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博物館收藏了一組明清茶器,上面圖案精美,是茶器中的珍品

2020-12-22 悟心僧人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喝茶的傳統與習慣,茶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古時候,人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品味,家裡都會準備一組上好的茶器,這些茶器不僅材質特殊,且做工非常精緻。但隨著社會國際化的發展與融合,我國的很多著名茶器開始流落海外,成為了外國人的收藏品!

我國的茶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人們說最早的茶葉來自炎黃時代,神農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茶葉有解毒的功效,後來還發現它的清熱解渴的效果也好不錯,於是逐漸向人們推廣,久而久之,人們便將茶文化傳承了下來。時至今日,茶已經不僅僅是解渴的飲料,它更是交友論道、提現自己修養境界的生活必需品。

有了喝茶的習慣,自然而然地會出現茶器,但茶器的出現要比茶葉晚很多。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茶器從西周開始出現,但那時候人們並沒有單獨喝茶的茶器,而是用食器、酒器當做茶器,大家相互混合著用。而不像我們今天的茶器一樣,它就是專門用來喝茶的。

獨立的茶器直到唐朝時才開始出現,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華的朝代之一,那時候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很高,因此很多人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精神境界,這時品茶逐漸流行起來。日本朝鮮的茶文化也是此時從中國傳過去的,日本、韓國遣唐使來到中國後,發現中國人品茶很有味道,回去之後也跟著學,逐漸發展成為了今天的茶道!

到了明清,中國的茶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茶葉的要求和茶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出現了很多精美的茶器,這套被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就是那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它用陶泥燒製成功之後,在茶器的表面還要鍍一層彩釉,並在彩釉上繪製精美的圖案,以提升茶器本身的內涵。

這組茶器的杯子繪製的是一幅秋景圖,一個老爺爺穿著單薄的衣服走在路上,周圍樹上的葉子已經掉光,秋風吹來,老爺爺打了一個寒顫,把手鎖緊袖子裡,抱緊了雙臂。放茶杯的碟子和茶碗上繪製的是一幅花鳥蟲魚圖,畫面是一隻大公雞早上起來打鳴,正在捉食小蟲子。碗底寫著大清雍正年代所制,從這幾個字可以看出這套茶器的不凡!

看了這套茶器,很多國人會想,我們明清時期的文物怎麼會跑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去呢?1940年鴉片戰爭之後,很多西方人開始湧入中國,他們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衝著中國的寶物而來。很多人看到中國的茶器做工非常精美,且用材昂貴之後,他們便想法設法從文物販子手中低價購買。當時的國人很多不識貨,沒有任何文物保護意識,聽說這些罈罈罐罐可以賺錢之後,很多人便偷偷拿出去賣給外國人,致使中國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流失國外,這套茶器就是眾多文物中的一批!

如今很多人去舊金山亞洲博物館看到這組茶器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像自己的媳婦被有權有勢的人佔為己有,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什麼都做不了。但小編始終相信,有一天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它們會一件一件回到祖國的懷抱,重返故裡!

