陣子,網易裁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當事人是上海交大的高材生,2014年以遊戲策劃的身份入職。

 

5年來,績效一直名列前茅,加班時長達4000多個小時。

 

遲到早退一次都沒有,感冒發燒也要強撐著上陣。

 

長期超負荷工作的結果是,今年一月底,他被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

 

這病有多可怕呢?

 

簡單來說,就是「死亡可發生於疾病的任何階段。

 

 

運氣好的話,靠藥物可以支撐幾年,但後期也只能通過心臟移植續命。

 

屋漏偏逢連夜雨。 

 

3月,公司給他評了最低等級的績效考核,要求他儘快離職,並且不給N+1補償。

 

他不接受,於是一連串噩夢上演了。

 

公司撤掉他的工位,將他踢出工作群、派人監視他、叫保安把他攆出去……

 

就連住院期間,HR也不依不饒地電話威脅,說要把父母牽扯進來,甚至還誣陷他有反動和自殺傾向。

 

作者的自白中,最讓我心酸的是這一句:

 

「人生總要有一個點,你無法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了。」

 

曾經他覺得加班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可現在回過頭看,自己無限度透支的健康,大多數時候不過是為主管們的錯誤決策買單。

 

 

馬雲告訴年輕人,996是一種福報。

 

劉強東說,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可事實卻是,當你為了福報和兄弟情誼拋頭顱灑熱血,掏空身體以後,企業往往會迫不及待地把你淘汰。

 

對你來說,這是理想的幻滅,是信仰的崩塌。

 

可對老闆而言,不過是換一顆螺絲釘的事。

 

 

  03  

 

體制外的世界,像個活色生香的大舞臺,每個角色都有被聚光燈照耀的機會。

 

但它的殘酷性就在於,「高光時刻」往往需要你犧牲私人空間乃至健康去換取。

 

20來歲用命換錢,30來歲傾其所有也續不了命的故事我們已經見了太多。

 

有一期圓桌派探討年輕人的擇業問題。

 

裡面蔣方舟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對現在的很多年輕人而言,父輩們那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都已經成為奢望。」

 

 

在這個像泡沫一樣瞬息萬變的時代,並不是人人都能練就一身鋼筋鐵骨,時時刻刻保持狼性。

 

如果你覺得自己奔向中年的身體支撐不起少年的心,害怕將來被潮水吞沒,想要待在一個能保證下限的崗位上繼續耕耘。

 

這實在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不知道為什麼,近幾年整個輿論環境都充斥著把追求穩定妖魔化的觀點。

 

 

好像年輕人只有置身高淘汰率的行業裡,擠最擁擠的地鐵,見最深沉的黑夜,才算對得起青春。

 

一旦退回二三線,吃體制內這碗飯,那就是渾渾噩噩,浪費生命。

 

 

催人奮進沒問題,但我實在反感這種優越感爆棚的論調。

 

現如今,公務員早已不再是喝茶看報的刻板形象。

 

他們像齒輪一樣,在看似瑣碎龐雜的工作中,推動著社會的正常運轉。

 

 

體制內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人生會變為一潭死水。

 

看似平淡的日常中,其實暗湧著鮮活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1992年出生的淼葶,是一個非典型自媒體寫手。

 

因為戀家,她畢業以後回三線小城考了公務員。

 

單位比較清閒,每天基本五點半到點下班。

 

幹了一段時間後,她利用業餘時間開啟副業——寫作投稿。 

 

淼葶大學讀的新聞,對社會事件敏感度高,文字功底不錯,又沉得下心研究各大公眾號的調性。

 

一年下來,她已經成為很多平臺的常駐作者,前不久還開了線上寫作課。  

 

儘管副業收入快要超過工資,但她從未想過辭職。

 

體制內的工作,就像一塊安全氣墊。

 

提供物質基礎和長遠保障的同時,讓她可以兼顧家庭和文字愛好

 

說到底,真正僵化的不是體制,而是世人的刻板印象。

 

常常有這樣的感覺:

 

雖然早已離開校園,但大家心裡依然裝著隱形的排名表。 

 

那些退出主流晉升路徑的人,似乎總免不了要被定義為loser。

 

朋友W,為項目連軸轉了一個月,終於成功暈倒在地鐵上。

 

事後,想起那些「過勞死」的新聞,恐懼密密麻麻爬上心臟。      

 

她辭了職,回老家休養。兩個月來,每天早睡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時間慢下來以後,她找到了久違的平和,也動了留在小城考公務員的念頭。

 

 

對於她的想法,男友表示無法理解。

 

