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多個「率先」!成都青白江優化營商環境進入3.0時代

2020-12-22 央廣網

12月10日,青白江舉行解讀《成都市青白江區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並同時發布了五大重點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具體舉措,標誌著青白江區優化營商環境進入3.0時代。

作為青白江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導方案,這份3.0版本的《實施方案》聚焦解決企業反映的新痛點、新難點、新堵點,圍繞極簡審批、極速通關、極優服務、要素保障、配套服務五大方面,提出了25項148條改革措施,彰顯了青白江持續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的決心。

創新開展「極簡」審批!在全國率先打通準入準營環節

辦事是否簡便、流程是否透明、準營門檻高不高,改革成效好不好,市場主體的感知最敏銳、最深刻。

針對一些企業面臨註銷流程多等問題,青白江創新開展從企業準入、準營到退出全過程的「極簡」審批模式。

如何「極簡」?首先,在企業準入階段實施「確認制」改革。在自貿區探索通過全面實名制、信用承諾制和自主申報制,以標準化、程序化的模式確認市場主體資格和一般經營資格,實現「即時確認,立等出照」。在企業準營階段實施「簡易事項準入即準營、一般事項承諾即準營、複雜事項綜合許可」三項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打通準入準營環節,承諾提速85%以上。以預包裝食品許可改備案改革為例,在青白江,這項許可在企業登記註冊環節時,一併辦理備案手續,一次性減少8項申請材料,實現領照即可營業。

相比企業開辦,企業註銷則像將一張白紙印跡「擦淨」。而企業「註銷難」,難在提交材料繁多、辦事流程複雜、全程耗時較長。

那麼,青白江又是如何做到企業註銷「一件事」一辦到底的呢?該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局局長秦鴻美表示,青白江探索實施「證照註銷一次辦結」改革,建立企業註銷「一次辦」專區,將營業執照註銷和食品、貨運等47個許可證註銷合併到一窗辦理,實行「一窗受理、並聯審批、一次辦結」,實現一次註銷、整體退出。

這樣的極簡審批好不好,企業用「入場券」來投票。今年1-11月,青白江每天誕生94家企業,同比增長1倍多,不斷向上攀升的市場主體增速曲線是最好的證明。

 打造極速通關模式!推廣運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臺

「我們看好成都青白江區的交通優勢,其鐵路港優勢明顯。」玉湖集團(香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蔣文勝如此表示。12月1日,玉湖環球食品供應鏈中國西部基地-青白江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

「每月大概要出口200—400箱商品。」作為早期入駐成都國際鐵路港企業之一,如今的四川邦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從貨代到全國訂艙、海外建倉,業務拓展到報關、保稅倉儲、跨境電商等等,對於通關效率的提升,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平有著切身體會,「真是越來越通暢!今年的貿易額爭取達到20億元。」

國際貿易,最怕的就是「國際堵車」。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副局長何剛坦言,港區實施「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實現進出口貨物全程電子放行管理,進一步壓縮貨物通關時效,進口時效提升57%,出口實效提升33%,「我們就是致力於打造極速通關模式,讓貨物如過江之鯽!」

為何如此信心?何剛透露,目前港區推廣運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臺,實現進出口申報業務全部通過「單一窗口」辦理。另一方面加快搭建成都國際鐵路港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持續提升電子化、無紙化程度,推行進出口貨物「先放行後改單」。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港區正投運鐵路口岸大型貨櫃檢測設備(H986),開展非侵入式查驗、智能審圖,持續提升鐵路口岸貨櫃貨物查驗效率,壓縮整體通關時效。

「文勘前置」!在全國率先將「企業繳費」變為「財政列支」

青白江建設項目審批有多快?以「萬達廣場」項目為例,從立項備案到竣工驗收備案僅僅用了不到50個工作日。

這樣超高的審批效率,在青白江已為常態,而在提速的同時,做優精細化服務,積極探索項目前期審批「一件事、一套表」,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統一反饋,來破解審批快而不精、企業體驗感不強等問題。

在項目用地管理方面,將劃撥決定書、建設用地批准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三證合一」合併辦理。實施「一站式中心」改革,實現社會投資小型倉庫、廠房等工業類建設項目全過程一站式辦理。開展「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小型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環節不超過4個,審批用時不超過12個工作日。

眾所周知,完成地下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是建設項目開工的重要前提,在一定意義上,文勘效率直接決定項目開工效率。在以往,文勘時間平均25天/100畝,如今壓縮至3-7天/100畝,並在全國率先將「企業繳費」變為「財政列支」。