相關焦點

  • 博物館茶器大賞,是一場審美盛宴
    茶文化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長河中,是繞不開的一章,它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茶具,是茶道文化中最具有表現力的載體之一,在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中是點睛之筆。古代茶具種類繁多、樣式巧妙,收藏在博物館裡的這些茶器更是一場審美盛宴。01.唐 越窯青釉玉璧底碗敞口、斜壁、玉璧底足,典型的唐代初期形制。
  • 中式審美回歸,文人茶器復興
    東方魅力在自然的輕盈和流動性中回歸,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最適合自己休息放鬆的方式。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藉助設計這一載體不露聲色地融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潤物無聲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審美取向。
  • 從配角到藏市寵兒 茶器——品茗千年雅韻
    可見,一直充當其他藝術門類配角的茶器,已成為收藏市場上的寵兒。1清乾隆 陳礪成制金蟾方壺 紫砂材質精煉,色澤溫潤,此壺呈圓角長方型,坡狀壺蓋設三足蟾蜍鈕,不論身筒、壺流、壺把皆方中有圓,圓中寓方,整體比例得當。壺身銘刻:「試碾露牙烹白雪。礪成。」並落二字陽文篆書印款「礪成」。
  • 臺灣工藝發展協會攜20位臺灣茶器大師亮相2019景德鎮茶器展
    2017得獎作品:廈門文博祡燒公道杯銀獎 / 廈門文博祡燒精油項鍊銅獎  2008 誰與爭鋒 創作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收藏)2009 櫻花鉤吻鮭之永續國寶(新竹市文化局收藏)2010 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2016 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_名家聯展2017 文化博覽會_作品 八駿雄風之群雄天下
  • 嘆為觀止:中國玉雕大師劉一的玉茶器藝術
    Infoid=10&id=1222 國家玉器專家劉一大師是國內著名玉雕大師,他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獨到的藝術品位所聞名,尤其是劉大師製做的玉茶器酒器至今還無人能出其右。同時,他也是中國工藝美術陶瓷藝術大師,對歷代茶器有極深入的研究。他從事玉雕行業已將近40年,對歷代玉雕茶器了如指撐,舉凡中國歷代各種玉雕茶器酒器名器都可仿製。加之劉大師對茶的研究也極為深入,所以深得業內人士稱道。
  • 現代柴燒茶器與茶道美學
    誠如紅樓夢中妙玉對品茶的一番見解,「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驢了。」飲茶,其意不在於止渴,而在於鑑賞其色、香與味,體會其苦、甜與醇,領悟其淡、雅與和。其情志於烹、飲茶事中可見端倪,如《茶經》中所注煮茶法,盛行於晉唐,有三沸之培,一沸茶水交融,二沸沫餑育華,三沸波起浪湧。茶湯勻稱入茶具,有雨露均施,甘苦同分之意,暗合儒家兼濟懷仁之哲學。
  • 新柴燒 新語言 新茶器
    茶器除了功能效用,同時起到裝飾美化空間、愉悅心情、文化傳播的作用,在茶器的設計中個性化訴求至關重要,柴燒茶器滿足了當下人們個性化、定製化和文化性的需求。柴房柴燒茶器的設計的第一宗旨是美化生活,淨化心靈,引導受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設計上始終踐行這一宗旨,在形式、造型和色彩的運用上給人美的享受,規避不良的視覺想像,賦予作品崇高的精神形態。
  • 匠心交融,共築榮光丨「鼎承杯」第五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一場融匯古今中外的茶器美學盛宴,  一次匠心凝聚,創意迸發的藝術賽事,  一個國際性創意展示交流的商業孵化平臺,  東方茶器之美,在此中得見風骨。    大賽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主辦,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承辦,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市瓷局、龍泉青瓷寶劍產業局、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安吉竹產業局、廣西欽州市坭興陶行業協會、汝州市汝瓷協會、建水縣紫陶協會、雲南陶韻建水陶博物館等單位協辦
  • 茶器誌:茶道二十四器
    茶器誌 一起領略茶器之美 正文共:1201字28圖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 新器象,2019茶器的流行新趨勢
    茶器流行是社會的變化在茶器上的投射。社會的主流和茶圈發生的變化,也正是茶器流行趨勢的變化。90後女性成為茶桌主人,茶桌的主導者,從昔日的男性到現在的女性,而現在是90後女性,使用者的變化也是決定茶器流行的重要元素。
  • 茶器賞析之品茗杯鑑賞,你最喜歡哪一款?
