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備考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健康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從每年的考研報名開始,準備考研的大學生就進入到一種高強度的備考複習狀態。在接下來數月的高強度學習中,備考的大學生除了會體驗到一般性的身心疲憊,還要承受「考研壓力」。考研壓力來自對結果的不確定性。持續處於壓力之下會引發焦慮、抑鬱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儘管國內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也在持續上升,但是歷年報考人數的增長更快,考研競爭隨之加劇。在備考、考試、等待公布成績和分數線,以及準備複試等一系列不確定性事件中,考生有半年多時間處於高壓力狀態。這種狀態對考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有關壓力與健康的研究表明,持續的高壓力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還會導致學習或工作績效降低。

在報考和備考過程中,通過官方或非官方渠道,考生能夠獲得考試和錄取相關的各種參考信息,諸如歷年報考人數、錄取人數、分數線、考錄比等。這些參考信息究竟會對考生的心理健康和考試成績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為了系統比較考研人數、考錄比等信息的變化與考生心理健康和考試成績之間的關係,我們整理了2015—2018年4年之間某醫科大學參與研究生複試的考生的相關信息。共統計3612名考生信息,其中男生1677名,平均年齡24.1歲,女生1935名,平均年齡23.6歲。統計的信息包括:大學生人格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測評結果、考生初試成績等。我們將考生的健康水平和考試成績與當年考生可能獲得的考錄比等參考信息做對比。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歷年招生報名和錄取人數的數據,我們計算出了歷年的「考錄比」,即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值。考錄比數值越小,表明當年考研的競爭性越低。因為每年招考的全部數據的公布會有近兩年的滯後,考錄比的數據公布也相應滯後兩年。

相關性分析顯示,UPI總分和抑鬱得分與初試成績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與考錄比呈顯著正相關。性別間的比較分析發現,男生和女生的UPI得分、初試成績等指標不存在性別間差異;兩個性別組的得分與樣本總體的平均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女生在軀體症狀和抑鬱兩個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高於男生。

UPI的得分越低,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考生的UPI總分顯示,2015—2017年考生的UPI總分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在2018年考生的UPI得分又有升高。這表明,考生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在2015—2017年期間呈上升趨勢,2018年相對於2017年則又有所降低。與此同時,2015—2017年期間,考生的成績呈逐年上升趨勢;相應地,2013—2015年期間,考錄比呈下降趨勢。作為參考信息的考錄比越低,考生體驗到的壓力感越低,相應地,其考試成績更好,健康水平更高。這個相關關係印證了壓力與健康、壓力與成績的一般模型,即高壓力事實上會損害考生的健康,並導致考試成績下降。

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校備考研究生人群的健康狀態沒有得到區別性的關注。與其他本科生相比,備考研究生人群在備考階段的學習任務更重,壓力更大,所以從備考到參加複試期間,更容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考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可能成為今後研究生階段學習的障礙。2006年,教育部發布了《加強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指導意見》;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頒布了《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前後兩份文件均強調了在研究生複試工作中對考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考察。此後,越來越多的研究生招生單位在研究生複試時引入了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查。在研究生複試時的心理健康測量結果實際上反映了考生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生活情況,是考生在過去數月甚至一到兩年備考期間所經歷的心理壓力的反映。本研究發現,在國家研究生報考政策大環境下,考生會參考歷年的報考人數、考錄比和招生政策的變化。考生備考過程中的壓力感隨之發生變化,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考試成績都會受到影響。這個結果提示我們,在研究生招生和培養過程中,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就問題的關注應該從招生、備考階段就開始。學校或老師應密切關注考生的心理壓力體驗,在考生備考期間提供相應的學業輔導和心理輔導,提供公開透明的考研信息資訊,降低考生的不確定性體驗。

在性別差異方面,本研究發現性別與壓力、健康以及成績之間存在多種複雜的差異或相關關係。結果顯示,女生在軀體症狀和抑鬱等方面表現出比男生更嚴重的問題;男生的成績則表現出與健康水平之間的關係更密切;男生的初試成績與UPI總分,以及抑鬱、精神分裂和神經症狀等維度都顯示出顯著的相關性,而女生的成績則與心理健康水平無顯著相關。

