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9日,農曆大年初四晚,中央電視臺系列紀錄大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開播,瞬間刷屏了咱們濟南人的朋友圈,濟南元素、章丘元素再次彰顯!來自章丘的特色手工鐵鍋,章丘鐵匠大放異彩!
很久沒聯繫的朋友突然
給身為章丘人的你發來信息,
問:「在麼」…
不要怕!
不一定是要找你借錢
可能是讓你幫忙買章丘的鐵鍋
這不是一個段子,章丘鐵鍋火了,在朋友圈裡就不下四五個朋友找我諮詢購買鐵鍋事宜,現在真是一鍋難求了!
前幾天,剛剛寫了一篇回顧2017年的章丘屢創奇蹟,屢屢刷爆濟南人朋友圈的文章,這次春節剛過,章丘又刷了濟南人甚至全國人的屏幕。
在火熱的刷屏之後,我們要冷靜的想一下,這次章丘鐵鍋的火爆又帶給了我們那些思考和啟示?
啟示一、酒香也怕巷子深
作為章丘人,一直認為章丘大蔥、章丘鐵匠全國聞名,不需要宣傳,但是通過昨晚章丘鐵鍋火了的感受,原來我們的章丘鐵匠是那麼多人不知道啊!甚至是很多我們當地的章丘人對章丘鐵鍋也是一無所知,看來這個人認為家喻戶曉的事情,很多人還是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
過去我們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好東西,遲早都會發出光芒,但是現在通過事實證明,就是現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不是所有的好產品能贏得好市場,特別是今天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如果不去宣傳,不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恐怕就會被別人的聲音所掩蓋。
好產品要有好的宣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除了好創意還要有好平臺、好傳傳播方式。這次章丘鐵鍋火了, 順帶著章丘鐵匠也火了。
章丘鐵鍋火是選對了平臺和傳播方式,這次與《舌尖》的合作實現了共贏。《舌尖上的中國3》有三大優勢,一個央視,覆蓋廣,收視高,可信度高,二是體裁是紀錄片,不是廣告,不是影視劇,紀錄片就是講究真實,因此可信度更高,第三點就是《舌尖》自身帶有的品牌和流量,在群眾中的口碑和信任,我想這些大家都能看到。
還有一點,那就是這次火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章丘鐵鍋火了,順帶著章丘鐵匠火,這是什麼意思呢,鐵鍋是一個具體的物體,形象直觀,可以購買,使用,容易記住,傳播,是一件商品,是人人可擁有的產品;而原來章丘鐵匠是職業,人物,不能流通距離大家有點遠,因此要想火爆,必須要具備上面一系列的因素,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就像我們的章丘大蔥能火,而不是我們大蔥種植人,這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人一直宣傳大蔥種植狀元始終火不起來的一個原因吧!是因為我們宣傳策劃的方向有問題。
啟示二、牆內開花內外香
19日夜章丘鐵鍋火了,也催生出鐵鍋銷量大增,正如前面段子所說,很多人要購買章丘鐵鍋了,作為章丘人,很多人不知道章丘產鐵鍋,就是有買鍋需求,估計也是會去超市購買什麼蘇泊爾之類的品牌。章丘鐵鍋一直在生產,章丘鐵匠也一直存在,鐵匠的口碑也很高,可是此前是否有人對他們說我要買口鐵鍋呢?
我們都曾經有過類似的體驗,總覺得我們當地的產品不如外地的好,買東西習慣於買品牌,即使是本地產的品牌,也不認可。只有當我們當地產品通過各種原因在全國爆紅,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我們當地還有這麼一家厲害的企業和產品。像我們章丘產的章股鼓風機、華菱電纜、昊月吸水材料、永信無紡布、水寨銅鑼等等,這些產品都是一流的,但是在章丘的市場他們能佔到多少呢?
這種現象不僅章丘人有之,全國很多人都有,一味地崇拜洋品牌,看不起國產品牌,只有當我們的馬桶之類產品在國外銷售火爆的時候,這才認可我們國產質量。其實這些現象說來說去,就是一種對本地產品和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我們的章丘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這是一個挖掘不盡的寶藏,現在通過《舌尖3》挖掘出了章丘鐵鍋一下子火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增強自信,讓我們的好產品也能牆內開花內外都香啊!
啟示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章丘鐵鍋火了,可是這章丘鐵鍋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小編有幸認識這幾位章丘鐵鍋生產銷售的策劃者。他們是一群知識豐富,市場敏銳,洞察力強,熟悉電商銷售的年輕創業者。值得說明的是,他們本身都不是章丘人,而生產這些鐵鍋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章丘人。
他們創業的經歷簡單說,就是通過他們掌握的知識,把一群手藝人組織起來一起闖市場,別看他們不是章丘人,卻有著比章丘人更熱愛鐵匠這一行業,正如《舌尖3》中所說的:歷經十二道工序, 再過十八遍火候, 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 這就是章丘鐵鍋的煉造過程。這些有幾個章丘人了解?是他們的挖掘,才讓這些鐵鍋故事傳到了全國,讓大家在用鐵鍋的時候,能夠感受工匠精神的傳承。
外來和尚會念經,過去多用於貶義,是說有些人做事或處世不相信身邊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話。現在看來這外來和尚就是會念經。 這外來和尚,見識廣,知識多,創新多,從外來角度看問題,看出本地人看不到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章丘不惜重金去聘請這些外來的和尚,幫助章丘念好發展這個經。
啟示四、傳播一波接一波
現代的傳播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立體的不間斷的,央視傳播是一個起爆點,隨後的各路媒體加入,爆點不斷,章丘鐵匠就這樣的火了。昨晚小編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率先發出就是為了再傳播,帶頭引領傳播,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無數家,大小媒體齊參與,很快就刷屏,章丘鐵鍋火了。當然這裡不是在吹噓自己有什麼功勞,只是在講述總結傳播學的規律,供大家借鑑。
記得曾經有人討論過,現在網際網路時代,究竟是渠道重要還是內容重要,大家各相持不下,我認為內容可以成就渠道,渠道也能成就內容,《舌尖》系列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開始是內容造就了品牌,現在這個品牌又開始成就內容。
當然章丘鐵鍋的這個案例啟示可能還有很多,由於時間關係小編也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我接著說一下接下來我們該咋辦。
我們要接著趁熱打鐵,接著深入挖掘章丘鐵匠文化,系列產品,形成章丘鐵匠產業優勢。
在歷史上,我們曾經錯過了《東方商人》、《闖關東》等機會,這次我們不能再錯過《舌尖》的機會,我們一定不斷製造新亮點,挖掘新內涵,把章丘鐵匠品牌做成全國家喻戶曉。我們要召開研討會,規劃章丘鐵匠產業發展,召集老手藝人,傳承延續這一文化,延伸鐵匠產業,從鍋碗瓢盆到炊具機械,從銑钁鋤鐮到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等,把鐵匠產業做到吃幹榨盡。
另外我們章丘傳統文化、傳統工藝還有很多,龍山豆腐、小米、黃家烤肉等等,這些是不是也能通過講好章丘故事,讓他們也名揚天下呢?這些都是帶給我們的思考。
本文為個人觀點,主要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來源:百脈雜彈 編輯: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