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更快樂?專家說:可以「假裝」外向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 美媒稱,如果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強迫自己當一個外向的人,你會更快樂。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9月17日報導,這個建議來自一項前所未有的研究,它要求人們在較長時期內像外向者那樣行事。研究人員要求123名參與者在一周時間裡充當外向者。在另一周裡,研究人員要求這群人像內向者那樣行事。

外向性——包括「強制外向性」——的好處過去已經有過報導。但在以往研究中,這種「強制外向性」通常只持續較短時間。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一些火車乘客同陌生人交談。一個控制組收到的指令則是保持沉默。交談者有關他們感受的報告較積極。

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的心理學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希望延長這種虛假的外向性,看看它是否會帶來更多幸福感。

柳博米爾斯基說:「有關發現顯示,對很多人來說,改變社會行為是一種可實現的目標,外向的行為方式會增進幸福。」該研究發表在《實驗心理學雜誌·綜合》上。

在美國文化中,「外向」是一種受到褒獎的個性特徵。該研究面臨的一個初始挑戰是這樣一個假定,即外向性是最好的。同外向性有關的很多形容詞比同內向性相聯繫的形容詞更有褒揚意味。相比「沉默寡言」這類詞彙,大部分人更喜歡同「富有活力」等詞彙相關聯。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性格內向者「假裝」外向會更快樂
    性格的內向與外向本無對錯,但在流行文化中,與性格外向有關的形容詞常常更具表揚意味。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格特徵與人們的幸福感也有關係。最新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人如果「假裝」外向,會感覺更加快樂。If you are an introvert, force yourself to be an extravert.
  • 最新研究:性格內向者「假裝」外向會更快樂(雙語)
    性格的內向與外向本無對錯,但在流行文化中,與性格外向有關的形容詞常常更具表揚意味。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格特徵與人們的幸福感也有關係。最新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人如果「假裝」外向,會感覺更加快樂。   If you are an introvert, force yourself to be an extravert.
  •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快樂?
    另一種學習的地方有長桌子、沙發和舒適的靠椅,你可以輕易的縱覽全屋,看看還有誰在這裡。到圖書館其他地方去的人會經過這裡,他們免不了跟你搭訕幾句,你會選擇哪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你是一個外向型還是內向型的人。幾位研究者證實了這一現象。在喧鬧開放的地點學習的學生更可能是個外向型的人,而在獨自安靜的地點學習的學生更可能是個內向型的人。
  • 雙語閱讀:性格內向者「假裝」外向會更快樂
    如果你性格內向,強迫自己變得外向,你會更快樂。That's the suggestion of the first-ever study asking people to act like extravert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 內向的人「假裝」外向會更快樂?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 有研究顯示 強迫自己變得外向,你會更快樂 研究人員要求123名參與者在一周時間裡充當外向者。在另一周裡,研究人員要求這群人像內向者那樣行事。 UC Riverside researcher Sonja Lyubomirsky wanted to extend the faux extraversion to see if it would result in better well-being.
  • 外向的性格,碰上內向性格的人,兩個人可以做朋友嗎?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的感情經歷都是人的一生之中,最為獨特的東西。可是,大家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在性格上,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們常問的,內向的人可以跟外向的人做朋友嗎?對於這個問題上,就連當局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不過旁觀者清,真實的情況,應當是這樣的。和外向的人做朋友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當你在飯局或者聚會上,有外向的入存在的時候。
  • 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有什麼區別?
    性格內向的人討厭社交,性格外向的人更快樂,顯然我們不能相處嗎? 再想一想。「人們通常認為內向者是『反社會』的,事實並非如此。內向的人喜歡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他們只是對自己喜歡的社交活動有不同的容忍度。」相反,性格外向的人可以被視為派對或社交活動中的蝴蝶。 弗拉加博士說:「當然存在相關性,但並非總是如此。」
  • 比「性格內向」更可怕的是「權力外向」
    (齊魯網相關新聞: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被以「性格內向」為由拒錄)    一個面試和總成績第一的考試,居然最後因「性格內向」被拒之公務員隊伍門外,這多少讓讓人驚訝。黃紅是「性格內向」拒錄,下一次說不定還有考生因「皮膚不白」或「身材不好」被拒錄,公務員招考中的「奇談怪論」可以寫成「公務員錄取笑話大全」了。
  • 性格內向 VS 性格外向
