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製造挺起湖南工業脊梁——改革開放40年來湖南工業發展巡禮之三

2020-12-25 湖南在線

裝備製造挺起湖南工業脊梁

——改革開放40年來湖南工業發展巡禮之三

位於長沙縣的上汽大眾長沙工廠。 童迪 攝

2008年,中聯重科成功收購義大利CIFA,邁出向海外擴張的步伐。我省先後有華菱鋼鐵、三一集團等企業實現海外投資。劉尚文 攝

獵豹汽車永州公司焊裝車間,機器人在進行整車焊裝作業。唐俊 攝

位於德國的三一普茨邁斯特工廠(俗稱「德國大象」)全景圖。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省工信廳提供)

柏 潤

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湖南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裝備製造業成為拉動增長的重要支撐。

40年來,越來越多的湖南裝備製造企業參與全球競爭,掌握國際話語權;越來越好的裝備製造業轉型提質,創新發展,喜新不厭舊,雙引擎齊發力。

湖南「智造」,以變應變,加速邁向價值鏈高端,成為湖南工業經濟的核心支撐!

2015年全省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591.6億元,成為湖南省首個萬億產業,2017年全省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規模工業比重達31.05%。

萬億產業陣營中,湧現電工電器、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重型礦山機械4個千億子產業。其中,電工電器為裝備製造業第一大子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成為最具競爭力標誌性產業。

湖南裝備製造領域不乏大國重器,在「國家隊」中佔據重要一席。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中車株機、時代新材等企業馳騁海內外,時代電氣、特變電工、泰富重工等脫穎而出,全球5大洲均有湖南裝備製造的身影。目前,我省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裝備製造基地,在國內外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逐漸形成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湖南現象」。

展閱湖南裝備製造業畫卷,這些大事件令人眼前一亮——

1 「獵豹」指揮車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選定為駐澳部隊「進駐澳門第一車」

1996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三一九工廠經總後勤部批准,正式改制為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後的長豐集團逐步完善自身生產能力,快速向整車生產方向進軍。1999年底,長豐集團自籌3.2億元資金,完成了車身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生產線的技術改造工作,形成年產3萬臺整車的生產能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慶典上,獵豹越野車作為共和國第三代禮炮隊牽引車首次亮相,當時正值澳門回歸祖國之際,「獵豹」指揮車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選定為駐澳部隊「進駐澳門第一車」,載著駐澳解放軍戰士率先駛入澳門。「獵豹」指揮車作為「進駐澳門第一車」原車存於國家軍事博物館,是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見證,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見證,是我國國防建設成就的見證。

2 2007全省汽車產業座談會

2007年1月8日,全省汽車產業座談會在北汽福田長沙廠區召開,省委、省政府領導與近百名湖南汽車業界負責人共聚一堂,面對面探討湖南汽車產業發展之路。這場全省汽車產業座談會,具有風向標般的意義。此次座談會的重要成果,是旗幟鮮明地把汽車產業作為全省支柱產業來謀劃。一系列實質性舉措相繼出臺:高規格的湖南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立;編制《湖南「十一五」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湖南省政府關於支持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湖南省汽車產業振興實施規劃》。湖南汽車產業的發展思路也更加明確:促進企業兼併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借梯上樓,做大做強做優湖南汽車產業。

3 長豐集團與廣汽集團戰略重組

2009年5月21日下午,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長沙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長豐集團和廣汽集團在戰略合作協議書上簽字。根據協議,長豐集團將其持有的長豐汽車151052703股轉讓給廣汽集團,本次轉讓完成後,廣汽集團持有長豐汽車29%的股份,成為長豐汽車的第一大股東;長豐集團仍持有長豐汽車21.98%的股份,為長豐汽車第二大股東。7月6日,廣汽菲亞特乘用車項目在義大利羅馬籤署了全面合作基礎協議,宣布以50:50的投資比例在湖南長沙建立乘用車生產基地。4個多月後,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核准,並於11月26日在長沙正式奠基。該項目總投資達50億元,是廣汽集團繼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廣汽日野之後建立的第四個整車合資項目。該項目一期產能為轎車14萬輛,發動機22萬臺,達產後再增至年產轎車25萬輛,發動機30萬臺。

