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滕森未判死刑,專家:辯方情感攻勢生效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謝蓮)當地時間7月18日下午,美國伊利諾州皮奧裡亞聯邦法院法官詹姆斯·沙迪德宣布,由於陪審團未能就死刑判決達成一致,章瑩穎案被告布倫特·克裡斯滕森被判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此外,克裡斯滕森因為向美國聯邦調查局撒謊的兩項虛假陳述罪而被判10年監禁,罰款75萬美元。

章瑩穎的父親章榮高在宣判後發表聲明,稱雖然不同意但是理解陪審團的決定,同時呼籲克裡斯滕森無條件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如果你的靈魂中還殘留有任何人性,請幫助結束我們的煎熬。請讓我們帶瑩穎回家。」

自2017年6月9日章瑩穎失蹤,至今已經769天,犯人克裡斯滕森已被定罪判刑,但他始終未曾說出章瑩穎的屍體在哪裡。據CNN報導,美國聯邦檢察官約翰·米爾瑟希稱他們會繼續尋找章瑩穎的屍體。

解讀一:未判死刑的影響因素有什麼?

在本案中,美國聯邦檢方、章瑩穎的家人一直堅持要求判處克裡斯滕森死刑。檢方在量刑階段結案陳詞中向陪審團提出了8項應該判處死刑的加重情節,包括章瑩穎的死亡是在實施另一項罪行時發生的,被告作案方式非常殘忍且有虐待行為,以及被告犯案是有計劃、有預謀的等。聯邦助理檢察官稱,「正義必須得到伸張」。

但是,在經過兩天、超過八小時審議後,由7男5女組成的陪審團未能就死刑判決達成一致。法官沙迪德在聲明中稱,一些陪審員認為死刑是合適的,但至少有一位陪審員認為死刑並不合適,他們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美聯社則採訪一名候補陪審員稱,陪審團中10人認為應判死刑,但2人堅持終身監禁。

具有紐約州律師執業資格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鄧矜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陪審團最終未就判處克裡斯滕森死刑達成一致,很重要的一點可能是辯方的親情牌、情感攻勢起了一定的作用。在量刑庭審階段,辯方提出了49項減刑因素,將克裡斯滕森塑造為一個安靜有禮卻遭遇母親酗酒、濫用藥物等問題的孩子。另外,他此前沒有犯罪記錄,自己在犯案時也患有酗酒問題、處於人生低谷,他的父母在庭上痛哭表示無法接受死刑等等,這些都可能會對陪審團的判斷產生影響。

另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雖然美國聯邦法院體系保留了死刑,但伊利諾州在2011年就已經廢除了死刑,因此在當地人的主流觀念中,死刑是過於殘酷的一種刑罰。此外,從美國聯邦層面而言,據美國死刑信息中心數據,自1988年聯邦恢復死刑至2018年,僅有78人被判處死刑,其中只有3人已經執行死刑——最近一次執行死刑還是2003年。鄧矜婷認為,這些背景因素預計也對陪審團的判決造成了影響。

解讀二:檢方是否可以上訴?

據CNN報導,在判決出爐後,美國聯邦檢察官約翰·米爾瑟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稱「我們尊重陪審團的決定」,「他(克裡斯滕森)後半生都將呆在監獄裡,他將在監獄中死去,這是他必須為他那些可怕行為所付出的代價」。

鄧矜婷表示,美國憲法規定,被告人受「一罪不受兩次審理」原則(Double Jeopardy)保護,因此檢方不能上訴陪審團對被告有利的量刑判決。在此案中,陪審團在6月24日就已判定克裡斯滕森綁架致死罪成立,而這一罪行的量刑只有終身監禁和死刑兩種。在法院判處克裡斯滕森終身監禁後,檢方應該不能再上訴。