    「內向」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缺點。「外向」的人似乎更受人歡迎。然而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更像是一條顏色從淺到深漸變的色帶,色帶的一端代表內向,一端代表外向。我們每個人都位於這條色帶的一個點上,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內向的一端,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外向的一端。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向和一定程度的外向,區別只在於哪個多哪個少而已。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關於人類的性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科研人員給出了相關的研究結果。在生理層面,內向外向者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多巴胺和乙醯膽鹼系統的差異。多巴胺能給人短暫而強烈的愉悅感,讓人更熱情衝動,而乙醯膽鹼的作用則更為溫和持久,讓人體驗到放鬆和滿足。多巴胺是大腦釋放的一種神經化學物質,會促使人去尋找外部的獎勵、刺激。而乙醯膽鹼系統的激活則會讓人有更多的同情心、反省力和情緒體驗。
  • 如何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到底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那小編在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一、那內向的性格到底有幾種表現呢?1、不愛說話內向性格的人一般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不愛說話,不管別人發表什麼意見,內向性格的人都是保持沉默,或者就是一笑而過,一般不會有太多的語言,即使自己有話要說,但是都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2、性格比較孤僻不愛和別人交往,一般情況下都是喜歡獨來獨往,真正結交到好朋友,也是跟隨在好友的身邊,沒有太大的變化,喜歡的時候就話語很多,不喜歡表達的時候還是保持沉默。
  • 外向性格比內向性格更受歡迎?我們對它有多大誤解
    朋友和我說,剛認識你時,安靜地像只兔子,一句話也不說。哪知和你熟悉後,沒想到你竟然是個話癆。確實是這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很內向,很煩惱,每每看到別人侃侃而談,心裡總是很羨慕。可自己就是那種老實本分的人,一說話就緊張,根本不知道怎麼辦?一度認為自己不受人歡迎。
  • 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特徵不同,內向並沒什麼不好
    袋鼠跳走,螃蟹橫行,而向日葵則喜歡迎著太陽,世界這麼大,物種成千上萬種,而人更是千變萬化。雖然世界上有近七十億人,但在我眼裡,人的性格就和指紋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長久以來,人的性格大致劃分為兩種:外向和內向。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突破心理阻礙
    還在學生時期時,就有一個無形的觀點刻在我的腦海中:相比較內向的人,外向性格更受人歡迎,外向的人更容易在人群中成為焦點。進入職場後也不難發現,身處同樣的崗位,外向型性格的人由於愛交際擅長溝通、熱情並善於展現等優勢,更容易獲得各種信息和晉升的捷徑。所以,即便自己不是很外向,但我更喜歡和外向性格的人接觸,從他們身上吸取正能量。
  • 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兩者事業和人生的差距有多大?
    可以說,兩個不同性格的人就會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性格積極奮進的人大致都會通過堅持不懈的信念而取得一定成就,性格淡泊名利的人也可以享受沒有太多煩惱的人生。說白了,現在人們的性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內向的,一種是外向的。那麼,性格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這兩者在事業和人生上的差距有多大?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該如何調節性格和帶娃之間的衝突?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是獨處,而外向者的充電方式,則更傾向於社交。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
  • 性格內向的人,等於嘴笨不會說話?錯了!
    要知道,內向是外向的反面詞,每個人也都能在這兩個性格中來回切換,並不是說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改變不了。 坦白講,沒有誰的絕對的外向,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 內向性格、外向性格、中性性格哪個更適應當今社會
    我本人就是一個天生性格內向的人,從上小學時就不愛和同班同學說話,上課時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會莫名的緊張,經常性的趴在桌子上躲避老師的目光,參加集體活動時是最不積極的一個,想方設法的躲避人群。直到步入社會後還是一樣的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別人經常問我:「你怎麼不說話啊?」可能是內向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發生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內向者很難和他人解釋: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啊,內向的人一般都在自己內心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大部分的情感需求都是靠自己的內心來滿足,所以就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