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T-ORAM氏症候群

2021-01-14 遺傳與疾病論壇


病因學


HOLT-ORAM氏症候群是一種不常見的症候群,但在全世界各個不同族群中卻都有個案被報告出來。此症的發生沒有特別的性別差異,男性跟女性都有可能發生;產前的超音波檢查或許可以偵測到一些比較嚴重的肢體畸形。 此症最早由 Holt與Oram兩位醫師在1960年代早期發表。令人感到有興趣的是這些異常的發生與服用治療早期孕吐的藥物---沙利竇邁---所造成的異常相似;因此,被認為造成此症的異常基因作用的期間可能與沙利竇邁致畸胎作用的期間相近,在一連串的研究後確認此症是由於轉錄因子TBX5 基因的變異,以至於失去作用所造成 。位於第12對染色體長臂(12q24.1)上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BX5)是一個在胚胎發育時,影響心臟及上肢發展的重要基因。這個基因的突變導致基因功能喪失,於是造成心臟及上肢的畸形(malformations);因此又將此症稱為心手症候群(Heart-hand syndrome)。目前沒有發現與此基因變異相關的環境因子。


發生率


目前尚未有整體疾病發生率的推估。而在美國此症的發生率估計約為每十萬新生兒中有0.95個。



臨床表徵


正如同此症的別名-心手症候群(Heart-hand syndrome)-這個症候群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心臟與手這兩個器官上:先天性心臟病是這個症候群中最常見到的疾病狀態,但是這個情況通常可以藉由修正性的手術來矯正。 心臟中最常見的異常是心房中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心室中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在這個症候群中也有出現過。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先天性心臟異常也有可能會出現,例如: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或是主肺動脈移位(transpositions of the great arteries)。骨骼肢體方面的異常主要局限在上肢---下肢並不會受到影響;骨骼的異常所造成的前臂有很多形式,甚至是完全沒有前臂。 大拇指通常都會受到影響,變成比較小、未發育或是會額外長出一根骨頭。有時,整隻手可能只會出現三隻手指頭。肩膀與鎖骨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使得肩膀因為異常的下斜而顯得狹窄。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得異常與此症有關,患者的智力大多是正常的。


患者手部特徵



鎖骨和肩胛帶異常缺陷。


肩關節運動困難,手臂彎曲 手指畸形


遺傳模式



這個症後群與遺傳相關,其遺傳模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不過,有時遺傳的模式是屬於偶發的新突變;此外此症在疾病表現上是多樣性的;舉例來說,有嚴重症狀的雙親其後代的症狀可能比較不嚴重,反過來也有可能,雙親症狀不嚴重卻生下嚴重的孩子。根據最近的研究,很明顯,約%30到%35HOS例案與t-bx5基因位於12號染色體長臂(12q24.1)突變相關。該基因有9個基因,其中包括2個編碼蛋白9。t-bx5蛋白含有518個胺基酸的複製的重要因素。



治療


心臟的異常,在生理體能成熟到足以應付開刀過程時,要儘快接受外科矯正治療,也就是開刀或是心導管治療; 目前大多數之心房中膈缺損可藉由心導管免開刀之方式關閉。而未來心室中膈缺損亦可能藉由心導管的方式予以治療。因為此類的缺損,矯正修補的結果通常都不錯,而且很快能回復到正常生活。相同的,骨骼肢體異常所造成的衝擊有賴於異常的形式和嚴重度,雖然部份肢體異常可以藉由手術得到功能進步,但當肢體完全缺損(完全沒有長出來)、非常短小(只有一點點突起)或是嚴重畸形時;不論是發生在手指頭或是整個前臂,患者一生中都將會感受困難與不便 。 此時,自我照顧的技巧、寫字與畫畫的教導都要是情形特別計畫並不間斷地訓練。但當異常並不嚴重時,通常對於功能的影響也會比較少,孩童通常非常容易適應這些困難。