相關焦點

  • 章瑩穎案律師析辯方選證人5大特點:目的是逃避死刑
    中新網7月14日電(何路曼)章瑩穎案被告克裡斯滕森量刑階段審判期間,辯方傳喚的證人到目前出庭的,一共有大約18位。章瑩穎案家屬代理律師王志東指出,在選擇證人上,辯方利用親情、被告的人生轉變、其心理問題、給陪審團施壓等方式,目的是為了讓克裡斯滕森不被判死刑。
  • 章瑩穎案陪審團對是否判兇手死刑未達一致!
    隨後,美國警方逮捕了嫌犯克裡斯滕森,並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調查和審判過程。王志東律師指出,陪審團可能得出的結論有三種:第一種,12人一致同意死刑;第二種,12人一致同意終身監禁,不得保釋;第三種,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則刑罰為終身監禁,不得保釋。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陪審團成員堅決不同意死刑,克裡斯滕森將被判處終身監禁。
  • 他都承認殺人了,為什麼還不判死刑?
    2017年6月9日,中國女學者章瑩穎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失蹤,校園內的一處監視攝影機拍下了她失聯前的最後畫面,視頻顯示章瑩穎進入了嫌疑人克裡斯滕森駕駛的汽車,之後下落不明。克裡斯滕森事後表示已經讓章瑩穎下車,但檢方認為他實際上將章瑩穎帶回了公寓,控制了這名女孩的行動,並在事後對公寓進行了清掃。嫌疑犯被起訴死刑。
  • 克裡斯滕森有計劃作案還是酒後行兇,控辯雙方怎麼說?
    而只有一個人應該為此負責,就是坐在那邊的被告布倫特·克裡斯滕森」。對於此前辯方稱克裡斯滕森「處於惡性循環」,米勒回擊稱,「這都是當時作為一名27歲的男人害怕放棄自己的生活所造成的,都是他自己的抉擇」。米勒還強調,克裡斯滕森利用他無所事事的時間計劃謀殺,而那個時候「他並不知道他的受害者的名字。她還在中國」。
  • 罪不容赦,但媒體未審先判,也是對法律程序正義的蔑視
    當程序正義缺失,媒體先入為主,未審先判,不僅可能讓全社會迷失在正義實現的路上,更有可能讓程序糾錯的可能變成不可能,因為走在這程序路上的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先入為主、未審先判所裹挾,欲罷不能。2017年6月9日,前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交流學習的中國年青學者章瑩穎失聯,案件很快鎖定殺人疑兇是布倫特·克裡斯滕森。
  • 章瑩穎案件:兇手終於承認罪行,卻只是為了逃脫死刑!
    其中包括一份秘密錄音:克裡斯滕森說章瑩穎是其殺害的第13人。辯方律師稱,這是被告喝酒時說的話。辯方指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目前未發現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克裡斯滕森對其他人的死負有責任。美國聯邦檢察官尋求法庭判處克裡斯滕森死刑的主要論據是,克裡斯滕森滿足了幾個死刑的法律標準,包括在另外一個犯罪過程中謀殺,預謀,以及「令人髮指、殘忍或道德敗壞」。檢察官的理由還包括「非法定加重因素」,包括對受害人家庭造成的影響。
  • 戴雨瀟:為什麼在西方判死刑這麼難?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戴雨瀟】 日前,美國司法部宣布聯邦政府將恢復執行死刑。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已指示處決5名嫌殺害兒童的死刑犯,這將是自2003年以來美聯邦政府首次執行死刑。 而就在幾天前,謀殺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的兇手布倫特·克裡斯滕森被判處終身監禁且永不得保釋。
  • 加拿大毒販重審被判死刑,加法律專家:販毒數量足以判死刑
    「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因犯走私毒品罪被依法判處死刑。」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1月14日晚發布通告,法院當天對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依法進行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涉嫌走私毒品的加拿大人為何重審被判死刑?謝倫伯格案獲重判,加法律專家:正常,足以判死刑加拿大《環球郵報》稱,檢方出示的一些新證據,包括謝倫伯格與販毒嫌疑人麥慶祥之間的通話記錄,他和其他毒販的銀行轉帳記錄。這些證據足以證明謝倫伯格「參與組織運送毒品」。加拿大《國家郵報》引述法律專家的分析說,外國人因販毒在中國被判死刑不是新鮮事。該專家稱,「謝倫伯格的審判受到目前局勢的影響嗎?
  • 美國決定恢復死刑,被全世界痛批,廢除死刑真的代表先進文明?
    在美國,除了聯邦政府之外,還有另外一些州一直在執行死刑,比如德克薩斯、喬治亞、田納西、密蘇裡州等等。川普恢復死刑執行的動機雖然也有維護法律、安慰受害者家屬、維護正義理念等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11月的大選,川普希望通過執行死刑這項法令,增加可以獲得支持死刑的底層多數民眾選票的可能性。
