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跌到負值不影響消費復甦進程

2020-12-15 證券時報網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漲幅比上個月下降1個百分點,是近11年來首次跌到負值。價格是供需作用的結果,物價的走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消費需求偏弱,還未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不過,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就處於復甦階段,消費正在緩慢恢復,這一邏輯還在延續。CPI的走低不意味著當前消費的走弱,也不會影響經濟復甦進程。未來消費價格走勢有三個主要看點:

一是豬肉價格對CPI的下拉影響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11月份CPI同比跌入負值,主要受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下降、原油相關消費價格走低以及「翹尾因素」減弱三個因素共同影響。其中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食品價格的短期波動走低,而影響食品價格的最大因素是豬肉價格回落。近期豬肉價格環比明顯回落,11月份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為39.4元/公斤,CPI豬肉價格環比為-6.5%。從同比來看,11月份豬肉價格同比為-12.5%,比上個月大幅下降9.7個百分點,成為食品價格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豬肉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為-0.6個百分點,低於CPI降幅,意味著剔除豬肉價格以外的CPI同比是正增長的。因此,豬周期成為影響當前CPI走勢的主線,平抑和去除豬周期波動對物價的影響之後,當前還未出現通縮的情況。

當前豬肉價格同比降幅擴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隨著生豬存欄和出欄量大幅增加,2020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走低;二是前期豬肉價格衝高,導致豬肉價格同比基數顯著上升。受高基數的影響,預計豬肉價格同比負增長趨勢將延續到2021年一季度,會導致CPI持續處於低位。從生豬生產周期來看,預計2021年二季度之後生豬供給將走穩或略有回落。在不出現豬肉供需狀況異常變動的情況下,二季度之後供給走穩回落疊加肉價基數降低,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回穩上升。那麼,受豬周期下拉影響的CPI也將逐漸回升。

二是原油價格對物價的影響可能從下拉轉變為抬升。原油相關消費價格走低是影響CPI跌至負值的另一重要原因。11月份非食品價格漲幅略有下降到-0.1%,其中主要是原油相關消費價格走低所致。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17.6%,降幅是非食品類別裡最大的一項,油價對CPI的下拉作用很明顯。一是疫情導致戶外消費萎縮,交通用燃油需求偏弱;二是前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當前逐漸傳導到國內需求端,帶來輸入性能源價格通縮情況;三是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原油等初級能源產品進口價格。

預計原油價格對物價的下拉作用很快結束,轉而對物價形成一定的抬升作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仍然是負增長,但降幅逐漸收窄,預計2021年一季度就將出現正增長。2021年全球經濟將整體復甦,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原油價格可能明顯上漲,鐵礦砂、橡膠、金屬原料等商品價格上漲的概率也加大。11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經明顯回升,WTI原油、OPEC一攬子原油價格已經上漲到高於4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接近47美元/桶左右,未來可能進一步上升。隨之,與原油相關的消費產品價格也將同比由負轉正。

三是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外的核心消費價格有上升預期。物價的短期波動受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影響很大。為了掌握更為精準、穩定的需求狀況,觀察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尤為重要。雖然11月份CPI顯著走低,然而核心CPI同比漲幅保持在0.5%,已連續5個月走平,並沒有走弱之勢。國內經濟復甦勢頭已經明確,服務業生產和需求逐漸改善,服務類價格趨於上升,線下實物類消費也趨於活躍,核心消費價格的上升預期逐漸增強,將對CPI形成一定支撐。

因此,當前CPI走低主要是受豬肉價格和原油價格影響,並不意味著核心需求走弱,也不會改變經濟復甦的邏輯。由於近期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將處於低位,2021年一季度CPI可能保持負增長狀態。隨著核心消費需求的改善,二季度之後CPI就可能回到正增長,物價走勢將回歸與經濟復甦保持同步。上一次CPI出現負增長是在11年前的2009年,當時通縮狀況延續了9個月。這一次CPI出現負值與上一次有較大的差異,預計負增長狀況延續時間將短於2009年。

此外,預計2021年消費增速將顯著走高。CPI的下降會影響名義消費增速,但不會改變消費恢復性增長的邏輯。2021年經濟運行中的疫情因素將會淡化,經濟的重啟與新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脈絡。一方面疫情導致2020年消費受到一定衝擊,另一方面消費需求將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綜合預計2021年消費將顯著回升到兩位數增長。

從消費填坑的角度來看,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和2021年消費增長需要合在一起分析。考慮到受疫情衝擊而損失的部分消費需求難以挽回,預計2020年和2021年平均消費增速將顯著低於2019年的8%,可能在5%左右。由於2020年消費呈負增長,那麼2021年消費增速要大於5%的兩倍才能把2020年的坑填上,這就意味著增速將達到兩位數。

從主要消費類別來看,疫情導致線下消費顯著萎縮,而線上消費則快速增長。2021年這一邏輯將反轉,線上消費增速將放緩,而線下消費有望大幅回升。特別是餐飲住宿、批發零售、交運倉儲、旅遊服務等受疫情衝擊較大的線下行業,恢復彈性很強,2021年同比增速可能較高,支撐全年消費增速加快。此外,各類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大量出臺,特別是新能源車消費刺激力度較大,汽車類消費將是重點關注領域。疫情導致大量商品房裝修延後,那麼疫情好轉之後家具、家電、裝潢等消費將明顯好轉。即便房地產政策收緊,預計明年房地產後續消費領域也不會差。

