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士兵赴法紀念諾曼第登陸 卻因溺水身亡

2021-01-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圖為二戰退伍老兵(圖源:法新社)

海外網6月3日電法國媒體2日報導,一名赴法參加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儀式的英軍士兵在試圖遊泳橫渡一條運河時溺水身亡。

英國軍方發言人證實了上述消息,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英軍發言人在一份新聞稿中稱:「我們心情沉痛地證實這名赴法軍人的死訊。此時此刻,我們向死者家屬致以誠摯慰問。」

據藍色法蘭西電臺報導,死者是一名30餘歲的英國軍人,他與數千名英軍士兵共赴法國諾曼第地區,準備參加本周舉行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儀式。他們駐紮在法國卡昂市附近的朗維爾小鎮一座軍營內。

報導說,這名英軍士兵1日晚在貝努維爾鎮附近的「飛馬橋」水面溺亡。這座橋是為了紀念1944年6月英軍第6空降師的軍事行動而得名,當時英軍士兵第6空降師的臂章以飛馬為標誌。

報導引述法國諾曼第大區卡爾瓦多斯省政府的新聞公告說,這名英軍士兵是在遊泳橫渡卡昂流向大西洋的運河時遇難的。5月31日晚9時,他的戰友發現他下落不明後報警。6月1日凌晨1時,當地消防部門在水上找到了他的遺體。

據報導,6月6日,法國將舉行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儀式,屆時共有大約3萬人參加活動,其中包括500名二戰老兵。整個紀念活動6月5日將從諾曼第登陸作戰行動的出發地——英國樸茨茅斯港拉開帷幕,次日在法國諾曼第地區舉行。

