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女強人,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才會讓孩子愛你

2020-10-14 一顆固執的蔥

  每一位沒有成家之前的媽媽們,誰不是有遠大的抱負,都想去和心愛之人環遊世界,但是往往現實和我們的生活差距太大了,硬生生的把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逼成了女強人。



  一位李女士為了孩子,她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每天都待在家中,為孩子的每一個需要,付出一切去準備。她本來也是一個高材生,當生下孩子之後放棄了工作,老公讓她在家帶孩子,每天除了做家務之後還要每天照顧孩子,面對於家庭生活的瑣事,她的脾氣是越來越暴躁了,然而如今她又得到了什麼呢?慢慢的隨著孩子長大,孩子的嫌棄和厭惡和丈夫的不理解,導致她心態快崩潰了。


  雖然這位媽媽對孩子和家庭照顧的非常細心,為了讓孩子不受到一點兒委屈,她就一直都沒有出去工作,雖然陪伴在孩子的身旁,但是,在我看來,不管是在孩子和家庭之中,只有自己才應該排在第一位。



  作為一個優秀的媽媽,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才會讓孩子更愛你。陪娃,做家務,別人眼中的好女人、好媽媽,我們的內心是怎樣想的,這真的是自己的想要的嗎?


  每天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在這個家庭之中只有自己是最節省,最土的一個,這樣的媽媽在外面去的時候,當別人的孩子問你的孩子你媽媽是做什麼的時候,孩子會因為你不夠漂亮、沒有工作而嫌棄自己。



