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二胎媽媽扎堆優生門診 醫生憂大醫院產科擁擠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備孕二胎媽媽扎堆優生門診 醫生憂大醫院產科擁擠

  「單獨兩孩」政策放開後,一些符合條件的夫妻已經開始做起了孕前準備,有的已經開始服用葉酸了。記者今天從寶島婦產醫院等醫療機構了解到,來優生優育門診諮詢的二胎媽媽明顯增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孫瑜說,二胎媽媽往往都是高齡產婦,更要注重孕前的檢查。

  堅定要生早做準備

  37歲的魏女士是個堅定的單獨兩孩擁護者。「其實我就想生個老二,但是孩子爸爸有公職,不符合政策不敢生。」聽聞單獨兩孩政策傳言,魏女士就焦急等待,到了「靴子落地」的那一天,早有準備的魏女士就「招呼」上葉酸,開始備孕了。

  記者了解到,服用葉酸只是孕前保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做孕前檢查,特別是有不良生育史或者剖宮產的女性,在生育二胎前更要做好相應的檢查。「即使沒有不良生育史,也就是說第一個寶寶的健康狀況良好,女性準備生育第二個孩子前也要進行相應的檢查。」孫瑜說,這樣的準孕婦孕前檢查相對比較簡單,需要檢查的包括是否感染B肝、C肝、梅毒、愛滋病病毒,「這些病毒都可以通過胎盤傳給寶寶。」此外,還要進行風疹、巨細胞、弓形蟲、單獨皰疹等病毒的檢查,「如果在孕早期感染這些病毒有可能致畸。」如果體內沒有風疹病毒抗體,最好在孕前半年接種風疹疫苗,預防孕期感染。此外還要檢查生殖系統情況,看看是否有炎症、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

  高危產婦更要諮詢

  對於曾經生育過不健康孩子的女性來說,如果準備懷孕需要做更多的產前諮詢。首先應明確上一個孩子的病因是否有遺傳性,如果是遺傳代謝病或者染色體基因病等,可以在此次孕期進行產前診斷,孕早期絨毛活檢和孕中期羊水穿刺都是可以選擇的方法,「以防又生出一個不健康的孩子。」如果年齡已經滿35歲,雖然沒有過不良產史,但由於高齡造成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也應該在孕期做產前診斷。

  考慮到二胎媽媽往往年齡較大,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紅斑狼瘡、心臟病的人比較多。這些女性懷孕後病情往往會加重,很難堅持到足月生產,因此也應該在孕前做好諮詢和檢查。孫瑜醫師建議,有合併症的孕婦在進行孕期保健時,最好要選擇醫療水平比較高的醫療機構就診。我國的剖宮產率比較高,對於第一個孩子選擇剖宮產方式生育的女性,生第二個孩子時,就會麻煩一點,「懷孕後就要立刻到醫院確認,看看受精卵是不是長在剖宮產瘢痕的位置上,如果是的話,必須要終止妊娠。」同時有剖宮產史的婦女在下次妊娠中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等的風險也明顯增高。

  多生百萬醫院擁擠

  「單獨兩孩」政策放開後,有專家估計每年多生100萬,不會造成醫療資源的緊張。對此,孫瑜醫師的看法不同,她說目前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看病難的問題也與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有關。」今後新增的100萬新生兒的媽媽也願意奔著大醫院來,希望到大醫院來做圍產期保健,本來就擁擠不堪的大醫院產科將更加擁擠。

  給予「老大」心理疏導

  在全家人滿心期盼「老二」的同時,醫生也提醒高興的爸爸媽媽,別忘了對老大給予更多的關愛,「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更要對他們給予關愛,以免導致他們排斥弟弟妹妹。」北大醫院婦產科的一位專家說,如果老大與老二的年齡差距在10歲以上,通常老大對老二不會太排斥;但是如果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比較小,老大已經習慣了「萬千寵愛集一身」,習慣了全家人對自己一個人的關注,就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教老大懂得關心和愛護弟弟妹妹。(記者 賈曉宏)

  相關新聞

  已生雙胞 不能生二胎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很多市民發現,近日媒體在報導中出現了「單獨二胎」和「單獨兩孩」兩種不同的說法,不少市民疑惑:這有什麼區別嗎?已有的雙胞胎單獨家庭或者未來生育了雙胞胎的夫妻能否再要二胎?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解讀: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次的新政應該簡稱為 「單獨兩孩」。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單獨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的話,那該家庭就不再適用此次的新政了。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介紹,根據學界的調研,北京生育率近年來已下降至0.8—0.9左右。主要原因包括大城市生育成本高,生存壓力大,很多夫婦不願多生孩子,甚至選擇不生孩子,還有相當一部分育齡女性未婚。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特殊原因,就是北京的大學非常集中,全市約有100萬戶人口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包括五六十萬女大學生,在計算總和生育率時,她們都被納入了戶籍育齡婦女,也就是擴大了測算基數,客觀上拉低了生育率。但是,多數大學生畢業後,生育行為並不在北京發生。上海的總和生育率,也有這個因素。

