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小學生寫草書,家長羨慕!專家:千萬別讓你家孩子學草書!

2020-12-22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也有的人喜歡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的書法,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而且我國的漢字也出現了很多種字體,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等,這也說明我國的漢字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一位書法神童,他的名字叫吳果然。

說到吳果然那是很多家長心目中的書法神童,讓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的羨慕,如果你對吳果然比較了解的話,那肯定聽說過吳果然的書法的漂亮吧?雖然他只有11歲,但是他的草書卻寫出了專家的級別,這也讓很多家長非常的羨慕,看到這裡以後我想很多網友也不敢相信,一位11歲的小孩竟然會寫草書,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也知道中國的草書是最難的一種字體,要想寫好中國的草書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吳果然一個11歲的小孩能寫好草書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是不是被這幅書法作品所吸引呢?這字也太漂亮了吧?整幅書法作品寫出了草書的藝術美,筆法行雲流水,而且用墨也是非常的濃,寫出來的感覺給人非常的有力道,看到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大家是不是也認為是出自著名書法家之手呢?但是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正是出自11歲孩子吳果然之手,看到一位11歲的孩子能把草書寫到這樣的境界大家是不是也自嘆不如呢?難怪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羨慕吳果然。

但是專家也提醒很多家長不要讓自己的孩子過早的學習草書,因為中國的漢字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如果你家的孩子年齡不大,你就讓他寫草書,那樣他是理解不了草書的書法精髓,應該從楷書學習,因為小孩子最初就該寫楷書,只有把楷書寫好了你才可以練習行書,到最後你才可以學習草書,如果過早的學習草書,最後可能你家的孩子寫不好楷書,這樣會讓很多人笑話。而在我們當今的書法界也有很多的書法家他們只會寫草書,當寫楷書的時候卻說自己不擅長寫楷書,聽到專家的忠告以後小七想各位家長也應該明白如何教導自己家的孩子寫書法了吧?

大家欣賞完吳果然的書法作品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你喜歡這樣的草書嗎?你認為小孩子應該練習草書嗎?大家可以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分享各自的觀點,讓我們互相交流中國的書法文化,這樣對我國的書法文化傳承和發揚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可以在評論區交流你的書法觀點,只有我們互相不斷的交流中國的書法文化,我們的書法認識才會有所提高。

