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工作受傷截肢,工傷約60萬,人身損害約50萬,如何選擇賠償

2021-01-08 網易

2021-01-04 00:51:02 來源: 情感清道夫

舉報

  工傷約60萬左右,人身損害約50萬左右,如何選擇賠償

  一、工傷賠償程序

  1.超過退休年齡申請工傷認定的第一個問題就解決是否存在勞動關係的問題。

  2.單位如果沒有在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家屬)要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3.認定為工傷後申請勞動能力鑑定,一般情況下膝蓋以下缺失的大約5級左右傷殘,以上缺失的大約4級左右傷殘。

  4.四級傷殘的話,原則上保留勞動關係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特殊情況下可以要求一次性工傷待遇,2019年職工平均工資56068元,一次待遇560680元。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一次性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前的工資福利、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治療期間的夥食補助費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規定支付。

  二、人身損害賠償程序

  1.上一年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49899元,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統計數據,計算相關賠償項目。

  2.人身損害傷殘:單純膝蓋以上缺失的一般大約6級,以下的大約是7級。

  3.幾項大的賠償項目:傷殘金計算,49899*18*60%=538909.2,誤工費:根據誤工期間減少的工資,護理費: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減少的工資報酬。

  4.確定具體的損失數額後起訴到法院來認定雙方各自承擔多少責任。然後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

  三、工傷與人身損害的基本處理流程。

  1.工傷流程:申請工傷認定—認定工傷—申請勞動能力鑑定—計算工傷賠償數額申請勞動仲裁—法律文書生效後拒不賠償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人身損害流程:法院起訴—申請傷殘鑑定—根據傷殘等級和其他實際損失確定損失數額—開庭爭取權利—法院判決雙方各自承擔多少責任—不服一審判決15天上訴—二審生效判決。