  根據專家對本市獨生子女生育意願的調查與預測,本市符合條件的「單獨」家庭中,60%至70%想生育第二個子女,生育意願平均1.3個孩子左右。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北京市預計前五年出生人口有一定的增加,但在達到高峰後會穩步下降,對全市總體人口規模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因此,中央政策與北京市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是吻合的。

相關焦點

  • 北京:備孕二胎媽媽扎堆優生門診 有人開始吃葉酸
    原標題:備孕二胎媽媽扎堆優生門診 「單獨兩孩」政策放開後,一些符合條件的夫妻已經開始做起了孕前準備,有的已經開始服用葉酸了。記者今天從寶島婦產醫院等醫療機構了解到,來優生優育門診諮詢的二胎媽媽明顯增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孫瑜說,二胎媽媽往往都是高齡產婦,更要注重孕前的檢查。
  • 「全面二胎」刷爆廣州醫院門診 生二胎需注意什麼?
    全面二胎開放後,廣州各家醫院門診量如何?各家醫院又如何即將來臨的二胎潮呢?小編就此走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伊莉莎白婦產醫院等廣州市內多家知名醫院,幾乎每個生殖助孕門診都被前來諮詢的二胎媽媽給「刷爆」了。
  • 青島明年7萬龍寶寶扎堆誕生 產科門診爆棚
    青島明年7萬龍寶寶扎堆誕生 產科門診爆棚 2011-12-01 09:03:00    作者:韋麗麗 王濱   來源:半島都市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產檢 孕婦 產科門診 婦幼保健所 青島 龍寶寶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二胎門診」開診啦
    成為很多媽媽的困擾。70後內心焦慮,想要再搏一把。80後把二孩計劃提上議程,但問題接踵而至,如何才能健康放心的懷孕、生子?想生的怎麼準備?備孕困難的怎麼科學助孕?高危產婦如何避免風險?這些問題困擾著「準媽媽」,使她們糾結……  面對全面二孩政策,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的「二胎門診」應運而生。
  • 天津治療婦科的醫院-天津現代和美醫院在哪
    核心提示:天津現代和美醫院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專業、安全、衛生、美觀、舒適的診療服務,力求超越客戶對婦、產診療服務的高要求。天津現代和美醫院,見證您的選擇價值非凡!  天津現代和美醫院全體分娩團隊既是醫生,更是娘家人。強大的產科主任團隊,為您的完美孕程保駕護航。在這裡,她們用真心親切地對待每一位孕媽媽,為孕媽媽答疑解惑,讓您從孕前到孕後,感受如家般的溫暖。
  • 王靜怡:青島婦嬰醫院成立青島首家"保胎門診"
    青島新聞網1月18日訊 (記者 張萍 劉龍)1月18日上午,在2018山東省醫院院長年會「反覆妊娠失敗與女性生殖免疫相關疾病」研討會上,青島婦嬰醫院成立復發性流產門診專家工作站,研討會現場青島婦嬰醫院技術院長王靜怡接受青島新聞網採訪。
  • 東營市人民醫院遠程優生遺傳諮詢門診開診
    □康秀芹 楊潤勤 報導  本報東營訊 日前,東營市人民醫院產前診斷中心遠程優生遺傳諮詢門診正式開診,兩名患者通過醫院遠程會診中心視頻與山東省立醫院產科主任王謝桐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諮詢,並得到滿意答覆。
  • 高齡孕婦備孕二胎的6點建議
    第二胎比第一胎宮口打開更快,第一胎需要12-24個小時才能正式分娩,二第二胎則只需要5-6小時左右,如果媽媽們依據第一胎的經驗,陣痛了依然在家等待,很有可能沒到醫院孩子就出生了。高齡孕婦備孕二胎的6點建議建議一:產前檢查為「二胎」護航計劃二胎夫妻在備孕前應先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檢查,以保證生育出健康的嬰兒,從而實現優生。
  • 二孩產婦扎堆建檔 大醫院一床難求小醫院產床閒置
    當初張鳳選擇在大醫院建檔,如今因為離家太遠而考慮是否換另一家醫院生產。二孩小高峰到來,不少孕媽媽也猶豫,醫院要選近的還是選大的?對此,醫院建議,非高危產婦莫要扎堆大醫院。  到大醫院產檢,光路上就花兩三個小時  「剛懷孕時,我是在白雲區石井鎮上的醫院做檢查,但是醫院說我黃體酮太低了,容易流產,需要吃藥。
  • 杭州準媽媽扎堆「建大卡」 專家:不用非去三甲醫院
    ,在那裡看門診和檢查,這叫「建小卡」。「根據我們在2013年底做的統計,杭州主城區各大醫院共有1121張產科床位,去年共接生了51055個新生命,並且絕大部分是集中在幾家三甲醫院。」杭州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工作人員陶晶說。
  •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用愛託起明天的...
    這樣救治危急重症孕婦的情況,在市第四醫院產科並不少見,而故事的背後是產科團隊數年如一日的堅守與付出。國家開放二胎,出現了很多高齡孕婦,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初的這些人,這些人有可能第一胎是剖宮,再次妊娠時面臨的風險相對增加了,尤其需要精心的照料。這些錯綜複雜的事物和無形的壓力,反而成為了產科團隊前行的動力。