作為書法愛好者的你還喜歡哪些著名的書法家呢?大家可以把他們的書法作品分享在我們的評論區,讓我們共同學習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通過欣賞書法名家的作品我們的書法水平也會提高,而練習書法的好處也是非常的多,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書法技能,同時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也能提高我們內在的修養,所以小七希望大家能練習書法,當你堅持多年過來你會發現練習書法有好多好處。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小學生,別人家孩子為啥書法那麼好,專家:別著急
    同樣是小學生,別人家的孩子為啥書法那麼好,專家:別著急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小學生展示的書法作品,看了這些書法作品,我雖然已經練習了10幾年的書法了,仍然被這些書法作品震撼住了,這些小學生太厲害了,有的甚至已經達到專業書法家的水平,有的小朋友雖然稱不上是書法家
  • 草聖張芝在東漢引領了學草書的狂潮,詩賦家趙壹寫文章斥責他寫醜書...
    張芝塑像東漢辭賦家趙壹針對當時許多讀書人如痴如醉的學習張芝的草書,寫了一篇《非草書》的文章,批判讀書人臨習沒有實用價值的草書,是東施效顰。這篇文章卻從側面真實的反映了草字擺脫實用提升為書法藝術給讀書人帶來的狂歡。
  • 年輕時不學草書,你的草書天賦會在長年累月的楷書訓練中消磨掉
    蘇軾把真、行、草三種不同的書體比做人的站立、行走、奔跑三種形態,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了楷書、行書、草書的動感特徵,同時也反映了晉代楷書成熟後絕大多數人的學書順序,特別宋代以後幾乎所有人學書是由楷書到行書、草書的。但許多人僵化的理解這句話,認為楷書基礎打好了,才能寫好行草,甚至認為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學習基礎。
  • 林散之:60歲學草書,曾說學書法必須多讀書!
    如果說一個人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草書,卻可以大器晚成,在草書界佔有一席之地,你也許會感到驚訝,很多人自幼練習書法,一輩子籍籍無名,為什麼他可以在六十歲學書法就可以去的成就呢?這個人就是林散之,林散之雖然是六十開始學草書,並不是他在六十歲的時候拿起毛筆就成為了書法大師,而是幾十年的積累和練習形成的結果。林散之自幼學習書法,只是他早年學習書法是以行書和楷書為主,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他以豐富的書法經驗,掌握了草書的筆法精髓,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草書風格。
  • 罵不死的草書——再讀《非草書》
    筆走龍蛇,揮灑恣肆的草書,一直頗受書家青睞,甚至有書法評論家說,不會草書的人是稱不上書法家的。這一段簡直就是老師,家長對孩子耳提面命的公式用語了。說草書就是個瑣細才藝罷了,學的再好,鄰居也不會覺得你能幹,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又不考。寫的好不能說明你牛,寫的差也無所謂,幹嘛學呢? 張芝冠軍帖
  • 鄧散木《草書寫法》,一本能教你將草書寫「對」的書
    草書是比較難學的。寫得好不好先不說,首先要解決字形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首先要把字寫對了,然後才能去考慮好不好的問題。很多人在寫草書的時候,經常由著自己的性子寫,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麼一弄,經常寫出錯別字來,自己還不知道。
  • 林散之六十歲學草書,大器晚成,曾說學書法就要多讀書!
    說到草書,我們熟知的有懷素、張芝、張旭這些大名鼎鼎的草書大家,但是從晉唐以來,寫草書的書法家有很多,但是能在草書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書法家卻很少,尤其是文徵明、王鐸之後,以草書聞名書壇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有一個人的出現,彌補了明朝以來草書的空白,他的草書以王羲之為宗,融合了懷素的結字和筆法,獨開生面,被稱為當代草聖。林散之的草書結合了以畫法入草、以隸入草、以楷寫草的特點,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草書風格。他的草書在墨法和筆法變化多端,所呈現出的格調高雅,氣韻自然。
  • 書法評論:對學寫草書的一點意見
    對學寫草書的一點意見馮泉目前喜歡學草書的人越來越多。可是有些人忽視草書的法度,隨心所欲地在寫。他們可能有這樣一種想法:任何事物都可以創造,草書也可以改革一下嘛。我認為也是可以的,問題在於創造的那種寫法,是否適合草書的規律,是否適應當前的社會需要。對後一種人的想法,他的學習精神是好的,但我認為:書法一定要適應時代要求,就是說只有適應群眾現有的認識水平,才能為群眾所接受。如果你通篇寫成草書,而且追求張旭懷素的那種狂草,不僅一般群眾不認識,就是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也不一定能完全認識。
  • 他寫草書不喝酒,全靠「心悟」!
    草聖張旭借酒寫狂草,「呼叫狂走,乃下筆」,甚至用頭髮蘸墨當筆使,懷素草書《苦筍帖》但有一位大書法家,草書寫得極好,黃庭堅《諸上座草書卷》(局部)他自認草書不能通神入妙,原因全在不喝酒上。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局部)黃庭堅早年學草書,運筆不到家,筆畫缺少氣勢。
  • 黃簡講書法,認識草書(一)不寫錯字,寫好草字
    草書受到大眾的喜愛,但很多人找不到學草書門徑,學了很多年,還是讀不出草字,寫草書也要靠查字典,靠比對描畫,當然非常辛苦。書法密碼微店 我的草書課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認識草字,詳細介紹草字是怎樣形成的,習慣上稱之為草法。
