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納氏症女性生育的危險

2021-01-14 特納之家

        透納氏症於活產女嬰的發生率約為兩千五百分之一,主要為偶發,乃最常見的女性性腺發育不良的病因。診斷條件為缺乏部分或整條X染色體,且合併(1)身材矮小;(2)性腺發育不良;或(3)多樣化身體異常特徵。此外還有關於她們認知能力的缺損、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較高的報告。

        她們的性腺發育方面,約20-30%的病人有部分卵巢內分泌功能,約5%有自發性月經,約2%可自然懷孕,唯子女為透納氏症或其他染色體異常的機會較高(約20%)。

        臺灣自1995年生長素治療用於透納氏症病人,她們的身高已有相當改善。人工卵子捐贈生育的醫療技術自1984年開始用於透納氏症後也大為進步;故國內外接受此技術的個案大幅增加,繼而她們因心血管異常導致的危險個案也多有報告。作者特對2011年及之前文獻作一回顧報告。

        借卵生子,這是臺灣和外國法律上許可的;它對於透納氏症個案或其家人的生活品質正面影響甚大。國內曾對208例各年齡層的透納氏症候群病患統計,有7例已婚, 5例育有孩子(可能是自然懷孕),不幸5位都是透納氏症候群患者(1位45,X; 4位45,X/46,XX)[高醫趙美琴醫師統計資料]。根據非官方統計,藉由卵子捐贈成功生育的個案也不少。

        針對透納氏症個案的卵子捐贈生育的文獻報告,相對的仍不多。1995年之後文獻陸續報告懷孕成功率約為27-46%,與常人無異;但之後的流產率較高,約40-50%。

        至於孕婦死亡的首次文獻報告為1997年,美國Nagel及Tesch發表2例主動脈近端擴大造成剝離致死,分別發生於妊娠37週及產後1週。1998年Garvey再添一例,27週孕婦發生主動脈剝離合併心肌梗塞導致死亡。2001年Beauchesne又添一例,36週雙胞胎孕婦發生主動脈剝離導致死亡。故此2003年Karnis等人發表全美調查,共146位接受治療的透納氏症婦女,於101次成功懷孕中,共4人於妊娠中死亡,結論孕婦因主動脈剝離破裂的死亡率至少為2%。另外有一例,於等待卵子捐贈時死亡。146人中僅72人(49.3%)接受過產前心臟超音波篩檢,他們中無死亡個案。

        2011年法國Chevalier等,發表他們所做全國問卷調查;針對1991-2009年間93位接受卵子捐贈生育,懷孕超過20週者所做的統計。結果有2例因主動脈剝離破裂死亡;另外一例死於心衰竭。作者同時發現子癇前症比率極高,胎兒異常或有併發症亦高達60%。孕娠主動脈剝離矯治成功的文獻曾有2例報告。

        透納氏症成人的主動脈擴大比率在文獻報導為6.3-42%,主動脈剝離率1.4-1.5 %為常人的100倍,後者死亡率高達56-58%。

        探討主動脈剝離的原因,一般有三:主動脈近端擴大、2葉主動脈瓣膜、及高血壓。文獻報導透納氏症死亡病例的血管發現與馬凡氏症病患相似,因此懷疑可能結締組織本身也有缺陷。故此她們懷孕時於上述危險之外,再加上血流動力改變的影響,危險性的大幅增加極為可能。

        保健預防之道,為(1)孕前篩檢:必須由對透納氏症併發症有經驗的心臟科醫師執行,除心血管超音波檢查之外,磁震造影敏感度較高也應做;(2)懷孕中:密切監測,同時積極針對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給予適當控制及介入;甚至(3)終身追蹤:因懷孕帶來的危險可持續終身。美國生殖醫學會對透納氏症欲懷孕的病人有特殊建議,並絕對禁止已有心臟異常者懷孕。                                                          

歡迎加入特納之家,群號碼:28649651

(長按圖片即可添加!)

