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維護「純潔」漢語要有敬畏之心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維護「純潔」漢語要有敬畏之心

【焦點評論】

如果一個外來概念被生硬地翻譯成中文,導致不同人對其理解極易出現歧義,阻滯了通暢交流,那麼暫且保留英文的說法也未嘗不可。

最近,關於漢語的純潔性問題由於官方媒體的一篇評論文章而再度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文章語氣強烈,但內容並不新鮮,主要針對漢語中外來語(尤其是英語)過多的現象。網民對此反應不一,某些帶有解構色彩的網帖甚至將常用電腦軟體全部漢譯:Excel名喚「勝出」,Photoshop得名「照片商店」,而視頻剪輯軟體Final Cut則被譯為「最後的咔嚓」。令人莞爾之餘,一個疑問也隨之而生:若對外來語的堅決拒斥導致了交流的不便,那麼這種「純潔性」是不是有點牽強?

其實,縱觀全球主要語言,漢語中的英文借詞可算是最少的,實在沒必要妄自菲薄。一些新生的高科技事物如計算機,因發源於美國,故絕大多數非英語語言中的「計算機」一詞都與英文單詞computer有相似的詞形和讀音,漢語幾乎是唯一一種在表意邏輯下自造該詞的主要語言:「計算機」直白易懂,而「電腦」甚至帶有些瑰麗的想像性色彩。類似的還有Microsoft之「微軟」和Google之「谷歌」,直譯也好意譯也好,終極的目的在於讓概念更清晰,也更有利於交流。說漢語的純潔性已經受到了英語的嚴重侵蝕,言過其實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捍衛母語的純潔性是一個錯誤的訴求。英語作為全世界最強勢的語言是先後仰賴英國的全球殖民活動和「二戰」後美國的強大國力,有著深刻的意識形態意涵。官方在觀念上和實踐上鼓勵人們使用正確、典雅的漢語,是值得鼓勵的行為。但是,須知語言是有著多重屬性的:它既是人們日常交流的工具,又是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傳承的媒介,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如果一個外來概念(如WiFi)被生硬地翻譯成中文,導致不同人對其理解極易出現歧義,阻滯了通暢交流,那麼暫且保留英文的說法也未嘗不可。例如,中國獨有的烏龍茶,在英文中就被稱為「oolong」而非「×× tea」,因為這種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生產出來的茶葉若要像紅茶和綠茶那樣以顏色英譯,很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

在維護漢語純潔性的問題上,真正要做的工作不是糾纏一些具體的外來事物是否都有一個明確的中文對譯,而是思考如何在政策和觀念上總體性地推進國民對母語的敬畏之心。如今一些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而且學得很成問題),卻直到大學畢業都對漢字寫成的文學典籍缺乏了解。一面在基礎教育層面強調「學好英語比啥都強」,一面又對日常語彙中出於便利性考慮而保留的一些外來語揪住不放,實在是心智錯付。在這個問題上,不妨借鑑一下北歐小國冰島的語言政策:那裡的兒童至今仍可熟練閱讀1000年前的古冰島語史詩,但在那裡WiFi也被叫做WiFi。

良好的初衷並不一定產生適宜的後果,原因在於語言是極為敏感和脆弱的文化現象,不但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更與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密不可分。將「捍衛漢語純潔性」這一如此精細而複雜的工程簡化為對NBA、GDP、WTO等交流細節的「錙銖必較」,卻對作為文化載體與媒介的「漢語危機」視而不見,實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常江(中國人民大學教師)

