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幫忙,孩子才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2020-09-15 意達昌興青少成長頻道


有的父母抱怨說,我家孩子就是太懶了,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動手。說這種話的父母,往往是什麼都已經替孩子做好的。正是因為這些太勤勞的父母,才有了「太懶惰」的孩子們,不知道照顧自己,上大學了才第一次洗襪子、疊衣服,把小時候該流的眼淚,全流完了。父母不鬆手,孩子怎麼獨立呢?幾米說:「大人一邊嘲笑別人的孩子是溫室的花朵,一邊又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溫室的花朵。」什麼事情都幫著做完了,孩子還能做什麼!

小蝸牛爬到父母身邊問:「父母,為什麼我們一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它的父母答道:「傻孩子,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但又爬不快,所以需要用這個殼來保護!」

小蝸牛不解地問:「那毛毛蟲哥哥也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它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它的父母說:「因為毛毛蟲哥哥能變成蝴蝶,到那時天空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還是忍不住問道:「可是蚯蚓弟弟也沒有骨頭,也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它為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它的父母耐心地答道:「這個啊,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聽到這裡哭了起來:「父母,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我們,大地也不保護我們!」

它的父母笑著安慰它:「孩子,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來保護自己。」

孩子必須知道,不依賴別人,自己保護自己才是生存之道。當孩子不願意靠自己的時候,不妨把小蝸牛的故事講給他聽,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裡,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面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託詞下臺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年輕人以自己的努力和機智爭取到了就業機會,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靠自己的拼搏走上了事業成功的道路。有多少孩子能夠像這個年輕人一樣,一直堅持到第五次呢?很多孩子都是受了一點氣,就委屈地走了,在家裡發一通脾氣,弄得大人莫名其妙,不知道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父母平常讓孩子養成凡事依靠自己的習慣,自己收拾、打掃房間,擺好自己的衣服,吃完飯收拾和洗碗;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要開動腦筋、多思考,不要動不動就去問別人;父母工作忙的時候要學會做飯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當成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不能再事事由父母出面解決。

讓孩子獨立做事情,並不會讓孩子產生父母不愛他的想法。如果是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其實是願意嘗試的。如果他表現出為難的情緒,父母先不要代替他,而是多多鼓勵他,讓他儘快嘗試第一件事情,那樣他就能很順利地獨自做下一件事情了。不要再事無巨細地給孩子做事情,讓他們自己動手吧,那樣他們才能成長。