4 三一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

2012年1月21日,三一重工聯合中信產業基金,宣布收購世界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簡稱大象)100%股權。其中三一佔股90%,中信基金佔股10%。三一此項收購的出資額為3.2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26.54億元)。這是中國機械企業牽頭第一次收購全球第一品牌100%股權。這一戰略性併購被譽為「中德示範性交易」。

5 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移師長沙

2012年7月17日,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成立大會在長沙召開。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管理局(ISO/TMB)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ISO/TC96)由英國遷往我國,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承擔ISO/TC96秘書處工作。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成立於1961年,下設有9個分技術委員會,迄今共制定發布103個國際標準。

6 衡變製成「雙百萬」特高壓變壓器

2013年 3月30日,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世界首臺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雙百萬」(電壓等級一百萬伏、容量一百萬千伏安,1000MVA/1000kV)特高壓變壓器從公司啟運發往中國首條同塔雙迴路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皖電東送」工程)。該設備曾於3月16日一次性通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浙江省電力公司組織的全部出廠試驗和型式試驗。

7 「三一集團訴歐巴馬案」達成全面和解

2015年11月4日,三一集團關聯公司羅爾斯公司與歐巴馬政府正式就羅爾斯公司收購美國風電項目的法律糾紛達成全面和解。羅爾斯公司據此撤銷了對歐巴馬總統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訴訟,美國政府也相應撤銷了對羅爾斯公司強制執行總統令的訴訟。此案和解不僅為三一除去「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惡名,還為三一在美國的投資掃清了障礙,同時為中國企業乃至全球企業在美國投資取得合法權益提供了有益借鑑。

8 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線試運行

2015年12月26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長沙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線正式試運行。這是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線,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參與商業運營的中低速磁浮列車是中車株機公司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國家磁浮中心等單位,依託近10年的技術積澱和產學研合作,攻克了常導短定子磁浮列車大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研製成功的。長沙磁浮快線起於長沙火車南站東廣場北側,沿勞動路、黃興大道、機場高速敷設,止於黃花機場,全長約18.55公裡,全程高架。全線設磁浮高鐵站、磁浮梨站和磁浮機場站3座車站。

9 國產首臺大直徑硬巖TBM 創掘進速度之最

2016年1月10日,吉林省最大規模的引水工程——「引松入長」工程首段引水隧洞貫通,工程採用中國鐵建重工依託國家「863計劃」自主研製的我國首臺硬巖掘進機(TBM),最高月掘進達1209.8米,創國內TBM掘進速度歷史之最。

10 中聯重科履帶式起重機為華龍一號「加冕」

2017年5月25日,中聯重科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成功將重約340噸的穹頂精準落在45米高的核反應堆堆頂,標誌著「華龍一號」核電站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穹頂吊裝圓滿完成。自此,「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從土建施工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創新、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穹頂吊裝是核電工程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穹頂本身是反應堆廠房的一個部分,它是在頂部,最終包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反應堆廠房整體。「華龍一號」穹頂直徑46.8米,高23.4米,穹頂及配套繩索總重超過500噸,但起吊要求底部離地最高點和最低點落差小於200毫米。

11 全球首列智軌列車株洲上路

2017年10月23日,株洲市神農大道,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列智能軌道快運系統列車(簡稱智軌列車),駛入城市公共道路,上路試運行。試運行的這列智軌列車,車身由3節綠黑相間的車廂編組而成,沿著一條虛擬的軌道前行,就像是一列開在路面的地鐵。智軌列車以膠輪取代鋼輪,無需鋪設有形軌道。「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是智軌核心技術,以車載傳感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通過中央控制單元的指令,調整列車牽引、制動、轉向的準確性,精準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實現智能運行。