「你是打算就這麼消沉下去嗎?」

 

對方儼然一副成功學導師的姿態。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現在打退堂鼓,以後跟別人差距會越來越大。」  

 

「那個大專畢業的XX都混到主管級別了,你一個名校生,面子上過得去嗎?」

 

「我活著就為了面子嗎?」

男友的鄙夷讓W委屈又憤怒。

 

成長路上,似乎總有聲音不斷在耳邊提醒:

 

為了成為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人,你要學會閹割掉身心的愉悅。  

 

W的處境讓我想起《俗女養成記》的女主陳嘉玲。

 

她生於臺南,漂在臺北。

 

39歲的年紀,頂著董事長特助的頭銜,幹著私人保姆的活,24小時隨時待命。

 

 

與男友交往4 年,激情全無,性生活甚至成了負擔。

 

臨結婚前,她發現男友媽媽過於強勢,連選婚紗禮服都要幹涉。

 

 

像個被五花大綁的人,喘口氣都困難。

 

負面情緒積攢到頂峰時,陳嘉玲做了一個外人看來很蠢的決定。

 

辭職,悔婚,回臺南老家。

 

和曾經設想的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截然不同。20多年混下來,自己好像一事無成。

 

 

但陳嘉玲的幸運之處就在於, 那個承載著童年所有鮮活記憶的老家,到了不太成功的今天,依然充當著溫暖心靈的歸屬。

 

 

她問媽媽:「你會不會對我失望?」。

 

媽媽說:「你不會我就不會,你開心我就開心,你幸福我就幸福」。

 

 

後來她遇到一次重返臺北、拿高薪offer、牽手高富帥的機會,

 

可當面試官問出:「你覺得什麼是快樂?」時,

 

陳嘉玲無比清晰地意識到,前半生,自己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迎合別人的喜好。  

 

她再度回到臺南。

 

和第一次返程不同的是,這次她真正卸下包袱,確認了「快樂」二字在心中的分量。

 

最後,陳嘉玲拿出所有存款,買下村裡一處荒宅,重新裝修,準備在這裡開啟40歲的新生活。

 

小時候夢想成為淑女的她,承認自己長成了一個泯然於眾人的「俗女」。

 

這難道是可鄙的嗎?

 

披荊斬棘收穫名利場的鮮花掌聲,並不是活著唯一的方向。

 

有人把人生當奧林匹克競技,也有人覺得人生就是乘興而來的郊遊。

 

世俗成功的規訓,實在不該用來綁架所有人的快樂。

 

就像劇末那句臺詞說的一樣——

 

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05  

 

《新華字典》關於「前途」的示範例句裡寫著這樣一句話: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無論身處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希望你們都能最大程度掌握人生主動權。

 

在這裡,還想給大家一些真誠的建議:

 

1.

與其追求高收入,不如追求健康的收入結構。

 

死工資在收入結構中佔比越低,你的收入結構就越健康,抗風險能力也越強。

 

比如月入一萬的兩種常見情況:

 

A. 在公司辛苦忙活一個月,扣除稅費五險一金後,工資到手一萬。

 

B. 一萬塊來自三種不同渠道。工資五千,投資理財收益三千,此外還有周末的兼職,開網約車之類的,加起來兩千。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很顯然,第二種收入結構更穩妥。

 

哪怕意外來臨暫時丟了工作,你的生活也不至於跌落谷底。

 

2.

你的一切稀缺性都建立在健康的身體上。

 

鼓吹996的人都會說,你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但他們沒告訴你,身體狀況是簡歷的一票否決項。 

 

一旦身體垮了,你簡歷上所有引以為傲的成果都一文不名。

 

在職業道德的範疇內,在看得到成長空間的前提下,

 

可以加班,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業,值得你付出生命的代價。

 

3.

別把穩定當作混日子的護身符。  

 

在體制內,只要不犯原則性的大錯,基本很難被辭退。

 

但這並不意味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划水。

 

就像連嶽說的,「體制不缺懲罰能力,又有更強的命令屬性。」

 

臉皮沒厚到刀槍不入的地步,你真好意思混?

