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出國讀博的同學,這5點小建議你一定要看看

2020-12-14 百納碩博

沒有哪個成年人的世界是容易的,為了讓自己以後的路可以走得更好一點,選擇更多一點,越來越多人開始進修提升自己。大部分人會選擇讀研,讀博或者出國留學,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都是值得支持的,這次為準備留學讀博的同學準備了幾點小建議。

1、 明確自己定位

制定好學習計劃,明確自己的定位。謹記出國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一個去獲取知識的學生,而不是一個可以走馬觀花的遊客。所以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不要想太多不著邊際的事情,為了自己的未來學一些真正的本領,做一個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人。

2 、有辨別的交友

去到一個新的地方,一開始會不太熟悉當地的文化習俗以及思想觀念,所以可以積極一點和班上的同學主動交朋友,但是不管交多少朋友一定要記住古人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交友也要慎重,因為國外的思想相對比較開放,和我們國內文化存在許多差異,所以要小心不要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學會交益友,遠離犬馬聲色之人。

3 、多去圖書館學習

可以多與學霸交流學習,他們之所以成績優異一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可以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方法來提升自己,就像在優秀的人身邊你也會慢慢變得優秀是一個道理。平時多去圖書館,現在高樓大廈的林立,生活節奏加快,使我們再難尋一方靜土,而圖書館的寧靜恰恰是我們所需要的,學習氛圍濃厚,書籍琳琅滿目,可以說是知識的海洋。另外,除了閱覽所讀專業相關書籍外,還可以再多閱讀一些其他類型的書籍,拓寬自己知識面的同時也提升了思想高度,也會收穫更多自己意想不到的知識。

4、 學會和導師討教

遇到課題上的問題可以多向自己的導師請教,謹記自己的目的就是來學習提升的,所以不必難為情或者有「大家都沒問,我問是不是顯得自己不夠聰明」的想法,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其實導師也是很歡迎學生請教問題的,不過,在請教之前最好可以先自己查閱大量資料文獻,有自己的一個想法觀點後,再去與導師探討。

5 、安全問題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注意自身安全。雖然現在治安都不錯,但畢竟是在陌生的環境下,在不了解當地的處事方式時,安全問題是不能忽略的。而且出國後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代表著國家,為人處事上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小心謹慎一點準是沒錯的。