12 湖南年產汽車突破100萬輛

2017年12月24日,在獵豹汽車長沙新生產基地,隨著長豐集團、廣汽菲克、廣汽三菱、上汽大眾、比亞迪、吉利汽車等省內14家主要整車生產企業負責人同時按下下線「啟動鍵」,湖南省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湖南擁有規模以上的汽車、摩託車及其零部件生產企業400多家,列入工信部《公告》的企業56家。隨著廣汽三菱歐藍德、廣汽菲克指南者、上汽大眾斯柯達柯迪亞克、長豐獵豹CS9EV、眾泰君馬S70等一大批新車型陸續達產或投產,湖南汽車產業迎來新一輪強勁增長勢頭。

相關焦點

  • 「十三五」裝備工業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挺起中國工業「脊梁」
    7年位居全球第一,首臺套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創造乙烯三機投料首次開車速度最快的世界記錄……這一連串的世界之「最」,展現了「十三五」期間我國裝備工業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裝備工業是工業的脊梁,是國之重器,涉及門類廣、產業鏈條長,其轉型升級對於我國整個工業體系的優化提升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十三五」時期是裝備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這五年來,裝備工業在製造強國建設進程中發揮了重要地支撐引領作用。
  • 湖南代表團擬以集體名義提出兩件建議:支持長株潭創建國家裝備製造...
    5月21日下午召開的湖南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擬以代表團集體名義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兩件建議,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支持長株潭創建國家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提升湖南製造業發展水平,為中部地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支持湖南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 向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挺進——湖南「十三五」工業經濟發展...
    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全國最大、產品類別國內最全,軌道交通裝備擁有國內最大的研發製造基地,智能網聯汽車躋身「國家隊」……「十三五」期間,湖南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重點培育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打造了一批在全國甚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名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勁動能。
  • ...湖南工業經濟發展底色——專訪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治平
    在「十三五」期間,我省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75家、國家級綠色園區7家、國家級綠色產品40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家。同時,以實施綠色項目建設為引領,培育製造業新優勢,加快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加快推進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建設,促進位造業綠色升級。2016-2018年,我省鐵建重工等18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支持。
  • 巡禮中國製造城市之湖南岳陽,嶽陽的超級央企國有民營製造業多強
    嶽陽是國務院首批沿江開放城市,長江中遊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經濟實力排名湖南省第二位,常住人口有近600萬,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城市。嶽陽市湖南省主要的工業和製造基地,你知道嶽陽的製造業實力有多強嗎?今天小鵬開啟巡禮湖南製造第一站,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嶽陽超級製造。
  • ...奮進新時代」之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經驗與啟示...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之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經驗與啟示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發布時間:2018-11-14 13:09:10  作者:李勇諭  【字體大小:大中小】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 「上天入地」湖南造
    回望「十三五」,湖南堅定貫徹製造強國戰略,全面推進位造強省建設,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專項行動,努力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挺起全省經濟發展的脊梁。  從2016年到2019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規模製造業增加值所佔比重超過9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均超過30%。2019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增速居全國第4位。「製造大省」加快向「製造強省」邁進。  今年,湖南經濟扛住風浪,製造業成為「壓艙石」。依託不斷夯實的產業基礎、有力有效的保障措施,我省工業經濟在全國率先企穩回升。
  • 壯大工業「筋骨」 挺起發展「脊梁」
    今年以來,大通區有效克服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等各種挑戰,堅持做細做實做優服務,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充分發揮智能製造產業優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增強優勢產業、擴大新興產業,推動全區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回顧
    重溫40年改革開放昂首闊步新徵程  曹庭瑞在致辭中談到,改革開放的浩蕩浪潮,讓中國融入廣闊世界,讓世界發現新的中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改革洪流中,中國紡織工業主動融入全球化潮流,把握住了機遇,也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今天,站在全新的歷史關口,面對新的、複雜的內外形勢,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更甚於40年前,需要我們繼續付出加倍的努力。
