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金口鎮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發展思路,在發揮村莊傳統優勢基礎上,不斷進行政策扶持、招商引資,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產業園區、農業品牌,特色產業發展迅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擎畫出一幅「金口特色顯著、發展活力充足」的鄉村振興藍圖……
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洪興的參,鳳凰的花,青山西的生菜,神山埠的瓜,侯家灘的大米頂呱呱……」這首順口溜在金口鎮的街頭巷尾流傳已久。一個個獨具金口特色的農產品,讓每個村莊在小康路上找準自己的坐標。
入夏以來,正是甜瓜一批批上市的好時節,金口鎮神山埠村的甜瓜以超高的甜度和獨特的口感贏得市場青睞。
「我們村種植甜瓜已經有10多個年頭了,每年12月初種上苗,來年4月初開始陸續出瓜,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標準要求。」神山埠村黨支部書記馬玉軍介紹說。
為了幫助瓜農們更好地產銷,即墨區金口鎮引導農民嫁接改良日本新品種,從施肥、澆灌、大棚技術控溫等各方面進行全面指導,讓甜瓜種植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道路。組織優質農產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線上線下」多元營銷,金口甜瓜銷往全國各地,最遠銷往廣東、海南等地。這幾年,在神山埠村的帶動下,周邊的大埠南村、小埠南村、耿家屯村3個村莊也陸續開始種植甜瓜,大棚種植總面積200餘畝,甜寶成為「富民瓜」。
與此同時,青山西村的菜農們也在忙著收穫生菜。該村生菜種植面積200餘畝,畝產最高達到8000斤,專供北京、上海等地商超;侯家灘村鹽鹼地海水稻種植面積達100餘畝,生長期超過150天,預計每畝產量超千斤,出產的「金口大米」晶瑩剔透、清香自然、軟筋香甜,深受消費者青睞……
「為引導村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產業做活、做強,我們不斷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提升土地質量與綜合生產能力等方面做好保障。」金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工作思路,建成農田平
整、渠道硬化、道路平直、設施配套、管理科學有序的高標準農田,逐步探索鄉村振興可複製可借鑑的金口經驗。
產業園區———為鄉村振興「錦上添花」
「在特色產業全面開花的基礎上,我們更加注重培育更具影響力的龍頭產業和產業園區,為鄉村振興『錦上添花』。」金口鎮相關負責人說。為此,金口鎮積薄為厚,聚少為多,通過資源聚集、招商引資,新型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產業園區不斷湧現,傳統產業附加值不斷提高,市場靈敏度、競爭力以及化解風險的優勢也日益凸顯。
2019年以來,前、後洪興村抱團發展,在政府相關部門推動下,進一步整合資源、流轉土地,西洋參產業園規模增至4200畝,成為山東省最大的西洋參種植基地。周邊200多名村民在產業園上班,年增收200多萬元。「能有現在的產值和規模,多虧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幫助我們解決難題。」種植基地負責人劉志勝感激地說。
目前,基地成立了深加工公司,製作中藥飲片、參茶等。同時通過觀、聽、挖、炒、品、購等多元「參文化」體驗活動,拉長產業鏈條。
作為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和全市單體養殖規模最大的企業———田瑞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雞蛋年產量1.1億枚、7300噸,是農業部首批認定的「國家級標準化蛋雞示範場」,食品加工龍頭企業旭光食品有限公司,年產花生製品1.4萬噸。疫情之下,企業加速出口轉內銷重心轉換,今年1-7月份產值5300萬元,同比增長15%。
與此同時,金口鎮充分挖掘山海田資源,建立起1000畝以上的農業產業園12處,實現遍地開花。水產品養殖示範園已發展養殖中國對蝦、竹節蝦等種類超3萬餘畝,年可產3000噸,將打造成為北方最大的對蝦養殖基地;金銀花產業園已發展種植1000畝,是北京同仁堂指定採購點,年產值達1800萬元。
地產品牌———推動特色產業不斷向上躍升
「我們下大力氣培育壯大地產品牌,通過打造知名品牌,帶領特色產業開拓市場,加快發展。」金口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知名品牌似一隻無形之手,推動著金口特色產業不斷向上躍升。
要打響品牌戰,金口芹菜作為「先鋒」當之無愧。作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金口芹菜是金口鎮的一張靚麗名片。為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金口鎮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種植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產品,組織農業帶頭人參加各種農產品展會,把金口芹菜打造成為經久不衰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我們的芹菜已走進青島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多家超市,深受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消費者喜歡。」在海堤村的青島彭齡金口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宮崇海說,目前基地已經帶動周邊數百戶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在社區黨委和產業發展服務團隊的指導幫助下,即墨區金口鎮東營裡村120餘戶村民成立土豆專業合作社,實行土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如今,全村土豆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平均畝產量達7000多斤,價格較以往提高20%;池戈莊粉條在發展中積極拓展銷售渠道,開通微商城,運用APP進行產品宣傳。粉條加工這一傳統產業被打造成為質高價優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據統計,即墨區金口鎮現有註冊農產品商標132個,27個農產品品牌獲「三品一標」認證。全鎮101個村莊因地制宜研判產業發展方向,幫助村莊實現集體增收,一個特色鮮明、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模塊正在形成。(通訊員孫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