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把「哥哥」說成「多多」,舌根真的要剪掉嗎?

2020-11-09 順德區婦幼保健院


在廣東地區,小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大人就會說這個孩子是「痴脷根」,也就是大舌頭。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發音不準,就把原因歸咎於孩子舌系帶過短


對於「孩子發音不準,是由於舌系帶過短」,舌系帶只想說:「這個黑鍋我不背!」



很多家長認為,小朋友發音不清晰就是大舌頭,其實不一定。因為有很多音都與舌根無關,剪舌系帶(舌根)是沒有用的,只有zhi chi shi等翹舌音,才會受到舌根的影響。不過,有些小朋友舌根不是太短的話,也不會影響發音。


要根據語言治療師的確定,家長才決定剪不剪舌根。當發現小朋友說話不清晰時,可以先到兒童保健科進行診斷。


洋洋(化名)今年5歲,可是他的發音,卻沒幾個能聽清楚的。幾經輾轉介紹,洋洋父母帶上洋洋來到我院兒童保健科就診。


孩子的媽媽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他說話不清。但聽老人說,長大後慢慢就會好,就沒有引起重視。到現在快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還發音不清,而且孩子越來越自卑,與同齡小朋友的互動越來越少,才慢慢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經過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排除了孩子舌頭和聽力、智力方面的問題,最終診斷為「功能性構音障礙。」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構音障礙呢?


構音障礙的三種主要類型:


器質性構音障礙——構音器官的形態異常導致的構音障礙,如「兔唇、顎裂。」

運動性構音障礙——由於神經病變,言語肌肉的麻痺,收縮力減弱和運動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如「腦癱。」

功能性構音障礙——指構音器官的形態、功能無異常,有正常的聽力,語言發育水平達到4歲水平以上,構音錯誤並呈固定狀態。


像洋洋沒有智力、聽力、構音器官等方面的問題,發音時把「哥哥」說成「多多」,「」說成「」,「褲子」說成「兔子」,「吃飯」說成「撕飯」等,「b、p、d、t、g、k、c、s」等發音存在置換。這個就屬於「功能性構音障礙。」


功能性構音障礙可以糾正嗎?


對於功能性構音障礙患者來說,大部分都存在呼吸方式、口面部、舌頭、下頜、顎咽等肌肉力量及協調控制的問題;發音部位的錯誤,掌握不到正確的發音位置




在兒童保健科,言語治療師會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標準化評估和靶向的訓練。每個孩子訓練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這和孩子學習能力、錯誤發音類型、錯誤音多少、家庭訓練強度密切相關,有的可能只需要1~2個療程,有的需要3~5個療程或更多。基本都可在言語治療師的糾正下完善發音


構音障礙要等大點再看看嗎?


「等大點吧,大點就會好。」——這是很多家長的誤區。


在漢語拼音中,一共有23個聲母,在不同的年齡段,兒童聲母習得的順序也是不同的,這裡有一張表,家長可以對照著自查一下:





2歲7個月~2歲12個月:b,m,d,h

3歲1個月~3歲6個月:p,t,g,k,n

3歲7個月~3歲12個月:f,j,q,x

4歲1個月~4歲6個月:l

4歲7個月~5歲12個月:z,s,r

6歲1個月~6歲6個月:c,zh,ch,sh



孩子如果不能夠順暢地構音、理解和表達,小到影響閱讀書寫、交流和社會交往,嚴重則被同學朋友孤立,最終導致自卑,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語言是兒童學習和認識四周事物的媒介,語言能力是否正常,往往會影響兒童的整體發展。


如果孩子4歲以後,大部分發音還是含糊不清,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確診,並進行構音訓練


對構音障礙的患者進行訓練,4~6歲是一個比較好的糾正時間,因為2~3歲小孩的理解能力不一定跟得上,難以理解治療師在訓練中的要求;而6歲後因為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錯誤發音方式,之後的訓練相對會更困難,而且也影響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正常學習。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錯過糾正的黃金時間,早幹預,早治療。


治療師介紹



何惠婷,本科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兒童保健科康復治療師。主要開展兒童保健科門診言語治療項目,多年從事於構音障礙治療,口吃,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等方面的言語治療。