值得注意的是,青白江文勘工作,不僅「提速」,更是「提前」,按照「文勘前置」改革思路,在自貿試驗區、各產業功能區著力推行文勘「區域評估」,推進「拿地文勘」向「拿地開工」轉變。以萬達項目為例,僅用時8天,青白江就完成了佔地305畝該項目文勘工作,項目實現拿地後即可辦證開工。

 要素賦能!探索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體系

生產要素集成是決定企業投資流向的關鍵因素。

這一次,青白江推出了集降低能源、土地、信貸等要素制度性成本的「綜合解決方案」。

對能源獲得方面,成友昌母嬰(成都)用品有限公司焦女士體會很深,通過國網APP申請用電,從申請到企業獲得用電,僅2個環節,辦理時間3.5天,節省了16.5天。青白江持續推進公用設施接入便利化改革,將水電氣信報裝系統與政務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對接,公用設施報裝「線上辦理、一網通辦、一窗受理」,逐步實現接入能源「零上門、零成本、零審批」。

在用地保障方面,青白江更是底氣十足,探索在產業功能區內實行「標準地」出讓和「標準廠房」出租模式,在歐洲產業城、成都國際鐵路港含綜保區兩地,分別已建成標準化廠房46萬平方米、26萬平方米,高效及時解決中小微企業用地和廠房需求,目前已入駐康佳、華鼎國聯、巨石、美國諾伏克、英國利潔時等數十家大、中、小微企業。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在獲得貸款融資方面,針對中小微企業獲得信貸困難的問題,青白江建立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推動設立包括「種子-天使-VC-PE」等各周期的專項產業引導基金,探索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體系,助推企業創新創業和區內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

提升獲得感、滿意度!促進「人、城、產」融合發展

「國務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唐偉,有很多頭銜.

2018年3月,唐偉經人才引進到青白江區工作,其主持設計的「國產首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研製」項目榮獲中國核能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來到青白江2年多,我幾乎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在公司每年的業績都以30%的速度在增長,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唐偉說。

人才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更是營商的主體。沒有吸引聚集並充分發揮作用的人才環境,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營商環境。青白江深諳其道,以企業及其員工的獲得感為改革的評價標尺,致力於以更優的政策支持、更快的政務服務、更全的民生配套持續提升企業及其員工獲得感、滿意度,促進「人、城、產」融合發展。

如何提高企業及其員工的獲得感呢?據了解,青白江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促進智慧財產權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榮獲中國專利獎、四川省專利獎的,給予區級配套獎勵,對企業發明專利取得零突破、數量上臺階、發明專利引進、發明專利年費給予資助。充分運用「青」松辦智慧政務平臺,探索分級分類建立政策兌現周期機制,鼓勵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另一方面,則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繼續深化政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實現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70%「全程網辦」、90%分類「一窗辦」,100個「一件事」集成服務。與此同時還加快養老設施建設,探索創新「醫養康養」結合模式,全方位加強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品質等,增強企業及其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據悉,青白江堅持法治引領,推動公平、正義、競爭、有序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制定《關於破產程序中有關稅務問題處理的辦法》,規範破產涉稅事項的處理;出臺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實施細則,加強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明確適用的案件範圍;制定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簡易破產案件審理天數控制在5個月以內。在全國率先探索在市場監管領域引入紀檢監察工作監督機制,實現紀檢監察、社會監督「雙軌制」,保障雙隨機監管規範公正,維護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