 

最要緊的是,「混」這種心態就像一針麻醉劑,會吞噬掉你在各個領域的激情與鬥志。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搞副業,當斜槓青年,也一定是建立在認真完成本職任務的基礎上。

 

  06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和人生節奏的權利。

 

未來很長,有人開足馬力奔跑,也有人選擇走得慢一些。  

 

在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之前,請先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一個有獨立思想不輕易被焦慮裹挾的人,一個接受不完美,但對未來依然抱有憧憬的人。

 

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給文章點個「在看」,希望你能在繁亂的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今天,家庭君還準備了一個小驚喜,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可以添加家庭君的微信,家庭君會分享自己的日常,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跟家庭君吐槽,家庭君絕對是你最理想的「垃圾桶」。(注意,我不是機器人)

作者:可君,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關注家庭雜誌(ID:jiatingzazhi),專為愛家愛生活的你打造的閱讀平臺。

相關焦點

  • 碩士生在上海年薪30萬,卻想辭職考公務員,看到年齡,網友懂了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便看到有位碩士生分享了他在公司的工作經歷,碩士生在上海一家創業公司,現在工作了5年的時間,年薪達到30萬,可是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工作時間非常的長,一天差不多要工作近12個小時,所以想要選擇從創業公司辭職去考公務員。
  • 大學生放棄在北上廣年薪30萬的工作,回老家考公務員值得嗎?
    但是也有一些大學生其實在畢業的時候對公務員工作不屑一顧,認為在企業工作工資待遇更高,發展空間更大,因此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選擇了去北上廣等地方就業。但是近年來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在北上廣工作的年輕人,開始回老家準備公務員考試,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公務員的工作認可度更高。那麼一個大學生放棄在北上廣年薪30萬的工作,回老家考公務員值得嗎?
  • 公務員有什麼「魔力」?騰訊員工棄年薪75萬工作,辭職考公務員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很多小企業受重創經營不下去面臨倒閉,很多年輕人面臨失業風險,這時候人們突然意識到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有多麼重要,而「考公務員」便成為人們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的途徑。公務員雖然工作穩定但是薪資待遇有限,掙得不是特別多,所以對金錢特別有欲望的年輕人並不適合考公務員,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但就有這樣一個大公司的員工,棄幾十萬的年薪的高薪工作,選擇考公務員,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吧。
  • 年薪5萬,要求年薪30萬的媳婦辭職帶娃,只因自己工作「動不得」
    老公年薪5萬,卻在寶寶生下沒人帶時,要求妻子辭職回家帶娃。可是要知道妻子作為銷售經理,年薪可達到30萬啊,足足是自己的6倍。媳婦賺得比自己多得多,完全可以請保姆啊,可男人說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著最放心。再說保姆只管日常照顧,怎麼會管孩子的智力開發呢?那也有解決辦法,他自己辭職不就得了,但人家說不行。
  • 職域公考丨深圳公務員年薪30萬+?筆試要考幾分才能進面?
    經歷了一番波折,深圳市考報名終於結束了,小夥伴們都成功報名了吧~根據深圳市考試院公布數據,截至11月20日,2020深圳服務「雙區」公務員招考共有155453人報名,平均競爭比146:1。相比於2019年報名人數增長5.2萬人,最高競爭比也從1043:1增長至1269:1。儘管競爭如此激烈,卻絲毫不影響考公人報考深圳市考。畢竟對比其他公考考試,深圳市考對戶籍限制較小,且工資待遇是全國Top1,年薪20萬以上很普遍!
  • 年薪20萬高管辭職考公務員!「不確定」的未來,讓他深感恐懼
    可他這些年一直有當公務員的想法,並已連續兩年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為了能安心備考,今年公務員考試,他孤注一擲,辭掉工作,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放在複習上。他笑著說:「我今年32歲,年薪20萬,但我的未來充滿著巨大不確定性,我很恐懼,不想再顛沛流離,想過上公務員那樣安穩的生活。」
  • 「公務員工作12年,我終於辭職做了律師!」
    01劉大哥2007年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報考了法院,成為了一名公務員。那個年代,公務員還沒有這麼熱門,甚至於可以說很多人不屑於考公務員,認為沒出息,尤其是劉大哥研究生的學歷,還是非常好找工作的,但是劉大哥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有規劃,也很喜歡自己的專業--刑法學,所以他決定進入法院工作,由於專業對口,他被分配到了刑庭。
  • 年薪35萬辭職考鄉鎮公務員,網友:腦子進水!他揭露5大真相
    大學畢業生最期待的是找一份收入高、穩定的工作。可現實是:收入高的不穩定,穩定的收入不高,好比魚與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程式設計師的歲月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這番話點醒了他,錢多了並不一定能給社會帶來什麼,看到自己家鄉尚未脫貧,經濟發展滯後,他決心要為父老鄉親幹點實事,千思萬想,他選擇了考公務員,把自己的青春和終身奉獻給組織和基層
