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南京大學無償獻血工作即將於12月7日至9日在仙林校區敬文學生活動中心進行。小編周圍好多同學都愛心滿滿地報名了呢~部分同學可能是第一次獻血,對獻血的流程和相關注意事項不是太了解,小編整理了獻血的注意事項,快來看看吧!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規定,獻血年齡為18-55周歲,兩次獻血間隔為六個月以上,每次獻血量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獻血標準的健康人按每六個月獻血一次,每次獻血400毫升計算,那麼,一個人一生可獻血74次,累計獻血量3萬毫升。應學習獻血知識,了解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
應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愉快。
獻血的前一天和獻血當天,禁食油膩食物(高脂肪、高蛋白),以免造「脂肪血」而引起傷病員的輸血反應和痛苦。但也不要餓著肚子去獻血,可進些清淡飲食,如麵包、饅頭、稀飯等。
女同志在月經期及前後3天暫不能獻血。
獻血當天應適當休息,在2~3天內不要做強烈運動,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針眼處應保持清潔。
另外可適當補充點營養,吃些蛋、奶、瘦肉、豆製品、蔬菜等食物,但不要暴飲暴食。
獻血時的程序(供參考,以獻血現場公布為準!)
(1)按規定要求進行登記,填寫體檢表。
(2)量體重、測血壓,並由醫師進行物理檢查。
(3)抽少量血樣進行化驗檢查。
(4)到休息廳等候體檢結果。
(5)體檢合格者,校驗體檢合格登記表及採血標籤,進行採血,採血穿刺前要握緊拳頭,當採血針進入靜脈後 ,拳頭做放鬆、握緊動作,直到採血完畢。
(6)採血完畢,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鐘,請不要捻動棉球。以防皮下血腫。
(7)獻血後到休息室休息,領取無償獻血證以及學校發放的營養餐票等。
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穿刺部位不出血後不等於完全癒合,至少在24小時內不要被水浸潤,也不要被不潔物品汙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個人活動要適度,獻血後當天請不要高空作業、高溫作業、駕駛車輛、體育比賽、通宵娛
樂等。
補充營養不要過量,可以進食新鮮蔬菜瓜果、豆製品、奶製品、新鮮魚蝦肉蛋等,請不要進食過量。
獻血後的營養補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等。
含優質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有:奶類、瘦肉、蛋類、豆製品等。
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蜚、蝦、芝麻、海帶、黑術耳、紫菜、豌豆、大棗等。另外,炒菜時可選用鐵鍋。
含葉酸較多的食物有:豬肝、腎、牛肉等。
含維生素B12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豬或羊腎、腐乳等。
總之,獻血後不必特別地去吃些什麼,只要吃得科學合理、有營養價值、可口、適量,就能在短時間裡恢復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1)肝炎病患者,如B型肝炎表而抗原陽性者、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2)過敏性疾病及反覆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尊麻疹、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患者(單純性尊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3)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疾病患者。
4)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疾病患者。
5)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患者。
6)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症候群、慢性胰腺炎患者。
7)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患者。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以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患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患者。
許多人自以為貧血。其實,是否貧血,要在測量過血紅蛋白、紅細胞的數目與形態後才能確定。
每個人第一次獻血都有點緊張,但實際上什麼事也沒有,很多人獻血超過50次或100次。獻血已不再是神秘的事情,您只需嘗試一次,就會體驗到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
個別人獻血時或獻完血後出現頭暈、不適等獻血反應,這裡有一定的心理作用,獻血後適當休息幾分鐘就不會有什麼不適感。實際上所獻血量只是身體很少的一部分(總血量1/20),對正常的血液循環沒有影響。如果您還不放心,可以約幾個朋友一起來,情緒就會很輕鬆了。
獻血不會影響健康,相反科學獻血有益健康。據科學測定,一個成年人的全身總血量相當於體重的8%左右,即50公斤體重的人,體內血液總量為4000毫升。每次獻血200毫升,只佔全身血量的5%左右;人體中平時只有80%的血液在全身循環,還有20%(約有800毫升)的血液儲存在肝臟、脾臟、皮膚等小血庫中備用。獻血後,這些儲備中的血液會很快釋放到血液循環中來。另外,獻血後骨髓造血速度也會加快。因此,按規定獻血不會影響健康。科學獻血可預防高粘血症及心腦血管疾病,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可愉悅心靈延年益壽。
《獻血法》《獻血條例》規定,獻血6個月後可以再獻血。
來源:南京大學學工園地網站、中國知網等
美編:王雨陽
責編:楊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