    直筒杯 ,杯,為品茗中不可缺少一物,中國人愛喝茶,亦愛鑽研茶器,伴隨著幾千年茶文化的發展,品茗杯亦越來越豐富多姿。杯雖小,卻內有大乾坤。從杯口到杯身,各種形狀 ,亦增添了品茗之樂趣!六方杯,又名六稜杯,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杯型耐看,用起來更加圓潤,流行於清代。蓮瓣杯,杯形好似一株盛開的蓮花。許是那蓮和茶,都為君子所愛。宋時起,蓮瓣杯就是愛茶人熱求杯形,常常燒制。花神杯,杯子秀氣而精巧,杯口稍稍外撇,通常用花朵的圖案裝飾。
  • 茶器的演變之漢代篇
    閒擔茶器緣青障,靜衲禪袍坐綠崖。 虛作新詩反招隱,出來多與此心乖。 ——貫休 《山居詩二十四首》六博漢畫像磚,成都市博物館藏。圖中有一案,案上有耳杯、一盂,大概在進行對博飲茶。茶具,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古今定義大有不同。古代茶具,稱為茶器或茗器。泛指制茶、飲茶使用的各種工具,包括採茶、制茶、貯茶、飲茶等大類,陸羽《茶經》就是這樣概述茶具的。現在所指與泡茶有關的專門器具在古時叫茶器。「茶具」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
  • 日本國寶級大師們、中國古代美茶器都在這裡了!紫桃緣@茶博會
    月23日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98號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C區(廣交會展館C區)14.3 館區位:E1418-E1419由「草花薈」創辦人顧玉華老師,創立的茶器花器店鋪「紫桃緣」,精選了來自日本地區的國寶級大師們、手工藝百年老店的茶器佳作,包括鐵壺、銀壺、老泥料陶壺、漆器茶盤、志野燒茶碗、老的九穀燒、
  • 上海世貿展覽館於2020.12.24-27舉辦上海國際茶器生活博覽會
    本屆展會重點打造品牌茶和高端器線下交易,融合發展,共享產業鏈成熟流量,帶動、挖掘、整合各地優質品牌資源,引領茶器生活的採購平臺,詮釋新魅力,開闢新高度。核心地標再獲無限商機,新一輪消費熱潮即將到來。「一器成就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名茶配妙器,不僅是形態和媒介,更是一種生活,一種情懷。茶與器配搭出最貼心、最溫暖、最深刻的記憶,是茶飲生活的註解,精美雅致的各式茶器,從亮麗到瑰寶,一代代傳承於工匠者之手,融進愛茶人的血脈。
  • 故宮三寶之一珍品五花肉現身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肉形石   圖片: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一件被譽為臺北「故宮三寶「之一的藝術珍品將於本月在舊金山亮相如今這塊玉石在美國的首次亮相勢必將掀起一股熱潮,甚至連它的專屬標籤也已出現:#PricelessPorkBelly (珍品五花肉)。
  • 一件好的柴燒茶器應該符合哪些特點?
    一件好的柴燒茶器應該符合哪些特點呢?柴燒技藝是中國陶瓷一項古老的技藝,在燒制過程中,會在坯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經長時間的高溫,融合成色澤層次豐富的灰釉。 陳朝超柴燒柴燒形成的火焰縈繞器物,形成自然火痕,一切是那樣的隨性而不刻意,不上釉,卻要燒出如彩虹般的色彩,不添加,入窯一色出窯卻萬變。
  • 鳴盞養生煮茶器解鎖養生新方式
    ,一個瓷杯、開水加茶葉,簡單衝泡一杯清茶足以。而這一款鳴盞養生煮茶器應該是咱普通人品茶的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我的親身體驗應該會找到答案。茶漏的底部四周分別設計了1mm寬3條一組的濾孔,有效分離茶葉,又使得茶味能有效與水交換析出,不用繁瑣操作就能倒出清澈的茶湯。
  • 新寶股份自主品牌東菱推出茶器系列--東菱鳴盞 延伸生活茶器新美學
    而作為起步於中國,卻聞名中外的小家電製造企業,東菱電器希望宣傳發揚中國茶品的現代美學觀念,由此在2017年推出了全新茶器系列--東菱鳴盞。 中國人對茶總有著無法言說的喜愛,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茶品及不同的喝茶方式,這便決定了市場上對茶器的不同需求。
  • 健康減肥,鳴盞養生煮茶器解鎖你的詩意人生
    而這就少不了一款養生煮茶器了。鳴盞就有一款很火的養生煮茶器,它集顏值與實力並存,將傳統煮茶器中的電磁爐、泡茶器、公道杯整合為一體,將煮茶程序化繁為簡,把煮茶變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兒。它不僅是一個專業的煮茶器,更是一款養生壺,功能非常強大,煮出來的茶營養好喝,能使你在這個春天變得更瘦、更美!
  •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世界性的當代藝術收藏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是坐落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座非盈利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其建於1935年,是美國西岸第一座收藏當代藝術的博物館。當前,博物館收藏了超過 33,000多件作品,涉及繪畫、雕塑、建築、攝影、設計及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