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警告中國:美國敗了對誰都不好!他忘了威脅是最無用的語言

2020-12-11 火星方陣

文/行走斯圖卡

疫情、蕭條、失業、社會矛盾,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前途感到悲觀,也讓不少美國精英感到更多焦慮,比如一直為美國政治操心的前國務卿基辛格,但最近他的一番講話,似乎讓別人感到不愉快。

「如果美國敗了,對誰都不好過,尤其是中國」,這是基辛格講的一番話,事實上在國內網絡上,也有持類似觀點的人,他們認為美國是維繫國際體系穩定的關鍵,中美經濟的互補性又很強,中國在很多領域也依賴美國,因此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美國,如果美國倒下,中國將會面臨更多的對手,甚至全世界可能都要陷入動亂,中國要崛起,反而會更加麻煩。

這樣的觀點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而且還相當有市場,也受到不少公知的竭力鼓吹,但是仔細想想看,我們不難發現這幾點:

首先,眼下對國際秩序破壞最深的只有美國。從退出《巴黎協定》,到退出《伊核協議》,再到退出《中導條約》,不尊重聯合國和國際公約,美國猖狂揮舞「美國優先」、「美國例外」的大棒,到處和其他國家搞貿易摩擦、進行「極限施壓」,將二戰後自己一手建立的國際秩序砸得稀巴爛。

其次,我們不認為美國會因此徹底失敗,儘管我們相信,這次新冠肺炎很可能是美國由盛轉衰的標誌之一,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們應該相信美國憑一己之力,還是能夠度過這次危機,哪怕死再多人、損失再多經濟利益,美國畢竟還是個大胖子,它耗得起,疫情之後依舊還是那個囂張跋扈的美國,依舊能夠維持全球最強的軍事力量,依舊維持那個僵化且無效率的政治體制。

最後,美國就算最終要倒下,那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眼下美國經濟陷入蕭條、多個重要行業陷入困境,民眾大量失業、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一個導火索,引爆了那些長期以來一直被掩蓋起來問題,美國在抗疫和拯救經濟兩件事上狼前虎後、進退失據,不是別人故意要促成這件事,完全是他自身的問題,怨不得別人;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他原本是國際社會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個巨嬰,自己搞砸的事情沒有理由要別人買單,也沒人付得起這個帳。

美國在興風作浪的時候,中國一直都在好言相勸,當美國疫情蔓延時,中國也沒有封閉醫療物資的出口渠道。但不要以為中國就當真離不開美國,現在忙著要脫離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當年蘇聯解體,世界為之震驚,但是第二天太陽照樣東升西落,日子還是要過下去,那麼這事發生在美國身上又能怎樣?從人類歷史來看,那也不過是和古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帝國、蒙古帝國的衰亡一樣,充其量就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所以,基辛格先生,不要用這樣的話來恐嚇中國,歷史的實踐已經證明,面對中國,恐嚇是最無用的語言,建國初期我們就敢正面硬剛如日中天的美國,現在我們富強了、有實力了,更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中國已經在這次疫情中展示了自己的韌性,無論是體制還是經濟,不管某些人如何否定,事實就是如此!在歷史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哪個其他帝國,每一次沉浮都不是以外來勢力的興衰為先決條件,而內在因素。美國要倒下,那肯定是他自找的,這是天命,別人拉不住!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如果美國一意孤行走上不歸路,中國早已仁至義盡,也只能做一個壁上看客了!