相關焦點

  • 陝西日報:敬畏之心不可無
    近日,一位市上領導對筆者說,今年春節前這段時間的風氣真好,中央的一系列精神表明,我們黨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旗幟鮮明,力度越來越大,這讓大部分黨員幹部為之振奮,信心倍增,同時,讓那些少數忘了宗旨的人感到震驚和害怕。 這一系列不斷推出的「組合拳」,再次告誡人們:敬畏之心不可無。 敬畏,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
  • 《了凡四訓》:要有敬畏之心
    第二,要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的頭上有天地鬼神隨時監察我們的行為,他們是不可能被欺騙的。要想獲得福氣遠離禍患最重要的就是改錯,而改錯的第一點就是要有羞恥心,這段講的是第二點,要有敬畏之心。畏的意思是害怕,這裡也有恭敬的意思。人只有在有了敬畏之心之後,才不敢胡作非為,才不敢任意妄為,才不會做出惡事惡行。
  • 利瑪竇官宣:對教育永存敬畏之心!
    二、我們堅守:我們堅守教育的本質,始終對「教育」懷揣敬畏之心!一個孩子的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家庭,我們承載著太多家庭的希望!熱播電影《中國機長》中: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猶在耳旁,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不斷在更高的學術領域探索!我們是教育者,時刻想著用更好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用更好的教學素養夯實自己,把更先進的教學模式帶給更多的孩子!
  • 李白:人要有敬畏之心|趣讀唐詩
    --詩人--趣讀|李白:人要有敬畏之心山巔之寺,加之以百丈高樓,伸手便可摘星攬月,是不是真的就可以眼前無物,唯我獨尊了?不,即使狂妄如「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太白,也不敢如此。所以,人吶,無論再怎麼牛逼,還是要有敬畏之心。對未知的敬畏,對無常的敬畏,甚至是對一路走來之歷程的敬畏。人,無論你是七尺之軀還是八尺的虎背熊腰,在天地之間,在時間之涯,終歸「弱植一介」。
  • 漢語出版物禁止夾帶英文,能不能"純潔漢語"?
    支持者說:禁止出版物「土洋混雜」很有必要漢語是聯合國使用的五種語言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使用、內涵豐富的語言文字,有其獨特的結構規律和詞彙、語法規則。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漢語語言文字也需要不斷豐富,但必須在在國家文化部門的統一指導下進行。
  • 要對母語心懷敬畏
    但是,我們要對漢字心懷敬畏。中華漢字,源遠流長,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發明創造,是對世界文化最偉大的貢獻!上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就說過,要學好基礎知識,首先要把中國語文學好。要學好中國語文,首先要學好漢字。我當學生時,經常抱著《現代漢語詞典》翻,把多音字統計了一遍,把異形詞統計了一遍;口袋裡經常裝著一本《新華字典》或是《漢語成語小詞典》,每天學幾個,日積月累,積少成多。
  • 專家:傳承閩南語系劇種 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中新社海口11月29日電 題:傳承閩南語系劇種 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瓊閩粵臺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會正在此間舉行。新加坡亞太演藝學院主席蔡曙鵬在會上表示,閩南語系戲劇應體現地方特色,要活用文化資源。「戲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精神價值系統的媒體。」「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 【小V晨讀】修改漢字讀音,要有敬畏之心
    中國傳統詩歌對字詞讀音相當講究,既要押韻,更講平仄,這是中國傳統詩歌之所以有獨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讀音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仍能從這些音調韻腳中,領略唐詩宋詞的曼妙音符。而那些處於詩句關鍵位置的「詩眼」,更保留下日常語言中已經不常見的讀音,讓人從中感悟音韻之美、語言之美,於反覆誦讀中感受歷史的厚重,找到一脈相承的源頭。從這個角度看,人們關注字詞讀音的修改,正是因為存有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呵護之心。
  • 在什麼地方,都要懷著一個敬畏之心
    了凡先生講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行為有天地鬼神的鑑察。而在這一段說:在私室獨居之時,神明也無所不在,即使百般遮掩,巧如掩飾,醜惡的心思也會露出破綻,自欺欺人,倘若被別人識破,那就是一文不值了。所以,我們怎能不敬畏神明?即使在獨處的情況下,也不放鬆自己,而要如同在大庭廣眾之下,眾目睽睽之中,時時刻刻檢點自己,謹慎謙虛。
  • 對待規則我們要有敬畏之心
    那是因為我們有羞恥心,我們是人——其實,不光是人,就是狗在拉屎撒尿的時候也會找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解決,看來人跟動物都是有羞恥心的,只是我們還沒在思想上認識到隨地吐痰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事故發生的時候,開車的和被撞的都有自己的說法——當然,那是被撞的還能說話的時候!更大的悲劇是被撞者直接去了西方……所以說,我們要畏懼規則,開車的要學好技術再上路,上路了也要提高警惕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 菜根譚:對天地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古人的 這種仁慈之心、慈悲之心,是人類能夠繁衍不息的生機。如果沒有這點仁慈之心,人也就好比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與木偶相差不大了。首先要理解一點,這裡提到的老鼠或者飛蛾,只是作者的舉例而已,沒有必要過於糾結。並且我也認為,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這種境界吧。做人當然需要有慈悲之心,要有愛心。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所倡導的美德。