  • 廣州醫院產科哪些醫生好?紅黑榜單大集結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也為了自己能時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媽網論壇上共有107位媽媽參與了分享,共對77位廣州各大醫院產科醫生進行了評價!其中有60位醫生被列入紅榜榜單,僅僅只有17位醫生進入黑榜,看來廣州的大多數產科醫生還是不錯的喔!
  •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
    創新點燃改革新引擎二胎政策實施後,有一半的二胎孕婦為高齡孕媽或剖宮產之後懷孕,孕期合併症發生的概率大增。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副院長呂雅麗講道:「面對新形勢,醫院將產科門診專門劃分為孕期保健區和產科疾病診區,成立了胎盤相關疾病、母體醫學、胎兒醫學、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相關代謝疾病6大中心共18位資深的專家團隊,為孕婦提供更為精準、專業的醫療服務。」
  • 二孩政策實施一年 誰來讓產科醫生喘口氣?
    隨著兩孩生育意願逐步釋放,不少公立醫院產科孕婦建檔一號難求。各地頻現醫院「無奈拒診」的通知,由於產科床位不足,醫院建議尚未建檔的孕婦,儘快到其他醫院就診或分娩。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各大醫院紛紛出招解難題新一輪生育高峰讓原本就擁擠的醫院產科更加「氣喘籲籲」,各大醫院紛紛出招減壓:擴建產房增加病床、開設「二胎門診」、構建急救網絡,顯現出「尚有潛力可挖」的態度。
  • 長治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做客直通大醫院—為孕媽媽深度解讀「妊高症」
    第123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產科常見疾病,佔全部妊娠的5%-12%,已成為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此,孕媽媽對此病一定要足夠重視、及時預防和治療。9月16日長治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陳初林主任、郭曉麗主治醫師做客直通大醫院
  • 黃山:「猴寶寶」扎堆出生 醫院、助產機構壓力大
    因為在建卡的孕產婦中,一半以上是生二孩的,因此該中心主任錢紅霞認為,相比於大家對猴年生肖的偏好,「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才是「猴寶寶」扎堆出生的主要原因。錢紅霞說,考慮到「全面二孩」政策在我省落地後的備孕、待產等因素,估計屯溪區將在今年年底迎來生育高峰,「懷孕婦女增多,對孕產婦體檢機構和助產機構帶來不小壓力。」7月22日,黃山首康醫院老院區婦產科門診,孕婦王經方正在做常規產檢。
  • 「二胎備孕」剖宮產媽媽或順產後多久可以生二胎?
    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施行,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萌生了生二娃的想法,然而,大家一定疑惑於自己目前是否適合備孕生娃第一胎是剖宮產的媽媽間隔3年再生二胎是比較保險的。備孕時應該注意:1.一胎沒問題,二胎產檢更不能忽視,一定要定時去醫院進行產檢,日常要注意自己是否有宮縮、子宮瘢痕部位是否有壓痛等。2.準媽媽最好早於預產期住院待產。3.建議二胎選擇剖腹產,比順產更安全些。
  • 合肥部分大醫院產科「爆滿」 這份「掛號攻略」請收好!
    孕檢三甲醫院孕婦爆滿  「好不容易輪到做產檢或看醫生,坐在醫生辦公桌前還沒說上兩句,一大堆人就湧到醫生旁邊諮詢,有的過來交報告,有的讓醫生幫忙看檢驗單,門口還擠滿了孕婦家屬……」上午,安醫大一附院產科門口,挺著大肚子的孫女士手裡捏著病曆本,靠在診室旁,焦躁地抱怨著如今孕檢真難!
  • 產科開診首日迎300名準媽媽,次日迎來「小天使」!
    祈福醫院3月13日開診消息一出,產科300個預約掛號火速「秒殺」。很多臨近預產期的準媽媽興奮得整晚睡不著,大呼「回家的感覺真好」!開診次日,第一位小天使降臨,成為產科複診的「開門紅」。 產科門診恢復了往日的熱鬧,也變得更加有序安全。
  • 二孩時代:湖南二孩生育井噴 醫院產科嚴重吃緊
    長沙市中心醫院產科,繁忙的醫生,擁擠的孕產婦。時至今日,二孩媽媽要麼剛好到了預產期,要麼已經在給寶寶餵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波生育高峰也如期而至。然而,二孩生育政策並沒有實施之初那般令人皆大歡喜。相反,儘管各醫院近年來都開始著力發展產科,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革,和幾近瘋狂的二孩生育大軍,並不充裕的產科醫療資源已然表現出了明顯的準備不足,包括醫生、護士、床位、配套設施等等在內的與產科相關的醫療支撐,在遠超預期的生育壓力下也已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