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校訓集》編纂工作完成 204所大、中學校訓大集合

2020-12-25 長沙新聞網

  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文明校風。今日,株洲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株洲校訓徵集與編纂工作新聞發布會。據了解,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積極向上的文明校風,挖掘校訓檔案的文化價值,充分展現株洲文化事業發展成果。2017年8月,株洲市檔案局和教育局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正式啟動「株洲校訓徵集活動」。目前,已收納株洲市204所大、中學校校訓的《株洲校訓集》已付梓出版。株洲市是全省首個開展校訓徵集和編纂的市州,《株洲校訓集》也是全省檔案系統、教育系統第一本關於校訓文化的編研成果。

  此次株洲校訓徵集的內容包括:學校簡介,校訓原文以及校訓的由來和詮釋,與校訓有關的照片、視頻以及其他的相關的資料,學校的辦學成果以及傑出校友等。在徵集完成後,株洲檔案局和教育局組織人員對校訓進行精心編排、審稿以及核對,確保了如期出版。

  本次校訓徵集和編纂工作完成後,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果。活動共徵集到全市204所大、中學校的校訓,涵蓋學校的歷史淵源、倡導的辦學理念、師生的道德規範、未來的發展目標等豐富內容,反映出各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精神氣質,是株洲市校園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時從校訓資料的相關資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水平大幅提升,師資力量明顯增強,辦學成果和榮譽不勝枚舉,《株洲校訓集》充分展示了株洲市教育成果。《株洲校訓集》中還設置「傑出校友」板塊,重點收錄了正科以上領導幹部、中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和在各行各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名單。可以說,本次校訓徵集活動是對株洲市各個學校本土人才的一次大摸底。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校訓和學校歷史、關心校園文化。」株洲市檔案局黨組書記、局長莫大德說,同時《株洲校訓集》會印發至各個學校,供學校之間互相交流,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校訓、尊崇校訓、踐行校訓。他表示,此次出版的《株洲校訓集》並沒有收錄小學部分,株洲市檔案局、教育局未來還將分批次將所有學校的校訓一併徵集,分批出版,讓各個學校共享學校教育文化資源,推動教育事業的內涵發展。

  據了解,《株洲教訓集》不會對外發行,普通市民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株洲校訓文化,可以參加明年在株洲市規劃館舉辦的株洲校訓檔案展。(紅網時刻實習生 周煜東 記者 聶千川 )

