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蒜收購價0.5元,河南200多萬畝大蒜賠錢,農民怎麼生活?

2020-12-19 曦說職場

最近有個熱門問題,說的是今年的新蒜收購價格只在五毛一斤左右,一畝地得虧一斤。河南二百多萬畝地的菜農,今年賠錢生活艱難。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心裡真不是滋味。河南200多萬畝大蒜賠錢,有多少蒜農會賠的」傾家蕩產」,他們辛辛苦苦忙碌了大半年,連血汗錢都賠進去了。

當他們看到滿地的大蒜賣不出去,甚至爛在地裡,他們的內心是多麼悽涼!

有的人會說,大蒜掙錢的時候他們怎麼不叫喚了,現在賠錢開始叫喚了。我想說這些人站著說話不喊腰疼,你們根本不了解蒜農的苦衷。

有時大蒜價格上去了,但真正掙錢的不是蒜農,而是那些有雄厚資金、控制著大蒜的市場的「二道販子」,蒜農掙的僅僅就是一些血汗錢。

就像今年的豬肉價格,漲的簡直就是天價,然而養豬人的收入卻並不高,大部分的錢都被那些控制市場的」豬販子」掙去了。

由此可見,廣大的蒜農是賠不起錢的,一旦賠了,他們就會跌進萬丈深淵。

還有人說,賠了怪誰呢?都怪蒜農自己,一見今年大蒜掙錢了,明年一骨碌全種大蒜,沒有預見性和科學性。

其實說這些話的人看似站在制高點上,理論上說的也非常到位,其實是說了外行話。

你想想,種了幾十年大蒜的蒜農,難道他們沒有你有經驗嗎?

即使一兩個人沒有經驗,那行內的高手多的是,難道他們還沒有你一個外行懂?市場風雲變幻,世事難料、天災人禍是常有的事。你能想到今年會突發疫情嗎?