在活動序幕期間,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美國總統川普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多國領導人將出席紀念儀式。(海外網-法國-龍劍武)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全彩照片真實再現諾曼第登陸,4400名盟軍士兵獻出寶貴生命
    時值諾面的登陸7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們非常有必要再次回顧這場偉大的,恢宏的,關係人類文明進程走向的,史上最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得益於戰後技術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本黑白的二戰歷史照片,經過精心修飾,將其還原成彩色照片,讓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那場偉大歷史進程。
  • 諾曼第登陸紀念將舉行 我國贈送和平女神像(圖)
    美國總統布希等17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預定5日起陸續抵達巴黎,準備參加在法國諾曼第地區舉行的盟軍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法國當局為此調集大批軍警開進首都和諾曼第,嚴密防範抗議示威活動和可能發生的恐怖襲擊。
  • [東方新聞]英國:為D-DAY預熱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東方新聞]英國:為D-DAY預熱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英國:為D-DAY預熱,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 諾曼第登陸——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
    而英國則授予他榮譽公民。戰後,他擔心受到納粹德國餘孽的報復,攜妻帶子在委內瑞拉隱姓埋名地生活,直至1984年,此時他已是一位年過古稀的垂垂老者,才走到幕前。在紀念諾曼第戰役四十周年時,他不僅在白金漢宮接受了愛丁堡公爵的表彰,還在6月6日四十周年紀念日特地來到諾曼第海灘,出席紀念儀式。
  •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關於諾曼第登陸,14個事實真相
    羅斯福對發生在他附近的爆炸聲置若罔聞,這對持續上岸的士兵起到鎮定的作用。當被問及他職業生涯中最英勇的行為時,奧馬爾·布拉德利將軍回答說:「小西奧多·羅斯福在猶他海灘。」在諾曼第登陸後一個月,小泰德·羅斯福死於心臟病發作,被追授榮譽勳章,安葬在諾曼第灘頭附近的美國公墓。
  • 諾曼第登陸為何能成功,除了士兵浴血奮戰,背後的算計也功不可沒
    【軍武次位面】FriedrichLau諾曼第登陸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事件,而是在訓練有素的士兵和極富頭腦的決策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最終促成了這項龐大工程的實現。以下是一些和諾曼第登陸有關的文件資料,大家可以通過幾個細節看看這些高級將領是如何經過激烈討論,最終創造出1944年6月6日的這次奇蹟的。
  • 諾曼第登陸節——若海岸有記憶,把青春留給海岸!
    諾曼第登陸紀念日在每年的6月6日,且每逢整數年的紀念活動都會較平常年份盛大。人類無法逆轉時間向前推移帶來的流逝之感,當年登陸的聯軍士兵逐漸在老去,2014年的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0周年的紀念日,我們推薦你去法國西海岸的諾曼第看看。諾曼第北濱英吉利海峽。
  • 英國小學如何讓孩子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D-day諾曼第登陸!
    它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去對過去進行更多了解。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對論據進行權衡,對論點進行詳查,增強學生感知和判斷的能力。學習歷史有助於學生理解人類活動的複雜性,發展變化的過程,不同社會與不同群體間關係的多樣性,自我身份以及每個時代所面臨的挑戰。這是2013年9月頒布英國新版歷史課程在結構方面進行調整後的歷史課程的學習目的。
  • 諾曼第,關於徵服的歷史
    在諾曼第直面英吉利海峽的縱深幾十公裡內遊走幾日後,「徵服」這個關鍵詞不斷浮現於腦海。在上下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徵服的故事一再上演,深遠的影響蔓延至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顧功堯  法國西北、瀕臨大西洋的諾曼第大區,因其壯闊的大洋風景、美味的極品生蠔和獨樹一幟的印象畫派源起而聲名遠揚。
  • 諾曼第登陸成功的3個要點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為首的盟軍快速跟進「霸王行動」,近百萬的陸軍在海軍、空軍的火力掩護下,於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撕開了德國人所謂的「大西洋壁壘」,拉開了英美重返歐洲大陸的序幕。然後主動拋出一個假設性的提案給德國人——盟軍定於諾曼第和加萊兩地選擇性登陸。最後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廣泛集結偽裝部隊,讓德國人相信加萊將是盟軍的登陸點。
  • 諾曼第登陸高清(彩色)紀錄片3種:70周年特別版+巨片
    盟軍當時既沒有天時,也沒有地利,只有靠實力、信心、決心,只有靠充分的準備和協作;只有靠聲東擊西,虛虛實實,出奇制勝;加上德軍的疲憊不堪與墨守成規,還有天氣突然短暫好轉的一點點運氣。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凌晨6時32分(飛機1:20起飛)。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 諾曼第登陸75年活動花絮 16國首腦上演表情包大戲
    英國的紀念活動是為期兩天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英國方面稱,他們將舉行「史無前例」的紀念活動,包括軍事展覽、飛行表演、跨海峽飛行等。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開始前,反對種族主義的團體在英國樸茨茅斯市政廳廣場抗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參加諾曼第紀念活動,川普的支持者在現場與這個團體對峙。
  • 諾曼第登陸70年,英媒邀普通人分享戰爭往事 (一)
    這次代號「霸王行動」的作戰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態勢,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70年了,戰爭的陰霾漸漸褪去。為此,英國《衛報》開設了諾曼第登陸70周年專欄,「你可能是親歷戰爭的老兵,也可能是當時對報導有所印象的孩童,或許你從別人那裡聽到了關於諾曼第登陸的消息。你可以在這裡分享你的照片、信件甚至任何紀念品。
  • 盟軍集結288萬大軍強行在諾曼第登陸,一舉擊潰德軍
    雖然諾曼第登陸戰的英美盟軍的總人數是86個師,總計287.64萬人。但是實際上決定登陸的總人數遠遠沒有這麼多,這場登陸戰實際上是有一批軍隊先進行搶灘登陸,然後剩下的盟軍部隊在搶灘登陸成功後,陸續坐船來到法國,而不是287.64萬人一股腦的全部跟進。
  • 同樣都是登陸,盟軍在諾曼第之前進行的登陸戰可謂千奇百怪
    1944年6月6日,數萬名盟軍士兵乘坐艦船、飛機或滑翔機開始橫渡海峽,目標就是對面的法國海岸。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諾曼第戰役,二戰中一場至關重要的行動,到不能說是一氣呵成,但起碼是一場勝利的登陸行動,而且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場登陸行動。它的成功開闢了西線戰場,並為盟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在這之前,盟軍的登陸行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 諾曼第登陸日:油畫藝術再現1944年6月6日的細節和背後故事
    這是為了使83,000名英國和加拿大士兵以及73,000名美國士兵能夠在諾曼第登陸,反攻法國境內的納粹軍隊。 油畫《德懷特·D·艾森豪將軍》 諾曼第的五個海灘在諾曼第登陸日成為襲擊目標,並被賦予代號:猶他州和奧馬哈,分配給美國軍隊;朱諾由加拿大軍隊負責;劍和黃金,是英國軍隊的攻擊目標
  • 廣州動工的世界和平女神像下月將赴諾曼第
    (記者王海波通訊員溫廣平吳美賢)記者昨日從海珠區政府獲悉,今年1月18日在廣州動工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將於4月15日起,歷時一個月的海上行程,運抵法國諾曼第,以紀念諾曼第登陸60周年。
  •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拉開帷幕,在此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約三百萬的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自此除了東線的蘇德戰場之外,德軍還面臨來自西線英美聯軍的龐大壓力。不過早在1943年,盟軍已經從南線攻入歐洲大陸,義大利甚至因此而投降,墨索裡尼已經被義大利人囚禁。
  •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時最懼怕德軍哪種武器?MG-42通用機槍排在首位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的盟軍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發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並且成功搶灘登陸諾曼第,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 諾曼第登陸中 盟軍艙門一開就被德軍機槍給殺光了,為何不用盾牌
    諾曼第登陸:三百萬盟軍橫跨英吉利海峽,浩浩蕩蕩的奔赴法國諾曼第海岸前線,開闢了「蘇德戰場」之外的歐洲第二戰場,使納粹德國陷入兩線作戰,從根本上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覆滅。1944年6月6日早上6時30分,17.6萬盟軍先頭部隊在夜色下悄悄地跨越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第搶灘登陸。隨後,288萬盟軍猶如潮水般湧入法國,登陸戰在8月19日結束。眾所周知,攻防戰當中,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進攻方損失必然大於防守方,諾曼第登陸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