有研究者認為,女生對學習中的壓力變化更敏感,相較於男生,女生除升學壓力外,還受年齡、家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男生傾向於將所體驗到的壓力外化,女生傾向於將壓力內化或採取迴避措施,因而更易引發抑鬱,以及軀體化症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男生的健康水平與考試成績之間存在相關性,而女生中則不存在這種相關。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男生和女生的壓力源不同。男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學習問題,而女生則更多體驗到學習之外的其他類型的壓力。所以,學校和老師應該對男生和女生分別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輔導。對男生來說,更多需要的是學習上的輔導和支持;對女生而言,則需要更廣泛的社會支持來調節她們的壓力感。

我們通過追蹤4年之間的數據,展現了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成績在年度上的變化特徵,同時引入考錄比這個概念,發現了考錄比與考生心理健康和考試成績之間的相關關係。研究還發現,學生的學業成績、身心健康水平還可能受到更多潛在因素的微妙制約,學業成績和學業壓力之間的相關研究應該關注更多不可直接觀察的影響因素。對這些變量之間的關係的深入考察還需要結合更精確的研究手段,如通過質性研究技術、教育神經科學研究技術的介入,結合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實驗手段來進行研究。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健康中國背景下社區心理學的智慧模式研究」(18BSH120)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溫州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溫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溫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鄭曼曼 丁芸 鄭衛榮 蔣柯

精彩推薦:

