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策展人陳默教授解碼莫奈 揭秘「印象派」誕生之謎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著名策展人陳默教授解碼莫奈 揭秘「印象派」誕生之謎

《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4月9日在成都IFS開展,兩個月以來吸引了上萬名藝術迷前往觀展。6月25日,該展覽又迎來了本土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陳默教授,他在現場舉辦講座為100多位正在學習繪畫的小朋友們解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藝術之路,帶大家一起深度解碼莫奈,刷新大家對印象派的固有印象。

該展覽展出了400多幅莫奈名作,以高清晰的巨幅影像呈現出流動的觀賞效果,通過展覽中動靜態畫面交替,展示了莫奈創作背後的情感與故事。這是一次迥異於傳統觀展模式的「藝術之旅」,打破畫框對於作品的束縛,置身熠熠光影之中,看莫奈生前生活場景及其作品畫面的聯動組合,身臨其境感受印象主義大師的藝術與人生。

在莫奈展中,大師名作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珍貴藏品,而是可觸、可走進、可互動的美的世界。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了知名批評家陳默教授來到現場,與觀眾一同觀看,他詳細地講解了莫奈的藝術之路,同時還分享了自己專業美術鑑賞心得。陳默教授是國內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現居成都,擔任川音成都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大藝術》執行主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講座教授。

展覽現場,陳默教授把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專業知識轉化為犀利幽默的語言為廣大觀眾普及印象派藝術知識,講述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藝術之路。觀眾在現場也與陳默教授現場互動,他們關於藝術、印象派的問題都得到了專業的解答。陳默教授說,莫奈在藝術之路的貢獻有兩點,一個就是,在莫奈之前的藝術叫古典主義,印象派是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分水嶺,而印象派最出彩的就是莫奈的作品。另一個就是在外觀上,過去的藝術家的作品是在屋子裡憋出來的,大多數作品感覺上面蒙上了一層暗色調。

「莫奈在藝術史的最大貢獻就是色彩的運用,他帶領了藝術家們真正地走向大自然而不是躲在畫室,這也就是後面的寫生。」現場陳默教授還給大家科普了一個關於印象派稱謂的小知識,「最初莫奈把作品拿出來的時候遭到當時許多批評家的咒罵,說他的作品不屬於任何派系,像印象派,莫奈的朋友們還覺得不錯,印象派感覺還挺符合,於是被罵出來的印象派就這樣誕生了。」

