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全球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

2020-12-10 騰訊網

在文章開始前,先簡單的說幾句。

這是一篇純科普內容,是自己之前研究癌症的時候學習的內容總結,也會有最前沿的診斷思路。

讀博的時候由於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所以用最常見的乳腺癌來練手熟悉組學研究(主要是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而乳腺癌的診斷可以說是入門的基礎,因為這涉及到了生物信息學分析中的前置條件劃分問題。藉此機會,我從頭到尾地學習了乳腺癌的診斷問題。因此,這部分內容算是一點個人的知識心得。

本文稍長,列了個簡單的提綱,各位可以酌情了解:

一、乳腺癌,女性第一高發的癌症。

癌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這種不受控制無限增殖的惡性腫瘤最後會導致人的死亡,且目前依然缺乏全面有效的根治辦法,因此很多人談癌色變。

不過,對於女同胞來說,可能最讓人擔心的就是乳腺癌了,以我國為例,根據發表在頂級期刊CA Cancer J Clin上的數據,儘管總體上我國高發的前三癌症是肺癌、胃癌和食管癌,但是如果單獨把女性拎出來看,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是乳腺癌[1]。

(圖源[1])

而這一情形,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如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統計,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2]。

不過乳腺癌總體上可以早發現早治療。研究數據顯示[1] ,乳腺癌導致的死亡近些年來呈現了一定的改觀,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乳腺癌診斷技術的改進和篩查的普及。

二、乳腺癌的診斷

診斷是應對乳腺癌的第一步。早診斷也是降低乳腺癌疾病危害的最佳途徑之一。

1,臨床診斷

臨床醫生的評估和體格檢測是乳腺癌診斷的第一道關口

除了因症狀及時就醫外,適齡女性朋友還應定期就診,進行乳腺癌的定期篩查。《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版》[3]中指出:我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年齡為45~54歲,建議普通人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

不過,僅靠臨床的體檢並不能確定乳腺癌。且對醫生經驗依賴很高,存在漏診風險,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常見的影像學檢測了。

2,影像學檢測

乳腺的影像學檢查一般常見的有三種,分別是鉬靶、超聲和核磁共振MRI這三者都是非侵入性的。三種檢查各有其特點,優勢互補,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下圖是三種影像學檢查的優缺點,大家可以參考下:

目前,乳腺癌的診斷,主要依賴上述三種技術手段。其中,鉬靶對鈣化敏感,超聲無輻射,MRI敏感性高。

針對上述檢查,放射科醫師協會達成共識,制定了BI-RADS分級[7],也就是通常報告單中會看到的幾級推薦,是指導醫生臨床決策的重要指標。具體如下:

一般情況下,1級表示安全,2、3級需要定期隨訪,而到了4級及以上,就需要進一步就診治療了

3、病理檢測

上述影像學檢查,本質上依然是一種間接的證據,而診斷乳腺癌的金標準是病理檢測。乳腺癌的病理檢測主要是檢測病理組織,獲取的方法主要是穿刺或者手術活檢,所以病理檢測是一種侵入型的診斷方式。

病理診斷報告中包括一系列分子病理指標。

其中,最重要的分子病理指標是激素受體 ( HR ) 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 HER2 ) 。

根據HR和HER2的陰性、陽性,乳腺癌可以分為4種分子分型,如下圖所示。其中HR+/HER2-是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佔據了乳腺癌新發病例的68%[8]。

(圖源[8])

除了上述指標,還有一個常見的病理指標Ki-67[9],這是細胞複製周期中的核抗原,主要出現在細胞的G1,S,G2和M期,Ki-67的陽性率越高,腫瘤增殖越快,惡性程度越高。

參考HR、HER2和Ki-67,還可以把乳腺癌分為:

綜合上述臨床、影像、病理檢查,可以評估腫瘤的分期情況,常見的比如TNM分期系統[10],這套系統已經有近80年的歷史,目前已經是全球臨床醫生和科學工作者公認的惡性腫瘤的分期標準辦法。