列夫·託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

《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在扶輪問路的徵途上挖掘精神礦藏——史鐵生文學創作價值解讀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關注心理疾患的人群學生
    在許多朋友的印象中,學生應該是一群無憂無慮的人群。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沒有太多的煩惱。其實不然,學生已經成為了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不少學生由於患上心理疾病而休學、退學、死亡。說到心理問題是分層的,它包括:1、一般心理問題,通常指由適應引起的負性情緒;2、心理障礙,包括神經症與人格障礙;3、重症精神疾病。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心理健康的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個階段產生一些一般心理問題。
  • 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問題呈增長趨勢
    首部心理健康藍皮書正式出爐  我國不同人群心理健康問題均呈增長趨勢  我國第一部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報告」)日前正式出爐,報告稱我國絕大部分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僅少數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非農村人口整體好於農村人口
  • 關注心理,促進健康
    可是有很多患者,心理健康問題大於生理健康問題。他們的身體往往問題不大,甚至與常人無異,但是心理上頹敗了,失望了,導致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採,以至於看起來病殃殃的。所以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對這樣的患者,更多的是要重視治療他們的心理問題,喚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與鬥志,由裡到外激發與疾病鬥爭,與生活挫折鬥爭的勇氣。內外兼修從而達到或者接近恢復正常。
  • 關注心理健康:說說多大的中文心理健康資源
    在肝due的同時,別忘了注意心理健康,適當調節自己呀!有時候,或許是因為學習,抑或是生活其他方面的原因,同學們會覺得需要找人傾訴,或者需要額外的幫助和建議。這是非常正常的。It's OK to not be OK!
  • 母嬰健康從心理開始 關注孕產期心理健康
    孕產婦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因為孕育寶寶是人生中比較重大的事情,如果現實和心理落差比較大的話,就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孕婦心理健康問題?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檢查畢竟是通過機器和各種化驗,有些胎兒存在健康問題不能查出,產婦對此焦慮,怕生個不健康的寶寶。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關注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已是一項社會及國家需要面對的問題。老齡健康不僅包括老年人在身體各方面生理機能的健康,還包含在基本認知、記憶、情緒、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健康老齡化是80年代後期,由於世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而產生的一個新概念。
  • 研究生心理問題是如何被忽視的?微笑式自殺
    我打開知乎,搜索了相關話題,希望大家看完以後,能夠多關注自己以及身邊朋友的心理健康。2017 年,Science 在線報導了針對位於比利時法蘭德斯的大學的一個小規模(3659 個研究生)的精神健康調研的結果,發現 51% 的研究生存在輕度心理壓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見精神疾病的風險;
  • 心理測評系統:心理健康至上,關注抑鬱症的篩查和評估
    精神疾病是全球範圍內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新冠疫情的暴發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作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全社會要提高對抑鬱症、焦慮症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疾病篩查、評估並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疾病幹預。
  • 武漢多渠道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部分市民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3月5日,武漢市衛健委官網公布七種不同渠道,包括電話諮詢、網絡諮詢、公益講座、心理書籍等,為不同人群進行心理疏導。心裡不痛快,想找人聊聊?(如遇忙線請稍等片刻再撥打)「健康武漢官微」微信小程序心理諮詢上線網友關注「健康武漢官微」微信小程序,點擊菜單欄中的「心理援助」即可接入。
  • 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複試引入心理健康測試
    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複試引入心理健康測試 http://kaoyan.eol.cn    山東新聞網 曲明  2010-04-19  大 中 小 山東新聞網青島訊「你會為做事達不到預定目標而整日煩惱嗎?」
  •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遼科大研究生院召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11月19日,為進一步促進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調適能力,遼寧科技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陳亮副教授在禮堂作題為《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幹預策略》的專題講座。講座吸引了1200餘名研究生參加。
  • 【教師心理與健康】呵護教師心理健康
    【心理與健康】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呵護心理健康,也不能忘記教師群體!| 特別關注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該方案還針對抑鬱症篩查、預防和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解決方法。
  • 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成都未成年人心理實驗室和心理電臺項目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8月初,成都市2020未成年人心理實驗室和心理電臺項目正式全面啟動,該項目都是由成都市文明辦主辦、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中心承辦的特色宣教項目,旨在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幫助未成年人樹立健康向上的成長心態,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建共享的健康心理環境,引導全民開啟科學、文明、時尚的「心」生活。
  • 健康管理師備考方法
    我國健康管理師是一個熱門職業,存在400萬人才缺口,國務院出臺的文件也明確要求,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大健康管理師等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下面就來看看健康管理師備考方法吧。健康管理師備考方法一、重點突破法健康管理師考生往往是邊工作邊學習,時間和經歷均有限,考生的能力水平也不盡相同
  • 心理健康App湧現 誰在關注兒童青少年
    在名目繁多的應用軟體中,相對小眾的心理健康類App也開始湧現,成為新一類必備軟體。據某網際網路醫療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心理健康類App已超1000款,其中以綜合服務心理問題的居多,內容大都以測試為主,娛樂和打發時間的屬性較強。
  • 同性戀者、同妻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卻很少被關注!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我要做一個純粹的利他主義者,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帶你從小白到達人,三年讀完心理系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昨日我寫了關於中國第一個患抑鬱症而死的歷史名人屈原的故事,也提到了他有可能是一位同性戀者,他的死除了國恨家仇的悲憤抑鬱之外,或許也和他的同性情結的愛恨交織有關。我知道聖人不可褻瀆,但是往往因為我們給大家制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把自己囚禁牢籠!為什麼聖人就不能是同性戀?
  • 聊城: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那麼,只關注學習,能不能培養出好孩子呢?  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張曉嵩接待過不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困惑的家長,這些家長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然而孩子卻不能如自己想像中的那樣發展。張曉嵩說:「越來越多的家長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升學,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天龜教育 | 學會這3點,輕鬆備考健康管理師
    天龜教育 | 學會這3點,輕鬆備考健康管理師 來源:財訊網 • 2020-09-29 17:57:2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類新發傳染病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全球公共健康和安全。
  • 研究生階段應該如何度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千萬不能忽視
    研究生新生相較於大學新生而言,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說,他們會對課程選擇及開學注意事項等方面都感覺比較困惑。一、勞逸結合,關注心理健康>相當於大學時期較為悠閒的學習生活來說,研究生時期的工作和學習壓力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