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巨頭因疫情經營遇阻 眾多企業期待後期政策扶持

2020-12-14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令餐飲行業遭受重創。據恆大研究院估算,受此次疫情影響,餐飲零售業僅在今年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可能高達5000億元。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近日表示「帳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外,外婆家餐飲集團創始人吳國平、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樂凱撒披薩CEO陳寧等餐飲業大佬也集體發聲,力陳疫情衝擊下的企業困境,呼籲政策扶持。

海底撈延長停業時間,逾8萬員工暫停工

賈國龍對投中網透露,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億-8億元。西貝目前資金鍊緊張,暫停營業的同時還要支付員工工資、租金等,以目前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

而同樣宣布暫停門店營業的海底撈(06862.HK),不僅門店數量超過西貝莜麵村,員工數量更是近乎西貝的4倍。面對此次疫情衝擊,其將如何應對?

對此,財聯社記者致電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方僅表示,會在微博、官網、APP發布工作簡報內容。並強調,「目前重心以應對疫情為主,會持續關注疫情發展,也會堅持做好消毒、防控等各項工作,照顧好員工的健康安全。」

事實上,上市後曾上演造富神話的海底撈,市值一度超過房地產巨頭恆大。受此次疫情影響,截止1月31日收盤,海底撈股價為30.00港元/股,較1月20日的33.55港元/股下跌10.6%,市值縮水逾188億港元。

2月2日,海底撈公告稱,考慮到近期疫情發展情況,為持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中國內地門店停業的時間將會延長,但其未透露恢復營業的具體時間。此前,該公司曾發布公告,決定於1月26日至1月31日暫停中國內地門店營業。

據財報數據,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116.95億元,淨利潤9.11億元。同時,該公司支付著高昂的員工成本及物業租金,報告期內其員工成本為36.52億元,佔收入的31.2%,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9610萬元。

「從海底撈和西貝的成本構成來看,兩家企業具有可比性。海底撈在門店和員工數量上均高於西貝,所以閉店壓力也會更大,即便現金流儲備優於西貝,能撐的時間估計也是有限的。」一位不具名餐飲業從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而賈國龍對投中網表示,「我們現在的成本結構裡,原材料佔30%,有貨在就等於錢;人工綜合成本佔30%,這是大頭;剩下的房租佔10%,不營業就不用交,還有稅收成本大概佔6%-8%。」

賈國龍亦指出,該公司目前最大的壓力是人員工資,「2萬多人,1萬多在宿舍,1萬多在家,一個月發工資就得1.56個億。」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海底撈擁有88378名員工。業內人士認為,從短期來看,海底撈開業時間未定,在沒有收入的同時,需要支付員工工資、租金、稅費等,資金面臨一定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國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從大眾點評的數據看,海底撈2019年三季度開店速度加快,全年新開店數量預計在300間左右。也就是說,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要支付的員工成本、物業租金會進一步加大,進而更大程度地影響企業淨利潤。

「從現階段來看,受影響較大的正是這些跨區域的連鎖企業,因為其員工和門店數較多。」上海極十諮詢創始人史遠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說,「而中小商戶可以暫時關閉,因為本身門店較少,損失會較小,但是一些中小商戶支撐周期頂多3-4個月,如果消費環境沒有緩解,政策支持或是房租減免沒有到位,應該會有不少中小商戶倒下。」

餐飲企業急保現金流,期待後期政策支持

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為應對疫情選擇暫停營業。一位從事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大量餐企退訂了年夜飯,並暫停門店營業,失去春節聚餐的消費高峰,意味著營收降至冰點的同時,還要承擔員工工資、店面租金及儲備食材損耗等多重壓力。

「一般餐飲企業食材成本約為30%,員工成本約25%,房租成本25%-30%左右,稅款5%左右,淨利潤為8%-12%左右。但是現在食材銷售不出去,員工工資要繼續支付,房租方面有些可以享受到免租待遇,有些則不能,且稅收方面也尚無政策,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倒貼』費用。」史遠告訴記者。

上述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表示,「接下來幾個月或將成為餐飲業最難熬的日子,如果疫情持續,餐飲品牌格局將發生洗牌,現在無法預測寒冬有多久,成熟品牌都有可能在此番洗牌中被淘汰。」

同時,他還指出,外賣業務是輔助性增長渠道,會成為商家發力的主戰場,這次疫情造成的應急反應會令各個企業重新思考,堂食、外帶、外賣、零售四種產品結構和盈利模型應如何重新進行資源配置。

面對當前疫情的影響,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對現金流影響很大。」據其介紹,該公司近期圍繞保現金流、抓安全(食品安全,員工安全)、促外賣、控成本(租金減免談判,人力調配,銷庫存)等成立疫情防護專項工作小組,探索各種合法合規的開源節流措施,包括尋求物業租金政策、增加火鍋菜外賣業務增量等。