  發生工傷損害事故的最好就具體案情諮詢專業律師得到有針對性的解答指導,對以上切莫對號入座,造成損失的自行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淺談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競合的處理
    ,此時應如何處理,值得探討。國外立法主要有四種模式,即選擇模式、取代模式、兼得模式、補充模式,我國究竟應採何種模式,理論界和實務界觀點不一。本人贊成採用兼得模式,理由如下:  一、兩種賠償分別基於不同的請求權和法律關係。
  • 工傷申請超時限,可否提起人身損害賠償之訴?
    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都是作為個人因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法定賠償方式。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損解釋》)。同時,二者的賠償項目、賠償程序和賠償標準均有所不同。
  • 勸酒、約旅遊等人身傷亡賠償規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和《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各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針對同一消費事實,若提出不同的訴訟主張和法律依據,包括選擇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裁判結果。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做好充分的釋明工作。
  • 僱傭關係中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文/陳乾德律師、王豔喬上期我們說到工傷責任賠償的問題,今期我們來看看僱員受害的賠償糾紛。在勞務關係中,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係和工傷保險關係,因此不能走工傷途徑解決。那麼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誰承擔賠償責任?
  • 最高法:約酒、約球、約遊中人身傷亡賠償應當這樣判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和《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各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針對同一消費事實,若提出不同的訴訟主張和法律依據,包括選擇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裁判結果。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做好充分的釋明工作。
  • 最高法院:約酒、約球、約遊中人身傷亡賠償20條裁判規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和《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各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針對同一消費事實,若提出不同的訴訟主張和法律依據,包括選擇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裁判結果。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做好充分的釋明工作。
  • 因他人造成的工傷,可以同時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賠償嗎?
    員工在工作期間或下班途中,因第三人造成損害,經統籌地區的社保部門認定為工傷後,員工可以同時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賠償嗎?『裁判要旨』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為,職工與社保機構成立行政法律關係,而發生第三人所造成的傷害,受害人與侵害人形成的是民事侵權法律關係,兩者是性質完全不一樣的法律關係。因此,兩者請求權的基礎也完全不一樣,在獲得人身損害賠償後,還可以向社保經辦機構主張依法支付相應的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 最高院法官:約酒、約球、約遊中人身傷亡咋賠,有20條規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和《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各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針對同一消費事實,若提出不同的訴訟主張和法律依據,包括選擇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裁判結果。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做好充分的釋明工作。
  • 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調解要點
    受害人所受損傷是否屬於工傷關係到案件的處理結果,因為工傷事故損害賠償與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的數額及責任承擔標準不同。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由過錯方承擔,雙方都有過錯的,按過錯的主次承擔;雙方都無過錯的,按公平原則分擔。
  • 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後該如何追償
    發生了人身損害糾紛後,可能會相關的產生醫療費用,此時應該是由侵權責任人來賠付的,但如果侵權責任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及時賠付,而是由別人進行的墊付,那麼這種情況下,墊付人如何追償呢?一、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後如何追償 墊付了人身損害的賠付費用後
  • 行政審判專欄 | 處理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競合問題的模式選擇
    摘要:如何解決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競合是我國司法實務界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選擇何種模式合理解決此問題也是學界一直在討論的熱點話題,目前我國學界主張的模式有替代模式、補充模式、兼得模式和「綜合模式」。模式的選擇需要從我國具體情況出發,根據司法實務界的成熟做法,來選擇適合我國司法實踐的模式,因此可以採用有限兼得模式作為解決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競合問題的模式。
  • ​以案說法:工作中被刺傷,工傷保險與損害賠償能否雙份賠償?
    受傷勞動者根據不同的法律規範而產生不同的請求權:一是根據勞動法律關係產生的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二是根據民事侵權法律關係產生的民事侵權賠償請求權。儘管兩種請求權救濟的基本精神相同,但是,它們的著眼點和結果很不一致,甚至相差懸殊。 那麼,受傷勞動者究竟如何行使請求權才能更好地保護其合法權益?
  • 建設施工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有哪些?
    那麼建設施工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有哪些?網友諮詢:建設施工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有哪些?雲南北啟律師事務所劉波律師解答:1、事故鬚髮生在建築施工過程中。4、事故受害人須有損害事實。確定民事賠償責任應遵循「無損害、無賠償」的原則,即以損害事實的存在為基礎。建設施工事故賠償責任也必須以受害人有損害為必要條件。5、作業人員的致害行為及有關物件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有因果關係。只有作業人員的行為是為工作需要和必須的,才構成施工事故。
  • 鄭州一工地基坑坍塌 鄭州工傷律師:工傷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勞動者在工地上面工作而發生了事故,導致受傷或死亡,工人或者家屬會去積極的爭取賠償,下面鄭州工傷律師為您詳細介紹工傷賠償金額該如何計算。鄭州工傷律師|工傷賠償金額如何計算看具體情況,如果雙方是勞動關係,享受工傷待遇,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公司無需賠償;如果公司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賠償;如果雙方是僱傭關係的,員工在履行職務中受傷或死亡的,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202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
  •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侵權競合問題探析
    我國《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三百一十一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對於上述承運人違反運輸合同義務的行為,如因其過失而發生,也同時構成侵權行為。  更為常見但處理方式卻有所不同的則是第三人侵權時工傷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競合。
  • 人身損害賠償費用抗辯要點匯總
    一、醫療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些受害者受傷後,單位並不扣發或者只是部分扣發收入,特別是受害人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工傷的情況下。在受害人屬於工傷、受害人是軍人、公務員的情況之下,大多數受害人的工資不會因交通事故而全部扣減。
  • 人身損害賠償中被扶養人生活費怎麼計算?
    生活工作中不少地方會出現人身損害的情況,一般這種情況都會根據受傷者的傷殘情況對其進行賠償。其中有一項比較重要的是對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那麼人身損害賠償中被扶養人生活費怎麼計算呢?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 乘坐計程車意外受傷損害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吳某某當時正搭乘該計程車,其在事故中受傷。事故經交警認定,鄒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王某某和吳某某均無責任。吳某某認為其乘坐順達公司的計程車,與順達公司形成了運輸合同關係,在接受順達公司的服務時受傷,順達公司應當支付其相關賠償金及合理費用。
  • 勞務分包關係工傷需要賠償嗎
    現實社會中有很多的勞務進行分包活動,這樣的話就需要籤訂好分包合同了,但是很多時候勞務工人在工作過程中發生了工傷事件,這樣就需要及時處理,那麼勞務分包關係工傷是否需要賠償?下面由蔣冰律師進行解答:一、勞務分包關係工傷需要賠償嗎要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