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宮嬪妃,年收入大公開,「答應」月薪比當今「打工族」還低!

2021-01-15 騰訊網

近年中國宮廷劇拍攝了很多,清朝帝王擁有三宮六院一點也不稀奇,也讓人對宮廷真實情形相當好奇,而後宮妃嬪也有分階級制度,皇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一共分為9個等級,俸祿理所當然也是按等級發放,其中位階最低等的答應,年收入僅白銀30兩,約人民幣9千元,比當今打工族還不如!

古代後宮妃嬪薪水最早是以實物形式供給,按月發放稻穀糧食及生活必需品等,一直到唐朝以後,才逐漸用金銀貨幣的形式來發放,尤其明清朝代更盛行,至於古代嬪妃到底每年能夠領到多少俸祿,則要依照位階按比例發放。

周迅在《如懿傳》飾皇后,換算如今年薪約人民幣30萬元。

以清朝後宮為例,後宮已有成熟的編制,每位皇帝擁有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不定、常在不定、答應不定,若加上皇太后,後宮一共分為9個階級。

清朝後宮妃嬪俸祿,其中等級最高的皇太后,每年俸祿為黃金20兩、銀子2000兩,相當約人民幣年薪100萬,而位階最低的答應,則年收入僅有30兩銀子,約人民幣9千元,差距甚大,其餘妃嬪俸祿如下:

皇太后—黃金20兩、白銀2000兩,約人民幣年薪100萬。

皇后—白銀1000兩,約人民幣30萬元。

皇貴妃—白銀800兩,約人民幣24萬元。

貴妃—白銀600兩,約人民幣18萬元。

妃—白銀300兩,約人民幣9萬元。

嬪—白銀200兩,約人民幣6萬元。

貴人—白銀100兩,約人民幣3萬元。

常在—白銀50兩,約人民幣1萬5千元。

答應—白銀30兩,約人民幣9千元。

此外,後宮膳食也有分配,每日分量配給,不只是給主子吃,也包含給身邊宮女、太監、侍從比例,如果不夠吃就得縮減人力,也難怪後宮間鬥爭不斷,為了生活和俸祿必須要努力爬上位。