2月1日,央行發布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次日,財政部也發布通知,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爭取儘快放貸、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

不過,多家餐飲企業更希望得到稅收方面的支持。賈國龍呼籲相關部門能在稅收減免、員工工資補貼等方面儘快出臺支持政策。吳國平也建議國家能夠在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正在忙於給政府寫情況說明,就目前遇到的問題,急需政府支持。」一位連鎖餐飲企業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

相關焦點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熱點新聞: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漲價引熱議;星巴克、肯德基...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隨著疫情持續向好,全國各地迎來復工復產,那麼,食品行業有哪些熱點新聞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4月初,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並被一些網友解讀為餐飲企業的「報復性漲價」,這一話題熱度迅速攀升。
  • 海底撈漲價,麥當勞降價,餐飲企業該如何突出重圍?
    有不少消費者認為,中洋餐飲巨頭面對疫情,一個漲價,還理直氣壯地承認;一個降價,降為原價的一小半。餐飲業內人士指出,站在企業運營角度看,這是企業面對疫情時,根據自身的特點作出的不同策略。2月,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就透露,「西貝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百福控股CEO王小龍則表示,餐飲行業已到極寒之時,4-5月份將迎來餐飲企業的倒閉浪潮。樂凱撒CEO陳寧曾透露,樂凱撒整體營業額降幅70%,堂食部分降幅90%,這場疫情足以讓餐飲行業瞬間「休克式停擺」。
  • 又一家餐飲企業要倒了?海底撈、西貝、許留山、一茶一坐的故事!
    海底撈和西貝的漲價風波算是暫時過去,但最近又有一家餐飲企業傳言要倒閉了?這家企業就是,「一茶一坐」。它們的頹勢,本質上都是由自身經營問題造成的。「一茶一坐」擴張後,對加盟店的經營管理十分糟糕,多次爆發加盟風波,還與多個加盟商對簿公堂。可以說,擴張後「一茶一坐」負面消息幾乎不斷,企業也一直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 海底撈、西貝接連為漲價道歉,杭州餐飲大咖怎麼說?
    杭報記者 | 甄妮 圖文編輯 |甄妮候語近日,海底撈、西貝均因漲價又道歉而引起熱議,對此,杭州餐飲人士如何評價?4月10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道歉信」,稱3月下旬上調部分菜品價格為「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即日起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 西貝叫苦「苦撐3個月」,為何同是餐飲企業的海底撈啥也沒說?
    近日,西貝莜麵村、外婆家、梅州東坡等知名餐飲企業經營發聲,稱受疫情影響,不少門店早已停業或0人客流,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幾乎支撐不住」。眉州東坡下降85%從元旦開始的全國考勤,餐飲企業剛上市的餐飲企業九毛九,市值更是蒸發約30億港元。
  • 同樣是餐飲行業,西貝與海底撈為什麼差1000倍?
    今天我們來聊聊,同樣是一場疫情,同樣是餐飲頭部企業,疫情發生以後,海底撈的董事長張勇說,這次我們終於可以好好放一次假了。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卻說,我們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過三個月。為什麼企業都差不多,差別卻這麼大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海底撈休市、西貝貸款……疫情之下的餐飲寒冬
    西貝:「撐不過三個月」其實很少有人預料到,先公開表示「撐不住」的是西貝這個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著將近400家門店、2萬多名員工的「餐飲大佬」。疫情影響初顯的時候,西貝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西貝一個月在員工工資上的支出就有1.5個億,即使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
  • 海底撈、西貝也要遵循漲價「基本法」
    事情很快就發生轉變。 4月10日,海底撈就其漲價對外致歉,稱此次漲價是管理層決策錯誤,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 海底撈、西貝把自己推進了火坑 這次危機事件,除了跟疫情和消費者情緒有一定關係外,問題的核心還在於是餐飲企業自己。兩位餐飲界的老大哥,兩次把自己推進了火坑。 第一坑:草率漲價,讓消費者感到被「趁機打劫」。 定價更多的是一場心理戰。在基礎成本之外,消費者對價格的認知,會受到無意識、不理性、政治不正確因素的消費情緒影響。
  • 繼西貝之後,海底撈獲21億銀行授信,餐飲業...
