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孕40周計算,整個孕期一共有280天,這中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危險」,孕媽一定要學會識別。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孕媽懷孕之後,都是小心翼翼的,每次肚子出現什麼異常,孕媽都要緊張不已,懷孕的確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
尤其在孕早期,胎兒非常脆弱,即使在孕晚期,也可能發生像胎兒呼吸窘迫、胎兒繞頸,這樣的危險情況,這就要求孕媽們,學會識別寶寶發出的各種信號。
胎寶鬧不停,孕媽心慌慌
妍妍孕晚期後,寶寶胎動變得特別頻繁,好幾次她都覺得寶寶要「衝」破肚皮,提前出生了。
這讓孕媽非常不安,她聽說很多寶寶缺氧的時候,胎兒反應就會特別劇烈,難道是自己的寶寶也缺氧了?妍妍越想越害怕,連忙打車去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告訴妍妍,寶寶並沒有什麼問題,28周時正是寶寶胎動最活躍的時候,只要每個小時保持3次以上的胎動就是正常的。
當然如果胎動突然特別劇烈,之後又停止了,那麼就一定要當心,這可能是胎兒缺氧了。
信號一:孕媽「摸摸」肚子
婦產醫生表示:初產婦,一般在孕18-20周後,才能感知胎動,而經產婦,只需要16周左右就能感知寶寶的胎動了。
胎動對於孕媽來說,是寶寶生命的信號,很多孕媽,早早地就盼望著寶寶胎動。
1)正常的胎動頻率
孕媽想知道寶寶健康與否,就可以通過「摸摸」肚子,數一數寶寶的胎動頻率。一般正產的胎動頻率應該在一小時3-5次。
2)動的頻繁是怎麼回事?
其中晚上8-11點,胎動會比較頻繁,尤其在孕28-孕36周時,這時寶寶最活躍。如果胎動的頻率正常,那麼就是寶寶在向你報平安,孕媽也不必擔心了。
信號二:孕媽「測測」心跳
孕6-7周後,胎兒的胎心形成,此時通過B超,就能觀測到胎兒的心跳,健康的胎兒一分鐘心跳120-160次左右。
1)正常胎心次數
正常來說寶寶的胎心應該在每分鐘120-160之間,如果超出了160次,那麼很可能是寶寶剛開始缺氧,孕媽一定要重視起來。
倘若胎心少於120次每分鐘,那麼一定要馬上去醫院,當少於120次,就意味著寶寶缺氧已經很嚴重了。
3)測量胎心的正確位置
隨著寶寶的發育,寶寶胎心的位置也會發生改變。一般來說,5個月的胎兒,胎心應該在肚臍下的黑線兩側;6-8個月,胎心會稍微上移。
8個月後,胎心基本固定,這時孕媽們一定要堅持定期去醫院做「胎心監護」,畢竟醫院才是更專業的。
信號三:孕媽「量量」宮高
產檢中,有一個項目是測量「宮高」,和腹圍一樣,宮高也是判斷胎兒發育好壞的重要判斷標準之一。
雖然在家也能測量,但在醫院時,醫生會根據B超,更準確推算出孕媽的宮高,這個宮高數據,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寶寶發育的快慢。
下圖是孕20-40周宮高、腹圍參考標準,寶媽們可以對照產檢時給的妊娠圖,看看寶寶是不是符合標準。
糖果媽媽悄悄話:如果你的胎寶,完全符合以上3個信號的標準,那孕媽就不用「提心弔膽」了。
如果你不符合以上情況,那麼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寶寶向你發射的「求救」信號。
雖然我們看不見寶寶,但是我們能通過這些數據「摸」得到寶寶,知道寶寶健康與否。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寶媽們說說,你懷孕時都有什麼「異常」發生了?你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