  • 謝倫伯格案重審獲重判 加律師:正常,足以判死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因犯走私毒品罪被依法判處死刑。」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網站14日晚20時30分許發布通告,法院當天對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依法進行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環球時報》記者當天全程旁聽了案件的整個審理過程。
  • 肇事者:賠錢就不能判死刑,判死刑就一分不賠,瑪莎拉蒂案件陷入僵局
    因為這個案子牽連甚廣,受害者的家屬承受著失去至親之人的痛苦,網友們也都很支持給譚明明判死刑。但是因為譚明明本身名下是沒有什麼資產存款的,所以造成的在這些損失也都是由譚明明的家人支付賠償,如果她的家人不願意為譚明明支付賠償金額的話,譚明明是沒有賠錢的能力的。
  • 瑪莎拉蒂案件陷入僵局,賠錢就不能判死刑,判死刑就一分不賠
    問題就來了,這個瑪莎拉蒂車主到底要怎麼判,是判死刑嗎?講道理她犯得錯真的可以被判死刑了,車禍事件中兩位死亡者的家屬更是想讓瑪莎來的駕駛員以命抵命。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是這個瑪莎拉蒂車主的家人就說了,你們可以判死刑,判了死刑之後躺在醫院那個我們就不出錢救了。這件事的問題最關鍵的就在重傷者身上,這400多萬由誰來承擔?
  • 未滿18周歲,可以判死刑嗎?未成年犯罪,這幾種情況需要負刑責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判死刑嗎?對於這些疑惑,小法獸今天會一一解答,接下來就跟隨小法獸一起,解決這些疑惑吧!一、未成年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嗎?」在2021年1月1日開始生效的《民法典》第1188條也做了同樣的規定。
  • P2P員工揭露內幕,專家:必須嚴懲高管,最高判死刑
    眾所周知P2P在監管下紛紛面臨著倒閉和清退,而2019年開始P2P不在監管下清退,而是直接開始自行進行清退,並且承諾會給出借人本金,不過這些都是安慰人的話,而我們今天請來了一位P2P的員工,他將揭露內幕,讓大家能夠看清楚P2P平臺是如何操作,導致借款人和出借人損失慘重,為此2019年專家還特別提出建議必須嚴懲高管
  • 專家:謝倫伯格被判死刑不違反「上訴不加刑」
    新京報快訊 針對涉嫌走私毒品的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重審一審被判處死刑,中國長安網發布大連海洋大學法學院院長裴兆斌對該案的解讀。裴兆斌認為,謝倫伯格被判死刑,未違反「上訴不加刑」。解讀全文如下:2019年1月14日,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加拿大籍被告人羅伯特·勞埃德·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走私毒品一案並當庭宣判,以走私毒品罪判處被告人謝倫伯格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判死刑的程序是怎樣的
    ,其程序也是不簡單的,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關於判死刑的程序是怎樣的。  一、判死刑的程序是怎樣的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死刑執行命令。  2、原一審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級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執行命令後,應當在7日以內交付執行。  3、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4、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 趙正永為什麼沒判死刑?
    為什麼沒有判死刑立即執行?這樣的判決公平公正嗎?未來像趙正永這樣的貪汙受賄的官員判決都不會判死刑,立即執行?為此,記者採訪了陝西省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陝西法正平安律師事務所主任/首席創始合伙人張平安。
  • 永城瑪莎拉蒂案件陷入僵局,賠錢就不能判死刑,判死刑就一分不賠
    因為這起案子牽連甚廣,影響較大,所波及的人非常多,所以此事一出網友們便給肇事者譚明明判了死刑。根據肇事者家屬的反應我們得知,如果要譚明明賠付賠償金的話,那譚明明就不能被判死刑,一旦譚明明被判了死刑,那我們譚家也就不會支付一份賠償金。
  • 判加拿大毒販死刑 一審判15年
    2019年1月14日,仍是走私毒品罪,謝倫伯格被判死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如果從法庭公布的案情看,在11月20日的判決後,如果謝倫伯格低頭認罪,不進行上訴,或許也就這樣結案了。在中國服刑完畢(表現好,監獄內很可能還會減刑),被驅逐出境。但他偏偏犯的是走私毒品重罪,還偏偏以為對自己判得太重,還要進行上訴,然後,就有了最後的這個結果: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