來源:兒童保健科;編輯:泳君;編審:盧敏;審核:汪周豔

相關焦點

  • 老人:「舌根沒有剪,說話不利索」,孩子說話早晚,跟什麼有關?
    在一些偏僻的農村有很多小孩一出生就被剪掉了舌系帶,也就是舌根。甚至沒有被剪舌根的孩子會被老一輩人念叨,說舌根沒有剪,以後說話就不利索,影響交流。難道就因為以前一些老話就要把孩子的舌根剪掉嗎?在寶寶一歲多時,她與婆婆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因為寶寶還不會說話,即使比較單一的稱呼都說得不利索。剛開始阿蘭也沒有當回事,認為寶寶出聲只是遲點,遲早會說話的,可婆婆就坐不住了,對她說:在老家,要想孩子說話,一出生都要剪舌根的。把孩子舌根剪掉?這可把阿蘭嚇壞了,她認為婆婆這是老舊封建思想,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 想要寶寶說話早,就得「剪舌根」?看看兒科醫生的專業看法
    如果我們把舌頭向上翹,下面那根白色的線就是民間常說的「舌根」,學名舌系帶,每個人都有。關於舌系帶,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傳聞:「舌根不剪,以後說話不利索!」、「要想孩子說話早,就得將舌根剪掉」。老一輩普遍認為,舌系帶會延長孩子學會說話的時間,應該從小剪掉。
  • 2歲男童不說話,姥姥說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導讀:2歲男童不說話,姥姥說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男童不說話,姥姥說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把"哥哥"說成"的的",孩子舌系帶過短要剪開嗎?
    「我家孩子什麼都能說,就是從來都叫不好哥哥和姑姑。」「說話不清楚?去醫院剪個舌系帶吧!」
  • 孩子把哥哥說成「得得」,這不是童言無忌,而是功能性構音障礙
    但是隨著孩子開始要上幼兒園,這種說話的方式從單純的「哥哥」 「得得」蔓延到了其他的發音上面。 這個大問題其實就是功能性構音障礙,一個在唇、齒、舌、顎等各個方面都沒有明顯特徵,但就是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問題。 事實上,孩子將「哥哥」說成「得得」只是它影響到的眾多問題當中的一個而已,要真說起來,功能性構音障礙影響的說話問題那可真是太多了。
  • 飛機成「灰機」哥哥成「的的」 孩子可能構音障礙
    昨日,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育英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了解到,3%~6%的兒童存在語言感受或表達障礙,構音障礙、發音不清是其中最常見的一類,這與口腔協調能力、氣息調整不對稱等因素有關,最常見的就是g、k、t、d不分,哥哥成了「的的」,褲子成了「兔子」。而常用的扎針、吃藥並不能解決這種口腔功能障礙,需要言語治療師一點點地幫助他們恢復口腔的定點定位。
  • 孩子1歲還不會說話,奶奶說要剪舌根,醫生:與這沒關係
    現如今是一個講究科學育兒的時代,所以年輕的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比較講究科學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所以很多時候經常會和老一輩的育兒觀點發生衝突,老人埋怨年輕人不聽話,不聽經驗教訓,而年輕人則埋怨老人什麼都不懂還胡說。劉女士剛生兒子小遠的時候,婆婆就說這孩子的舌根太短了,要把孩子的舌根剪斷,以後說話好。
  • 寶寶1歲不會說話,奶奶拿剪刀要「剪舌根」,醫生:回去吧治不了
    我們常用口吐蓮花來形容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很強,許多家長也很關注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甚至會把小小年紀的孩子送去演講班學習。有一個一歲的寶寶不會說話,奶奶拿剪刀要「剪舌根」,醫生卻說:回去吧,這種情況治不了。到底孩子是怎樣的情況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老人:「舌根沒有尖,說話不利索」,孩子說話早晚,跟什麼有關?
    導讀:老人:「舌根沒有尖,說話不利索」,孩子說話早晚,跟什麼有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舌根沒有尖,說話不利索」,孩子說話早晚,跟什麼有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孫子1歲還不會說話,奶奶:都怪沒剪「舌根」,當場被醫生揭穿
    舌頭分為舌體和舌根,在舌體下方與下顎相連的一條「線」,通常情況下被我們稱之為舌根。尤其是在老一輩兒的時候,剛出生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要剪舌根的,而現在陋習漸漸解除。王女士的孩子如今已經一歲,別的寶寶早已經會喊爸爸媽媽,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一天只知道傻笑,一個完整的詞不會說。
