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之父莫奈的「渣男」人生

2020-12-19 藝菲artist

2019年5月,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會上,克勞德·莫奈的名作《乾草堆》以1.107億美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莫奈畫作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被藝術界稱為印象派之父,法國印象派畫家,他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他的畫風迷幻而又浪漫。

克勞德·莫奈

莫奈的作品情感豐富而熾熱,而他的情感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他極盡寵愛自己的妻子,為什麼又會有人說他是「渣男」呢?

一生的摯愛

莫奈的父親是一位商人,在法國北部港口阿弗爾合夥經營著一家儀器店,莫奈5歲時來到父親的身邊,在當地就學,他經常翹課嬉戲,因此學習成績不佳,可繪畫是這個孩子的唯一愛好。他沒有按照畫家的通常路走,而是以畫漫畫起家,在畫漫畫方面有了一些名聲,並受到法國當時著名的畫家歐·布丹的注意,布丹曾對莫奈說「當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是有一種以後在畫室裡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實感和筆法的生動性。」這深深影響了莫奈。

1866年的一天,年輕的莫奈與好友雷諾瓦去巴黎郊外寫生,遇到了少女卡米爾·湯希爾,卡米爾笑靨如花,舉止優雅,莫奈被深深地吸引,於是迫不及待的邀請卡米爾做他的模特,卡米爾也對這位青年才俊產生了好感,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就這樣,他們擦出了愛的火花……莫奈憑藉愛的激情,以卡米爾為原型創作出了名作《綠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

《綠衣女人》

好景不長在,好花不常開,美好的愛情頂不住現實的殘酷,莫奈的父親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拒絕他們的戀情,認為卡米爾,一個洗衣工的女兒,怎麼配得上富商的家庭,並逼迫他們分手,莫奈頂住壓力,堅守愛情,最終導致父子反目,莫奈的父親震怒之餘斷供了給莫奈的一切開銷。

於是莫奈變得窮困潦倒,到處借錢度日,如果不是雷諾瓦接濟他們,送來飲食,他們就會被餓死。這時,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讓(Jean)出生,但同時莫奈的事業陷入低谷,他的畫被巴黎官方沙龍貶得一文不值,即使莫奈再怎麼勤奮努力作畫,也解決不了生活上的重擔,因此莫奈一度有自殺的念頭。幸虧有卡米爾一直陪伴在莫奈身邊,無怨無悔地跟他一起生活,用自己的愛和鼓勵,讓莫奈從新拾起了信心。

1870年6月,卡米爾與莫奈正式結婚,宣誓終身相愛,不離不棄,此時普法開戰,他們來到英國避難,在那裡莫奈學習康斯坦布爾和透納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激發了莫奈對色彩研究方面的創新。1872年,回到法國的莫奈,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景為背景創作了傳世名作《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

即使再貧困潦倒,也無法阻止莫奈對卡米爾的創作熱情,他先後繪製出了《花園中的女人們》、《窗前的卡米爾》、《春天》、《撐陽傘的女人》、《日本服飾中的卡米爾》。畫中的卡米爾仍然那麼明媚動人。

《花園中的女人們》1866年
《窗前的卡米爾》1870年
《春天》1872年
《撐陽傘的女人》1875年
《日本服飾中的卡米爾》1876年

「情變」的開始

1876年,莫奈結識了年邁的藝術贊助商歐希德,歐希德的太太愛麗絲是一個美豔的貴婦,她一直對才華橫溢的莫奈崇拜無比,並心生愛慕。面對艾麗絲的示愛,莫奈拒絕了,因為他心裡最愛的還是自己的妻子卡米爾。

沒幾天,被妻子吹了枕邊風的歐希德就給莫奈來信,說不再贊助他的作品......