相關焦點

  • 收納204所大、中學校訓的《株洲校訓集》編纂工作完成
    紅網時刻株洲10月30日訊(實習生 周煜東 記者 聶千川)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文明校風。今日,株洲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株洲校訓徵集與編纂工作新聞發布會。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積極向上的文明校風,挖掘校訓檔案的文化價值,充分展現株洲文化事業發展成果。2017年8月,株洲市檔案局和教育局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正式啟動「株洲校訓徵集活動」。
  • 盤點沈城各大高校校訓 「厚德」成為校訓高頻詞
    新大一學生對高校的「初印象」,恐怕正是來自於八字校訓。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盤點沈城高校校訓,看看它們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據粗略統計,「厚德」一詞最受瀋陽高校的喜愛,至少5所高校的八字校訓中帶有「厚德」一詞。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 有所學校校訓這麼美
    金羊網訊 記者李煥坤報導:近日,一篇《中國大學的校訓,為什麼千篇一律》刷爆朋友圈,文中列舉中國兩千多所高校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有多達26所高校同時在用,「創新」一詞多達10%的高校使用,「厚德」有9%。
  • 給你三秒鐘,想得起母校校訓麼?江門70個「花樣校訓」大盤點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楊興樂)「平民本色,精英氣質」「不怕吃苦、不怕吃氣、不怕吃虧」……這都是哪的校訓?  江門70所學校校訓大比拼,快來對號入座!:不怕吃苦、不怕吃氣、不怕吃虧;  麻園中學:自學、自護、自強、自律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在一起,這樣的校訓讀起來琅琅上口,容易識記;同時,排比之餘又有一定的指向性,人們通過校訓便知這所學校的辦學定位、教學特色,以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等。
  • 中國113所大學校訓集合,哪些大學的校訓你最喜歡?
    大學四年結束,你對於自己學校的校訓有沒有全新的認識呢?我們總說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承載著所有學子的精神!每一所學校的校訓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解釋,屬於自己的靈魂,以下整理了中國113所大學的校訓,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哪些學校的校訓你最喜歡!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因而校訓可以認為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既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文化精神、教學理念,也代表著一所學校的辦學原則和目標,因而對於廣大師生來說,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以後,都應該將自己學校的校訓銘刻在心。 01被「遺忘」的校訓:記不住,何以隨而實踐之?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因而校訓可以認為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既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文化精神、教學理念,也代表著一所學校的辦學原則和目標,因而對於廣大師生來說,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以後,都應該將自己學校的校訓銘刻在心。下面通過大數據分析,從我國大學校訓的各個角度來分析一下,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探尋校訓背後歷史 重慶最早校訓出自晚清求精中學
    答案既不是重大的「十六字真言」,也不是西南大學的「8字校訓」,而是重慶求精中學的老校訓「因故知新,精益求精」。  求精中學辦公室副主任李衛國告訴記者,重慶求精中學創建於1891年,前身為求精學堂,是美國基督教MEM會牧師鹿依士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創辦的新式學校,也是重慶第一所新式學校。
  • 軍校校訓集合帖 (組圖:
    軍校校訓集合帖   (組圖:) 作者:     責任編輯: 梁方圓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有所學校校訓居然這麼美
    近日,一篇《中國大學的校訓,為什麼千篇一律》刷爆朋友圈,文中列舉中國兩千多所高校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有多達26所高校同時在用,「創新」一詞多達10%的高校使用,「厚德」有9%。  廣州各大高校情況怎樣呢? 由於信息量太大,神探依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2017版)所列的151所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信息,選擇了廣州市36所本科高等院校來分析。
  • 中國及世界各大高校校訓一覽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文內介紹了中外學校校訓,校訓的比較,校訓的創作,校訓的作用。
  • 巴蜀小學、巴蜀中學:兩所學校共用一個校訓
    在《中華百科辭典》中,對「校訓」一詞這樣解釋。  或取自經典、或緊扣時代脈搏、或體現人文情懷……凝練著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它體現著學校的辦學傳統、目標和發展方向,猶如一把標尺,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們將其內化為價值尺度和行為準則。  今天,我們選取幾所有代表性的學校,挖掘其校訓背後的故事,以展現校訓的巨大作用。
  • 傳承校風校訓 涵育核心價值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周丹)家有家風家訓,校有校風校訓。為引導學校深入挖掘歷史與文化資源,總結提煉辦學理念,增強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日前江蘇省無錫市在全市中小學啟動開展「傳承校風校訓,涵育核心價值」主題教育活動。
  • 盤點茂名各校校訓,你學校的校訓是什麼?
    從中小學到各大中專院校大妹收集了25個學校的校訓,帶大家回首校園時光,解讀其中的深刻涵義校訓:嚴明、誠實、活潑、勤奮中學茂名市第一中學校訓:博文約禮,弘毅致遠 高州中學校訓:愛國、團結、勤奮、進取信宜中學校訓:立志、勤奮、團結、進取
  • 這所大學的校訓只有2個字,我國各大高校校訓集錦
    大家都知道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訓,校訓代表著學校的風採及辦學方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校訓名單。01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02 北京大學校訓:思想自由,兼容並包03 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小編覺得這個校訓很有意思,點讚)
  • 關於各大名校校訓 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總之來說,校訓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那麼,各大名校的校訓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名校校訓大不同:德英大學校訓簡短不重樣
    這不僅表現在其外國學生的數量上,而且還表現在所謂的海德堡精神上,即由20世紀的馬克思·韋伯及其摯友、神學家恩斯特·特羅爾切連同其他一批年輕學者所倡導的跨學科的對話精神。  曾任教育部長的洪堡大力推進大學制度改革,他於1810年創建了柏林大學(1949年後更名為洪堡大學),並擔任首任校長。他倡導獨立自由,弘揚求真精神,使該大學以探求真理為宗旨,以傳播新知識為己任,成為「現代大學之母」。
  • 【每日校訓】西安市閻良區關山中學:齊賢 集成 求索 創新
    校訓:齊賢 集成 求索 創新釋義:校訓是學校廣大師生共同信奉的教育精神與行為準則,是全體「學校人」的共同心聲與價值信條,是學校的教風、學風、校風相互交融的結晶體。
  • 海南名校校訓軼事 厚重校訓 鐫刻我心
    無論是校訓、校歌還是校名的題詞,都是一所學校文化和歷史的積澱,它們既是教育者的理想和願望,又是受教育者的追求和目標,去讀懂和理解它們,就能找到開啟學校精神家園的金鑰匙。  9月的海南,陽光依然熾熱。  「既要並校,就要取兩校精神之精華,把『兩院』和老海大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記得,並校之初,學校就著手研究新海南大學校訓。最初確定的校訓出自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則校訓都已經鐫刻上牆了,卻有不少教職工提出意見:「『有容乃大』似乎更適合個人自勉,沒有太多與高校育人相關的涵義。」
  • 晉江中小學校訓 「勤」字最常見
    記者從晉江300多所中小學校中,隨機抽取35所中學(含職校)、,卻只有近四成的人能記得就讀過的小學或中學的校訓。比如小學的校訓要通俗易懂,中學的校訓可深可淺,但要讓學生有所思。,這些校訓有「四字」和「四詞八字」兩種形式,如養正中學的校訓是「嚴、正、勤、實」,晉江二中的校訓是「團結、嚴謹、勤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