預後


患者的未來生活通常直接與心臟跟上肢異常的種類與嚴重度有直接相關,此症中最輕微的狀況,對於生活型態與人生歷程不會任何影響,但嚴重時也有在生命早期就致命的狀況。



相關焦點

  • 同陳敏學基因之:透納氏症候群
    透納氏症候群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是唯一可存活的人類單染色體疾病,有可能有部份或是整條X染色體缺失。
  • 【推薦】妥瑞氏症候群:嗝嗝老師
    妥瑞氏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 抽動是一種頻繁出現而無法抑制發作的運動性動作或發聲,常是一種突發、快速與重複的型式。抽動的類型包括有動作型抽動或發聲型抽動,而抽動是妥瑞氏症的主角。印度影片《嗝嗝老師》便是講述這樣一位有妥瑞氏症的奈娜姑娘,這個毛病給她心心念想當老師的夢想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
  • 亞斯伯格症候群
    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它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1]致病原因目前尚未清楚,但研究顯示,遺傳基因、生物化學、過濾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時出現的一些問題,都可能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的致病原因。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病率為0.7%,即平均每1000名新生嬰兒會有7名嬰兒是病患者。本病多見於男生,發病率約為女生的十倍。
  • 透納氏症女性生育的危險
    她們的性腺發育方面,約20-30%的病人有部分卵巢內分泌功能,約5%有自發性月經,約2%可自然懷孕,唯子女為透納氏症或其他染色體異常的機會較高(約20%)。        臺灣自1995年生長素治療用於透納氏症病人,她們的身高已有相當改善。
  • 銀幕中的罕見病:漸凍症、閉鎖症候群
    其實,除了漸凍症(ALS),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罕見疾病,比如閉鎖症候群、短期記憶喪失症、多發性硬化症、妥瑞氏症等等,這些病人的症狀有哪些?在生活中又會遇到什麼不便呢?雖然影視劇中進行了藝術化處理,但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罕見疾病的可怕之處,以下是@電影工廠整理的部分「電影銀幕上的罕見病」。沒錯,它們不只是故事,也是一些人正在苦苦掙扎並為之頑強生存的真實!
  • 彼得潘症候群結果是什麼
    核心提示:很多人對於彼得潘症候群並沒有太多的了解,這是人們在成長的一個過程中,受到了創傷或者是對於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懷疑,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與解答,最終產生了不願意長大的一種心理,主要是與社會以及家庭的教育理念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彼得潘症候群的結果是什麼呢?
  • 港媒: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香港《亞洲周刊》11月24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題: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背後是心理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同意犯罪者行為,並參與犯罪,成為文明的恥辱。這是犯罪心理學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源於1973年瑞典一宗銀行搶劫案,4名被劫持為人質的市民在被劫持6天後釋放,卻拒絕出庭指證劫匪,甚至為其辯護。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也是今天香港的情況。這是香港的悲哀,也是世界文明史的悲哀。最近香港幾家大學校長的表現,也被懷疑是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什麼是「星期一症候群」?
    「星期一症候群」是一種不需要病毒、細菌傳染的傳染病。通常一個同事生病,就會經由眼神、語言、及寫得很差勁的企劃書傳染給別人。星期一症候群其實是有改善的可能。方法之一就是星期六、星期日好好休息。何謂星期一症候群?星期一症候群,如同星期五亢進症,其實這兩種病是同一種病。
  • 手臂振動病,雷諾氏症候群之認定參考指引
    雷諾氏症候群(Raynaud’s syndrome),是手指和腳趾中血液循環問題的疾患,而少見於耳朵和鼻子。暴露於寒冷的環境時,這樣的情況會加劇。當一個人有雷諾氏症候群的時候,暴露於寒冷時,會降低血液循環,引起皮膚變得蒼白,臘白色或紫色。這樣的疾病有時也被稱為「白手指」、「臘狀指」或「死手指」。 雷諾氏症候群有很多不同引發的原因,包括工作環境暴露。
  • 緊張症候群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情緒經常會因為各種壓力而顯得緊張不安,而與情緒不穩定並發的失眠多夢、頭痛、腹脹、肢體浮腫等症狀,被合稱為「緊張症候群」。  自從9·11之後,美國幾乎人人都患上了或多或少的「緊張症候群」,恐怖襲擊和反恐也連續幾年都排名熱門詞彙前列。
  • 什麼是「星期一症候群」