  • 「三個敬畏」之班組宣言
    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區域管制中心區域管制二室四組作為科室最有朝氣的班組,全體管制員對「三個敬畏」也有著自己的解讀。 孫耐聰說:「管制員的崗位職責就是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保護國家財產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只有嚴格執行規章才能落實我們的崗位職責,才能守護安全。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 敬畏規則,便是敬畏生命
    原標題:敬畏規則,便是敬畏生命   1月29日下午,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人死亡。根據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官微於當晚11時許發布的消息,死者張某未購票入園,從動物園北門西側翻越3米高的動物園外圍牆,又無視警示標識鑽過鐵絲網,再爬上老虎散放區3米高的圍牆(圍牆外側有明顯的警示標識,頂部裝有70釐米寬網格狀鐵柵欄)而進入的老虎散放區。   在新春佳節之際,發生一起如此駭人聽聞的慘劇,的確令人唏噓。
  • 實數概念再理解之二:常存敬畏之心
    從開始設計以實數的學習為載體講解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時,就有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理解實數概念的想法,但一直隱隱感覺這不是我這樣設計的全部,直到做完以下三個視頻,回頭再看時,才清晰地感受到,我要展示的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發自心底的呼喚:讓孩子常存敬畏之心。
  • 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多麼可怕啊
    人是萬物之靈,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多麼可怕啊。當今社會裡,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點敬畏之心,否則就會做事便沒有底線,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隨意踐踏別人的尊嚴與自由,不知自己的錯誤,反而還自鳴得意,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菜根譚》:懂得收斂,對人有敬畏之心,才是一種適度的智慧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收斂,對人有敬畏之心,才是一種適度的智慧。正所謂說「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句文化俗語。但是「狂妄」卻是人性中常犯的一個弱點。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樣的事情,都要明白一種適可而止,低調收斂的智慧,不要讓自己因為過度炫耀,而惹來災禍,喪失自己的人生。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 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思索: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的思索:父母應該教孩子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裡都崇尚和履行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德行,其中「恥」就隱含著一種敬畏,它是指人要對不合宜的言行有羞愧之心。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做出悖犯禮義之事,原因就在於不知羞恥,缺少敬畏。宋朝著名思想家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 《人間失格》:純潔無瑕的信賴之心
    松子刻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久與世長辭,葉藏自詡廢人,叨念著「如今已不再有什麼幸福與不幸了」。兒時缺少父愛關懷而導致的人格缺陷,註定了松子和葉藏跌宕起伏的一生。「從不懷疑別人」的良子讓葉藏看到曙光,當我以為葉藏的靈魂得到救贖的時候,劇情隨良子被玷汙而急轉直下。
  • 馬雲:企業家要有敬畏之心,AI區塊鏈—你想要的,時代都會給你
    馬雲:企業家要有敬畏之心,AI區塊鏈—你想要的,時代都會給你 李倩 發表於 2018-10-29 16:31:57 一次訪談中,馬雲提到,「中國的企業家沒有好的下場,事實也是,歷史也是」。
  • 隨口蹦英文 漢語已經不純潔了?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發展,漢語中外來語的使用日益廣泛。近日,媒體認為,漢語中外語詞的過度使用現象日趨嚴重,WiFi、iPad等外來詞語不應該直接用在正規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翻譯界應為英文縮寫找出切合的中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