歐希德 愛麗絲(AliceHoschede)

失去贊助的莫奈,生活又變得更加困難了。有一次卡米爾為掙搶兩個廉價麵包被人群推倒在地,莫奈走過去扶起心愛的妻子,卡米爾卻顧不上彈掉身上的灰塵,一面高興地說:「看啊,我搶到了,我們晚上有麵包吃了!」

看到妻子知足的笑容,莫奈心痛不已。絕望中,莫奈回頭去找愛麗絲,這個嬌縱的女人一臉得意地說:「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找我的。」就這樣,莫奈走上了「渣男」的不歸路。

陰險的愛麗絲

在愛麗絲的鼓動下,歐希德又恢復了對莫奈的贊助,莫奈一家暫時衣食無憂。莫奈一邊接受妻子的溫情又一邊背叛她,內心飽受煎熬,便決定不再去見愛麗絲。

果然沒過多久,莫奈再次接到愛麗絲的信,聲稱如果莫奈再不去見她,就將莫奈和自己的風流韻事告訴卡米爾。莫奈當然不想妻子知道這樣的事情,無奈再去找愛麗絲。

但工於心計的愛麗絲後來還是設局,故意讓卡米爾看到莫奈和她約會,而莫奈並不知道妻子卡米爾已經清楚了一切。

此時的卡米爾害怕一旦揭穿真相,就會徹底失去丈夫,畢竟自己無論如何也比不過那個富有而美麗的愛麗絲;而另一方面,她也心痛丈夫的奔波勞累,如果不是因為和自己結婚,莫奈就不會過上這樣貧困的生活,而現在那個貴婦人顯然給了莫奈很大的經濟支持。

從此以後卡米爾鬱鬱寡歡,她知道丈夫的心在愛和背叛之間掙扎,她有時會站在窗前帶著疲倦和悲憫的眼神看著丈夫作畫,那時莫奈在畫《紅頭巾的女人》,畫中的女人依舊是卡米爾。

《紅頭巾的女人》

與摯愛永別

沒過多久,愛麗絲的丈夫歐希德死了,繼承了大筆遺產的她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她每天下午都約莫奈見面,莫奈對妻子的解釋是尋找買家,聞著莫奈身上其他女人的氣息,卡米爾心如刀割,但始終沒有提過此事。

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比病魔更可怕。在1879年初秋的一個拂曉,身患重病的卡米爾香消玉殞,年僅32歲。在卡米爾彌留之際,她請求丈夫最後一次為自己畫像,她想給心愛的丈夫當最後一次模特,她微笑著閉上雙眼,將最初和最美的容貌沐浴於晨曦之中,這一瞬間仿佛又回到了他們的相識之時。

莫奈抬眼,看著這個深愛著他的妻子,即使在生命流逝的最後時刻,還是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莫奈在淚眼朦朧中,用自己的畫筆,蘸著飽含深情的油彩,凝固了這瞬間的卡米爾。

莫奈把他一生的愛戀全部融入《臨終的卡米爾》這幅畫上。畫畢,他伏在卡米爾身上嚎啕痛哭。

《臨終的卡米爾》

我心永恆

痛失摯愛的莫奈沉浸在痛苦的牢籠中,他無法再拿起畫筆,精神抑鬱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愛麗絲可憐如同廢人般的莫奈,便幫莫奈撫養他的兩個兒子,後來愛麗絲成了莫奈的第二任妻子。

1883年4月,他們在巴黎郊外的吉維尼小鎮買下了一片花園,它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莫奈花園」,莫奈在此種植了許多卡米爾生前喜愛的花卉,以此來緬懷他的前妻。

然而,愛麗絲對此心生嫉恨,她毀掉了莫奈珍藏的很多卡米爾的物品,其中包括大量以卡米爾為題材創作的油畫。因為她意識到,自己雖然和莫奈已經結為夫妻,卻無法將他的愛從另一個女人那裡奪走,即使那個女人已經死去。

終於,愛麗絲受不了莫奈的貌合神離,便歇斯底裡地對著莫奈說:「你知道嗎?其實卡米爾早就知道我們之間的秘密,她甚至親眼看到我們的約會。看!這是我從舊居閣樓翻出的日記,她寫的,是你讓她痛苦而死!」

莫奈震驚又悲傷地奪過那本發黃的日記,艱難地翻閱著。他終於明白摧毀卡米爾生命的不是疾病,而是自己——自以為一直愛她的丈夫!卡米爾隱忍著他的背叛,維護著他的聲譽,直到生命結束。

莫奈陷入無盡的悔恨,他從此不再畫人物,因為卡米爾帶走了他所有靈感,花園的池塘裡種了許多睡蓮,在莫奈心中,卡米爾是沉睡在另一世界的蓮花,一張張絢爛多彩的睡蓮畫作,即將成為永恆的傳世佳作,靜謐而純潔的蓮花訴說著這美麗而憂傷的愛情。

