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關係中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2021-01-07 王偉浩解法

文/陳乾德律師、王豔喬

上期我們說到工傷責任賠償的問題,今期我們來看看僱員受害的賠償糾紛。在勞務關係中,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係和工傷保險關係,因此不能走工傷途徑解決。那麼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誰承擔賠償責任?

真實案例

某建築公司承建了某學校的教學樓的修建工程,建築公司與A籤訂合同,將其承建教學樓外牆裝飾工程承包給A。由於學校即將開學,A又將部分工程轉包給B,B又以每天260元工資標準邀來包括C在內的民工,自備施工設備進行施工。

2016年8月21日下午3時許,C在教學樓做外牆真石漆,移動吊籃時鋼絲碰到了高壓線,C觸電受傷,經鑑定構成十級傷殘。C住院62天,花去醫藥費91238.82元,C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215048.22元。

四被告均認為自己不是C的僱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而且主張C本人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存在過錯,自身應當承擔部分責任,以減輕僱主的賠償責任,故作出上訴,那麼原告的經濟損失由誰來承擔?

以勞務關係的存在為前提

僱員受害賠償糾紛,僱主承擔民事責任以勞務關係的存在為前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A承建工程後,又將部分工程交由B施工,再由B僱傭包括C在內的民工進行施工,給民工發放工資,所以B與C建立了僱傭關係,B是僱主,C是僱員。因此,C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了人身損害,僱主B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誰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僱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建築公司作為發包方,應當知道A沒有相應資質,而仍將部分工程分包給其承建,違反了法律規定,其非法分包行為存在過錯;A將其從建築公司處承建的工程轉包給同樣不具有相應資質的B,亦存在過錯,故作為發包方的建築公司和作為轉包方的A均應當和B對僱員C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遭受的人身損害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原告自身是否有過錯,應否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以法律看,如果原告自身有重大過失,是可以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但是本案中,C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其安全生產條件由僱主提供,雖然建築公司等認為C自身有過錯,但四被告均沒有提交證據證實原告自己有重大過失,不符合減輕被告賠償責任的法定條件,因此,不能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

學校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該學校將其教學樓建設工程承包給具有相應建築資質的建築公司,其對建設工程出現的各項人身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

雖建築公司及B認為原告C是施工中觸電受傷的,學校的建設項目離高壓線過近是導致其受傷的主要原因,因此原告遺漏了建設規劃部門,原告的損失應由學校或規劃部門承擔責任。但以上兩被告沒有舉證證明建設項目所在地存在離高壓輸電線近的事實,更沒相關鑑定機構對C觸電受傷與學校的建築規劃不當存在因果關係進行科學鑑定。綜上所述,該學校對C的損失不承擔責任。

最後,律師建議,建築施工企業在分包時應注意選擇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分包方,同時應做好安全排查工作,避免因僱員受傷產生的勞務糾紛。