相關焦點

  • 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孩子的父母。帶娃不容易,要學會滋養自己
    可以是幫忙搭把手,讓疲憊的媽媽睡個好覺;也可以是耐心的傾聽,讓爸爸舒緩不良的情緒;還可以是交流育兒的經驗,讓帶娃這件事變得不那麼困難。每個人都會需要幫助和支持。這份支持能夠滋養新手爸媽們,並滋養他們的孩子和家人。
  • 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請保姆幫忙帶孩子,這些利弊父母要知道
    表姐生完孩子6個月了,眼看產假快休完。公司也催她上班了。表姐心裡挺著急的。為什麼呢?原來因為表姐是遠嫁,父母不在身邊。而老公的父母年紀都大了。基本照顧不了孩子。所以,自孩子出生後,就請了一個保姆幫忙照看孩子。表姐是一家集團公司市場部經理,老公是銷售部主管,小兩口事業正處於頂峰。經濟上還是比較富裕的。然而表姐和老公因為工作性質,經常需要出差。
  • 人到中年,照顧好自己,全家才會好
    偶然間,看到一個網紅句子:「這世間太吵鬧,你要把自己照顧好!」人到中年,每天想著如何照顧家人,如何討好領導,迎合同事,希望周圍與自己打交道的一切人和事,都能擺出一副自己所期待的樣子,順遂安然。可越是執著於什麼,有時候就越是得不到。
  • 給父母最舒服的照顧,是讓他們做自己
    她想了想,說:這不應該是我父母該過的生活。想到他們過成這樣,我有一種沒有照顧好他們的感覺。當別人的父母退休後瀟灑地去旅遊,她就想起自己連新衣服都捨不得穿、剩菜熱三遍還要吃的父母。他們一輩子沒有享受過生活,她既心疼,又「憤怒」。
  • 媽媽不是女強人,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才會讓孩子愛你
    每天都待在家中,為孩子的每一個需要,付出一切去準備。她本來也是一個高材生,當生下孩子之後放棄了工作,老公讓她在家帶孩子,每天除了做家務之後還要每天照顧孩子,面對於家庭生活的瑣事,她的脾氣是越來越暴躁了,然而如今她又得到了什麼呢?慢慢的隨著孩子長大,孩子的嫌棄和厭惡和丈夫的不理解,導致她心態快崩潰了。
  • 讓大寶幫忙照顧二寶?大寶幫忙有前提,滿足這2點父母才能放心
    ,有時候就會讓大寶去幫忙照顧小寶,既是給了大寶任務,又能夠讓小寶得到照顧,可謂是兩全其美。不過這件事情還是把玉泉嚇得不輕,再也不敢讓哥哥單獨照顧妹妹了。請大寶幫忙照顧二寶需要滿足這2點1.有成年人看護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又要管顧自己的工作或是家務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父母並不是不能讓大寶幫助自己,這種幫助是
  • 幫忙照顧熊孩子是怎樣一種感受?教育孩子,這兩點是斷不能丟的
    導讀:幫忙照顧熊孩子是怎樣一種感受?教育孩子,這兩點是斷不能丟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幫忙照顧熊孩子是怎樣一種感受?教育孩子,這兩點是斷不能丟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自己好的父母,孩子會更優秀
    」之類的觀念,生了病都不願意去醫院。唯有父母好好照顧自己,健康地生活,孩子才能安心地在外面奮鬥。要讓孩子變好,父母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也要學會對自己好,傷害自己。你們應該相信,沒有將就的父母,不會有堅強的兒女。父母的另一個偉大之處就是讓自己過得好。對自己好點,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 孩子最大的不幸,是需要去討好自己的父母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孩子是他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應該成長為屬於他的樣子,不必完全按照父母的意願來生活。並且他還感覺有了弟弟之後歡歡變得很不懂事,連刷牙洗臉繫鞋帶這樣明明可以自己做的小事都必須要爸媽幫忙,不然就哭鬧。
  • 不幫忙照顧孩子的老人,最後怎樣了呢?不妨花時間了解一下吧!
    而且在生完孩子之後,很多寶媽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改善生活條件也會選擇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升生活水平,但是家裡的老人由於年齡比較大,而且小孩子都是比較調皮的,所以照顧起孩子來或許會有些吃力。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老人會幫忙照顧孫子孫女,但是也有一些老人會選擇不看孩子。那麼關於這些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怎樣了呢?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要學會做淡定的父母
    這位小女孩的語言能力很差,雖然有6周歲了,但對外界接觸得太少,不懂得如何與他人溝通。看起來很膽小,她的身上失去了她該有的青春活力,顯得有些無精打採的。她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老來得子,對她也格外保護,擔心她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會無法照顧好自己,會受到小夥伴的欺負。
  • 勵志小語---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照顧好自己,不受他人羈絆、做好自己、別依附他人,然後選擇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愛自己,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    練習照顧自己,你該懂的這十四件事。    別讓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影響到你,你只需要做自己並且將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無須顧慮那些不重要的事物。    三、讓自己自由    環境永遠不會如我們想得那樣好,悲觀的人受制於環境,積極的人卻能適應環境並改變自我。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把握現在。