《睡蓮》系列
《睡蓮》系列
《睡蓮》系列
《睡蓮》系列

1911年,愛麗絲去世,她瘋狂地苦戀了莫奈一生,卻始終沒有得到他的心。

1914年,長子去世的打擊,使莫奈的視力也急速惡化,諷刺的是,莫奈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的畫家,作品開始被法國國家收藏,並為莫奈建了大型畫室,莫奈開始巨幅睡蓮壁畫的創作。

克勞德·莫奈

莫奈嘔心瀝血,在已經接近失明的情況下,完成了送給卡米爾的巨作——《睡蓮》系列,1926年12月5日,莫奈放下畫筆與世長辭,依據莫奈的遺囑,他要埋葬在卡米爾的身邊,永遠守護這份愛的契約。

相關焦點

  • 「印象派之父」,淺聊莫奈及其代表作《印象日出》
    莫奈 自畫像1840年11月14日,奧斯卡·克勞德·莫奈出生在法國巴黎。都說藝術家生性沉默寡言,樂於思索,當然莫奈也不例外,因為他是印象派的先行者,將其86年的漫長人生,傾注在「印象」之中,從巴黎到地中海岸、倫敦、威尼斯、挪威等,無論哪一次旅程,哪一次停留,都留下了令人叫絕的作品。他擅於觀察,富於創造,用筆靈活,色彩細膩,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其畫作中最閃亮的焦點,看不到明確的陰影,看不到突顯的輪廓線,柔美有力,這超出了對象本有的魅力,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
  • 印象派畫法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
    莫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西洋畫家,印象派的創始人雖然首推馬奈,但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夏天到了,姥爺和我商議下周畫畫荷花,我們順便談論了印象派擅畫睡蓮的畫家莫奈。中國畫不同於西方油畫,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多了解西方藝術史,以後再去歐洲的時候就會對文化多一分了解與關注。
  • 著名策展人陳默教授解碼莫奈 揭秘「印象派」誕生之謎
    《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4月9日在成都IFS開展,兩個月以來吸引了上萬名藝術迷前往觀展。6月25日,該展覽又迎來了本土著名藝術批評家、策展人陳默教授,他在現場舉辦講座為100多位正在學習繪畫的小朋友們解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藝術之路,帶大家一起深度解碼莫奈,刷新大家對印象派的固有印象。
  • 莫奈?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在畫中男女主人公的閒聊對話裡,輕鬆帶出了印象派的風格介紹:捕捉瞬間。說起印象派,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大約是我國觀眾們最熟悉的藝術流派之一了,凡高、莫奈等印象派大師很多時候也穩站流量C位,備受喜愛。在西方藝術史中,印象派也的確有著特殊的地位。
  •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莫奈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大師,也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高質量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鑑。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這也是其繪畫的最大特色。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賞析莫奈的油畫日出作品。莫奈大師曾經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創作了一幅油畫《日出·印象》。這幅油畫生動地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變幻與運動展現了迷人的景色,以及莫奈用輕快跳躍的筆觸刻畫了光在寬闊的海面上反射與顫動的生動景象。
  • 莫奈?其實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隱秘的傑作
    提起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莫奈、雷諾瓦、塞尚、凡高、高更等藝術大師,以及《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向日葵》等傑出的油畫作品,構成了我們大多數人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全部認知。除了極少數情況,無論是個人的還是技術上的,這種自信都伴隨了莫奈一生。然而,繪製於1885年的粉彩畫《埃特爾塔,針巖,阿瓦爾門和安提弗角(埃特雷特的懸崖)》確實揭示了莫奈的另一面個性。
  • 看印象派的倫敦印象:莫奈六幅「英國議會大廈」將回英倫
    莫奈所創作的英國議會大廈系列作品無疑是法國印象派的傑作,向來是他最為人欣賞和推崇的系列作品之一,但這些作品卻沒有一幅為英國收藏。「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英國泰特美術館將於11月舉辦以19世紀「流亡」英國的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為主題的首次大型展覽,莫奈的六幅議會大廈作品將作為部分展品進行展出,同時還將展出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 莫奈的《陽光下的丁香》,是俄國收藏家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
    1890年他接過了家族的紡織事業,1897年他來到巴黎,他的朋友把他帶到保羅丟朗-呂厄的畫廊,在那裡正在舉行印象派作品的展覽。他一下子被莫奈的作品所吸引,當即就購買了《陽光下的丁香》。這是俄國收藏家購藏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也翻開了俄國藝術品收藏史新的一頁。
  • 和莫奈一起看日出: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辦印象派畫展