應當說這次疫情對大蒜市場是致命的影響。 還有人在底下評論時說,現在價格低,把大蒜存起來,到價高時再出售不就行了嘛,其實這又是外行話。

因為庫存大蒜需要很大的成本,等你存上半年,也許庫存的費用就高於大蒜的價值了,何況今年大蒜價格低是由國際大市場決定的。

講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知道這些蒜農該怎樣生活了吧。

相關焦點

  • 河南幾百萬畝大蒜賠錢賣,今年為啥蒜價低?該如何應對?
    我們山東人都喜歡吃大蒜,人家四川人是無辣不歡,我們家是無蒜不歡,不管吃啥都要就瓣大蒜,不過吃大蒜倒是也對身體好,消炎殺菌很不錯。但是大蒜前幾年一直不便宜,所以有了「蒜你狠」的稱號,然而今年大蒜的價格卻很低。
  • 記者調查|大蒜再遇「蒜周期」 蒜農收益如何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劉紅濤 尚傑/文 尚傑/圖片、攝像近年來,隨著價格的暴跌、暴漲再暴跌,大蒜呈現出獨特的「蒜周期」。如今,大蒜市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高一年,低三年,穩三年」。當下正是新蒜上市季節,今年蒜價走勢如何?蒜農種植效益怎樣?
  • 2020年大蒜行情如何,蒜農說6毛賣不掉,為何?
    今年大蒜的價格一跌再跌,不少地區蒜農的大蒜已經開挖上市。但是今年整體行情跟去年大有不同,現在比如河南中牟、杞縣,其他地方比如聊城、邳州等地早熟大蒜已經上市。蒜商依然像往年一樣走到田間地頭觀看大蒜行情,但是現在普遍開價6毛一斤,6毛5一斤,質量特別好的就賣7毛5一斤,不管怎麼這樣的價格確實低,那麼後期價格又會如何呢?
  • 農民幹買賣投資分析、談冷庫儲存大蒜、蒜苔、土豆
    在上兩年,也就是2005年和2006年,這兩年連續兩年賺錢,一個冷庫洞子儲存80萬斤大蒜,每斤賺一元多,一洞子蒜穩拿一百萬元。這樣一來,種蒜的農民、和存蒜的老闆都積極性倍增。 2007年大蒜又豐收了,蒜農們很明白,大蒜連續兩年賣了好價錢,第三年,蒜農一定多種多投入,這一年必供大於求,單價穩定在0.5元就不孬。
  • 開封蒜農希望大蒜價格回歸正常軌道:蒜了吧,別再炒作
    去年一斤幹蒜兩元多,今年蒜的價格確實下滑了不少,一是種蒜面積比去年的大,二是去年冷庫囤的蒜也多,蒜販子囤積的蒜太多了,沒有處理完。現在鮮蒜還沒下來,得再過一周,估計鮮蒜才能下來。"多地小麥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雨天的影響,而正至緊張收蒜的時候,連天的陰雨讓杞縣五裡河鄉楊莊的種蒜大戶柳師傅心中非常鬱悶。 5月2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柳師傅承包的蒜地,坐在地裡的柳師傅正在收拾從地裡剜出來的大蒜。"今年我種了三十畝蒜,每畝一般要用三袋複合肥,大概需要500多元,蒜種每畝需要300多斤,一般一斤2元或3元,每畝不算人工都1000多元了。
  • 新蒜上市價格大跌,僅兩年間「蒜你狠」為何變為「蒜你慘」?
    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新蒜和冷庫儲存的大蒜均有銷售,大蒜批發均價目前為每公斤4.1元,去年同期為每公斤15.5元。周錦臣在市場做大蒜生意已經有21年了,他告訴記者,現在大蒜交易還沒有到高峰期,估計到六月初來自安徽、河南、江蘇、山東的大蒜會大面積上市。
  • 河南中牟大蒜銷售遇阻,蒜價最低跌至6毛1斤
    5月11日,記者在中牟採訪中了解到,今年田間地頭的鮮蒜收購價,大多在七八毛一斤,質量和個頭稍小一些的新蒜,6毛錢一斤就能買到,批發價甚至低到每斤5毛錢。今年鮮蒜的批發價每斤最低六毛錢左右在韓寺鎮大洪村,村民王師傅正在收穫自家的大蒜。他今年種了3畝大蒜,畝產鮮蒜4000斤左右。
  • 臨潁縣臺陳鎮:萬畝綠色大蒜喜獲豐收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潘中豪時下,正是大蒜收穫季節,在臺陳鎮萬畝大蒜產地的田間地頭,蒜農們正忙著採收、裝車、銷售,到處都是蒜農收穫大蒜的忙碌景象,優質大蒜喜獲豐收讓蒜農們個個笑逐顏開,每天來收購大蒜的客商絡繹不絕,少則500餘人,最多的時候達到
  • 今年高攀不起的「蔥、姜、蒜」,明年行情會怎樣?農民需要謹慎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今年農副產品可謂是風光無限好,不管是糧食的行情,節節攀升之外,另外,蔬菜的價格也讓很多消費者高攀不起,價格上漲比較厲害的最屬生薑和大蒜了,在深圳白泥坑農貿批發市場,生薑的價格在五月份的時候,當時才4.5元一斤,但是到了11月的時候,生薑的價格就上漲到了12元一斤
  • 臨近過節,除蔥姜蒜外,4大蔬菜價格也大漲,菜價季節性反彈開始
    2、大蒜今年的大蒜行情反轉最大,5月份剛上市時,低頭收購價跌到了6毛左右,種植戶的虧損比較大,一畝地虧了500元左右。誰知9月份過後,大蒜行情持續反彈上漲,一方面是冷蒜的庫存消耗加速,一方面是它的殺菌作用,讓其在市場上備受需求,出口的大蒜量也在增多,1/3的大蒜庫存已清。
  • "蒜你狠"變算得精 蒜農待價而沽 蒜商減少收購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各自收益,產地種植戶與蒜商也在心理價位上進行著「博弈」,導致新蒜走貨量不及去年同期,也令今年新蒜的市場行情充滿變數。市場批發量下滑兩成多昨日中午,當記者來到觀農貿盤溪蔬菜批發市場大蒜交易區見到老闆倪曉紅時,她正在「悠閒」地看連續劇。「我現在賣一斤新蒜還要倒虧0.5元。」
