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風
著名哲學家阿虛曾經說過:在虛擬世界中尋找真實感的人們腦子一定有問題。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止腦子有問題,甚至他們的存在本身,或許都是個問題。
前段時間,臭名昭著的"善待動物組織"PETA在其官方推特分享了一段視頻,內容是關於其在《動森》內組織的一場抗議活動。在視頻中,參與人員在博物館門前撐起了抗議用的口號牌,然後衝進了博物館裡,一邊高喊著"EMPTY THE TANKS(清空魚缸)""FISH ARE FRIENDS(魚類是朋友)"一邊在展區裡亂跑,場面可謂一度混亂,只留下一臉懵逼的貓頭鷹一臉無辜又無助的站在原地,看著這場鬧劇。
傅達: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在動森中,博物館的動物並不是如同現實中一般被做成了標本存放,他們只是被玩家交給了貓頭鷹傅達保管,並沒有被殺死。
但即便如此,這依然不能讓PETA的支持者們滿意。
抓蟲子不對,因為蟲子也是生命;釣魚不對,因為魚會非常痛苦,挖貝殼不對,捉螃蟹也不對,不可以穿動物皮毛做的衣服。
在遊戲裡只要多吃水果多串門就好了,其他事情最好別幹。(?)
看到這裡,似乎這場活動充其量只是一場鬧劇,還不至於和"碰瓷"扯到關係。但如果我們去了解一下PETA過去的所作所為的話,會發現這已經不是這個組織第一次在遊戲裡找存在感了,而放眼其他領域,"臭名昭著"這四個字用在PETA身上也絕不誇張。
PETA,全稱為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善待動物組織),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諾福克的非政府組織,主要目的為保護動物權益,呼籲人類全面素食等。
作為一家擁有近400名員工的非營利機構,PETA自稱為世界最大的動物權利團體,擁有650萬成員及支持者。它的口號是"動物不是供我們食用、穿戴、實驗、娛樂或以任何方式虐待的。"
PETA第一次進入公共視野源於1981年的銀泉猴事件,是關於研究員Edward Taub在馬裡蘭州行為研究所對17隻獼猴進行實驗引起的爭議。
在實驗中,Taub把猴子用於感知手指、手、胳膊、和腿的感知性神經節切掉,使他們不再能感知這些器官,這一過程也叫做傳入神經阻滯。甚至有一些猴子的整個脊椎都被切斷神經感知。他還用束縛、電擊、剋扣食物和水的方式強迫猴子使用那些已經無法感知神經的身體部位。
而當PETA的成員將此事曝光之後,警察突襲了實驗室並逮捕了Taub。Taub以六項虐待動物的罪名被起訴,儘管這項罪名最終被推翻,但仍是美國第一起對於動物研究員的定罪。
在此之後,PETA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團體逐步變成了國際組織。我們承認它曾經做過一些很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不過可惜的是,之後PETA逐漸走上了一條歧路,其善待動物的主張,逐漸變得激進,甚至有些極端:它倡議以全素食取代肉食,以人體實驗取代動物實驗等,引起廣泛爭議。同時,該組織的宣傳廣告有時包含性別歧視,肥胖歧視等觀點,並利用令觀眾反感的語言進行宣傳,也引發群眾不滿。
2013年,PETA領導者英格麗在街頭扮演被強迫進食的鵝和鴨;2014年,她又選擇與雞一起被關進鐵籠裡;而在2016年,PETA在其發布的一則廣告中,將在肉製品和乳製品中宰殺的牲畜與強姦受害者作比較。
這種帶著強烈刺激性的行為出現在公共場合,想必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感到不適。
PETA只考慮到了動物保護,卻毫不顧忌造成不良影響的做法自然也引起了不滿。喜劇演員以撒.巴特菲爾德更指出"此組織威脅社會選擇自己食物的自由,會用極端手段來制裁普通人(此指吃肉的人)。"
之後的PETA愈發變本加厲,逐漸的,保護動物似乎成了PETA的副業,它的主業更像是傳教,製造熱點,吸引眼球。
當其他動物保護組織正在非洲大草原上忙著拯救野生動物的時候,PETA卻像一個潑婦一般,整天站在馬路中央,用自己怪異的行為吸引著大眾的目光,而隨著遊戲熱度的逐步升高,自然也引來了PETA的關注。
事實上,這次的《動森》可不是PETA首次碰瓷遊戲了。
早在幾年前,PETA就在遊戲裡提過不少主張:不能抓寶可夢,因為這是種囚禁行為;《最終幻想15》不能釣魚;抵制《刺客信條:黑旗》,因為裡面有捕鯨的畫面;抗議《模擬農場17》......總之來來回回就是那一套,拿一些雞毛蒜皮的東西上綱上線,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製造話題引發討論。
雖然PETA的這些行為讓人難以理解,甚至荒唐可笑,但實際上,該組織的種種做法或許別有用意。
PETA並非一個網絡上的虛擬組織,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著線下總部以及眾多分部的龐然大物,而想要維持這個龐然大物的運轉所需要的成本無疑是十分巨大的,但PETA本身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它沒有自己的產業,那資金從哪兒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募捐。
國外有著不計其數的公益組織,想要在多如牛毛的同行中脫穎而出可不容易。而碰瓷遊戲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並不會對PETA造成什麼實質上的損失,但卻可以很輕易地擴大自己的知名度。
他們的目的並不是什麼弘揚正義,只是在不斷的通過碰瓷遊戲來引發話題罷了
至於造成了什麼不好的影響?不好意思,它一向不關心這個。
根據PETA公布的2017年財務報告,全年共獲得收入4846萬美元,其中95.6%來自募捐,而這筆收入,大部分又被繼續投入到廣告和宣傳,以確保繼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說起來,保護動物確實是PETA的副業了,因為相對於用於宣發的費用,給動物們的錢實在是少的可憐。
近幾年來似乎很多牛鬼蛇神都喜歡來遊戲上蹭一下熱度,刷一下存在感。或許是因為如今遊戲玩家在主流社會逐漸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也或許是輿論對待遊戲的態度比較曖昧,總之,遊戲似乎成了一個很不錯的傳播思想的土壤。
但對於一個玩家來說,這可以說是相當不友好了,我只想安安靜靜的享受遊戲,並不想看見你們在這片淨土上搞得烏煙瘴氣。在這裡還是想說一句,請別拿我喜歡的遊戲來推廣你的政策!尤其是那些在現實和虛擬中都不被喜歡的傢伙。
如果一定要翻譯一下的話,那就是:Fuck U,PETA!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