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校訓背後的歷史:西南大學的校訓如何失而復得,清華中學與清華大學有何關係……
復旦中學校訓記者吳珊攝
清華中學老照片
南開中學校訓記者吳珊攝
1947年的復旦中學操場
重慶校訓揭秘
重慶是一座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各家學校的校訓,各有各的精彩,5月24日,本報對重慶大中小學名校的校訓進行了集納,引起網友與讀者的熱切關注。而在重慶眾多的校訓中,有一部分是有著鮮明的滄桑感和文化範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特色校訓。
滄桑感
求精中學
重慶最早校訓
重慶最早的校訓是什麼?答案既不是重大的「十六字真言」,也不是西南大學的「8字校訓」,而是重慶求精中學的老校訓「因故知新,精益求精」。
求精中學辦公室副主任李衛國告訴記者,重慶求精中學創建於1891年,前身為求精學堂,是美國基督教MEM會牧師鹿依士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創辦的新式學校,也是重慶第一所新式學校。
「上世紀50年代之前,求精的校訓一直是1891建校時確立的『因故知新,精益求精』,這也算得上是重慶最早的校訓。」李衛國說,隨著時代發展,上世紀50年代,求精中學校訓改為「求實、求真、求精、求新」,但李衛國介紹說,「因故知新,精益求精」的辦學精神,學校一直保留了下來。
重慶大學
重慶最早高校校訓
1929年建立的重慶大學,是重慶最早的高校。而說起重大的校訓,大多數人第一個就想起了刻在重大A區鐘塔廣場的那16個大字「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這16字,被很多重大學子戲稱為「16字真言」。
「其實這16個字,從來沒有明文確定為校訓,但人們一直都把它作為校訓使用。」重大校史館主任張旭東告訴記者,據重大校史記載,這16字摘自1929年發表的《重慶大學籌備會成立宣言》,比學校建立還要早幾個月,儘管沒有明文確定,但從一開始就被作為校訓使用,「可以說,這是重慶最早的高校校訓。」現在重大的新一代校訓,是「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張旭東說,這12字校訓,最早出自1936年重大的《訓育條例》中,但直到2005年,才被校方明文確定為校訓。
清華中學
校訓引自清華大學
位於重慶巴南區花溪河畔的清華中學大門外的花壇上,草木被修剪成四個大字「自強不息」。清華中學辦公室主任餘木龍告訴記者,這就是清華中學數十年來一直沿用的校訓。
「清華的校訓和校名一樣,是直接援引自清華大學的。」餘木龍介紹說,重慶市清華中學淵源於清華大學,創建於1938年。因籌辦者和主要任課教師均系清華大學校友,經清華大學校政當局和校友總會同意,學校命名為重慶清華中學,首任校長傅任敢先生亦為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委派,而校訓便從清華大學校訓裡截取了一半,即今天的「自強不息」。
直到今天,清華中學校園裡仍保留著建校初期的辦公室、校長室和八角亭等建築,餘木龍表示,這都是為了保留清華「自強不息」的精神。
文化範
西南大學
校訓縱貫兩部經典
西南大學的校訓「含弘光大,繼往開來」8字,摘自《周易》和《朱子全書》,近代川東名士甘績鏞先生親自為西南大學的前身「川東師範學校」書寫。這8字校訓出現於1928年,比重大的「16字校訓」還要早一年,但甘績鏞先生題寫這8個字時,西南大學的前身「川東師範學校」還只是一所師範學校,尚未「升級」成高校。
據史料記載,創辦於1906年的「川東師範學堂」,是重慶最早的師範學校。該校歷史上幾經易名,甚至在1927~1928年差點被主政重慶的劉湘停辦,時任川東道尹的甘績鏞便是來辦理結束事宜的,但停辦決定遭到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熱心教育事業的甘績鏞先生考察後,決定繼續保留川東師範學堂,自己也被推舉為校長。甘績鏞先生還為學校題寫了「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
川東師範保留下來後,又經歷諸多波折。2005年,同出自川東師範的西師與西農合併成為西南大學。兩所學校合併後,校訓也再次回歸傳統,重新啟用了「含弘光大,繼往開來」。
復旦中學
校訓出自《論語》
位於渝中區凱旋路的復旦中學,繼承了中國著名高校、上海復旦大學的校名,而校訓也與復旦大學相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復旦中學本就源自復旦大學,校名、校訓、校歌都是從復旦大學繼承下來的。」復旦中學發展規劃處宋主任告訴記者,1935年,由於日軍侵略的腳步逐步臨近,部分校友為上海復旦大學準備生源基地,決心在重慶創辦復旦中學。最初的校舍定在菜園壩,學校沿用了復旦大學的校訓、校歌、校徽。據宋主任介紹,復旦的校訓出自《論語·子夏》:「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說,學習要廣博、堅定,並且要有敢於質疑的精神。
除此以外,西南大學、清華中學等名校的校訓,也均是從《周易》《朱子全書》等經典古籍裡摘錄而來。
巴蜀中學
名士共同定校訓
除了源自經典古籍的校訓之外,也有一些校訓由著名學者確立,同樣有深刻的底蘊。
「巴蜀中學的校訓,是多位名人共同確定的。」談到巴蜀中學校訓「公正誠樸」四字,巴蜀中學校長助理汪紅霞說,1933年,原國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創辦巴蜀學校之初,首任校長、江蘇教育家周勖成先生便提出了確立校訓的想法,經盧作孚、黃炎培、何魯等名人共同討論,提出將「公正誠樸」作為校訓,直到抗戰結束才最終明文確定,並由黃炎培之子黃大能先生親筆題寫。
除此以外,南開中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樹人小學「誠、勤、立、達」等校訓,也均有自己的深刻底蘊。
重慶中學校訓(未完待續)
重慶一中:明禮崇德、求知求真
重慶南開中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誠信遠見追求卓越
重慶市廣益中學校: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重慶求精中學:求實、求真、求精、求新
重慶市第七中學校:尚志、求實、勤學、尊師
重慶第八中學:誠、勤、立、達
重慶市清華中學:自強不息
重慶市巴南中學:修己任責力行日新
重慶十一中:博文修德、精益求精
重慶復旦中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重慶兼善中學:智、仁、勇、恆
重慶第十四中學:至誠、至善、至美
重慶市沙坪垻區實驗外語學校:博學求新
重慶市輔仁中學:進德修業,至誠輔仁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海納百川,德建民齊
重慶育才中學:求真樂群行知創造
重慶市第二十八中學校:心態決定習慣,責任成就人生
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校:走向世界
重慶三十中:厚德善學矗立國際
重慶三十二中:厚德至善公能兼達
田家炳中學:益物、益人、益己
女子職業高級中學:團結、求實、精業、創新
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尚自得,展個性
重慶市三十九中:修身育德,自強自立
杏林中學:修身、勵志、勤學、進取
重慶巴蜀中學:公正誠樸
重慶市第四十二中學校:健以立身,文以明道
龍門浩職業中學:致知於行
重慶四十六中:勤、恕、忠
商報記者肖騰 實習生黃鈺 鄭旭鵬
來源: 重慶商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