  • 孩子的事,有時候不幫忙就是就是最大的幫忙
    孩子的事,有時候就得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解決,大人幫忙太多,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回來的路上就在想著這事,如果我插手了,本意是想著幫忙孩子解決問題,不給她們鬧矛盾,很可能就是勸閨女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別人一起玩,相信這也是很多父母自認為正確的想法。可我們的著急參與,孩子自己的想法可能就被忽略了,她同時也沒有了機會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問題了。
  • 小朋友不會自己穿衣服,影響不可忽視,家長要讓孩子從小自食其力
    由於瀟瀟的父母之前找的都是公立幼兒園,他們覺得公立幼兒園不願意接受瀟瀟,那就找私立的幼兒園。在他們的尋找下,終於有一家私立幼兒園願意接受瀟瀟,肖肖的父母高興地將瀟瀟送進了幼兒園。瀟瀟對上幼兒園還是很抗拒,每次回到家裡,瀟瀟的父母都會發現瀟瀟的褲子是溼的,原來,瀟瀟在上了廁所後,不懂得如何穿褲子,才會急得尿在了褲子上。
  • 孩子不自信?父母要學會愛自己,而不是從孩子身上找原因
    以前我總認為是自己育兒知識掌握得太少,方法不對,直到閱讀了《當你開始愛自己 全世界都會來愛你》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是我沒有學會愛自己。02 學會接納自己,才能避免將壞習慣體驗投射給孩子現在有了孩子的我,每當看到孩子做數學題反應慢時,我都很焦慮和暴躁,其實是我把之前父母養育我的觀察方式又在無形中植入到對孩子的認同方式中,我把自己曾經的無力感和不自信投射到孩子身上,我需要儘快改變的是改變之前習慣體驗的感受。
  • 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讓自己心情變得愉悅?
    你即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小型的災難,你除了工作,還要時刻擔心你的孩子從鞦韆上摔下來,或收拾亂七八糟的房間,或者阻止哥哥毆打弟弟等等,你可能感覺到身心疲憊,控制不住脾氣……心理學家說:「當你和孩子在一起時,自我照顧是至關重要的」 這不僅是為了保持耐心,而且也是為了體驗每一天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和喜悅,但是這一點常常被家長忽視。
  • 養育孩子不是一切,父母也要留一些空間給自己
    既要照顧孩子,也要活出自我,養育的同時父母留一些空間給自己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就等於有了更加美好的未來,身為父母應該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但是那並不代表家長從此就為了孩子而活,不管在什麼時候,父母也要留一些時間和空間給自己。
  •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那父母到底該如何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呢?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一書中,著名的教育專家田導根博士就給出了具體的答案!一,準備篇:怎樣讓孩子願意跟自己溝通?很多父母,平時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可能習慣了把自己擺在高高的位置,用絕對的家長權威,來讓孩子聽從自己的。亦或是,完全溺愛孩子,一味地給孩子讓步。
  • 孩子自理能力差?父母是元兇,家長學會「偷懶」孩子就越優秀
    這樣的忙碌生活給朋友帶來了疲勞,也讓孩子的成績下滑了好幾名,這也讓朋友有些崩潰,這麼辛苦換來的卻是最壞的結果,甚至朋友還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很難自己照顧自己。父母什麼都解決好了家長為了孩子勞心勞力,當孩子出了什麼事情之後,父母總是在第一時間就幫助孩子解決好,孩子都不需要擔心,家長就能辦到。只要不是學習的事情,父母都會儘量讓孩子少碰,甚至拒絕孩子的幫忙。這類父母希望孩子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習上,自己辛苦點累點,都無所謂,只要孩子能夠成功,那麼就是值得的。
  • 別再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李玫瑾:學會兩不管三不慣,孩子更優秀
    孩子帶著父母的祝福和期待來到這個世界上,作為父母來講,都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但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父母會掌握不好分寸。有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犯錯、受傷,就會承包孩子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但是往往越是這樣,孩子反而會變得更加挑剔甚至是叛逆,對於父母沒有感恩之心,做事也會只想著自己,但這與父母的目標恰好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