特納之家,成立於2012年12月,是由特納症候群患者聯合發起的病友互助組織。讓病友就醫少走彎路,減少二次傷害,提供心理支持、疾病最新醫學資料,普及特納知識。與各罕見病組織保持密切聯繫,促進中國罕見病事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同陳敏學基因之:透納氏症候群
    l  缺少的X染色體多來自於父親遺傳自發性/非遺傳性l  多數的透納氏症候群都不是由遺傳而來,無論是否是原發性或是鑲嵌性染色體預期壽命較正常人壽命較短原因缺少或是X染色體結構改變l  在行減數分裂時造成染色體異常,遺失的基因片段會依據不同時期發展而有不同的表現l  大約一半的病人是屬於原發性透納氏症候群(monosomy  X),也就是說這些患者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只有一套X染色體l  大部份的患者是屬於鑲嵌性染色體
  • 透納氏症 Turner syndrome
    此症的發現常因患者外觀上的特徵引起懷疑,如矮小或在青春期無月經來臨。但確定診斷則需以染色體分析為準則,X染色體短臂之缺失會導致矮小和透納氏症表症,長臂之缺失則造成卵巢功能之衰退。發生率:1/3,000活產女嬰,大部分45,XO早期便流產,能生存到新生兒期的佔不到1%,而在新生兒的機率大約為1/5,000。
  • 愛德華氏症
    愛德華氏症也稱做三條第--[endif]-->多數的愛德華氏症都不會遺傳,無論是否是原發性或是鑲嵌性染色體<!--[if !supportLists]-->l   <!--[endif]-->轉位性的愛德華氏症卻有可能遺傳,一個帶原者他的某一條染色體與部份18號染色體的片段互換,這種情況稱為平衡性轉位,因為他不是多了一條完整的第18號染色體。
  • 大蔣與妥瑞氏症
    目前在上海是一名映像拍攝自由職業者。大蔣也是一位患有輕度妥瑞氏症的人。  在與自己的終生伴侶-妥瑞氏症度過了32個年頭的大蔣經歷過所有妥瑞氏患者所遇到的人生困境與挫折。但老天眷顧,他沒有被妥瑞氏打敗,並在中專時期開始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他相信,每個人都有無法擺脫掉的問題或困擾,不如與它坦誠不公的交朋友,和平共處。其實你的態度也會給予你一個公平的回報。
  • 美阿爾茨海默氏症數據爭議糾纏不清
    原標題:美阿爾茨海默氏症數據爭議糾纏不清   一名法官將最終決定在這場關於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的戰爭中誰是勝利者。   由美國聯邦資助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合作研究(ADCS)項目並未激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和洛杉磯南加州大學(USC)之間的太多合作。相反,兩所學校就項目控制權展開的爭奪戰日前進一步惡化,並正在形成一場刻薄的法律戰。此時恰逢一名加州法官和研究資助者禮來公司在這場不同尋常的學術爭端中各自站在對立雙方一邊。
  • 妥瑞氏症 可能伴隨一生的抽動
    近期上映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讓妥瑞氏症,這種常被誤解為調皮多動、緊張甚至中邪的神經性疾病又進入了大眾視野。 妥瑞氏症(又稱:圖雷特氏症候群,抽動穢語症候群)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段是2歲至21歲,症狀能持續一輩子。妥瑞氏症不是退化性疾病,因此患者都有正常的壽命。
  • HOLT-ORAM氏症候群
    病因學HOLT-ORAM氏症候群是一種不常見的症候群,但在全世界各個不同族群中卻都有個案被報告出來
  • 聚焦超音波可望減緩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影響全球約1,000萬人口,其特徵是經常伴隨可能變得相當嚴重的震顫。為了控制這種震顫,方法之一是在大腦中植入電極,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簡單的超音波可能會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 【大眾健康】妥瑞氏症究竟是個什麼病?
    這裡,對於劇情小編就不再作過多的描述,那麼,妥瑞氏症究竟是個什麼病呢?且聽小編娓娓道來……妥瑞氏症,也稱妥瑞氏綜合症、吐雷氏症、吐雷氏綜合症。此症是法國妥瑞(last nameJean-Nartub Charcot ,first name Gillies de la Tourette)醫生於1885年提出的8個病例報告。
  • 科普:牙齒咬合不好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症
    新華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錢錚)牙齒不整齊就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明,這種說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確的。
