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器象,2019茶器的流行新趨勢

2021-01-09 嗚嗚啦1114

茶器流行是社會的變化在茶器上的投射。社會的主流和茶圈發生的變化,也正是茶器流行趨勢的變化。

90後女性成為茶桌主人,茶桌的主導者,從昔日的男性到現在的女性,而現在是90後女性,使用者的變化也是決定茶器流行的重要元素。

專業的茶人隊伍擴大了,近30年的發展,專業茶人的隊伍,如茶藝師、茶行業工作者每年急劇增加,已經成為茶文化的主流了。

茶文化自上而下成為主流,從國家領導人,到社會各界。幾乎都是用的專業的茶具用來喝茶或者招待客人。

茶是緩和社會焦慮的良藥,茶與茶文化是安頓身心的最好的依靠,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茶文化也伴隨著時代在快速地發展著,從「簡」到「減」,無紐、無把、無蓋的開始流行。

茶文化自上而下成為主流,一物多用,茶杯、茶壺的設計感

器是為茶與茶藝辦事的,茶藝:形成北王瓊南童一家的格局,這兩種茶藝的手法,這對於茶器的設計又有著直接的影響。

現在喝毛茶散茶的量在增加,以前普洱毛茶是半成品,一般情況下只用作選料,不用來作為日常飲用的,而現在飲毛茶成風,這對茶器就有了直接影響,寬底扁平的蓋碗便開始流行了。