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 實習生 曹慧敏

相關焦點

  •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莫奈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大師,也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高質量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鑑。除此之外,莫奈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為出發點,側重表現光線氛圍中變幻無窮的外觀,這是莫奈眾多作品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
  • 印象派畫法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
    莫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西洋畫家,印象派的創始人雖然首推馬奈,但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夏天到了,姥爺和我商議下周畫畫荷花,我們順便談論了印象派擅畫睡蓮的畫家莫奈。中國畫不同於西方油畫,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多了解西方藝術史,以後再去歐洲的時候就會對文化多一分了解與關注。
  • 和莫奈一起看日出: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辦印象派畫展
    新華社坎培拉6月7日電(記者白旭)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近日亮相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參觀者從7日開始可以看到這幅首次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的名畫。這一名為「莫奈:日出·印象」的展覽共展出60幅印象派作品,分別來自法國的瑪摩丹美術館、英國的泰特美術館,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其他機構。其中,大約20幅是莫奈的畫作,包括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收藏的《乾草堆》和《睡蓮》。除莫奈的作品外,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威廉·特納、德拉克魯瓦、庫爾貝、西斯萊等畫家的作品。
  • 莫奈?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今天知美君就和大家一起,翻過《向日葵》和《睡蓮》,探尋印象派的魅力之源,觀賞那些遺落在時光中、還不太為大眾所熟知的印象派素描藝術珍品。在這次畫展上,莫奈展出了《印象·日出》,這幅畫在當時引發了觀眾的嘲笑,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這番帶有諷刺意味的評論陰差陽錯地成就了「印象主義」這個名稱的誕生。
  • 印象派之父莫奈的「渣男」人生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被藝術界稱為印象派之父,法國印象派畫家,他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他的畫風迷幻而又浪漫。
  • 莫奈的《陽光下的丁香》,是俄國收藏家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
    1890年他接過了家族的紡織事業,1897年他來到巴黎,他的朋友把他帶到保羅丟朗-呂厄的畫廊,在那裡正在舉行印象派作品的展覽。他一下子被莫奈的作品所吸引,當即就購買了《陽光下的丁香》。這是俄國收藏家購藏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也翻開了俄國藝術品收藏史新的一頁。
  • 莫奈《日出 印象》特展開幕,印象派開山之作謎團一一揭曉
    它在誕生之初為何飽受嘲諷?一幅《日出·印象》莫奈到底畫了多長時間?為什麼他畫的是日出而不是日落?這些美術史上的謎團,在本次特展中,通過油畫原作和多個視頻為您一一揭曉。 ,莫奈給自己選送的這幅在法國勒阿佛爾海港畫的油畫取名叫《印象》。
  • 愛爾蘭國家美術館-3:畢沙羅、雷諾瓦、莫奈,看幾位印象派大咖
    毫無疑問巴黎是那一時期的藝術中心,而法國印象派則是那時的主流。首先看到的是法國畫家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的《一隻中國花瓶裡的菊花》。畢沙羅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中年齡最長的一位,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印象派畫家中的院長」。按說印象派畫家們大都更喜歡在室外畫風景,所以這也是畢沙羅作品中比較少見的室內靜物畫。
  • 莫奈?其實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隱秘的傑作
    提起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莫奈、雷諾瓦、塞尚、凡高、高更等藝術大師,以及《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向日葵》等傑出的油畫作品,構成了我們大多數人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全部認知。然而,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莫奈背離了傳統的繪畫準備方式,開始更多地依賴於他在素描本上記錄的想法和靈感。除了三本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的早期素描本,巴黎莫奈博物館現存的八本素描本與莫奈畫家生涯中更廣闊的部分有關。
  • 莫奈最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答|百度派 @Hnny2013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 「印象派之父」,淺聊莫奈及其代表作《印象日出》
    莫奈 自畫像1840年11月14日,奧斯卡·克勞德·莫奈出生在法國巴黎。都說藝術家生性沉默寡言,樂於思索,當然莫奈也不例外,因為他是印象派的先行者,將其86年的漫長人生,傾注在「印象」之中,從巴黎到地中海岸、倫敦、威尼斯、挪威等,無論哪一次旅程,哪一次停留,都留下了令人叫絕的作品。他擅於觀察,富於創造,用筆靈活,色彩細膩,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其畫作中最閃亮的焦點,看不到明確的陰影,看不到突顯的輪廓線,柔美有力,這超出了對象本有的魅力,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
  • 印象派有「三寶」:顏料管、隨身攜帶畫架、扁頭筆刷
    不過,到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又開始反對印象派,他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地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後印象派從此誕生,代表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印象派作品明快易懂受熱捧   不論中西方,收藏家或普通大眾,都對色彩鮮豔明快的印象派表示喜愛、看得懂。
  • 天蠍座的法國印象派創始人莫奈Claude Monet簡歷以及作品賞析
    莫奈《聖西蒙農場雪路上的馬車》 1865(早期)莫奈畫的第一幅雪景圖其中《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稱的由來,《魯昂大教堂》系列是畫家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睡蓮》系列是莫奈的藝術巔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大成。
  • 印象的日出——莫奈
    以希臘、羅馬歷史為題材的作品然而十九世紀的歐洲美術史對法國似乎意外的偏袒在這座浪漫情懷與現實主義並存的城市印象派悄然誕生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出房間,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走出畫室,也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世界並不是如古典主義描述的那樣,「絕不描繪自己眼睛看不到的事物」 再也不能適用於古典主義,印象派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放棄了既往表現手法的表象性逼真。
  • 印象派的出現顛覆了傳統創作手法和風格 強調「描繪主觀印象」
    而印象派的出現顛覆了傳統創作手法和風格 強調「描繪主觀印象」 此後,畫家不再拘泥於畫得像或者畫得美 西方藝術流派開始百花爭鳴 誕生了很多在印象派出現之前基本很難得到世人認同的作品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接上) 我們先來看看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的克勞德·莫奈,莫奈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光影效果,有人稱之為「光的詩人」。關於莫奈,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印象·日出》這幅畫,被記者諷刺「太粗糙了,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
  • 6年後,又是莫奈!排隊到日落,只為看「日出」
    藝術史上著名的「印象派」繪畫的名稱,來自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影響世界藝術史進程的作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粉絲前往巴黎一睹芳容。如今,這件作品真跡遠渡重洋抵達上海,開啟印象派開山之作《日出·印象》的中國首展。
  • 在莫奈生日這天,我帶你去蘇黎世美術館看他的真跡
    奧斯卡·克勞德·莫奈Oscar Claude Monet,生於1840年11月14日, 法國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 看印象派的倫敦印象:莫奈六幅「英國議會大廈」將回英倫
    莫奈所創作的英國議會大廈系列作品無疑是法國印象派的傑作,向來是他最為人欣賞和推崇的系列作品之一,但這些作品卻沒有一幅為英國收藏。「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英國泰特美術館將於11月舉辦以19世紀「流亡」英國的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為主題的首次大型展覽,莫奈的六幅議會大廈作品將作為部分展品進行展出,同時還將展出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從12日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此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將是印象派大師莫奈(Claude Monet)的經典畫作《草地上的午餐》。這次展覽聚焦在19世紀印象派至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傑作,一次集結包含莫奈、雷諾瓦、盧梭在內的48位藝術大師的65件畫作,展期持續至2019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