  • JCB:一種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機理發現
    德國科學家近日報告說,他們查明了一種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機理,並發現了此病一種可能的治療靶點。2003年科學家曾發現少數人的家族性帕金森氏症是由他們攜帶的DJ-1基因變異引起的。但是迄今科學界對DJ-1了解並不多。
  • 多巴胺療法可改善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認知功能
    紐約(2020年7月15日)-一項由阿爾茨海默氏症藥物發現基金會支持並於今日在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的研究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羅替戈汀是一種作用於大腦中多巴胺傳播的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輕度至中度的阿爾茨海默氏病。
  • 威爾森氏症病發前無病徵
    圖:邱鷺文與孩子的生活照\來自邱太臉譜  【大公報訊】威爾森氏症又稱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疾病,病發率約為十萬分之一,由於身體對銅的代謝異常,不能正常分解銅質造成。  威爾森氏症發病年齡差異很大,從三歲到四十五歲都有可能。銅質積聚腦部,患者會出現言語含糊、聲音嘶啞、流口水、震顫、吞嚥困難、抑鬱或躁狂行為、自殺衝動等徵狀。若兒童及青春期少年患有不明原因的肝病,都應篩查是否患上此症。目前醫學界並未找到根治辦法,患者需要終身持續去銅治療,防止銅質進一步累積。
  • 威廉士遺孀發聲明稱其患帕金森氏症
    14日,羅賓威廉士遺孀發表了一份驚人的聲明,揭露羅賓生前被憂鬱、焦慮及早期的帕金森氏症困擾,強調他尋短見時人是清醒的,未服用任何藥物或酒精。威廉士網易娛樂8月15日報導 好萊塢喜劇泰鬥羅賓·威廉士(Robin Williams)當地時間8月11日驚傳上吊死訊,外界揣測他因憂鬱病纏身而厭世,他的遺孀蘇珊許奈德今天(當地時間8月14日)發表一份驚人的聲明揭露,他生前被憂鬱、焦慮及早期的帕金森氏症困擾
  • 妥瑞氏症的痛,孩子學習障礙,關於教育的錦囊!
    妥瑞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神經內科疾病,常見於學齡前至青春期的孩子。患該病的孩子多會不受自主控制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據統計,有高達3成的孩子會有學習障礙困擾。因此,特別提出3錦囊幫助孩子學習。
  • 羅氏不哭,阿爾茨海默氏症(AD)就是個大坑!
    可以說,阿爾茨海默氏症(AD)妥妥的就是個「巨坑」,各大巨頭接連失足,景象簡直慘不忍睹!!!(相關閱讀:AD新希望:百健艾迪單抗BIIB037改善認知)羅氏近日宣布,終止實驗性單抗藥物gantenerumab一項大型III期臨床研究(SCarlet RoAD)。
  • 與「妥瑞氏症」的和解 關注
    妥瑞氏症,她在這兩年才確切地知道,這個體內共生者被翻譯而來的名字。 《叫我第一名》的電影裡講述過這樣的故事,主人公咬著鉛筆克制自己上課會發出的怪叫,經過被歧視為「怪物」的成長和24次受到歧視的求職,終於成為一名教師。
  • 有一份女性生育「後悔藥」,叫做凍卵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女性孕育生命的能力受到年紀的阻礙越來越小。現今,「凍卵」一詞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為想要延遲生育及患病女性提供了一份生育的希望,有的人甚至覺得冷凍了自己的卵子,就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
  • 希拉蕊身體不適:阿桑奇稱罹患帕金森氏症,私人醫生稱是肺炎
    希拉蕊身體不適:阿桑奇稱罹患帕金森氏症,私人醫生稱是肺炎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2016-09-12 15:01 來源:澎湃新聞
  • 【推薦】妥瑞氏症候群:嗝嗝老師
    妥瑞氏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 抽動是一種頻繁出現而無法抑制發作的運動性動作或發聲,常是一種突發、快速與重複的型式。抽動的類型包括有動作型抽動或發聲型抽動,而抽動是妥瑞氏症的主角。印度影片《嗝嗝老師》便是講述這樣一位有妥瑞氏症的奈娜姑娘,這個毛病給她心心念想當老師的夢想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