相關焦點

  • 基辛格:美國敗了誰也別好過,尤其是China.這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可能不以為意,因為覺得基辛格畢竟是美國人,固然會為美國說話。這個因素肯定是有的,一個不愛國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受歡迎的!如果不以為意,那是對基辛格了解不夠而作出的錯誤判斷!基辛格全名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他是一位戰略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23年5月27日生於德國費爾特市,由於納粹黨的迫害,1938年移居美國,1943年入美國籍。一位出生在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之前的人,是比我們更知道戰亂的痛苦。二戰期間是一個混亂而又神奇的時代,說其混亂是因為戰火連天,民不聊生!
  • 基辛格:美國敗了誰也別好過,尤其China.別搞錯,和中國有啥關係
    【職場頑石】觀點,雖然從人道主義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層面來說,我們都希望美國儘快控制住疫情發展,不希望疫情再繼續傳播下去,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各國抗疫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國家的力量,他國的幫助畢竟有限也只是輔助,美國能不能抗疫成功和中國有什麼關係?
  • 若爆發戰爭,美國最大的威脅是哪個國家?基辛格一語道破
    形容2020年的美國,最貼切的詞就是"失控",新冠肺炎失控了,黑人暴亂失控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競爭失控了,就連山火也大有失控的意思。如今的美國一心尋求經濟復甦,卻因為不當的引領方式,在失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基辛格警告拜登不應馴服中國,部分美國精英,為何要幫中國人說話
    對於未來中美關係走向的不確定性,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期發出呼籲,拜登政府應迅速恢復中美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渠道,緩和並恢復兩國正常的外交關係。基辛格還鄭重警告美國不應該一直採用川普政府的對抗方式來對待中美關係,美國不應馴服中國。作為重量級人物,基辛格的表態無疑也代表了部分美國精英的態度,這也顯示出部分美國精英希望與中國合作。不過,在合作的背後也暗藏著其他的目的。
  • 基辛格毫無掩飾:「大國應該支援美國,不然將發生戰爭!」
    對大家而言「基辛格」這個名字都不陌生。有人稱他為中美外交第一人,稱他為中國老朋友。近日,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20萬大關,這位美國元老政治家基辛格也坐不住了,公開放話道:世界大國應當支援幫助美國克服難關,否則將會發生戰爭!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殷切的要求嗎?還是隱含的敵對威脅?
  • 基辛格被撤職,總統任期的最後2月,川普要大清洗美國?
    其中包括美國戰略智庫界泰鬥式人物,今年已經97歲的基辛格,美國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美國眾議院前多數黨領袖埃瑞克·康特,美國海軍前作戰司令加裡·拉夫黑德,國防部前首席技術顧問魯迪·德萊昂等人。這些人都是美國外交,安全,國防,戰略界的大佬級人物。因此,美國媒體認為,此舉是川普對美國長期的外交政策專家和國防安全機構人士的一次「兜底」式的「清洗」。
  • 美國一旦開戰,首先會對哪個國家動手?基辛格表示目標只有一個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美國,更是各種問題接連不斷,對外與委內瑞拉、伊朗、俄羅斯等國衝突不斷,國內各地也是暴亂頻發,還有接下來即將面對的美國大選,更是重中之重。 在這種內外受困的局面下,美國會如何平息現在的局面,也成了所有人探討的問題。以往美國遇到這種情況,大多都是選擇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來一次性解決所有的經濟問題和國內外矛盾。因此很多人都擔心,一旦美國決定發動一場對外戰爭,那麼,誰會成為美國的首選對象?
  • 美國對誰開戰的可能最大?基辛格給出答案後,會場瞬間鴉雀無聲
    作為一個將野心寫在臉上的國家,如果美國真的會挑起戰爭,那麼對誰開戰的可能最大?對於這個問題,中國的朋友基辛格給出答案後,會場瞬間鴉雀無聲。他認為,能夠讓美國在第一時間產生用戰爭解決問題的想法的國家,非俄羅斯莫屬。
  • 史景遷 :基辛格和中國
    在亨利·基辛格看來,古代的中國高深莫測,因此現代的中國仍然與它存在著某種特別的共鳴。他寫道:「一個當代領導人居然會用一千多年前的歷史事件所體現的戰略思想來指點國家大事,這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不可想像的。」但這正是毛澤東在討論政策事務時的一貫作風。而且毛澤東「滿懷信心地期待自己的同僚能夠理解這些典故的含義」。為什麼會這樣?
  • 基辛格:熟悉的美國客人帶來新的見解
    現身會場的他雖然拄著拐杖步履緩緩,但西服領帶一絲不苟,談吐順暢邏輯縝密,獲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基辛格: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觀是必須要做的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基辛格博士在他的發言中回顧了中美關係不平凡的歷程。他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國際關係存在周期性的波動,一段時間的相對緊張之後,往往接續著一段彼此深入了解的過程。
  • 基辛格的學術貢獻與對美國政治的認識盲區