於是,T、N、M這三個指標組合起來,就可以劃定出乳腺癌的分期,比如I期是早期乳腺癌,IV期是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根據分期,可以很好地預估治療效果和復發風險,分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復發風險越低。

第三部分:乳腺癌診斷的前沿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乳腺癌檢測技術也在探索中,比如我當年研究乳腺癌的目的就是試圖尋找新的檢測辦法,即基於生物標記物的乳腺癌檢測。

典型的是多組學的研究,尤其是血液組學檢測[10]。血液生化是每個人體檢的基本組成,而血液更容易獲取,因此這給乳腺癌的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乳腺癌早期,血液中往往已經呈現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可以比病理變化更早的提示乳腺癌的發生。比如血液游離DNA(cell free DN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乳腺癌有預示作用。其原理如下圖所示,在於乳腺癌發展和治療過程中本身也會伴隨著部分腫瘤細胞的死亡,這些死亡腫瘤會釋放出微量變異DNA,通過高通量測序可以檢測到這些微量的DNA,從而可以為乳腺癌的檢測、治療和追蹤提供參考[11]。

(圖源網絡)

不過,這些技術目前還處於研發過程,標準化和認可還需要時間

但是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乳腺癌的檢測和診斷會越來越精準和高效。

1 Chen W , Zheng R , Baade P D ,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2 Wild, C. P., E. Weiderpass, and B. W. Stewart. "World cancer report: cancer research for cancer prevention."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20).

3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專業委員會遺傳性腫瘤標誌物協作組, and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專業委員會乳腺癌標誌物協作組. "復發/轉移性乳腺癌標誌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2019 年版)." 中國癌症防治雜誌 11.5 (2019): 363-374.

4 Tucker, Douglas M . Molybdenum target x-ray spectra: a semiempirical model.[J]. Medical Physics, 1991, 18(3):402-407.

5 Athanasiou A , Tardivon A , Ollivier L , et al. How to optimize breast ultrasound.[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9, 69(1):6-13.

6 Turnbull, Lindsay, Brown,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RI in breast cancer (COMICE) tri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0.

7 Liberman L , Menell J H .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J]. Radiol Clin North Am, 2002, 40(3):409-430.

8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breast-subtypes.html

9 Scholzen T , Gerdes J . The Ki-67 protein: from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J].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00, 182.

10 Wittekind C , Oberschmid B .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2010[J]. Der Pathologe, 2010, 31(5):333-338.

11 Miao Y , Fan Y , Zhang L , et al. Clinical value of plasma cfDNA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it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2019, 65(6):64-72.