  作為一個媽媽,你不是女強人,不要一輩子為了孩子而活,你的人生也只有這一次,如果你沒有選擇對,落得個不好的結果,自己後悔也是來不及了。所以,只有學會愛自己,你才有能力去愛別人,才會讓孩子愛你。想要做的事情儘早去做,不要讓孩子成為你一生的牽絆,想要去做事業的就去做,想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就去做,累了的時候想要休息就休息一下,這樣積極向上的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才是孩子最愛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只有愛自己,別人才會去愛你!
    「只有愛自己,別人才會去愛你!」其實這句話很早就聽說了,只是從未真正理解過其含義,甚至曾經還批判過這句話,以為這句話代表著極度的自私,可後來經歷多了,人情也領略也多了,才懂得了這句話背後的無奈與分量!大概每個人剛走進社會,都會抱著一種和善和謙卑的態度,可是日子久了,慢慢也就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法則,不是當初的和善與謙卑消失了,而是隱藏了。有時候過分的善良不僅不會給自己贏得名利,更不會給自己贏得該有的尊重,甚至在他人眼中都會變成一種懦弱。
  • 「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被罵自私,媽媽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錯了嗎
    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孩子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要重要,這可能是大多數媽媽的想法,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就可以清楚地見到,大多數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再也不注重自己的打扮,也失去了以往的精緻,因為孩子的到來幾乎佔據了她生活的全部,好像大多數媽媽並沒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去考慮怎麼包裝自己,逐漸的這樣的情況成為了正常現象。
  • 「孩子,我是唯一真正愛你的人」「媽媽,請你先愛自己」
    如果稍有差池,小雨面對的是媽媽無休止的訓斥,小雨回憶著自己,當被媽媽罵時,她告訴媽媽:「我很害怕,不要再罵我了。」可第二天依然如此。如果說媽媽對小雨的高要求尚能解釋為是父母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優秀、更好,那麼媽媽對小雨全方位的控制,則很難用愛來解釋。
  • 會愛自己的媽媽,才會更好地愛孩子
    當了媽媽以後,我們的話題幾乎都是圍繞著孩子,家庭。特別到深夜睡不著的時候,往往是在社群中聊天時,媽媽們集體感嘆人生的時刻:「哎,要累死了,帶孩子比上班累了一百倍,可是為了孩子好,不得不放棄工作。」「可不是,每天早起摸黑,就是為了給孩子準備一頓好吃的。」「今天出門,突然看到自己的身材和樣子,跟個大媽一樣了,嗚嗚嗚,都是為了我的娃!」
  • 媽媽,愛我之前,請先愛自己
    去派出所辦理證件,看見一個四十左右的媽媽,當場對自己十幾歲的孩子發飆:你這麼著急要幹嘛,回去看片?當媽媽們因為對自己的不滿意、不信任,才會將這種情緒轉接到自己的「分身」上。這樣的孩子,真的很累。她們一邊要排解自己的媽媽帶來的情緒,一邊要強迫自己愛自己深愛的媽媽。
  • 「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媽媽更愛自己,就有罪嗎?
    早上起來餓了,正好婆婆做好飯,小賴看著正在自己玩的寶寶,就想著自己先吃完飯再給孩子餵奶,結果婆婆看到她就滿臉不悅得問:「你給寶寶餵完奶了?」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了,我孫子攤上你這麼個媽真是作孽啊!」小賴完全傻眼,最後趕緊吃了幾口就回去給寶寶餵奶了。
  • 女人一定要愛自己。改變自己,愛自己才會有更好的等你!
    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會走到一起。你是怎麼樣的人,就會遇到怎麼樣的人。女人怎麼樣才能改變自己?01 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女人這種獨立是指思想獨立,經濟獨立,自立自強。思想獨立。要有主見,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上進心,做自己喜愛的事,擁有快樂和成就感。經濟獨立。
  •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家庭教育基礎關係之良好的夫妻關係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有一句幸福箴言:幸福美滿的婚姻,勝過任何家教方法,溫馨和諧的夫妻關係,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父母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父母把自己過好了,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其實夫妻本來是孩子安全感的兩根支柱,如果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孩子必然受到不良影響。所以婚姻關係放在第一位,才會有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孩子是婚姻關係的紐帶,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這句話是把孩子放到了主要的地位,把夫妻關係放在了從屬的地位。有人經常說,要不是有了孩子,我早就和你離婚了,說你沾了孩子的光,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愛孩子絕不應該超過愛配偶。
  • 愛孩子之前請先善待自己!
    當看到劇中唐燦和秦明月與自己媽媽各種唇槍舌戰、冷嘲熱諷時,小神獸不解的問我,她們的媽媽為什麼這樣?是呀?她們的媽媽為什麼會這樣?按照劇情的需要,她們的媽媽人設肯定不會那麼討好的。當我嘗試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和小神獸解釋她們的媽媽為什麼會那麼專橫、自我,讓人非常氣憤時,小神獸一句「你以後會不會也這樣?」,卻讓我沒有了回答「不會」的勇氣。
  • 媽媽懂得愛自己,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往往不是自己變得越來越苛刻,就是孩子變得不知感恩。當然不是,只是她們太虧待自己。對自己極盡虧待的媽媽,往往對孩子極盡苛刻。一個媽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種為了孩子過度犧牲自己的行為,不僅自己活得累,也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
  • 媽媽們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更好的愛孩子,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在這種整天忙碌的狀態下,全職媽媽們逐漸的跟社會脫了勾,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媽媽要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朋友小李生完了孩子,就一直在家照顧孩子,每天忙忙碌碌,感覺時間過的很快。而自己卻因為產後身體微胖,一直沒有恢復。而且衣著也沒有那麼講究,跟同學站在一起,感覺格格不入,仿佛不是一代人。回家後小李見到寶寶,越想越生氣,覺得都是因為生孩子,自己才會變成這樣。所以,就對孩子發了火,因為孩子調皮,她還打了孩子,打完之後她又後悔了,覺得孩子是無辜的。所以最近心情就變得很差。
  • 教育孩子,最高級的炫富,富在愛與陪伴,學會感恩!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是人中龍鳳,有良好的品行,過人的頭腦,為此在教育孩子時父母都走了很多艱辛的路程,而唯一支撐他們前進的便是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護,這樣孩子的童年才會更加的精彩,而現如今很多家長卻做不到花時間陪孩子成長。
  • 意外懷上二胎,她卻沒法做出決定:媽媽首先愛自己,才會愛他人
    理由如出一轍:一個孩子多孤單,兩個孩子作伴多好。特別是老公和公婆,輪番來勸說,讓她一定要生下這個老二。還反問她:你不想生下自己的孩子嗎?然而,媛媛並不想要這個孩子。不是她不喜歡孩子,而是她實在不敢要。她流淚訴說自己的情況,醫生只回復這是規定。她質問、咆哮,為什麼自己不能決定自己肚中胎兒的留存?然而,等待她的只有冰冷的規定。在醫院走廊的窗臺邊,她站了良久。
  • 深愛孩子,請先學會放手
    文/月簾電視劇《小別離》熱播的時候,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克萊爾說過的這句話曾一度引爆話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 兒子說怕媽媽不愛自己了,有條件的愛管住了孩子,卻失了孩子的心
    他說:「我害怕媽媽不喜歡我了,害怕媽媽不要我了」。我瞬間愣住了,為什麼孩子會這麼說呢?我趕忙告訴他媽媽不會離開你的,會永遠愛你,後來墨仔睡著了,我卻失眠了。:「你只有讓我高興,我才會愛你」----------《雙向養育》當我們使用這些句式來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是一種有條件的愛:如果...就...
  • 《媽媽不是超人》:只有先看得見自己的媽媽,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但因為你是「超人」,你要隱藏自己的情緒、掩蓋自己的柔弱,你要將「為母則剛」演繹地淋漓盡致。無數個深夜,當你往回看時,卻猛然發現,記憶裡都是孩子的畫面,卻唯獨少了自己。當我看到繪本《媽媽不是超人》時,立馬被標題吸引住了,它仿佛在說,「我懂你,孩子也會懂你」。
  • 媽媽最愛的不是我
    女兒:「媽媽你最愛的是不是我?」媽媽:「我最愛的是我自己啊寶貝。」女兒:「為什麼?為什麼?」媽媽:「因為我要先愛我自己,讓我自己健康自信的生活,我才能讓愛產生出更多的愛來滋養你啊!」女兒:「媽媽我可以給你愛,滋養你啊!」
  • 往後餘生,先愛自己(經典)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先愛自己,當然不是說自私自利的那一種,這是對自己愛的人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先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別人。有的人似乎一直很大方,別人的小事他都當成是大事來辦,某個人無意中的一句話,他都會一直記在心上。
  • 先有能力愛自己,才有餘力愛別人
    記得印象最深的一個回帖就是: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不會選擇孩子,我不想孩子跟著我受苦,相比失去孩子撫養權的痛苦我更在乎孩子跟誰過得幸福,在我有能力的時候,我才會不顧一切去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是啊,你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有問題,又談何說養孩子。
  • 帶娃的媽媽自己先吃飯,為何被指責為自私和不愛孩子?
    寶媽瑞瑞發了條朋友圈(屏蔽了親人):「帶娃的寶媽如今連先吃飯的權利都沒有了……今天中午吃飯,寶寶吃飯慢,我就自己先吃的,吃完再餵寶寶,不想卻被婆婆質問,你怎麼不先餵孩子?我說孩子吃飯慢,她卻說,哪有當媽的自己先吃的,心裡有沒有孩子啊!我就納悶了:自己先吃飯,就是不愛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