相關焦點

  • 高能級創建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杆城區成都青白江發布營商環境3.0版本...
    優化營商環境,「國際化青白江」再度加碼。12月10日,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行發布會,解讀《成都市青白江區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標誌著該區優化營商環境進入3.0時代。這份3.0版本《實施方案》,聚焦解決企業反映的新痛點、新難點、新堵點,著力打好「極簡審批、極速通關、極優服務、要素保障、配套服務」組合拳,提出了25項148條具體改革舉措。今年,青白江區連續第三年獲評「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蟬聯「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此次出臺的營商環境3.0版本,是該區今年4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新政30條」後的又一次升級。
  • 成都市金牛區:全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3.0版」
    近日 ,成都市金牛區新出臺《金牛區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投資成都,首選金牛」提升行動的工作方案》。此次金牛區出臺營商環境3.0版《方案》,圍繞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重點針對投資貿易、獲得許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和突出金牛特色7個方面。
  • 市民感受為「第一標尺」 成都金牛發布優化營商環境3.0版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9日訊(記者 張宇)營商環境是一場「不進則退」的競逐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繼成都市營商環境3.0版政策體系亮相後,9月29日,金牛區發布了《金牛區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投資成都,首選金牛」提升行動的工作方案》(即金牛營商環境3.0版),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從「1.0」到「2.0」再到「3.0」,金牛區始終以企業市民感受作為評價「第一標尺」,對標先進城市優秀做法和典型經驗,補短板、拉長板、樹品牌,不斷促進營商環境迭代更新,全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標杆城區。
  • 優化營商環境需關注的十大關鍵詞
    本次大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和「ESG發展」兩大主題舉辦兩場高峰論壇,50餘位發言嘉賓圍繞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如何應對國際格局變化,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做好「十四五」開局,聚焦自身發展發表了精彩演講。
  • 成都營商環境政策3.0版: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 企業開辦時間...
    《實施方案》)已經出爐,這是成都營商環境3.0版政策體系。  成都市網絡理政辦主任廖俊介紹,1.0版就是建體系強基礎,2.0版就是全面對標對表,3.0版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企業市民感受作為評價「第一標尺」,全面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上海成都開年同發令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了什麼信號
    上海成都開年同「發令」優化營商環境,釋放了什麼信號每經編輯 祝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 楊婷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 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
    無論從底線思維還是戰略思維角度衡量,優化營商環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重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優化營商環境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
  • 北京制定優化營商環境4.0版
    國際商報訊 2021年底前取消審批、改為備案或實行告知承諾的事項力爭達100項以上,企業5稅種合併申報……近日,從北京市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制定優化營商環境4.0版政策,以清除隱性壁壘、優化再造審批流程、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深化數字政府建設為重點,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執行副院長閆雨: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
    【環球網 記者高蓉傑】營商環境好,則人才進、資金聚、企業興、產業旺。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多地走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路子,積極探索創新破解難點堵點。自2019年以來,環球網偕中外主流媒體、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專家學者走訪多個地市,深入了解地方營商環境、調研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開展的創新性舉措,既給當地「把脈問診」,也傳播「中國好聲音」。
  • 《民法典》與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今日在蓉舉行
    為助力交子公園商圈加快建成世界級商圈,賦能成都城市國家化營商環境,加深各界對《民法典》改善營商環境的深入了解。8月8日,《民法典》與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在成都首座萬豪酒店開展。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律所大咖等,圍繞《民法典》實施帶來的新機遇、營商環境優化等事宜,展開深入探討。
  • 稀土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跑出加速度
    包頭市開啟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以來,高新區主動對標先進地區,積極探索工作新機制,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努力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品牌」。一、當好貼心服務「店小二」高新區堅持把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減輕負擔作為檢驗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的「硬指標」,全力打造利企便民的服務新高地。
  • 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北京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連續推出一批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改革舉措,取得顯著成效。世行報告顯示,兩年來北京共有88項改革被採納,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等3個指標進入全球前20名,助力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
  • 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是長久戰略而非「利」字工程
    (經濟觀察)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是長久戰略而非「利」字工程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和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怎樣才能進一步優化中國營商環境?在《環球時報》社日前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上,多位中國官員和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利」字工程,而是把它作為一項長久戰略來抓。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 營商環境之跨境貿易:中國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3.各級海關在跨境貿易方面的改革、成效(1)海關總署改革及成效近兩年,海關總署按照責任分工,紮實推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落實。從國家安全和整體利益大局出發,推動簡政放權促進貿易便利,積極深化口岸改革,為中國跨境貿易便利化的提升做出貢獻,改革重點見表2。
  • 長沙優化營商環境經驗成中部標杆
    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長沙位列第九,前十名分別為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
  • 廣州營商環境|流程優化便民便企留住人才
    聚焦廣州優化營商環境2018年,廣東省首個省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花落黃埔區、廣州開發區,2年來,該區在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改革、開放、創新,加快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自貿試驗區成立五年來,南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過連續3年評估提升,南沙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從2017年的第51名提升至2019年的第24名,計劃三年內衝刺全球前20強。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營商環境的不斷改革創新為黃埔和南沙的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優化廣州營商環境按下「加速鍵」。
  • 【優化營商環境 加強招商引資】系列述評之五:借他山之石,跑出「加...
    揭陽要優化營商環境,可以在先進城市等「模範生」的「答卷」中得到啟發,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答好自己的「答卷」,借他山之石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借鑑京滬版本——「一網通辦」打響政務服務品牌近年來,從中央和地方都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推動全社會逐步形成共同關注營商環境的氛圍。
  • 傾聽企業聲音,優化營商環境——河口法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座談會
    傾聽企業聲音,優化營商環境——河口法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座談會 2020-06-17 0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張家口市在「環球趨勢優秀案例推薦」評比中...
    2020全球趨勢大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和「ESG發展」兩大主題舉辦了兩場高峰論壇,50餘位發言嘉賓圍繞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如何應對國際格局變化,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做好「十四五」開局,聚焦自身發展發表了精彩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