  • 闢謠:剪掉睫毛尖,真的能讓睫毛長長嗎?
    有的寶寶媽媽為了讓孩子的睫毛長得好看,會把嬰兒睫毛全部剪掉或者把睫毛尖剪掉,認為以後會長得特別長。這是真的嗎?如果剪掉它
  • 爭議多多!剪掉舌系帶就能預防大舌頭?兩代人的育兒觀激烈碰撞
    當寶貝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那一刻,好像近兩年備孕和妊娠的艱苦都不算什麼了,一心只盼著孩子快快健康長大。好不容易熬到孩子3歲該上幼兒園了,看到別人家的寶貝嘴裡嘰裡呱啦,說話溜得不行,再看自己的孩子連「吃飯」都還說成「七飯」,你說能不焦慮嗎?這時,有些奶奶或姥姥就會跳出來說「當初就應該聽我的,直接把舌筋剪了就沒現在這麼多事,還花錢上矯正課!」
  • 1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奶奶說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給出解釋
    想到自己要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於是就把一直住在農村的婆婆接了過來照顧孩子。看到婆婆對關於孩子的事情都特別耐心而且自己與婆婆也相處得不錯,小露也就放心把孩子交給婆婆帶。很快,孩子就已經一歲了,小露的婆婆看到其他孩子在學說話了,但是自己的孫女卻連基本的"爸爸"、"媽媽"都還不會叫。
  • 1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奶奶說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給出解釋
    導讀:1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奶奶說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給出解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奶奶說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給出解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把「哥哥」說成「得得」怎麼辦,教孩子發音我有小竅門
    這是由於孩子的構音器官的功能發育還未成熟,比如舌系帶發育不全,比如顎咽閉合無力,舌肌、會厭肌肉力量不足等等,這些都是生理髮育特殊時期的正常現象,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都會逐漸趨於正常。當然方言除外,因為方言的發音習慣不屬於語音障礙,只是特定地域的語言習慣,約定成俗的口語化發音是方言的特點之一。也就是說,很多孩子的發音不準可能都會與生活環境和字母發音有關。比如福建地方就「h」「f」不分。
  • 你真的學會表揚孩子了嗎?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家的神獸天天欠揍,還表揚呢;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天天表揚孩子呢。事實真的如此嗎?一天一家人郊遊回來,一進門,弟弟脫了自己的鞋子,並把鞋子擺放的整整齊齊,媽媽看到了表揚弟弟說:「小土豆表現真好,把鞋子擺放的這麼整齊!」陽陽聽了努努嘴說:「媽媽,我也會擺放整齊啊,你怎麼不表揚我?」媽媽笑笑說:「你是哥哥,當然要早學會呀!」陽陽委屈地說:「我也從小就會了。」
  • 1歲寶寶不會說話,奶奶擔憂是沒給娃剪舌根,醫生:回去吧治不了
    來到醫院後,孩子的奶奶一直在旁邊說,都怪小沈不聽自己的,自己早就說應該帶孩子去剪舌根,偏偏不聽,才讓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說話。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剪舌根產生疑問,其實剪舌根是一種針對舌系帶過短、影響孩子舌頭前伸的問題而採取的手術,能幫助孩子恢復正常語言能力。
  • 1歲寶寶不會說話,奶奶擔憂是沒給娃剪舌根,醫生:回去吧治不了
    來到醫院後,孩子的奶奶一直在旁邊說,都怪小沈不聽自己的,自己早就說應該帶孩子去剪舌根,偏偏不聽,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剪舌根產生疑問,其實剪舌根是一種針對舌系帶過短、影響孩子舌頭前伸的問題而採取的手術,能幫助孩子恢復正常語言能力。
  • 總是和孩子說:「我們家很窮」真的好嗎?
    總是對孩子說:「我們家很窮,我們家沒錢。」其實真實情況未必如此,但就是習慣性的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我們家很窮,我們不能隨便亂花錢!可能出發點是好的,只是這種話成了習慣之後。會給孩子一種暗示。我們家很窮!我們家沒有錢,那些禮物我不配!除了會造成孩子對於錢的過度渴望,以致會不擇手段。
  • 【天使科普】孩子說話晚,家長徒手剪舌根!差點耽誤了治療
    尤其老一輩人,更是堅信不疑,認為舌根應該從就剪開。於是便有了以下這一幕:家長徒手給孩子剪舌根 可小孩不會說話, 真是因為舌根沒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