相關焦點

  • 連州市某鎮李某與王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調解案
    【典型案例】2018年5月,連州市某鎮李某僱傭王某為其駕駛大貨車拉運電石泥。12月某日,王某駕駛李某的大貨車,在某電石泥渣場拉運電石泥的過程中,由於車輛油缸機械故障,在駕駛中造成王某腰椎損傷,後經救護車送往某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於2019年2月出院。
  • 人身傷害賠償糾紛案中僱傭關係的認定
    裁決  僱主對僱員遭受的人身損害賠償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被告油坊組未能舉出應免除其承擔責任的證據,因此安徽省全椒縣人民法院判決如下:被告安徽省全椒縣襄河鎮千佛庵行政村油坊村民組於本判決生效後10內賠償原告張先生38170.16元(53840.16元扣除已墊付的15670元);被告安徽省全椒縣襄河鎮千佛庵村不承擔賠償責任;駁回原告張先生的其他訴訟請求。
  • 人身損害賠償僱主如何承擔責任,責任如何劃分?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僱傭關係中用工不規範,或者勞動者不小心遭受人身損害,在遭遇人身損害後,賠償是第一大事。如果僱主僱傭他人從事勞務活動的,僱主應當按時支付工資,僱工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如果發生人身損害的,僱主可能需要承擔責任。那麼人身損害賠償僱主如何承擔責任,責任如何劃分?
  • 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後該如何追償
    發生了人身損害糾紛後,可能會相關的產生醫療費用,此時應該是由侵權責任人來賠付的,但如果侵權責任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及時賠付,而是由別人進行的墊付,那麼這種情況下,墊付人如何追償呢?、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範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最高院:提供勞務一方在個人之間形成的僱傭關係中造成傷亡而引發訴訟時如何適用《侵權責任法》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提供勞務一方與接受勞務一方之間形成僱傭法律關係,提供勞務一方因在提供勞務過程中造成傷亡而引發的訴訟,應優先適用《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侵權責任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相關規定。2.
  • 黃樂平獨著《僱傭關係中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研究》出版
    日前,黃樂平獨著《僱傭關係中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研究》一書在法律出版社出版。該書以黃樂平的博士論文為基礎,結合民法典等最新法律法規做了適當修改與補充。全書共20萬字,共分八章。第1章對僱傭關係的研究範疇做了界定,並在此基礎上對僱傭關係做了類型化分析。
  • 邱縣司法局成功調解一起僱工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法理情理融合化解糾紛,不偏不倚調解贏得信任——邱縣成功調解一起僱工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河北邯鄲訊:2020年11月9日,邱縣司法局副局長、邱縣民間矛盾糾紛調處指導中心副主任劉長橋同志、人民調解員王立潔同志、新城為民法律服務所郭振峰同志成功調解了一起僱工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 實務中僱傭關係與承攬關係如何區分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在司法實務中,區分僱傭關係與承攬關係主要的意義在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兩種法律關係的責任主體問題分別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 芭 蕉:成功調處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中國硒都網訊(特約記者 姚宗豔 通訊員 趙曉玲)10月15日,在芭蕉侗族鄉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耐心調解下,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得到圓滿解決。9月初,米某受僱於梁某等承接的一房屋外牆及室內粉刷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米某不慎從三樓摔下樓導致其腰椎骨折。意外發生後,因幾人平時關係較好,未談起賠償的事宜。
  •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中賠償金咋算?法院:農村和城市同一個標準
    【引言】7月21日,金昌中院對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進行了宣判。這也是金昌中院首例在非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適用人身損害賠償城鄉統一標準進行裁判的案件。金昌中院按照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在全省法院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開展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準試點的通知》要求,對受害人張某的傷殘賠償金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重新予以認定,並依法予以了改判,認定張某的傷殘賠償金為179742.00元.
  • 工傷申請超時限,可否提起人身損害賠償之訴?
    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都是作為個人因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法定賠償方式。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損解釋》)。同時,二者的賠償項目、賠償程序和賠償標準均有所不同。
  • 淺談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被告的不當追加
    筆者試從一起原本簡單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談談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不當追加被告的粗淺認識。  何某系個體瓦工,長期受僱於毛某為他人從事民房建造工作。2002年6月,李某與毛某訂立一建房合同,約定由毛某為李某家的建房承擔瓦工部分的工程。隨即,毛某召集何某等到李某家施工。在澆鑄二樓簷溝時,李某又聘請了木工宋某為瓦工澆鑄簷溝搭建模板。
  • 僱傭關係與勞務關係有區別嗎?千萬別亂用!
    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的規定來看,僱傭關係主體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關係。但是,勞務關係主體之間的地位卻並不一定平等。
  • 【以案釋法】工程層層轉包,人身損害怎麼賠償?
    被告梁某辯稱,被告梁某與原告不存在僱傭關係,被告梁某從被告甲公司分包某大樓砌牆業務,而不是原告陳述隔牆拆牆業務,後被告梁某以5000元的價格轉包給第三人陳某,後續施工均由第三人陳某承擔;原告是否在梁某轉包給第三人陳某的砌牆業務中受傷不清楚,第三人陳某也未在第一時間告知被告梁某,原告訴狀中陳述是在隔牆、拆牆活動中受傷,與被告梁某轉包給第三人陳某的砌牆業務不符,故被告梁某不應對原告的損害後果承擔責任;原告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 從本案看僱傭關係、加工承攬關係及勞務關係的區別
    幾天後,方某在對一塊木板實施切割的施工過程中,被木板中飛濺出來的鐵釘刺傷眼睛,造成各種經濟損失計26000餘元。故方某訴訟至法院,要求被告俞某賠償其經濟損失。  [分歧]  本案在審理中存在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是僱傭關係,原告受被告僱傭為被告打家具,提供勞務,被告按原告做工天數支付報酬,原被告間屬於僱傭關係。
  • 僱傭關係、承攬關係及勞務關係的區別,一讀就懂!
    「法律講堂」投稿郵箱:yunlvshi@163.com  交流合作:微信號zsm800418在生活中,僱傭關係、承攬關係及勞務關係,相信有很多朋友對此並不清楚,很容易將僱傭關係和承攬關係混淆。幾天後,方某在對一塊木板實施切割的施工過程中,被木板中飛濺出來的鐵釘刺傷眼睛,造成各種經濟損失計26000餘元。故方某訴訟至法院,要求被告俞某賠償其經濟損失。分歧:本案在審理中存在三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是僱傭關係,原告受被告僱傭為被告打家具,提供勞務,被告按原告做工天數支付報酬,原被告間屬於僱傭關係。
  • 到底是僱傭關係還是承攬關係?
    在實際生活中,找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裝修房屋,找別人用收割機收割小麥等,當發生人身損害時,業主與實際勞務人員之間到底是僱傭關係還是承攬關係,難以區分。如果是僱傭關係時,則業主作為僱主承擔的法律責任較重;如果是承攬關係,業主作為定作人只在過失選人時承擔相應責任。從以上可以看出,區分僱傭關係還是承攬關係,對業主來說至關重要。
  • 談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誘因責任承擔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誘因責任應如何承擔,無明確法律規定,審判實務中認識與做法也不盡一致。有的認為誘因並不符合民事侵權因果關係要件,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而有的認為誘因是間接原因,應承擔次要的民事責任;有的則認為應根據具體原因力的大小承擔民事責任。不同的法院或同一法院不同法官針對同一類情況判決的理由與結果各不相同,往往會使公眾對法律產生懷疑,降低法律的權威。
  • 勞動關係與僱傭關係之區分
    因此,在勞動法上,勞動關係的勞動者享有較多權利,承擔較少義務,而用人單位承擔較多義務,享有較少權利。用人單位必須在保障最低標準之上與勞動者協商具體的權利義務關係。而僱傭關係主要受民法調整,包括《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其對僱傭關係的規定比較寬泛籠統,主要遵從當事人意思自治,對僱傭關係主體幾乎沒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四)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不同。
  • 類僱傭的承攬關係如何認定
    施工過程中,被告不慎被樓層上的建材滑落砸傷右腿,另查明,被告不具備承包建設工程的資質,原告對此亦知曉。發生糾紛後,原告遂請求被告賠償損失。  [分歧]  關於原、被告之間是僱傭關係還是承攬合同關係如何認定,形成了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系受僱於被告從事僱傭活動中受傷,雙方形成的僱傭合同關係,被告作為僱主應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