相關焦點

  • 清朝後宮的等級制度是怎樣的?什麼情況下才會被封為皇貴妃?
    一個王朝的崛起,除了要把前朝官吏制度給制定完善之外,後宮的嬪妃等級制度也一樣是重中之重,在清朝的時候,後宮的等級制度一開始是混亂不堪的,真正的開始建立後宮制度,還是在皇太極稱帝之後,那時候雖然還沒有入關,但是已經有了後宮的雛形了,畢竟在努爾哈赤的時代,雖然後院裡有十幾名福晉,但是住的地方也只有幾間青磚瓦房而已,實在是太簡陋了。
  • 清朝的宗人府是什麼職能,為什麼後宮嬪妃都很害怕?
    其實歷史上的宗人府並不能管到後宮妃嬪們的身上,在歷史上宗人府的職能主要是負責對皇族宗室成員的管理,有獎罰宗室成員的權力,對於皇帝的後宮妃嬪卻無權管理。清朝自順治入關統一全國之後,就承襲了明朝的宗人府制度用以管理皇族成員。
  • 清朝老照片中後宮嬪妃為什麼都很醜?其實是你沒見過漂亮的
    晚清時期照相技術已經流傳到我國,所以一些清朝晚期的老照片也得以保存下來,但是看到這些老照片後大家會發現當時人們的顏值好像都有點一言難盡,就連宮中的嬪妃娘娘們看起來也不太美觀,和影視劇中的後宮佳麗三千簡直有著天壤之別,於是就有人同情清朝的皇帝,認為清朝沒有美人。
  • 延禧攻略:為什麼後宮嬪妃都懼怕高貴妃?
    在延禧攻略裡邊,後宮嬪妃都懼怕高貴妃。怡嬪不敢惹她,替愉妃隱瞞懷孕的真相,怕高貴妃知道了,加害愉妃。當愉妃受到高貴妃威脅,逼自己喝枇杷膏時,怡嬪也不敢直接反對高貴妃,而是跑去求皇后。為什麼後宮嬪妃和下人都懼怕高貴妃呢?一是高貴妃在後宮地位高。在清朝,後宮嬪妃有八等級,依次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一般情況下,有皇后在,不設皇貴妃,所以,高貴妃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皇后,地位高意味著等級高,除了皇后,其他嬪妃當然都要尊敬禮讓她。
  • 真實的清朝後宮生活,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每天都過著重複的生活
    也因為這些清宮劇,讓大家基本了解了清朝后妃的等級。從上到下依次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等,當然皇后上邊還有太后,即便太后不統管後宮,皇帝皇后也要對太后恭恭敬敬的。皇帝會突然出現在某個妃子的宮殿外,正好撞見這個妃子正在打罵下人像個瘋子似的,自此失寵;皇帝會突然出現在後宮嬪妃們給皇后請安的場合中,還恰好聽到這些妃子剛才正在商量什麼事情;皇帝還會恰好出現在高位嬪妃為難低位嬪妃的場合中,成功解救低位嬪妃等等。這些事情不是不會出現,但是世界哪有那麼多巧合,當皇帝和嬪妃們都是閒的嗎?
  • 明清皇帝有時會用「金瓜子」賞賜後宮嬪妃,為什麼她們異常高興?
    之所以嬪妃們收到金瓜子以後,欣喜若狂,是因為它所代表的意義不同,它表示了皇帝對自己的寵信和喜愛。後宮佳麗那麼多,如果只是自己收到了金瓜子的賞賜,當然是很高興和開心的,因為其他人都沒有,只有自己有,在人數眾多的後宮嬪妃中能夠獲得皇帝的喜愛和寵信是非常不容易第一件事,也代表了自己以後有更好的發展。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 皇帝佳麗三千,皇后一餐百斤,清朝如何被「後宮」吃掉
    「後宮佳麗三千」常被人用來形容皇帝後宮嬪妃之多,但實際「三千」只是一個概數,並不代表實際數量。 清朝的後宮主要分為八個等級,每個嬪妃都配有隨身伺候她的宮女和太監。
  • 答應是清朝皇宮最低等的嬪妃,為何連雞蛋都吃不起?
    1644年,清朝入關後,建立並完善了一套后妃制度。 按照這套制度,清朝的后妃被分為八個等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顯而易見,皇后地位最高,答應地位最低。她們與貴人、常在一樣,「俱無定位,隨居十二宮,勤修內職。」
  • 清朝嬪妃的一天怎麼度過?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其實生活很枯燥
    但其實小說和電視劇對清朝人的日常生活加入了現代人的演繹,其實清朝皇室的生活規矩十分森嚴。尤其是後宮的妃嬪們,她們平時生活枯燥無聊,整天守著一塊四四方方的天空,忍受常人無法忍耐的寂寞。宮鬥電視劇中最愛演的題材,就是一個低位的妃子,仗著自己有寵,而跟高位妃子作對。其實在真實的後宮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古代封建社會,一個等級跟另外一個等級之間是天壤之別。
  • 清朝后妃的八個等級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這些年,清宮劇著實不少。對清朝後宮的等級,普通觀眾已有基本認知,不過總體仍是一知半解。清朝後宮分為八個等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實則,還有一個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侍寢的宮女。既是宮女,自然也就排不上等級。不同等級,其實也是不同官職。
  • 古代嬪妃的工資為多少?有人僅能維持溫飽,有人卻極盡奢華
    隨著宮廷劇的演繹,後宮嬪妃們的生活在人們的印象中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著享不完的榮華富貴,過著非常奢華的生活。事實上,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嬪妃們都是有一定工資的,畢竟眾口難調,皇宮內發放的物品只能滿足大多數嬪妃的要求,並不能完完全全的符合每一位嬪妃的心意,所以需要發放一定的工資,嬪妃時不時會派宮女出宮採購。嬪妃們能夠如此豪橫,她們的工資到底是多少呢?