    什麼是「星期一症候群」就是星期五亢進症  這兩種病,其實是同一種病。事實上,還要細分的話,還可以分成「星期二認命症」、「星期三小亢進症」、「星期四等星期五症」等不同症候。這,才是為什麼叫做星期一症候「群」之所以叫做「群」的由來。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有時間性的精神疾病,一個星期來一次,一次接連持續四到五天(只要待在辦公室的時候就會犯病)。
  • 獲得性學者症候群
    它甚至有個專門的學術名稱,叫「獲得性學者症候群(Acquired savant syndrome)」。咱們說說這個。*什麼叫「學者症候群」呢?它說的不是一般的學者,而是那種讓人明顯感到他們的大腦異於常人的人。比如有的人算數學題特別快,有的人有超強的記憶力,而且專門能記住一般人不注意的那些細節:他隨便掃一眼書架就能記住上面有多少本書。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5個飲食錦囊抗疲勞
    很多人認為,工作太忙太累,只要多休息、睡久一點就恢復。事實上,疲勞經日積月累會形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但無法藉著睡眠消除,身體或精神上的勞動也會加速虛弱、肌肉疼痛、記憶力受損、注意力減退、睡眠障礙的速度。   營養師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發炎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運動,且多攝取5大類食物,可幫助消除疲勞。
  • 盤點銀幕中的罕見疾病:漸凍症、閉鎖症候群_遊俠網 Ali213.net
    其實,除了漸凍症(ALS),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罕見疾病,比如閉鎖症候群、短期記憶喪失症、多發性硬化症、妥瑞氏症等等,這些病人的症狀有哪些?在生活中又會遇到什麼不便呢?  雖然影視劇中進行了藝術化處理,但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罕見疾病的可怕之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分「電影銀幕上的罕見病」。沒錯,它們不只是故事,也是一些人正在苦苦掙扎並為之頑強生存的真實!
  • 「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時間:2015-10-04 10:1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如今,地球的人物設定已經滿足不     原標題:「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以前,大家對於韓劇情節的印象就是車禍、絕症、豪門恩怨,不過回首2014年,韓國的編劇可謂腦洞大開,一部《來自星星的你》掀起了世界範圍的韓流熱,劇中的外星人都教授這個人物設定也是讓不少人狂呼。
  • 臺灣一周熱詞:「選後症候群」
    部分熱情選民因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心情劇烈起伏,出現憂鬱、焦慮、胸悶、易怒等情形,不少人心情至今仍難以平復,「選後症候群」在島內泛濫。1名約70歲的老婦人,因支持的候選人落選而心情憂鬱,整晚睡不好,起床後精神狀況差且吃不下東西。
  • 我們是否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這個病被專家稱呼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近日,重慶一男子錢包被偷走,隨後,小偷將錢包內的證件送回。該男子在網上發帖感謝這名小偷,「我很感動,對你很敬佩。我要由衷地讚美你——你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高尚情操和職業素養的人。」重慶榮格心理諮詢所的專家指出「這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一隻羊,與狼討論被吃的方式是可悲的,同理可證:我們寬容(甚至縱容)小偷也是不對的。
  • 蘇珊大媽患亞斯伯格症候群:曾以為是腦部受損
    蘇珊大媽患亞斯伯格症候群:曾以為是腦部受損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蘇格蘭歌手「蘇珊大媽」蘇珊•鮑以爾 (Susan Boyle)透露,她被診斷出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 成長的煩惱,兔女郎學姐的思春期症候群到底象徵著什麼?
    她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能引發「思春期症候群」事件,都是問題少女。動漫裡這麼介紹「思春期症候群」:這是在網絡上流傳,只會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神秘事件。「聽見某人的心聲」也好、「遇見某人的未來」也好 、「誰和誰的人格交換」也好,都是被稱為思春期症候群,是沒人相信的都市傳說。
  • 愛德華氏症
    愛德華氏症也稱做三條第--[endif]-->多數的愛德華氏症都不會遺傳,無論是否是原發性或是鑲嵌性染色體<!--[if !supportLists]-->l   <!--[endif]-->轉位性的愛德華氏症卻有可能遺傳,一個帶原者他的某一條染色體與部份18號染色體的片段互換,這種情況稱為平衡性轉位,因為他不是多了一條完整的第18號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