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怎麼過?小朋友們是宅在家對著手機、iPad沉浸在網絡世界還是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最近,來自揚州的一位數學老師創作了一組精美的粉筆畫,給出了一份「暑假指南」。
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數學老師朱中海說:「這個是我一個創作。我的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暑假中到池塘邊、到小渠旁。我現在的畫的是兩個孩子在河邊,靜靜地看著荷塘裡的荷花和一個枝葉上的蜻蜓,以及孩子專心致志的神情。」
朱老師給他創作的這組粉筆畫起名叫「撒野的孩子」。畫中,孩子們有的在滾鐵環,有的摘枇杷,有的捉魚、逮知了,還有的騎著水牛戲水、拿著紙風車奔跑,寥寥數筆,動感十足,一個個快樂的片段躍然「黑板」之上。朱老師說,這是自己熟悉的童年生活,也是他心目中孩子們應有的模樣。
朱中海老師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他們的眼睛總是盯著屏幕,放不下手機。所以,我就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呼籲我們的孩子,到大自然當中去『撒野』,到大自然中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其實,這種創作在朱老師的教學生涯中不是第一次了,教數學的他,常常把函數課上成「美術課」,用一幅幅粉筆畫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講活了。
朱中海老師說:「我學數學的,對曲線、對線條相對來說感受比較深一點。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曲線呈現給學生,那學生接受起來不是就更加好一點。所以,我就創作了一組《舞動的函數》,將美少女的背影、線條充分展現出來,用我們數學中的雙曲線、拋物線、三角函數中的曲線對應起來。」
朱老師說自己從沒有學過專業繪畫,這些粉筆畫靠的都是多年板書的基本功,現在只需要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幅。從教36年,他創作了5個系列,300多幅畫,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的真善美。
朱中海說:「融詩歌和傳統文化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我要融合美術,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和生活的緊密相連。不管是哪一科老師,我覺得立德樹人和課堂思政是我們必須要踐行的。」
(鄭偉 俞銘義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