相關焦點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9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民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竟然出現了負值,這是個非常罕見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最近11年以來的新低,-0.5%其實在經濟性的意義上就已經進入了通縮,只不過這一次的通縮可能跟之前歷史上的通縮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窮人的通縮和富人的通脹。
  • CPI創新高,PPI為負值,對市場影響幾何?
    來源:不執著財經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其中,9月CPI同比增長3%,創下近6年以來新高。PPI方面,9月PPI同比下降1.2%,較前值繼續回落0.4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7月以來新低。9月份CPI突破3%目標線,主要是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6.9%,影響CPI上漲約2.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69.3%,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
  • 11月CPI指數下降0.5%,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最大
    在頭條熱榜中,11月CPI同比下降0.5%引起市場熱議,全國居民消費指數下降0.5%,農村和城市消費價格都有不同比例下降,消費指數下降意味著什麼?,全球都進入一個貨幣刺激計劃中,我們也在第二季度在開始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和消費復甦,今年前三季度食品,消費服務價格的上漲,與流動性刺激有關,也可以理解為溫和的通脹,刺激經濟復甦和二消費增長。
  • CPI為負值未必就是通縮
    2020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負增長區間。市場擔憂通縮的聲音出現,認為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必要性增加,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從分類數據看,2020年11月,食品價格分項同比下降2.0%,漲幅比上月回落4.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2.5%,降幅較上月擴大近10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60%,受到豬肉價格下跌拖累,雞蛋、雞肉和鴨肉的同比價格分別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擴大,進一步拖累了CPI下跌。
  • CPI同比跌至負值意味著什麼?中信證券宏觀:正緩解可能要到明年2季度
    核心通脹和服務業CPI同比仍保持穩定,因此CPI通縮並不意味著國內基本面的走弱,同時考慮到是食品供給端擾動造成的影響,短期貨幣政策或不會因此作出調整。PPI負增長繼續收窄,11月同比下跌1.5%。大宗商品價格環比普遍顯著上漲,我們持續看好未來一段時間工業品價格的上漲趨勢,預計明年1季度PPI同比可能會轉正。
  • 齊俊傑:物價指數CPI卸妝之後轉為負值!這是要通縮了?對我們有哪些...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齊俊傑昨天很多小夥伴都被物價CPI的數據給驚呆了,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竟然是負的0.5%,年初的時候CPI還曾經高達5.4%,這一年下來,從通脹的擔憂開始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
    本報綜合消息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與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罕見地同步進入負增長區間。「二師兄」拉低CPI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而上一次CPI出現同比下降還是在2009年10月。
  • 11月社融增速下滑,CPI十年來首現負值(12月7日-12月13日)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系近十年來首次落入負值區間;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5%,跌幅較上期有所收收縮。商品市場本周南華商品指數上漲1.95%,日均成交額較上周增加5.58%。貴金屬板塊全部下跌,其餘板塊均漲跌互現。
  • 2018年中國cpi指數是多少?全年我國cpi上漲創五年高點
    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採集的七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12月CPI同比上漲2.1%,PPI同比上漲1.5%。  分析師指出,12月CPI漲幅走低主要受油價等非食品價格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月內經歷三次較大幅度下調,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到1.7%,是近兩年以來首次回到2%以內。
  • 時隔11年,CPI再度落入負值空間,通貨緊縮要來了嗎?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一個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
  • 同比上漲0.5%,10月份CPI時隔42個月再回「1」以內——核心CPI顯示...
    1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自2017年3月份以來時隔42個月首次回到「1」以內;PPI同比下降2.1%,環比持平。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政府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一個數據,是一個反映城鄉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對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調整和節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標作用。
  • 海外宏觀展望之經濟篇:復甦的主旋律
    整體經濟恢復較為緩慢且失業率高企,疊加脫歐後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並不順利的影響,整體經濟復甦進程顯得相當脆弱。  德國經濟方面,工業部門復甦的速度以及韌性超過預期,後續復甦的持續力關鍵在於外部需求能否同步修復。
  • 疫情料拖累中國1-2月進出口同比雙位數下跌 CPI維持「5」字頭
    ;疫情導致部分必需品價格上漲,但對需求減弱的影響更大,預計2月CPI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5時代」的高位,PPI則降至負值。他並稱,復工進度也使得運輸能力有一定瓶頸,因此總體而言進出口都受到明顯負面影響,出口所受影響更大,並且新冠疫情的發酵對全球有溢出效應,打壓了全球製造業復甦和價格回升的苗頭。外需和海外疫情發酵所帶來的供需問題可能加劇,全球貿易形勢不容樂觀,疊加去年3月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基數,預計3月進出口增速繼續下降。
  • 美國原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 油價為何暴跌到負數?
    美國原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美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是怎麼回事?油價還能是負的?4月21日消息,NYMEX 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下跌55.9美元,跌幅305.97%。
  • 解讀10月經濟數據:結構性分化難擋復甦趨勢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前期復甦過程中的消費、服務業等薄弱部門正在逐步「接棒」工業和投資部門,而消費和服務業等部門的順周期特徵更明顯,因而未來復甦的可持續性也可能較強。消費復甦的癥結點仍是結構分化在消費領域,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但依然低於預期(5.2%)。難能可貴的是,10月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11月CPI同比下降0.5% CPI指數對股市的影響
    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A股三大指數悉數下挫!但外資繼續掃貨
    一方面,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但另一方面,人民幣繼續大漲,升破6.5關口,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周三,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也是統計局公布該數據以來第4次轉負。
  • 專家預計PPI和CPI剪刀差將會繼續收窄
    國家統計局10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與環比漲幅均繼續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略有擴大,環比漲幅繼續回落。其中,自2019年2月份以來,CPI同比增速重回「1」時代。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因此,cpi上漲意味著經濟的不穩定,市場經濟的動蕩,將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cpi水平應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不宜過度上漲或下降。什麼是cpi指數?cpi下降意味著什麼意思?cpi下降表現為消費品物價下跌,人們的購買力上升,福利水平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