  • 湖南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正是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創新,我們一次次打破世界水稻單產紀錄,推動了學科發展乃至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改革開放40年,湖南人從基本溫飽走向全面小康,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的,我始終相信中國的出路在於改革。」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穩根說,三一集團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成長,迄今已建立了13家海外工廠,業務擴展到128個國家。
  • 校企融合促轉型 湖南工業職院畢業生「組團」服務機械裝備製造業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網長沙8月10日電 「前有已成為高層管理人員、技術骨幹人員的學長,後有剛剛畢業正奮起追趕的學弟,我得找準定位,繼續努力拼搏,可不能給『工院人』丟面子!」在剛剛結束的中聯重科混凝土泵送機械分公司服務部半年度工作總結會上,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機制專業畢業生李增,在現場聽著同科室優秀前輩的工作總結心生敬佩,同時給自己加油打氣。
  • 智能製造,湖南何以風生水起——聚焦2019年湖南經濟亮點之四
    這背後,市場「無形之手」在逼迫,省委、省政府更是以強有力的「有形之手」,從頂層開始,一項項政策、一個個務實的舉措落地生根——阿瑞食品是湖南最新認定的省級智能製造示範企業;蘇科智能在場地、人才、稅收等方面均得到了政府優惠和支持;遠大住工智能工廠是「國字號」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2016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首次明確提出「
  • 高位布局 智贏未來——裝備製造業挺起湖北工業脊梁(下)
    該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作為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湖北有著發展裝備製造業的堅實基礎,但也有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迫切要求:以技術水平見長,但產業化步伐有待加快;傳統存量較大,亟待轉型升級;新興勢力正在萌芽,力量還不夠強大;體制創新逐步推進,但機制沒有江浙活……  前有標兵,後有追兵。以裝備製造提升湖北製造水平、引領實體經濟發展,時不我待。  省委、省政府高位布局,搶佔先機。
  • ...奮力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 ——湖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2016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把「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確定為引領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總戰略。「十三五」以來,創新與開放,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驅動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發展願景加快實現。  以建設創新型省份為統攬,以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重點,湖南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 「數字孿生」來了!是真的,湖南人的生活將再次顛覆!
    其實,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在孕育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今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了8點意見,首先提到的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為湖南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 ...工業經濟發展底色 ——專訪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治平
    在2020湖南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為充分展現湖南省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綠色建設發展成果。人民網專訪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治平,了解湖南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豐碩成果,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
  • 直播丨2019年郴州市工業產品展銷對接會開幕式
    0+1新湖南郴州頻道報導10-11 11:15今天上午,2019年郴州市工業產品展銷對接活動在該市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在二樓的機械裝備展區中,湖南九翊雲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門庭若市。1+1新湖南郴州頻道報導10-11 09:10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寶林在致辭中說,近年來,郴州市認真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製造強省建設,工業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優,經濟質量不斷提升,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和支撐。
  • ...奮進新時代·三湘歷程——慶祝改革開放40年】2004年:湖南加入...
    2004年—— 湖南加入泛珠合作「朋友圈」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事件】 2004年,湖南組團參加首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和「泛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與福建、為了選好找準項目,他們多方了解各地的偏好,結合湖南的資源稟賦,挑選了一批既有合作基礎、又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拳頭產品和特色服務,作為湖南首次參會的「招牌」項目。 2004年6月,以「合作發展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簡稱「泛珠論壇」)在羊城廣州盛大開幕。
  • 國機集團在改革開放中誕生和成長
    改革開放中誕生和成長1997年1月,國機集團以原機械工業部部屬的26家工貿公司為基礎組建而成。她是中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順應了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開啟的體制改革大潮。國機集團成立之初就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管理體制和資源結構是諸多問題的焦點。
  • 長沙怎麼幹: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從租賃廠房的作坊式企業,發展到現在的國際化企業集團,山河智能成立21年時間,營收增長超過1000倍,年均增長率超過40%。  「我們從2005年就開始專注智能化研究,2007年推出首款智能遙控挖掘機,目前5G智能遙控挖掘機已率先批量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