  • 清朝後宮的女子,都是從哪裡選出來的?為什麼清朝後宮多醜女?
    清朝後宮的女子,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的。 都知道,八旗是滿人設計的制度,所以,旗人是清朝特有的人群。從旗人裡挑選女子填充後宮,也是清朝獨有的制度。
  • 清朝「翻牌子」古代還有什麼辦法做到雨露均沾,還創造了兩個成語
    翻牌子影視照「翻牌子」這個詞大家的印象都是清朝,但是清朝的皇帝,嬪妃還真的不算特別多,為什麼呢?因為清朝對於後宮的管理是有編制的,有數量限制的,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副皇后)、貴妃兩人、妃子四人、嬪六人、然後答應、常在這些是沒有定數的,但是在清朝一般也都不滿編。
  • 清朝最能生的嬪妃,50歲還被翻牌子,得知兒子當皇帝氣的身亡
    引子清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康熙帝也是集萬千榮譽於一身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清朝百姓安居樂業,不受戰爭侵擾,他8歲繼承皇位,擒鰲拜,定三藩,被世人稱為千古一帝。但是他的嬪妃是清朝歷史中最多的。清朝的便是"翻牌子",翻到誰那今晚皇帝就寵幸誰。下面介紹一個最有魅力最能生的妃子,她五十歲風韻猶存,還被皇上翻了牌子。德妃的背景康熙帝翻眾嬪妃的牌子,數德妃的最多,那德妃又有何背景呢?
  • 後宮17位妃子12人遭貶,道光帝為何如此任性?網友:他是迫不得已
    縱觀歷朝歷代的後宮,這樣的事情多不勝數,然而清朝的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卻把後宮中十七位妃子降位了十二位,平均每年有兩位嬪妃被降位,降位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十。很多嬪妃甚至不知何故而被「一擼到底」,這樣驟然升降嬪妃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那麼道光皇帝為何如此頻繁的升降嬪妃呢?
  • 中國古代皇帝後宮嬪妃的封號有什麼意義?她們收入有多高?
    中國古代皇帝一般擁有眾多配偶,在民間中傳言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三千」等說法,這些後宮之人在宮中有著不同的封號,如昭儀、婕妤、美人、八子等等,這些封號到底代表什麼意思?秦始皇以後除了王后改叫皇后外,後宮嬪妃都有著不同的封號,這些封號除了代表著這些嬪妃在後宮的地位外,還和她們的待遇息息相關,歷朝歷代的后妃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秦朝後宮皇后待遇等同皇帝,二等的夫人待遇等同公爵,三等的美人秩2000石,和九卿待遇相同,五等的八子秩有千石,比一個大縣的主官收入還高。
  • 清朝皇帝妻子們的俸祿,放到今天有多少?貴人的工資比不上服務員
    眾所周知,清朝後宮的嬪妃們的日常生活所需都是由國家供給的,但除此之外,她們還有自己的俸祿,拿固定的工資。清朝入關前,尊卑並沒有這麼明顯,是佔領中原後,才繼承了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等級制度反應到後宮,後宮嬪妃們也就產生了三六九等。
  • 大清後宮宮鬥真如清宮戲那般厲害?真實並非如此,別被電視劇騙了
    在如今的電視螢屏上,充斥著大量的清宮劇,各宮妃子為了爭風吃醋,爭權奪勢,展開了明裡暗地的勾心鬥角,好不刺激,緊張的劇情也揪住了不少觀眾的心思,那麼我們就來分析分析,清朝後宮的宮鬥,真的很激烈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別被電視劇騙了。
  • 清朝貴人晉升嬪為什麼會如此高興 嬪的三大特權了解一下
    後宮也不例外,雖說都是皇帝的女人,但這地位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拿清朝來說,後宮就分為皇后和妃嬪。妃嬪又分為三等,地位比較高的是皇貴妃、貴妃,然後是妃、嬪,最後是貴人、常在、答應。 順治以前,後宮等級不健全,幾乎沒有成規典制。順治帝親政後,開始對後宮進行整飭。一直到康熙中葉,後宮制度才完善。
  • 清朝皇后必須是滿族的貴族,其次才是蒙古族,漢人則是完全不可能
    上次我們一起分析了唐朝的後宮嬪妃制度,這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的嬪妃等級制度。清朝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也歷經了很多皇帝皇后,後宮女人更是數不勝數。清朝也是影視古裝劇大熱的題材,我們平時看電視常常會聽到裡面對妃子的稱呼各有不同,雖略有一點了解,心裡卻還是沒有清晰的概念,十分模糊。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求清朝對於後宮女子的封號制度吧。清朝在統治格局上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入關前和入關後。而妃嬪制度也隨著入關前後有不同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