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揭示為什麼線粒體不能通過父系遺傳
科學家揭示為什麼線粒體不能通過父系遺傳 2016-06-26 新華網 林小春 【字體:一個國際團隊6月24日說,他們探清了為什麼線粒體DNA不能通過父親的精子,而只能通過母親的卵子遺傳給後代。 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 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當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精子中的線粒體會啟動一套自毀機制。如果延遲這套機制發揮作用,那麼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胚胎存活可能性降低。
-
最新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
近日發表在PNAS 《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線粒體可由父系遺傳。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黃濤生博士和梅奧診所的Paldeep Atwal博士稱他們在三個家庭中發現了mtDNA雙親遺傳。
-
PNAS:線粒體DNA不僅遺傳自母親,也遺傳自父親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的線粒體僅繼承於母親,而父親精子中的線粒體在受精後已經被破壞,因而對線粒體疾病的研究多局限於母系遺傳。近日,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公認的mtDNA遺傳規律存在不足,父系mtDNA在少數情況下仍可遺傳後代!換言之,mtDNA遺傳並非母親「特權」,父親也可為子女mtDNA添磚加瓦!
-
科學家發現人類線粒體DNA的雙親遺傳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等科研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Biparent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Humans」的文章,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人類線粒體
-
華人科學家證實,父親也可以將線粒體DNA遺傳給後代
線粒體的這種遺傳特徵,讓我們認識到線粒體異常導致的遺傳病,只能通過母親遺傳給後代。此外,這個特點還能幫助人類尋找我們共同的祖奶奶。 如果不是因為測序技術的進步,以及黃教授團隊的膽大心細,我們可能還認為在人類社會線粒體不存在父系遺傳。 事情是這樣的。
-
為何我們只遺傳母親的線粒體?清華薛定和港中文姜秉昊教授Nature...
最近,清華大學薛定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姜秉昊教授的聯合課題組在線粒體遺傳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他們以線蟲為模式生物發現了調節父系線粒體選擇性清除的一個關鍵機制,即線粒體分裂和融合之間的平衡。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線粒體DNA有時也會來自父親
在一項重寫教科書的開創性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線粒體DNA父系遺傳的證據。直到最近,人們一直認為線粒體DNA只能繼承自母親。作者們寫道:「這項研究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對線粒體遺傳的普遍看法,並有可能開闢線粒體醫學的新領域。」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美媒:旨在避免線粒體遺傳病的「一父兩母」技術存在潛在風險
新華網華盛頓5月19日消息,「一父兩母」人工授精技術旨在避免線粒體遺傳病,但誕生的嬰兒擁有3個人的遺傳物質。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父系遺傳標記指明破案方向"其實,DNA-Y染色體檢驗並不是新技術,在親子鑑定中已經應用很多年。不過DNA-Y染色體檢驗有父系遺傳特點,因而可幫助警方發現案犯所在的家族,進而縮小排查範圍。"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鄧亞軍表示。就像中國人的家族譜中只出現男性後代的名字一樣,Y染色體也是只在家族男性中遺傳。
-
線粒體也能來自父親—新聞—科學網
但如今,美國的醫生在3個不同家庭中辨別出十幾個從父母雙方那裡繼承線粒體的人。 這些人似乎是常規之外的極罕見個例,可能的原因是其所在家庭含有一種突變,而該突變會擾亂通常阻止父親線粒體遺傳給後代的機制。 線粒體產生細胞運行所需的能量,而包括精子和卵子在內的每個人類細胞都含有很多線粒體。然而,儘管父親的線粒體確實能進入卵子,但在人類體內,它們攜帶一種標記其被摧毀的化學標籤。
-
父本線粒體DNA也能遺傳給後代
也有科學家提出了mtDNA父系遺傳的疑議,並在羊、蒼蠅和老鼠身上得到了證實。但在人類中卻一直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相關證據。不過,最近的一項新研究找到了人類mtDNA雙親遺傳的多個實例,也許mtDNA真的可以由父親遺傳給後代!11月26日,PNAS期刊刊登了這一最新發現,科學家通過對具有神秘症狀的個體及其親屬的線粒體進行測序,發現了mtDNA父系遺傳證據。
-
線粒體 DNA 之謎被揭開:為啥只能通過媽媽遺傳?