歡迎關注公號:在職研微廳,諮詢國內在職博士、國外留學博士、碩士等報考事宜。

相關焦點

  • 【前輩經驗談】未來的選擇--國內讀博or出國讀博
    這一部分是寫關於出國讀博的。我知道很多同學已經厭倦了天朝的生活,天天想著出去,而且自己的各方麵條件都挺好,那麼你可以考慮申請出國讀博。出國讀博一類是選擇去美國,一類是選擇非美國的海外國家。當然我們知道美帝的科研實力那是真的很強大,而且也有money資助你。但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比較適合出國讀博呢?
  • 如果你想讀博,我建議你認真讀完這幾條建議
    但是,讀博士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的事情,博士那四五年時間,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說實話是比較痛苦的。 如果你真要讀博士的話,希望你能做個長久的打算。你可以從三個階段考慮。 讀博前選擇學校、導師、方向的問題; 讀博期間的各種問題; 讀博後打算做什麼的問題。
  • 國外讀博與國內讀博相比,哪個含金量更高?聽聽導師的建議
    明天就進入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了,考研的同學都已經整裝待發了,而對於準備讀博的同學來說,要麼準備著各種材料迎接報考學校的審核,要么正在拼命的複習英語和專業課,希望自己在明年3月的博士研究生考試中考出好成績來,無論屬於哪一種情況,如果你打算明年讀博士的話,現在就應該有所準備了。
  • 讀博的壓力,你一定要提前知道,早做準備
    所以,讀博的壓力,你一定要提前知道,早做準備,正兒可謂「謀定而活動」,不打無準備的仗,後面可以少走彎路。此文創作背景:2020年8月17號,我發布了《》,很多網友留言,讓我談一談博士研究生的壓力。於是我創作了本文,希望我分享自己的一點個人感受,要是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就更好了。
  • 出國讀博的3條有效路徑!英語不好、家境一般不是問題
    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初心前 言如果你想出國讀書,但是家境貧寒,英語不好,似乎出國留學這條路與你無緣。其實不然,機會還是有的。本人出身寒門,三代貧農。無奈喜愛科研,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讀研,沒有按照家人的希望去工作掙錢。父母雖然不知道讀研是什麼,但是也比較支持我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 出國留學,「讀博毀一生,科研窮三代」的說法是真的嗎?
    因為一直從事學生工作,所以身邊少不了各種家長的故事,而關於出國讀博,他們提到了「讀博毀一生,科研窮三代」。到底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樣,出國讀博究竟真是這般,還是會有比國內更好的出路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出國讀博的那些事兒。
  • 國內博士為何熱衷出國讀博?
    在國內讀個博士,這在普通人眼裡已經算是「學霸」了。可在上周末舉辦的2016博士生招生面試交流會上,記者發現,2000多名參會的研究生中,不少人本身已是博士生,他們打算博士讀到一半甚至是取得國內博士學位後,繼續出國讀博。
  • 出國讀博應該如何選擇學校以及國家?
    無特殊情況 GPA一般不能低於3.3-3.5,GT成績允許有一項小缺陷(如GRE 315,託福95),科研經歷豐富可以彌補成績缺陷,如果沒有豐富的科研基礎,成績需要更好一些, 海外牛推能加分。接下來再不那麼簡單粗暴的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碩博都是在國外讀的發展學。留學期間我也同不少理工科的學長和學姐們探討過讀博擇校問題。
  • 國內小碩,英語差,如何成功出國讀(du)博(jin)
    本人符合題述的條件,理工科,經過百般折磨最終申請成功,同班也有兩個同學申請成功的,所以對這一塊的申請有一定的了解,於是想寫一點東西留給大家。首先申明,對於文科的申請,我不是很清楚。博士的年限標稱的一般是3-4年,具體看國家和學校,這也就是說如果你足夠優秀你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畢業(和美國相比)。歐洲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特別是北歐那邊,比如丹麥有丹麥語,瑞典有瑞典語,芬蘭有芬蘭語,挪威有挪威語,個人認為這些小語種還是比較難的,但是讀博的話,你只要會英語,掌握一點當地的日常生活用語就夠了。(如果你想留在那邊工作,還是要會當地的語言的)。
  • 考博經驗:你為什麼要考博,你準備好考博了嗎?
    聯繫工作考慮過出去做博士後,拿了幾個小offer,外企,高校(211,985)和中科院研究所,糾結中,選擇比較適合自己一個長三角的211高校,談不上好。 各位準備考博和準備讀博士的蟲子們,勸你們要仔細考慮清楚一些問題後再讀博士,畢竟讀博士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就業方向不是想像那麼寬。
  • 馬上要出國讀商科了,都要做哪些準備
    商科歷來是出國留學的同學們首選的專業,商科不僅高端大氣上檔次,畢業後進四大/投行/繼承家族企業,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完美」。 為什麼都選咱們都愛商科呢?一是不需要專業背景,學文的學理的都可以去申請去讀。二是環境影響,周圍同學出國都是讀商科,商科也是人們印象中成功人士讀的專業。三是容易,比起理工科,商科還是容易畢業的。
  • 讀博的人到底在忙什麼?這篇文章為你揭曉答案!
    讀博的人有的看似很忙,有的人優哉遊哉,那具體原因是什麼呢?觀察號結合自己讀博時的一些感受談談個人看法。1、 讀博忙不忙?記得觀察號在入學第一次組會上,實驗室主任在歡迎新生的報告中,給了大家這樣一個建議:要麼在做實驗,要麼在去做實驗的路上。這正和你的看法一樣,讀博註定是忙碌的,所有有時你會看到網上有人說混個碩士文憑這樣的言論,但是你卻很少看到或聽到有人說混個博士文憑(某些成功人士鍍金的除外)。
  •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寫點心得吧(讀博「潛規則」),當然可能每個學校不完全相同: 1.讀生物博士一定要滿足餓不死和>有興趣這兩條,不然絕對絕對不要讀博。 2.很多人繼續讀博是因為想不出來以後幹啥先拖著,不要這樣,浪費的是你自己的時間。 3.讀生物博士總體來講還是建議出國尤其是美國,對未來的職業發展還是有好處的。 4.美國相比國內好處是工資高、壓力小(大部分),想移民,如果老闆人好和在天堂差不多。
  • 什麼人適合出國?出國要有什麼心理準備?
    曾有網友問:新生代要具備什麼程度的適應力才適合出國留學?如果決定了要出國,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準備?
  • 出國,讀碩,讀博,搶工作, 留學生難道真只有一條路可走嗎?
    「作為出國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大多是跟自己的未來有關。如果是本科生,那麼可以選擇考研或者工作,研究生們也可以選擇進入職場或者在學術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究竟那條路最適合你?看看過來人對這幾條人生道路的感受。」
  • 跨年出國話題 | 誰說出國留學一定要很有錢
    我覺得在經濟壓力下,還要決定出國的唯一理由是:出國後帶給你的收益,能夠大於這筆投資。並且,這樣的收益必須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如果你能在這一點上說服你的父母,並且你自己也有必勝的決心,那麼你一定能出國。
  • 在德國學BWL/VWL專業究竟要不要讀博?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更讓人頭禿的話題—德國商科/經濟學究竟要不要讀博?鑑於最近越來越多在德國讀經濟和商科的小夥伴們開始私信我們諮詢讀博的規劃,可能因為是疫情之下的就業壓力?今天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讀博是不是BWL/VWL專業的好出路以及到底什麼特質的學生才適合讀博? 你想像中的博士生生活是怎樣的呢?
  • 辭職改派後再次出發,記一個出國讀博大佬的經歷
    安頓下來以後,去了實驗室,1個不大不小實驗室,15個人,2位博後,10位PHD或MD,3名技術人員。實驗室加我在內3個中國人,其餘大部分為德國人。老闆是德國人,熱情的帶我參觀了實驗室,介紹了一下實驗室人員,安排了辦公室位置,我就算正式進入自己博士學習了。在實驗室的前3月,自己基本沒有做任何實驗,也沒有課題。
  • 來自過來人的忠告:讀博之前你要明白的十件事兒
    1、想清楚你為什麼要讀博讀博之前,想清楚為什麼要讀博。是因為對學術研究充滿興趣而讀博還是為了逃避就業?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還是有著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管怎樣,讀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哪怕是單純的為了提升自己學歷,也要心中有數。以我的觀察,抱著不同的目的去讀博,讀博期間的狀態與糾結程度是不一樣的。
  • 出國讀博到底為了什麼?
    1.讀一個phd(博士)可以給你更多的時間反思總結,深度挖掘你當初畢業時遺留的所有問題。如果當初導師沒給你解釋「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麼現在你可以自己慢慢研究這些「為什麼」了。2.你學會從繁雜的海量信息中找出關鍵點,然後設立問題,清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