流行也是循環往復的,流行了幾年光貨。現在輪到花貨開始流行,但是流行的花貨需要線條簡短,不繁複。

如今環保深入人心,包裝成為茶器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現在的包裝可循環使用。

流行元素在茶器流行上的應用,我們稱之為「應物」。

相關焦點

  • 茶器誌:茶道二十四器
    茶器誌 一起領略茶器之美 正文共:1201字28圖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 臺灣工藝發展協會攜20位臺灣茶器大師亮相2019景德鎮茶器展
    現任「寶象陶瓷藝術坊」負責人獲獎經歷:1998手工業研究所「陶瓷新產品設計」優選2009青花豔評鑑展 入選2014艾琳 國際工藝精品獎 金獎2015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陶瓷新品獎Ceramics New Product Award 入選2017 西班牙「第13屆Manises國際陶藝雙年展
  • 中式審美回歸,文人茶器復興
    什麼時候,朋友圈裡開始悄悄流行起了「文人風」,質樸雅致的中式生活方式漸漸回歸。在中國人的骨子裡,對傳統的東方生活方式,一直有著深層次的熱忱。都市喧囂,人心嘈雜。山水和田園看似遙遠,卻總能觸及到人的內心深處。
  • 現代柴燒茶器與茶道美學
    茶器即是《茶經》中所言的「器」,是茶道文化中關鍵的媒介。器為茶之父,於茶道而言,茶具不僅具盛放茶湯的容器之用,更是人們在享受茶道時欣賞把玩的器物,是物質和精神的審美載體。時代的審美和習俗相異,對茶具的審美要求也不盡相同。陸羽在《茶經》中對茶道所需的二十幾種器皿,包括規格、結構、造型、用途和使用方法,作了清晰、系統的記錄。
  • 新柴燒 新語言 新茶器
    茶器除了功能效用,同時起到裝飾美化空間、愉悅心情、文化傳播的作用,在茶器的設計中個性化訴求至關重要,柴燒茶器滿足了當下人們個性化、定製化和文化性的需求。柴房柴燒茶器的設計既有別於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形態,通過柴燒工藝滿足受眾對產品特殊、特定的審美要求。通過組合式設計、運用產品的構成要素,在造型設計上約束空間、突出茶器的柴燒藝術的審美特性,彰顯柴燒的獨特審美元素,強化個性色彩,並充分融合傳統藝術的審美意象,豐富柴燒茶器的藝術形象。
  • 一件好的柴燒茶器應該符合哪些特點?
    一件好的柴燒茶器應該符合哪些特點呢?柴燒技藝是中國陶瓷一項古老的技藝,在燒制過程中,會在坯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經長時間的高溫,融合成色澤層次豐富的灰釉。 陳朝超柴燒柴窯燒制過程中,火焰不只是把土燒結成陶那麼簡單,火焰還有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為了給柴燒器穿上迷人的嫁衣,讓柴燒器留有溫度,讓柴燒器的陶性完全釋放出來,賦予柴燒器物應有的生命
  • 舊金山博物館收藏了一組明清茶器,上面圖案精美,是茶器中的珍品
    古時候,人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品味,家裡都會準備一組上好的茶器,這些茶器不僅材質特殊,且做工非常精緻。但隨著社會國際化的發展與融合,我國的很多著名茶器開始流落海外,成為了外國人的收藏品!有了喝茶的習慣,自然而然地會出現茶器,但茶器的出現要比茶葉晚很多。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茶器從西周開始出現,但那時候人們並沒有單獨喝茶的茶器,而是用食器、酒器當做茶器,大家相互混合著用。而不像我們今天的茶器一樣,它就是專門用來喝茶的。
  • 上海世貿展覽館於2020.12.24-27舉辦上海國際茶器生活博覽會
    本屆展會重點打造品牌茶和高端器線下交易,融合發展,共享產業鏈成熟流量,帶動、挖掘、整合各地優質品牌資源,引領茶器生活的採購平臺,詮釋新魅力,開闢新高度。核心地標再獲無限商機,新一輪消費熱潮即將到來。茶 與 器,為生活而升華。「一器成就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名茶配妙器,不僅是形態和媒介,更是一種生活,一種情懷。
  • 鳴盞養生煮茶器解鎖養生新方式
    而這一款鳴盞養生煮茶器應該是咱普通人品茶的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我的親身體驗應該會找到答案。整套養生煮茶器簡潔齊備,煮茶器底座1個、煮茶器1個、過濾內杯1個、品茶杯4個、使用說明書1份,只需這簡潔一套便能承接你的煮茶需求,無需再額外添置其他的茶器。
  • 嘆為觀止:中國玉雕大師劉一的玉茶器藝術
    Infoid=10&id=1222 國家玉器專家劉一大師是國內著名玉雕大師,他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獨到的藝術品位所聞名,尤其是劉大師製做的玉茶器酒器至今還無人能出其右。同時,他也是中國工藝美術陶瓷藝術大師,對歷代茶器有極深入的研究。他從事玉雕行業已將近40年,對歷代玉雕茶器了如指撐,舉凡中國歷代各種玉雕茶器酒器名器都可仿製。加之劉大師對茶的研究也極為深入,所以深得業內人士稱道。
  • 博物館茶器大賞,是一場審美盛宴
    古代茶具種類繁多、樣式巧妙,收藏在博物館裡的這些茶器更是一場審美盛宴。01.唐 越窯青釉玉璧底碗敞口、斜壁、玉璧底足,典型的唐代初期形制。灰白胎,青釉稍泛黃,並有不規則的開片。這種玉璧底碗在唐代有個專用的名稱叫「茶甌」,專門用來飲茶。02.唐 邢窯白釉碗唇口、坦壁,矮圈足。
  • 2019「雙十一」新特徵 見證中國消費新趨勢
    (經濟觀察)2019「雙十一」新特徵 見證中國消費新趨勢中新社杭州11月12日電 題:2019「雙十一」新特徵 見證中國消費新趨勢作者 王慶凱 趙小燕 黃慧中國強勁的消費力11日再次令世界驚嘆。從2019年「雙十一」透出的新特徵,或可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和消費的新趨勢。
  • 中國茶葉博物館:茶器也各領風騷
    園區內展館、茶樓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意趣盎然,還有一大片茶園偏安一隅,如此秋末冬初竟還草木蔥鬱,不顯凋敝之象。小編行走其間,如果忽略溫度幾乎忘記了季節,心間一片淨土一道清明。多個展廳分別介紹和展出中國茶的起源與歷史、茶葉種類、茶葉生產飲用方式、各朝代茶具、各民族飲茶風俗和一百件紫砂茶具。
  • 日本國寶級大師們、中國古代美茶器都在這裡了!紫桃緣@茶博會
    秋季茶博會 時間:2015年11月19日一11月23日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98號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C區(廣交會展館C區)14.3 館區位:E1418-E1419由「草花薈」創辦人顧玉華老師,創立的茶器花器店鋪
  • 新寶股份自主品牌東菱推出茶器系列--東菱鳴盞 延伸生活茶器新美學
    隸屬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市場策略、設計研究、產品實現、模具研究、產品測試認證、量產技術研究、品牌設計七個模塊於一體的大型生活電器製造廠家。作為新寶電器的自主品牌,東菱電器擁有廣東順德、安徽滁州兩個生產基地。專注於西式小家電28年,以「趣•享生活」的理念接軌國內外,始終以出眾的品質、創新的設計感染著萬千顧客。
  • 2019女包流行新趨勢:3種包包悄悄上線,初看不驚豔,越看越喜歡
    既然經常買包,那麼一定知道每年包包的流行趨勢,因為在經過時尚大牌的頂級演繹,你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發現,更多更好看的包。在看了2019年女包流行趨勢發布後,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出,今年又火又很實用的3款女包,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色,初看不驚豔,越看越喜歡。
  • 從配角到藏市寵兒 茶器——品茗千年雅韻
    近日,嘉德四季第22期拍賣會首次推出品茗用具專題「清馨出塵、妙香遠聞」,這些紫砂壺每一件器型和底款均不相同,且價值不菲。 在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賣會上,也有多件古代作品以估價5倍以上成交。而不久前,在中國嘉德2010春季拍賣會上,一把1948年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相明石瓢壺」也以1232萬元創出紫砂壺新紀錄。
  • 匠心交融,共築榮光丨「鼎承杯」第五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43:47 來源: 華巨臣茶博會官方號 舉報   器物有形,匠心無界;  以器傳神
  • 茶器的演變之漢代篇
    閒擔茶器緣青障,靜衲禪袍坐綠崖。 虛作新詩反招隱,出來多與此心乖。 ——貫休 《山居詩二十四首》六博漢畫像磚,成都市博物館藏。古代茶具,稱為茶器或茗器。泛指制茶、飲茶使用的各種工具,包括採茶、制茶、貯茶、飲茶等大類,陸羽《茶經》就是這樣概述茶具的。現在所指與泡茶有關的專門器具在古時叫茶器。「茶具」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宴舞漢畫像磚,廣漢市漢墓出土。
  • 茶器賞析之品茗杯鑑賞,你最喜歡哪一款?
    直筒杯 ,杯,為品茗中不可缺少一物,中國人愛喝茶,亦愛鑽研茶器,伴隨著幾千年茶文化的發展,品茗杯亦越來越豐富多姿。杯雖小,卻內有大乾坤。從杯口到杯身,各種形狀 ,亦增添了品茗之樂趣!六方杯,又名六稜杯,六方形,造型挺拔,線面清爽,稜角分明,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杯型耐看,用起來更加圓潤,流行於清代。蓮瓣杯,杯形好似一株盛開的蓮花。許是那蓮和茶,都為君子所愛。宋時起,蓮瓣杯就是愛茶人熱求杯形,常常燒制。花神杯,杯子秀氣而精巧,杯口稍稍外撇,通常用花朵的圖案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