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到了一定年紀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開始偏愛於軟爛的食物,尤其是對甜食寵愛有加,主要是因為上了年紀導致牙齒的咀嚼力下降,脾胃的消化功能開始衰退,而軟爛的食物更容易被人體所消化。
往往很多從老年人開始有「三高」的問題,尤其是高血糖導致的糖尿病,大部分人都會受其困擾,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要想治癒非常困難,一般只能通過調整飲食和通過吃藥的方式來維持體內血糖。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後,為了穩定體內血糖的水平,需要嚴格控制好平時身體攝入的葡萄糖量,尤其是從食物當中獲取的葡萄糖非常重要,米粥和白米兩種主食我們經常會去,但是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講,同樣的比例,同樣的比重對於血糖的影響大不相同。
一、吃等量的白米和小米粥對體內血糖的影響有什麼差異?
首先要明確,食物會通過兩個因素影響血糖:
1、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多少?
據研究表明糖的含量越高,身體吸收的葡萄糖就會越多,體內血糖的含量就會升高,每100克白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77g,含糖量是0.77g。而相同重量的小米粥,碳水化合物含量為76g,糖含量為0.76g。我們會發現兩組數據沒有太大區別,說明同樣重量的小米粥和白米身體所能吸收到的血糖總量沒有區別。
2、血液吸收食物中葡萄糖的速度稱為血糖指數
食物中的血糖生成指數越高,身體血液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就會越快,血糖的含量就會越高。
小米粥和百米血糖生成指數分別是61和83,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是同樣量的小米粥和白米,其實百米會讓體內血糖上升的更多。
綜合考慮兩個因素,我們不妨用血糖負荷來表示血糖負荷的公式為,血糖負荷=血糖指數*糖含量。食物的血糖負荷越大,進食後對體內血糖的影響也就越大。
所以在血糖負荷的數據當中。米粥為61*0.76=46.4,白米為83*0.77=63.9
糖尿病的人要想保持體內血糖穩定,防止指數進一步上升,儘量吃血糖負荷數據低的食物。米飯麵條和饅頭儘量不要吃太多,包括可以代替主食的雜糧或比如土豆,紅薯和玉米等等。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整,關鍵在於不是不能吃什麼,而是要怎麼吃,不是糖尿病患者什麼都吃不下,最簡單的方法什麼都吃,但是千萬不能多吃。
二、糖尿病人不僅要學會明智地吃主食,還要經常喝一些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的茶,通過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和循環,幫助身體穩定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平時多喝水,因為多喝水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喝水,同時不妨在水中加一些食材,能夠幫你更好的穩定血糖。
《扁鵲內經》中提到羅漢果、苦丁、蒲公英這些成分都有著清潔血管的效果,可以很好地保護血管。
苦丁:含有豐富的氧化酶物質,能夠促進身體胰島素的分泌,促進血液當中新血糖的新陳代謝。
蒲公英:蒲公英中含有的抗氧化自由基,能有效抑制進入身體後葡萄糖的轉化,改善人體血液環境。
羅漢果:止咳化痰、殺菌消炎、緩解便秘、活血潤肺
結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與糖尿病有關係,無論是平時飲食還是作息習慣,若一個地方做不好都有可能會誘發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