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執著財經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其中,9月CPI同比增長3%,創下近6年以來新高。PPI方面,9月PPI同比下降1.2%,較前值繼續回落0.4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7月以來新低。
9月份CPI突破3%目標線,主要是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6.9%,影響CPI上漲約2.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69.3%,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所以,導致CPI上漲主要是豬肉價格上漲,但是如果扣除豬肉價格上漲,其他CPI漲幅已經明顯放緩,甚至9月份同比增速僅為1.5%。
而9月份PPI下滑主要是來自去年同期翹尾因素的影響,而9月份PPI環比卻比上個月回升0.1個百分點,呈現正增長。導致9月PPI價格下滑主要是,生產資料同比下降2%,降幅較前值擴大0.7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處於通縮。導致工業品價格由漲轉跌的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0.2%。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由平轉降,下降1.1%。這說明實體製造業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面對這種「CPI高位+PPI為負」的模式,我們對當前國內經濟的解讀是,從生豬存欄和仔豬價格看,受非洲豬瘟和補貼不到位的影響,生豬供給缺口還在放大,會繼續帶動豬肉和替代品的漲價。肉類價格仍有上漲空間,2020年1月的春節CPI有可能漲破4%。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很大,但物價上漲趨勢已形成,未來貨幣政策有可能趨於收緊。
首先,CPI上漲,PPI為負。這說明了本輪CPI價格上漲主要是豬肉引領,而不是實體經濟復甦,帶動原材料進口需求上升,如果是實體經濟復甦,帶動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那國內的CPI、PPI則會同步上漲。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現在的基本面來看,並不支持股市、樓市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再者,CPI上漲超過3%警戒線,未來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所以貨幣政策將會收緊,信貸投放會得到收斂,下半年信貸投放將低於上半年,在這種情況下,預示了樓市、股市今年所剩第四季度內,已經很難有明顯的行情。投資者應該適時撤退,等到明年再看形勢再說。
最後,PPI為負,說明實體製造業不景氣,但同時CPI卻在不斷上升,國內經濟已經面臨滯漲的風險。此時,人民幣將承受較大的貶值壓力,而人民幣形成貶值趨勢後,會有一些國內外遊資拋售人民幣資產,換成美元資產,這就會導致國內股市和樓市下行壓力增加,並且缺乏流動性,而變得長期低迷不振。特別是房地產泡沫隨時被刺破的風險。
CPI突破3%大關,而PPI卻始終處於負值。說明物價在上漲,而實體經濟仍舊低迷,國內經濟面臨滯漲的風險。而對於股市、樓市來說,第四季度流動性會感到明顯不足,更多的資金會流出市場,國內經濟基本面也並不支持股市、樓市的長期走牛。預計今年的第四季度,國內股市、樓市難有絕佳表現。希望明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好轉,通脹回落,這樣資本市場才有可能再度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