    基辛格首次成名源於他關於核戰爭中戰術的著作,這讓他獲得了「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的不公正聲譽。平心而論,他試圖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很多人看來難以置信的美國安全政策的基礎,即如果美國的利益或其盟友(如德國)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那麼大規模的核報復將成為必然的回應。在學術層面,很難想像地球上有人能嚴肅地考慮迎接世界末日,如果(比方說)莫斯科過於逼迫柏林的話。
  • 必須彌補與中國裂痕!97歲基辛格警告美國下任總統:否則世界將陷入堪比一戰的災難
    他表示,美國下一任總統首先要和中國領導人進行對話,迅速採取行動恢復與中國的溝通渠道,否則可能出現升級為軍事衝突的危機。他警告說,否則「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在基辛格看來,中美兩國正逐漸朝著「對抗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採取了一種相互對抗的方式,「危險在於,某些危機將會發生,會從言語衝突升級為一場實際的軍事衝突」,而當今的軍事技術將使得危機「更難控制」。基辛格認為,今年中美關係迅速惡化,「正滑向一場新冷戰」,因此雙方需就「無論發生任何衝突,雙方都不會訴諸於軍事衝突」達成一致。
  • 李顯龍苦口婆心,基辛格發出警告,拜登談中美關係時怎麼說?
    川普對華政策失敗,基辛格發出警告顯然,拜登寥寥幾句話道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調,這讓人們看到了今後中美關係出現一定緩和的希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屢屢展示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先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肆意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國正常的合作與貿易往來受到嚴重的衝擊。
  •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川普早已承認這個事實,基辛格也有預料
    而美國政界的老前輩基辛格也曾明確預測了此次大選結果。 據CNN消息,美國總統川普敗選後召開了一場針對疫情的公開講話,這是其敗選後首次露面,在此次會議上,川普表示:「本屆政府」不會針對疫情採取任何封鎖措施。
  • 基辛格評「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對中國領導人的平靜印象深刻
    關於日前發生的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川菜通話」)這一意外事件,基辛格表示,他對中國領導人所表現出的平靜回應印象深刻(impressed)。 據路透社、鳳凰衛視等6日報導,基辛格與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昨天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辦的「領導者講話」的論壇上,都表示了中美關係友好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目前雙方政策方向前景的產生了審慎觀望態度。
  • 美國經濟蕭條來臨,數千位富翁撤離,基辛格:美國若敗了誰也別好過
    裡根經濟學之父大衛·斯託克曼對當前的美國財政赤字狀況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發出警告,美聯儲傾家蕩產式的貨幣政策和負利率的預期正在影響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長期穩定。因為,現在美國經濟到處都是信用卡、房屋、汽車和醫療債務及數以千萬計的失業人員和信譽欠佳的企業家,雖然,美股正在逼近歷史新高,然而正如廣泛的媒體報導所承認的那樣,美國的經濟蕭條已經來臨,沒人能想像會這麼快就變得如此糟糕。
  • 川普為何開除基辛格?97歲外交元老談中美,美政壇在怕什麼?
    眾所周知,川普在任期間最喜歡做的就是頻頻「退群」,為的就是樹立美國「一馬當先」國際優勢,然而這樣霸道的單邊主義在世界上始終無法長久立足,這導致美國在國際上的公信力一跌再跌,其中美國針對中國、伊朗等國家的行為更是嚴重損壞了美國的外交關係。
  • 基辛格:川普「前所未見」,應給他機會提出新世界秩序
    【編譯/觀察者網朱健】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12日報導,11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論壇發表講話,再次為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辯護。基辛格稱,川普的個性在現代美國歷史上是「前所未見」的,但他應該得到實施其政策的機會,美國的當選總統有能力塑造全球政治,並可以堅持美國「建設世界和平」的傳統。
  •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拜訪少林寺
    昨日上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出現在登封少林寺景區,這位中國人民熟悉的老朋友已經很久沒有在中國露面,他的出現,讓遊客意外地驚喜。據新華社北京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11日在北京會見了基辛格。
  • 基辛格:鄧小平說到做到 沒他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鄧小平稍加停頓之後,又補充說:「除了兩個美國人,一個是尼克森,一個是基辛格。尼克森來,我要請他吃飯。基辛格來,我要跟他見面。不忘老朋友嘛。」由此可見基辛格在鄧小平心中的重要性。  上世紀80年代,我多次見過基辛格博士,包括於1985年和1987年兩次陪同鄧小平會見基辛格博士。在鄧小平去世之後的歲月裡,我也有多次機會同基辛格博士會面,但是大多都是行色匆匆,並無機會細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