    新華社坎培拉6月7日電(記者白旭)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近日亮相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參觀者從7日開始可以看到這幅首次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的名畫。這一名為「莫奈:日出·印象」的展覽共展出60幅印象派作品,分別來自法國的瑪摩丹美術館、英國的泰特美術館,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其他機構。其中,大約20幅是莫奈的畫作,包括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收藏的《乾草堆》和《睡蓮》。除莫奈的作品外,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威廉·特納、德拉克魯瓦、庫爾貝、西斯萊等畫家的作品。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接上) 我們先來看看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的克勞德·莫奈,莫奈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光影效果,有人稱之為「光的詩人」。關於莫奈,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印象·日出》這幅畫,被記者諷刺「太粗糙了,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
  • 愛爾蘭國家美術館-3:畢沙羅、雷諾瓦、莫奈,看幾位印象派大咖
    毫無疑問巴黎是那一時期的藝術中心,而法國印象派則是那時的主流。首先看到的是法國畫家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的《一隻中國花瓶裡的菊花》。畢沙羅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中年齡最長的一位,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印象派畫家中的院長」。按說印象派畫家們大都更喜歡在室外畫風景,所以這也是畢沙羅作品中比較少見的室內靜物畫。
  • 印象的日出——莫奈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出房間,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走出畫室,也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世界並不是如古典主義描述的那樣,「絕不描繪自己眼睛看不到的事物」 再也不能適用於古典主義,印象派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放棄了既往表現手法的表象性逼真。
  • 天蠍座的法國印象派創始人莫奈Claude Monet簡歷以及作品賞析
    、威尼斯大運河 、睡蓮117副、翁費勒的塞納河口靜物花卉/素描:靜物蘋果和葡萄、一束向日葵、靜物梨和葡萄、素描14P、紫藤、耶路撒冷菊芋花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天蠍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有他的推廣。
  • 印象派的出現顛覆了傳統創作手法和風格 強調「描繪主觀印象」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湧進巴黎 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 「印象派七子」 莫奈、雷諾瓦、畢沙羅 西斯萊 印象派這個稱號並不是印象派畫師自己命名的 事實上,是莫奈展出了著名的《日出·印象》後 被學院派的藝術批評家嘲諷而得名的
  • 莫奈最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答|百度派 @Hnny2013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 如何像莫奈一樣畫印象派寫生油畫,分4步入手,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很多人都喜歡欣賞印象派油畫,喜歡他們的色彩,喜歡他們的筆觸,喜歡他們的微妙的光影,喜歡那如夢如幻的感覺。這不,我的朋友為此還專門去了一趟國外,飽覽了一批印象派作品。莫奈作品莫奈作品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畫成這樣的風格的呢,雖然可以沒有莫奈那麼好,我認為可分4步入手。
  • 莫奈《日出 印象》特展開幕,印象派開山之作謎團一一揭曉
    ,莫奈給自己選送的這幅在法國勒阿佛爾海港畫的油畫取名叫《印象》。 雖然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印象派作品呈現的方式大家完全能夠接受,但是在莫奈的時代,這樣的創作理念,完全稱得上是一種革新。
  • 小孩學畫畫,8歲辦畫展,一幅畫賣50萬,專家稱讚:莫奈在世
    5歲學畫畫,8歲辦畫展,如今收入上千萬,被人稱為:「小莫奈!」Kieron從5歲開始學習畫畫,他以超過常人的繪畫天賦很快就在英國藝術圈有了知名度,7歲時已經是英國最有名的小畫家之一,被人們稱為「小莫奈」。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他被很多人認為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小畫家,因此他的繪畫作品在英國藝術市場非常的搶手,一幅作品能賣到50萬人民幣的高價。
  • 世界上最貴的草堆——莫奈《乾草堆》7.6億
    Claude Monet - Le Bassin Aux Nymphe as (W1892), 1917   Claude Monet - Nymphe as (W1684), 1906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畫家|自畫像|繪畫|印象派|後印象派|版畫
    ▲文森特·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 埃貢·席勒(奧地利繪畫巨子)▲ 方丹·拉圖爾(法國畫家))▲保羅·高更(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愛德華·維亞爾(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野獸派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