相關焦點

  • 最新數據:乳腺癌躍居全球癌症新發病榜首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發病逐年遞增,年輕化趨勢明顯,提醒乳腺癌患者要早發現早治療。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梅書華)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一數據,讓很多女性朋友心中一驚,乳腺癌該怎麼預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可以預防,要早發現早治療。
  • WHO發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關於全球癌症負擔的最新估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已上升到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
  • 最新版中國癌症地圖 東北雲南為癌症高發地(圖)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脅,這些高發癌症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國家癌症登記中心陳萬青主任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教授為大家解讀新版「中國癌症地圖」。
  • 這些女性高發癌症,你可能真的了解不多!
    女性腫瘤發病率增高她們,因為癌症去世復旦女教師于娟(《此生未完成》作者),在31歲被查出乳腺癌晚期,醫生給她下了為期一年半的死亡通告,在這之前,她幾乎和每個同齡人一樣,熬夜工作、三餐紊亂、暴飲暴食。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女性發病首位為乳腺癌,每年發病約為30.4萬,宮頸癌作為女性高發癌症之一,每年發病約11.1萬。從數據上看,乳腺癌的發病人數大約是宮頸癌的三倍。近年來,乳腺癌和宮頸癌等女性癌症發病率逐年上升,並趨向年輕化,威脅女性健康。但很多人對這些癌症的防治知識並不了解!這些「所謂真相」都是誤區!
  • 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本報長沙訊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之前,肺癌一直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 39歲國家話劇院演員因卵巢癌病逝,女性高發癌症有哪些?
    近幾年,女性癌症患者的年齡越來越低,這些疾病與作息和壓力有很大關係。熬夜、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心情長期壓抑,導致內分泌問題,嚴重影響著女性的健康。 全球知名的CA雜誌曾發表《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在女性所患癌症中,發病率排前面的是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子宮癌、甲狀腺癌。
  • ...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肺癌|癌症|確診|篩查|乳房|...
    數據顯示:❖ 2020年全球1930萬人新確診癌症,近1000萬人死亡;❖ 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 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 乳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2840萬人被確診癌症。
  • 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 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原標題: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 「林黛玉」式女性易患乳腺癌 安醫大一附院辦講座現場釋疑
    「林黛玉」式女性是高發人群說起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安醫大一附院乳腺外科醫生王本忠用了著名的影星奧黛麗·赫本和陳曉旭作為實例說明。「我很喜歡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可惜卻因為延誤治療,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生命。」王醫生介紹,「林黛玉」式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忽略自身健康、睡眠不好、生活作息不規律、物質條件好。王醫生介紹,有數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達120萬,每年死亡人數達50萬。我國近十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增長了37%,死亡率以每年3%的幅度快速增長,遠遠超過肺癌成為我國近十年來死亡率增速最快的癌症。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新報告:乳腺癌成為世界第一大癌,適合國人的篩查標準來了!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預估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 癌症並非無法覺察,4種高發癌症的檢查方法,都總結清楚了
    癌症佔據死亡原因的首位,在這背後原因雖然是有很多,有一些原因更是我們人力不可抗拒的,比如說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汙染、病毒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等。雖然我們在癌症面前有時候是束手無策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癌症面前是無能為的。只要我們可以在癌症之前做好一些事情,結果可能就會是另外的書寫方式。
  • 不運動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風險較高?醫生從4個方面來解讀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每年我國也有超過30萬女性被查出乳腺癌,排全球第一。乳腺癌的出現人們總以為和基因遺傳有關,但是身體肥胖,內分泌不穩定等因素也可能導致乳腺癌。並且還有研究表明,不運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比經常運動的女性高1.34倍。為什麼不運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醫生從4個方面告訴你答案。
  • 女性長期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是展現女性特有魅力的一大「利器」;乳房又屬於女性的生殖系統,是重要的哺乳器官,在人類繁衍後代的過程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人體乳房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既敏感又脆弱,需要細心呵護。網絡上有幾個關於乳腺癌的「質疑」,今天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是不是真的長期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
  • 女性得了乳腺癌,早期身體會出現疼痛,具體是哪幾處呢?醫生講解
    對於女性來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力不斷下降,她們不僅要重視保養自己的卵巢,預防婦科疾病發生,同時還應當注意乳腺健康,因為乳腺癌的在女性中的發病率達到了24.4%,成為所有女性高發癌症中的第一位,因為乳腺癌嚴重威脅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這種癌症也被稱作「粉紅殺手」。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是什麼原因導致
    (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該數據統計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令人詫異的是,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肺癌屈居第二,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也以每年3%-4%的增幅快速增長,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觸目驚心
    每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齡段、性別,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在內的所有癌症發病比例的推算數據)。新增的181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佔將近50%;而死亡的96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則佔了近70%;其中這1810萬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萬為男性,亞洲男性佔發病總數的50%,死亡率達60%;另外860萬新增女性癌症患者中,發病率亞洲女性佔47.5%,死亡率略微超過一半。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佔將近24個。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 哪些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什麼症狀?如何自測?一文說清楚
    乳腺癌是目前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著女性健康。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約30.4萬例,佔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17.1%,其中約3%~10%的女性患者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而且目前發病率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這數字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 重要 女同胞注意 這種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應警惕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專家指出,我國乳腺癌多發年齡比發達國家要年輕20歲,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孫強介紹,全球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速度約為每年2%,而我國的速度大於4%,超過全球整體增長速度的一倍;另外,我國的發病人群集中在40歲至50歲之間,而西方國家則為60歲前後,我國的整體發病高峰比西方國家要早。乳腺癌的高發病率除了與遺傳、環境以及工作壓力和生活習慣有關,與不少患者對它的認識誤區也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