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吃一個橘子是非常解暑又解渴的事情。假如你愛吃橘子,又不想被朋友稱為吃貨,那麼有兩個很有名的人物,可以為你找藉口提供一些素材:我在響應戰國詩人屈原的號召,我為弘揚中華文化而吃橘子!我是響應唐朝宰相張九齡的號召,為國家發展吃橘子!
這個夏天,跟我一起,吃橘子也要理直氣壯。
屈原:我就欣賞你這種專一的橘子
說起橘頌的話,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因為被改編成了歌曲,而且也蠻好聽的。這首詩是屈原所寫,記得第一次聽歌曲橘頌的時候,感覺這歌詞很文雅啊,一查,哦,是屈原寫的啊。
《橘頌》屈原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韞宜修,姱而不醜兮。嗟而幼稚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目自慎,不終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女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前三句就差不多寫出了屈原為什麼愛橘子了,你看人家屈原,就不像我,囉囉嗦嗦的,總是找不到重點,人家上來就對一棵橘子樹說了:
「小夥子,我這裡有個項目,你跟不跟我走?不走?有志氣啊,我很欣賞你啊,咦,小夥子長得很好看啊,做演員嗎?小夥子好好說話,不要這麼火氣大,有才也要低調一些。你這頭髮又青又黃怕是……但是你穿衣服很有品位啊」
南橘北枳嘛,這個大家都聽過,第一句生南國兮就寫出來了;不改其志,第二句也寫出來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種事,跟橘子可沒關係啊,第三句也寫出來了。
你看,為了弘揚堅定的信仰,鼓勵奮鬥的精神,所以我才吃橘子,通過橘子來堅定我的信心,有什麼不對嗎?
張九齡:啟發開元盛世的唐朝宰相,以橘子說人生際遇
唐詩三百首裡的前兩首,便是張九齡的感遇二首,第二首便是這首著名的橘子詩。但是這首詩一點也不二,反而令人有些唏噓。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 張九齡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作為一個與唐朝開元之治有很大關係的宰相,張九齡的命運並不平坦。在這首感遇裡寫的淋漓盡致。感遇可以看做是感嘆人生的際遇,為什麼要感嘆?詩人這時候卻說起了橘子:
「江南有種橘子,冬天不掉葉子,不是那裡暖和,而是這橘子有氣節。我想把它推薦給朋友,奈何路途遙遠,這些不是我能把握的東西,但是何必總是說桃樹李樹呢?這種橘子樹也能帶來陰涼啊。」
橘子好不好,吃了才知道。可是有時候,橘子連給別人吃的機會都沒有,我們難道不該幫它一把,多吃橘子,讓橘子美好的品德為人所知嗎?
於是吃橘子這種吃貨的事情,終於變得文雅而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