  • 林散之被稱為當代草聖,看他草書的筆畫,才見功力!
    說到草書,很多人都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的草書造詣深厚,被稱為當代草聖,他就是林散之。但是有人在欣賞林散之草書的時候卻說沒有功底,對此有的專家說了:請仔細欣賞書法中的筆畫!林散之是書壇大器晚成的人,他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說到這裡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六十歲學草書竟成大名,能有書法功底嗎?對於林散之的書法我們要結合他一生的書法道路來看,林散之雖然六十歲學草書,但是在楷書和行書上卻是自幼練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9歲小孩秀書法,一手草書酣暢淋漓,專家卻說:毀了
    盧奕天今年已經15歲了,不過,他早在9歲的時候,就憑藉一段草書視頻火了一把。看到標題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原因很簡單,因為書法神童很多,但是所有的書法神童,鮮有人是憑藉草書成名的。為什麼?因為草書要寫得好,其實是最難的。草書絕非亂書,它也有嚴謹的章法和傳承。因此,我們傳統的書法學習,都是先從楷書開始,再慢慢升級到行書和草書。換言之,沒有足夠的功底和人生閱歷,草書很難寫出韻味!
  • 學草書竟然和學英語差不多,背會這兩本法帖,你就入門了
    大概的意思是:張商英酷愛草書,但寫地很一般,甚至不規範,同輩的人常常以此取笑於他,可這張丞相泰然自若,放飛自我。有一次靈感爆滿,佳句頻出,趕快寫在紙上,臨事從宜,草法紛飛,然後讓侄子把自己的文辭記錄一下,遇到關鍵之處,他侄子一臉懵逼,拿著他的手稿問,這啥字兒啊?張商英細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認識了,卻抱怨侄子說:「你丫怎麼不早點問啊,這會兒我都忘了!」
  • 小學生的「草書」火了,家長很頭痛,老師:能不能翻譯下?
    寫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要想把字寫好,就得在小時候下功夫。老師和家長也都希望孩子們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樣既能培養他們認真學習的態度,又有利於他們未來的發展。但有的孩子偏偏寫字不認真,讓家長很頭痛。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幾篇小學生的「草書」作業,連老師都批覆「能不能翻譯下」。
  • 小學生「印刷體」試捲走紅,老師羨慕不已,家長質疑考試能寫完嗎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我們常把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如同孩子般幼稚和單純的人稱之為「小學生」,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也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的教育階段,只有把基礎打好了,小學生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然而,隨著家長學校對「成績」的重視,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了,其他方面的培養反而不重要了,缺失了興趣愛好的培養,近日,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印刷體」試卷火了,家長紛紛傳閱羨慕不已。
  • 小學生「教」大人寫編程:孩子8歲前,別隨便報興趣班
    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教育方式已經屢見不鮮,家庭條件允許的孩子一般都會去參加,但是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幾歲開始報呢?這些問題一直備受家長們爭議。01小學生「教」大人寫編程:孩子8歲前,別隨便報興趣班對於這個問題,有位爸爸回答得很好。
  • 學霸的學習筆記引眾網友羨慕,家長: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先來看看這位學霸的記的數學筆記,這是一份「三色」筆記,對知識點進行了分類梳理,通過採用不同顏色的筆把重點內容做已標記,看起來更加醒目,再加上書寫書寫非常工整,看起來堪稱完美,作為小學生,能把筆記做成這個樣子,已實屬不易。
  • 小學生作文走紅,家長:那是別人家孩子,又不是自己家孩子
    這男女混打的時候,想一想,太「血腥」了,孩子還是祝福你每次考試90+吧!能寫出這樣的詩,這是一篇走紅的小學生詩,很多網友用來作為心情語句,可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竟然是8歲孩子的佳作。,別人家孩子為何如此優秀。
  • 小學生的字,寫的太漂亮,家長引以為傲,老師都誇獎
    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很多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學養成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的道理。有很多人到成年了寫的字依然不工整,追溯到小學階段是沒有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這幾位小朋友字寫得很工整,家長引以為傲,老師也誇獎,連大學生看了都自嘆不如。
  • 自測:如果你是三種家長,還是別陪孩子寫作業了,放過彼此吧
    這幾類家長不適合陪娃寫作業據節目組提供數據顯示,在中國的4億家庭中,有將近1億的小學生,而70%的家長,都會在工作後輔導孩子寫作業超過2個小時。這屆家長或許已經將輔導作業當做天經地義,認為孩子不盯著學習就沒法進步。但是如果你是下面這幾類家長,我勸你還是別輔導孩子作業了。第一類:情緒不穩定型在《小課桌》中被小萌娃差點氣哭的高秋梓就是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