  • 平度11萬畝蒜薹上市,開市每斤2元左右
    眼下,平度市仁兆鎮的田間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蒜農們正在忙碌收穫蒜薹,雖然,一開市價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但是大蒜種植戶因為有了蒜薹保險卻多數不擔心。價格有保險,農戶吃了「定心丸」平度市是膠東大蒜主產區,全市11萬畝大蒜,其中仁兆鎮就佔6萬多畝,2017年,為進一步保障農戶種植大蒜的財產安全,平度市政府創新「農創平度」內涵,把群眾呼聲較高的蒜薹列於綜合改革項目,把「蒜薹目標價格」納入價格指數保險。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當下也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上市就幾百萬噸,今年的大豐收,辣椒品種都不錯,同比去年產量就增加了一倍左右,可是,去年辣椒真的不愁賣,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其價格也能如農民所願,一斤可以賣到5元左右,但是,今年真的不比往年,一上市就出現了滯銷,銷售緩慢,價格也是非常辣手,從剛上市2元一斤,現如今卻跌落至1.5一斤,老農看了都辣眼睛。
  • 這麼便宜大白菜0.15元一斤,農民一畝虧數百元,聽聽網民怎麼說
    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平均價格0.15元一斤,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有農產品行業官員表示,大白菜一畝地虧300~500元。菜農一畝地虧400元近日,河北玉田縣的菜農焦志利介紹,11月13日砍收了12萬斤左右大白菜,「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 生薑批發單價從9.6元跌至0.7元 創近10年最低
    東方網11月7日消息:去年飆升的姜價今年遭遇大「跳水」,產地市場批發價格從最高的9.6元/公斤暴跌至0.7元/公斤,達到近10年的最低水平。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今年以來生薑價格一路下滑,10月份,全國批發市場生薑批發均價為3.91元/公斤,環比跌9%,同比跌59.3%,部分地區姜農損失慘重。
  • 大蒜價格一路飛漲,每公斤超過8元,蒜農說高潮還未到,你怎麼看
    2019年大蒜上市以來,高開高走,價格一路上漲,小小的蒜疙瘩,成了金疙瘩。5月30日,有「中國蒜都」之稱的金鄉大蒜交易市場,上好的幹蒜價格每公斤8.8元, 而大蒜剛上市時溼蒜每公斤4元,折算成幹蒜約每公斤6元,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漲了近三成。
  • 「蒜你狠」又來了 每斤15元價格創新高
    日前,南京市民逛菜場時發現,市場上陳蒜的零售價14-15元/斤。5月1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物價局價格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近期蔬菜總體價格呈現下降態勢,但蒜頭價格創歷史新高。另外,近期雞蛋價格跌破3元,創下近11年來新低。   炒雞蛋、蒸雞蛋、煮雞蛋,你喜歡吃哪種?
  • 今年大白菜價格波動特別大
    借力韓國「泡菜危機」,今年的白菜價格一路飆升,*熱銷時一車20多噸的大白菜2到3小時就被「搶光」。  張喜來給中國證券報記者算了一筆他收購白菜的成本帳:收購價0.45元/斤、人工代收費0.02元/斤、裝車費0.01元/斤、運費0.08元/斤、人工包裝以及材料0.06元/斤、市場管理費0.02元/斤、損耗0.02元/斤,保本價0.66元/斤。
  • 山東60萬畝大蒜產區牽手村淘 白蒜頭變「黑富帥」助農民增收
    剝開表層的薄皮,通體烏黑的肉身能看到慄子一般的紋路,口感柔軟又略帶些甜酸……當一顆普通的大蒜在發酵60到90天後,已經沒有了原本刺激性的辣味,儘管外觀並不出眾,卻是很多人喜歡的健康食品。這兩天,山東金鄉60多萬畝大蒜,計劃通過農村淘寶進駐天貓,其中不僅有最常見的白蒜頭,更有經過發酵變身的「黑富帥」。12月26日,阿里巴巴與山東省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針對農村電商,山東將與阿里巴巴供應鏈品牌淘鄉甜合作,把更多的當地特產供給全國消費者,山東大蒜就是其中之一。
  • 農民辦起大農場 5000畝土地年入過200萬(組圖)
    這些土地屬於膠州最大的家庭農場經營面積達5030畝的鴻飛大沽河農場,負責人是李哥莊鎮紀家莊村48歲的農民王興遷。  「膠州的企業越來越多,很多人不願意種地而出去打工,閒著怪可惜的,但我覺得種地永遠不會過時,就把別人不願種的地租了過來 。」王興遷對土地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就想著發展美國式的機械化大農場。  從起步到發展到5000多畝的規模,王興遷歷經了5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