  • 公務員有哪些好處?年薪75萬騰訊員工,過公務員「政審」果斷辭職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很多小企業受重創經營不下去面臨倒閉,很多年輕人面臨失業風險,這時候人們突然意識到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有多麼重要,而「考公務員」便成為人們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的途徑。公務員雖然工作穩定但是薪資待遇有限,掙得不是特別多,所以對金錢特別有欲望的年輕人並不適合考公務員,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
  • 有人為了考公務員,放棄年薪40萬的工作,他們將來會後悔嗎?
    這兩天有人在網上說自己要辭掉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年薪40萬的程式設計師崗位,結束北漂,回家複習考公務員。這件事被網友們議論紛紛。有很多人支持他,認為他有勇氣,有遠見。也有人質疑他,覺得他這樣做很傻,不明白為什麼放棄這樣令人羨慕的工作,放棄這麼高的工資,反而從頭開始,去考每月幾千塊工資的公務員?其實每個人在做出自己職業選擇的時候,都是結合自身的情況的,該程式設計師認為,自己雖然是在北京的大公司,年薪40萬,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高了,尤其對於那些老家工作的同學來說,40萬年薪簡直是天價。
  • 考上公務員不到5年,能辭職嗎?
    考生:我對於現在的公務員崗位不是很滿意,想要直接辭職再考一個其他的,請問公務員辭職之後還能不能再考呢??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辭職之後還是有機會報考公務員相關的考試,但是情況要分清楚。
  • 考公務員難,卻不知公務員辭職更難,這5種情況辭職難上加難
    至少從目前來看,沒有任何職位的性價比要高於公務員。近些年來,公務員的招考政策越來越向應屆畢業生傾斜,每年畢業季時有不少父母希望子女考公務員。雖然公務員的薪資並不是很高,但公務員勝在工作穩定、福利待遇高,雖然偶爾也會加班,但公務員的幸福感可以說是非常高。
  • 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2020廣東省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怎麼樣?
    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2020廣東省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怎麼樣?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廣東省各市公務員待遇,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女生,現在是教師,要辭職考公務員嗎?
    >另外體制內的醫生、公務員、教師,沒辦法說哪個就比哪個好,見過有老師非要考公務員的,也見過公務員不想幹,想去做老師的。舉個例子,某大學生A畢業就考入沿海一線城市機關單位,轉正第一年到手15萬,而同期在企業上班的同學B年入10萬,甚至不如A;但若干年後,B已經年薪50萬,而A收入可能在20萬左右。老師收入在某些方面和公務員一樣,但體制外變現能力比公務員更強。
  • 公務員培訓老師那麼牛,為什麼他們不去考公務員?
    想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同學,無論是現場還是網上,多少都聽過公務員考試培訓老師的講課吧,他們講的頭頭是道,信手拈來,好像他們已經尋找到了公務員考試的真諦,摸索出了公務員考試的命題規律一樣,令我們折服。但是我們不禁也會有此疑問:他們那麼牛,為啥不去考公務員呢?
  • 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真的嗎?2020韶關公務員真實待遇是多少?
    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真的嗎?2020韶關公務員真實待遇是多少?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公務員年薪30萬,廣東韶關公務員真實待遇,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年薪30萬,有哪幾種方式構成?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周末即將結束,再抬頭,一轉眼2020年,不到2個月後,也即將翻篇,年初的目標,歷歷在目,我發現好幾個還沒有實現,記得2010年春節的時候,感覺時間飛逝,過得太快,沒想到越長大不是越孤單,而是時間過得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 對話三位辭職的公務員:副縣級公務員辭職進了房企
    2014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報名剛結束,報名人數18 萬餘人,想擠進「圍城」的人依然眾多。然而,也有一些人作出了「逆向」選擇:辭去公職。記者了解到,合肥去年以來至少有5 位公務員辭職。「公務員辭職潮來了嗎?」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 浙江省各地市公務員工資大揭秘,最高年薪20萬,鐵飯碗
    浙江省經濟發展非常好,政府稅收收入比較多,當然經濟發達,企業比較多,公務員自然工資待遇也不會太差。其實很多地方我們看它的經濟發展情況就可以知道,這個地方公務員工資待遇怎麼樣。經濟發展好的地方,相對來說公務員工資待遇很好,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北京。那想考浙江省公務員的同伴們,還沒有想好想考哪個地方的同學們,看一看浙江省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地方:1.省直機關20萬浙江省省委組織部,省委辦公廳,省委黨校,省人大,省政協都是可以拿到這個工資待遇的。
  • 在職公務員辭職未滿5年不得報名參加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
    在職公務員辭職未滿5年不得報名參加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 2021國考正在向我們揮手示意,你有沒有按捺不住的小激動,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