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水果經濟」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貴州:「水果經濟」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中新網貴陽8月5日電 題:貴州:「水果經濟」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作者 肖雄 劉鵬

  時下,正值各類水果成熟上市的季節。

  記者近日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棲鳳街道安馬村的田家地頭,看到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已經熟透,一個個黃綠黃綠的獼猴桃掛滿藤蔓間,果樹下,眾多遊客在拍照,採摘……

  「葡萄味道好呢,每天都有遊客到地裡摘。除了葡萄,我們村還有獼猴桃、沃柑、砂糖橘、西瓜等多種精品水果。」看著每天前來購買水果以及遊玩的遊客,安馬村支書李乾剛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及獨特的地理優勢,安馬村近年來因地制宜,以合作社為引領,不斷調優產業結構,發展精品水果種植,小小「水果經濟」不僅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法寶」,更是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李乾剛介紹,安馬村目前主要發展的水果有葡萄80畝、沃柑和砂糖橘530畝、獼猴桃35畝、西瓜151畝。

圖為航拍安馬村葡萄種植基地。 肖雄 攝

  為推動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安馬村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葡萄產量5萬斤,收入40萬元(人民幣,下同)。「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也為村民就業提供了崗位。」李乾剛說。

  「平時的主要工作是除草、管理,工作簡單,又在家門口打工,一天工資90塊。」村民鄧國美說,農閒時,她就和姐妹們到合作社葡萄基地裡務工,除了能掙錢,還能學到一些水果的種植技術。

  隨著水果產業發展逐漸專業化,更多村民看到了盼頭,嘗到了「甜頭」,紛紛也在自家土地上種起了水果。

  安馬村龍井組的村民費應和說,葡萄採收的時候,自己在心裡盤算過,葡萄畝產3000斤到5000斤,按照目前市場最低價來算,畝產值12000元以上。2019年,費應和加入了葡萄種植隊伍,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種植了3畝多葡萄。「葡萄長勢特別好,前期種植怎麼施肥,怎麼管護,都由合作社幫著。」費應和說。

  安馬村還引導村民發展西瓜等「短平快」配套產業,促進村民持續穩定增收。同時,為打消村民種植水果銷售的後顧之憂,安馬村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賣水果。

  「線上主要是通過電商平臺,只要有省外客戶一訂貨,立馬包裝好,發往成都、福建、浙江等地;線下主要有縣內、興義、廣西等地遊客,到果園體驗親自採摘,體驗農村生活。」安馬村第一書記張永方說。

  「水果經濟」初見成效,安馬村吃上了「水果飯」「旅遊飯」。2019年,安馬村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4.7%下降到2019年底0%,年人均純收達8978元。

  李乾剛表示,安馬村將以葡萄為主,繼續擴大砂糖橘、沃柑等精品水果種植規模,讓特色「水果經濟」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完)

