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9時訊(通訊員 陳元媛 周磊昊)眼下,正是晚熟柑橘豐收的季節,1月7日,在江津區石門鎮石筍山村的鼎御水果家庭農場種植基地,果農們正忙著採摘柑橘,不到兩個小時,就裝滿了一車。「今天摘了2000斤,基本上都是快遞到江津、重慶的。」正在種植基地進行採摘的貧困戶楊棟才告訴筆者。石筍山村發展柑橘產業400餘畝,當地貧困戶通過加入柑橘專業合作社,每年平均能夠增收3000元以上。
據石筍山村黨支部書記李澤奎介紹,該村積極推行「黨支部+科研院所+合作社+農戶+基地」等「黨建+」發展模式,發揮農村黨支部牽頭作用,依託科研院所以及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參與,將柑橘種植培育成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石筍山村只是石門鎮柑橘產業發展的縮影,作為石門鎮的主要特色產業,全鎮已發展柑橘產業4000餘畝,主要包括雪橙、卡拉卡、W—默克特、夏津等品種,採摘期從12月至次年3月。除此之外,石門鎮還立足現代農業功能區域定位,發展了花椒1.8萬餘畝、特色水產2000餘畝、紅葉石楠3000餘畝、600餘畝櫻花以及數百畝草莓、葡萄等特色產業。全鎮90%以上的農戶以及152戶貧困戶都不同程度的參與到特色產業發展中來。
與此同時,石門鎮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深入推動「三變」改革,先後成立了李家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永安村豐之源農村綜合服務社有限公司、重慶清廉社區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集體經濟公司,通過生產加工、產品銷售、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實現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村集體資產公司優先聘請建卡貧困戶、低保戶等農戶進行務工,讓他們在自己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截至目前,全鎮村集體公司收益到達180餘萬元,純利潤達到60餘萬元,有帶貧新型經營主體79個,其中35戶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兌現產業到戶獎補資金21餘萬元。
石門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產業發展,助推村集體經濟增收,引導、激勵貧困戶發展生產,全力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截至2020年12月底,全鎮建卡貧困戶152戶421人,已全部脫貧。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15560元,較2015年7398元增加了81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