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負責研究的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薛定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解釋說,父本線粒體存在於精子裡,而精子需要線粒體產生大量能量用以在遊動中與其他精子競爭。在大負荷的情況下,線粒體產生了很多氧自由基,這些氧自由基能誘導線粒體DNA發生突變,所以大自然進化出一套機制將來自父親的線粒體從受精卵中清除掉。
-
Biol Psychiatry 80萬的數據研究:自閉症遺傳風險是母系>父系...
1,自閉症遺傳的風險:母系>父系?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家族高度遺傳的疾病,其公認的一個流行病學特徵是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女性保護作用使女性個體遺傳負荷發展成為孤獨症的閾值(threshold)高於男性,她們需要更高的遺傳負荷才能被診斷為自閉症。如果這種女性保護作用能解釋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性別偏倚,那麼這就意味著有自閉症家族病史中未受影響的女性個體可能比未受影響的男性家庭成員攜帶並默默地傳遞更大比例的遺傳傾向,尤其是放大了其男性後代的復發率。
-
線粒體DNA竟然也能遺傳自父親,這對遺傳學意味著什麼?
這顛覆了我們對一個基本「真相」的科學理解,並為更好地治療線粒體疾病開闢了新的可能性,給許多正遭受毀滅性折磨的家庭帶來希望。 線粒體遺傳 線粒體將我們攝入的糖、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細胞用來為自身提供能量的分子。
-
古線粒體基因組證實5200年前青藏高原人群對現代西藏人群有遺傳貢獻
古線粒體基因組證實5200年前青藏高原人群對現代西藏人群有遺傳貢獻新華社拉薩3月20日電中科院古脊椎所微信公眾號20日發布科研速報稱,3月18日《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在線發表文章指出,由我國科學家聯合科學考古人員完成的關於距今5200到300
-
玻里尼西亞人Y染色體測序數據:父系基因型O-AM00476的全血統分析
研究者報導了一組玻里尼西亞的古人基因組數據和現代玻里尼西亞人的基因組數據,其中通過捕獲測序獲得了高質量的Y染色體測序信息,可以用於父系祖源的深入分析。此前,大美基因Y染色體分型系統對下載編號為ERR2134225的玻里尼西亞人樣本進行Y染色體的父系祖源分析,結果顯示,該樣本屬於單倍體群O2a2b2a2b2a,攜帶AM00476等系列突變標記,是南島語系族群的重要父系遺傳標記。同時,其母系也攜帶南島語族常見線粒體DNA標記B4a1a1c。
-
一種特殊的糖尿病——線粒體糖尿病
在聽完小林的自述病情後,醫生先詢問了下小林的母親、外婆那一系的親戚是否有糖尿病,且具有聽力下降病史。在小林驚訝的說確實都有後,醫生安排小林做了檢查。最後,醫生拿著報告單和小林說,他得了糖尿病,並且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糖尿病,叫做線粒體糖尿病,正式名字叫做母系遺傳的糖尿病伴耳聾(MIDD)。
-
線粒體和葉綠體
而線粒體的祖先是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可以利用體內三竣酸循環的酶系和電子傳遞鏈在有氧條件下將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進一步分解,釋放更高的能量。這種細菌被原始真核細胞吞噬以後,有可能在長期互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現在的線粒體。與此類似,葉綠體的祖先推測是原核生物的藍細菌,即藍藻。它被原始真核細胞攝入後,在共生關係中,逐漸演化為葉綠體。
-
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起源
內共生起源學說認為,線粒體和葉綠體分別起源於原始真核細胞內共生的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菌和進行光能自養的藍細菌。該學說認為真核細胞的祖先是一種體積巨大、不需氧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通過糖酵解獲取能量。而線粒體的祖先是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可以利用體內三羧酸循環的酶系和電子傳遞鏈在有氧條件下將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進一步分解,釋放更高的能量。
-
父母遺傳作用不對等 運動能力或隨媽
那麼從遺傳角度來說,在塑造我們個人方面,父親和母親誰的功勞更大一點呢?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稱,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解釋:孩子從父母哪一方那裡遺傳的基因總數更多?或者哪一方的基因貢獻更大?無論從哪種解釋來說,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答案不會是剛好一人一半——50/50。運動能力或隨媽我們的運動能力或隨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