相關焦點

  • 貴州大方:合作社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
    截至目前,全縣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4億元,帶動社員分紅增收2721.88萬元,為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源動力」。 盤活資源,繪出綠水青山夢 該怎麼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個坐落在風景旖旎的落腳河畔離大方縣城僅7公裡的巖下社區,依託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等資源,動員群眾以土地、人力等方式入股合作社。通過兩年努力,建成了群力生態水上樂園鄉村旅遊點及四季水果採摘園。 雪花梨115畝、清脆李50畝、黃桃20畝、葡萄大棚110個、沃柑50畝,這些規模不大的產業,成了周邊遊客的「香餑餑」。每到果子成熟時節,接待中心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採摘園的遊客絡繹不絕。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我們國內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代鄉村文化振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個誤區。認為只要多搞文化活動就是文化振興了許多地方村鎮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建設鄉村大禮堂,搞文化下鄉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
  • 鄉村振興怎麼做?專家學者這樣說……︱聚焦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和貴州省政協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在貴陽召開。論壇期間,8名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專家圍繞論壇主題「發展富民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建言資政。我認為,牧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實現四個轉變。第一,必須實現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提升牧區產業融合發展的能力。第二,必須實現分銷經營向規模化經營的轉變,提升市場議價能力。第三,必須實現保守理念向開放理念的轉變,推行草牧場流轉或出租等新型模式,合理配置資源,助農增收。第四,必須實現人才流出向人才流入轉變,增強牧區發展動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內生活力
    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強調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  我省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越秀集團積極助力廣東貴州鄉村振興工作
    在這場硬仗中,廣州國企新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堅不可摧的力量。  越秀集團作為廣州市屬國企,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千企幫千村」、市屬國企助力北部鄉村振興等工作的過程中,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布局、上下鏈條、就業發展等核心要素,發揮集團綜合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幫扶對口鄉村,注重實現從單一幫扶到立體幫扶、從物質幫扶到合作共贏的轉變,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體現出國企的使命和擔當。
  • 淄博:「石頭村」華麗變身高端民宿 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 日前,隨著與會嘉賓共同按下啟動球,淄博市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齊長城沿線鄉村振興首啟站暨首旅鄉村振興項目土峪村一期高端民宿「詠歸川」啟用,一期打造的10套精品高端民宿正式開門納客。這是首旅集團在淄博市的首期落地項目。
  • 扶餘:基層黨建激活內生動能
    扶餘:基層黨建激活內生動能 作者:張振才    編輯:李慧    來源:吉林日報    2020-12-21 08:45
  •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原標題: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後池村位於涉縣東部,距縣城51公裡,距鄉政府駐地16.2公裡,自然條件艱苦,全村365戶1200口人,916畝梯田,石多地少,收入低下,曾經是典型的窮山村。兩年前,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裡百餘位老人釺鑿錘擊義務修建了六千米致富路,其事不避難、敢為人先、主動作為、艱苦奮鬥的精神被稱為「新愚公精神」。
  • 融創鄉村振興方法論: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十四五」時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逐步把國家「三農」工作的重點從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作為頭部企業,融創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與鄉村發展需求,以誠意與熱情投身鄉村振興公益事業。兩年多來,融創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助力貴州、重慶和雲南等省市的鄉村建設發展,探索出一條能夠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的鄉村振興之路。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如何推動減貧戰略轉型?怎樣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南京林業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汀溪文化與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實現產業鑄根、文化鑄魂,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棒球打出來的美麗經濟 以體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這項在北上廣等大城市流行的運動,如今在村裡扎了根,成了鄉村振興的一個支點。棒球與鄉村,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事物,因為徐家埭村的大膽探索,實現完美對接。連促成者劉建群自己都沒想到,小小的棒球,竟成了村子發展的內生動力。自2018年11月基地啟用以來,這裡已經承辦大大小小9個國家級、省級賽事,去年迎來52萬多人次遊客。不起眼的鄉村熱鬧起來了。
  • 陳文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現途徑
    一方面,必須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成為包括鄉村在內的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動機。另一方面,不僅不能以犧牲鄉村為代價來獲得城市的孤獨繁榮,而且還要依靠城市發展的動力引領鄉村的現代轉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而共同繁榮。這就客觀要求創新體制機制,激活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以進一步推動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 激活人才「引擎」 「領跑」鄉村振興 潮州鄉村服務官乘勢而出!
    激活人才「引擎」 「領跑」鄉村振興 潮州鄉村服務官乘勢而出!潮州市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局及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聯手推出潮州市鄉村服務官人才選育計劃,成立潮州市鄉村服務官培訓基地,計劃在全市範圍內選聘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服務官,培育打造一支適應現代化、數位化發展的人才隊伍,講好潮州鄉村故事,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蘭考鄉村振興走在前
    在發展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以強鏈補鏈增強產業帶動能力,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展示脫貧成效。    杜寨原是黃河故道裡的苦水地,誰知被專家一測,竟是「半沙半淤透氣土」的寶地,尤其適合蜜瓜生長。找準了蜜瓜產業,杜寨「窮」字從此甩去。「最開始種瓜是為了脫貧,現在是為了爭分奪秒搶發展。」村民們說。
  • 完善「引育用儲服」鏈條激活鄉村發展動力 雲浮新興掀起人才回鄉...
    近年來,新興縣通過實施「人才+」模式,促進人才引得來、留得住,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其中,根據鄉村振興及鄉鎮工作實際需求,引進約200名緊缺人才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引進100多名緊缺人才到鄉鎮事業單位工作,有效緩解基層單位用人緊張的困難。新興「人才+」模式顯著成效,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
  • 貴州「新」三大戰略行動: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
    賀俊怡 攝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張偉)在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基礎上,「十四五」時期貴州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天才10日在中共貴州省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是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
  • 【實踐新論】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路徑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多元經營主體培育。人才、資金、土地是農村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鄉村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村各類要素的配置。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後的新階段,如何進一步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已成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迫切需要發力的問題。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