    2月23日,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繼西貝喊出「撐不過3個月」獲得銀行相救後,火鍋龍頭企業海底撈已獲得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的聯合授信21億元,第一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於2月19日到帳。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在經歷疫情重創後,現金流面臨考驗的關鍵時期,餐飲企業獲得了銀行的「雪中送炭」式的授信支持,除了西貝和海底撈,老鄉雞、雲海餚等一些連鎖餐飲也獲得了銀行的支持。
  • 市場洞察:海底撈、西貝、廣州酒家等餐飲企業疫情下如何線上轉型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中國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營收損失程度佔比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統計,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調研品牌:海底撈、西貝莜麵村、船歌魚水餃、新雅大廚、霸蠻米粉、廣州酒家數據來源:天貓電商平臺數據採集工具:八爪魚大數據數據樣本:6家餐飲天貓官方旗艦店數據,累計2797條。
  • 海底撈和西貝漲價後又降價道歉,為何是必要的?
    隨後,西貝、喜茶等品牌漲價消息層出,並被一些網友解讀為餐飲企業的「報復性漲價」,這一話題熱度迅速攀升。有大V犀利評價:我們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卻先迎來了「報復性漲價」!直至4月10日,海底撈公開發布道歉聲明表示,此次漲價是「錯誤決定」,並承諾將所有產品調回疫情前價格。
  • 海底撈、西貝紛紛漲價並道歉,這唱的是哪一出?
    4月7日海底撈漲價的消息成功登上微博熱搜,一時間,海底撈成為眾矢之的。雖然海底撈聲稱自己漲價幅度在6%左右,而實際上,人們的感受卻是高達50%。如此大幅度的漲價確實刺痛了海底撈粉絲的內心。就在海底撈漲價之後,餐飲界的另一巨頭西貝莜麵村也被網友曝出漲價行為。
  • 西貝、海底撈已撤回漲價,網友:請喜茶來抄作業
    「報復性漲價」剛開始沒多久,餐飲行業似乎又掀起了「道歉式上熱搜」的熱潮。海底撈10日道歉的熱度還未散去,11日熱搜榜上又見「漲價、道歉」的關鍵詞,這次的主人公是同為明星企業的西貝莜麵村。先否認後道歉,西貝「薛丁格的漲價」?
  • 海底撈、西貝先後提價 一片土豆1.5元一份小料10元
    在疫情期間,與其他動輒「哭訴」的高調企業相比,海底撈相對低調。在其業績報告中,海底撈僅表示,自3月12日以來已重新開放大部分關閉的門店,儘管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但門店的經營表現正在逐步改善。對於財務方面的影響,海底撈認為尚「不能合理估計」。
  • 「宅」著也能吃大餐,海底撈、西貝等速食菜電商全渠道熱銷
    疫情發生以來,一方面,在家閉門不出的人們無比想念各種美食;另一方面,多家餐飲企業紛紛表示不堪虧損壓力,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大量門店暫停營業,面臨儲備物資消化難、成本壓力巨大等問題。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曾公開表示,帳面現金加上一定的貸款,可能只夠支撐三個月的薪酬支出。
  • 海底撈、西貝大步「零售化」,餐飲和零售到底是敵是友?|超級觀點
    由於疫情的衝擊,眾多餐飲企業不得不暫時停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相比2019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寒冬之下,餐飲企業紛紛開啟自救模式,外賣業務緩解了因不能展開堂食造成的部分營業額損失,但依舊受限於服務半徑和訂單時間,對營收增長只是杯水車薪。
  • 疫情下的餐飲漲價風波:「無形之手」博弈「用腳投票」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4707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餐飲企業漲價最近佔據著輿論的C位,海底撈、西貝先漲價後道歉的做法直接引燃了各界對於餐飲企業漲價的討論。總結來看,目前有關海底撈與西貝漲價事件的觀點分為以下幾種:有觀點認為餐飲企業不該在餐飲企業開始恢復堂食階段「藉機」漲價;另有觀點認為,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遭受重創,現階段仍然不能完全恢復正常經營,導致企業成本上漲,漲價是企業的無奈之舉;也有觀點認為,海底撈與西貝先漲價,然後相繼道歉並降價,再加上自己的優惠活動,此舉大有藉機炒作之嫌,認為二者以此博取關注,收穫了客流
  • 海底撈、西貝漲價,再道歉降價,價格究是企業還是消費者說了算?
    如果問之前疫情期間在家隔離的大夥,最想念的是什麼?必然會有一群吃貨衝出來當場表演一段報菜名,相關微博下的每條熱評,幾乎都是做夢都想衝出去大快朵頤的夢情館子。首當其衝的便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海底撈,「海底撈復工後漲價約6%」的話題甚至登上熱搜光速出道,可見吃貨的力量還是偉大的。廣大吃貨網友紛紛福爾摩斯附體,有的翻出疫情前後的海底撈消費帳單,還有人掏出計算器開始細算漲價單品,真可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7塊錢一碗的米飯你吃過嗎?1塊5一片的土豆你下得去筷嗎?漲價8塊的蝦滑還是你的心頭至愛嗎?
  • 分析:在疫情下,為什麼西貝呼救而麥當勞安然無恙?
    作者:鮑舟波 西貝莜麵村是中餐行業的翹楚,老闆賈國龍也是一個直言直語的人。2020年1月31日,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坦率的說:「我們貸上款、勒緊褲腰帶也就只能發三個月工資。」無獨有偶,中國的另一家餐飲明星企業——海底撈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